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

我们嘴边常常挂着祖中十八代,那么十大代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祖宗十八代的称谓,欢迎大家阅读!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
自己,简称“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 :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来源
远祖:远祖、太高、太尊、先、祖先、先君、先人、祖考等,皆可称远祖。
始祖:始祖、鼻祖,皆可称始祖。
高祖:曾祖的父亲。高祖、高祖王父、显考、长祖、高门等皆可称高祖。
高祖母:曾祖之母,亦可称高祖王母。
曾祖:祖父的父亲。曾祖、曾祖王父、曾祖父、皇考、府君、太翁、次长祖、曾翁、曾门、曾大父、曾父、曾太公、大王父、王大父等,皆可称曾祖。
曾祖母:祖父之母,亦可称曾祖王母。
(曾祖的兄弟及兄弟之妻,称“族曾王父”“族曾祖父”,“族曾王母”“族曾祖母”)
祖父:父亲的父亲。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祖翁、公、太公等,皆可称祖父。对人称其祖父曰“家公”。称人之祖曰“尊祖父”。称已故祖父曰“亡祖”“亡考”“皇祖考”“府君”“先祖”“先子”“先亡丈人”等。称人之已故祖父曰“大门中”。
(祖父的兄弟称“从祖祖父”“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王父”“伯翁”“叔翁”)
祖母:父亲的母亲。祖母、王母、大母、太母、祖婆等,皆可称祖母。称人祖母曰“尊祖母”。称已故祖母曰“皇祖妣”。祖父之妾称“季祖母”“妾祖姑”。从祖祖父之妻称“从祖祖母”“从祖世母”“从祖叔母”“从祖王母”“从祖母”“季祖母”“伯祖妣”等。
中国人“三姑六舅”,对本祖一脉上下或亲戚关系称谓有严格的规定,在现实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上下差7代的晚辈不知道如何称呼比自己大8辈的长辈,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现在依据中国《汉语大辞典》、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考证,才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为证也!
附:《尔雅释亲》:
01 父为考,母为妣。
02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03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04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05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06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07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08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09 父之姊妹为姑。
10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
12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13 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男人的宗族称谓(拟)
14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15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16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
18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19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20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
21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
22 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现代版亲属称谓表
23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
24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
25 父之妾为庶母。
26 祖,王父也。
27 晜,兄也。──宗族
28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
29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
30 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
31 母之姊妹为从母。
32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33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34 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35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36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
37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38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
39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
40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41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42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妻党
43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45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妹为女妹。
46 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47 女子子之夫为壻,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48 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
49 妇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50 两壻相谓为亚。
51 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
52 嫔,妇也。
53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婚姻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

八拜之交(bā
bài
zhī
jiāo)
解释: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指结拜的兄弟,姐妹为八拜之交。
出处:《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指结义为兄弟姐妹
示例: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歧路灯》卷二十)元:王实莆《西厢记》:“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近义词:金兰之好、八拜为交
反义词:一日之雅
典故
在中国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哪八拜之交(点击查看)
1)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2)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3)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4)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5)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6)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7)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8)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 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大全文案: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5-6] 。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大运河 。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与明太祖合称为“明朝二祖”。
《明史》评价他说:“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


结语:《祖宗十八代的称谓》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宗十八代的称谓》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