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散文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

他的出现,是如此猝不及防。我猜,我们前生一定见过,不然,何来如今的熟悉感?
褒衣博带,衣冠无修;豁达飘逸,美人风骨。风调开爽,器彩韶澈;丰神俊秀,门第清华。我终于在浩如烟海的史册卷帙中,看到了那个名字。竹简被光阴消磨得泛黄,连字迹都变得暗淡无光,可每一笔,都可隐见他的模样。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庸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
我闭上双眼,想那场面该是何等威风,然终我一生,都无缘得见。
在北齐那段皇权更迭、宠信奸佞的时代,高长恭,究竟以什么姿态在漫漫岁月里踽踽独行?他看了多少遍的皇室无情,记了多少次的尔虞我诈,又用什么样的兵器让我们看到一个千年前的兰陵王?
一幅画,一场梦,一城繁华;一疏影,一惊鸿,一帘落花。
《北齐书》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一场邙山之战,那是敌人的修罗场,那是齐军的英雄冢!
邙山大战,归城庆功。可他终究是高估了自己,高估了高纬,亦高估了亲情。所以,面对高纬赤裸裸地试探,他放松了自己,一句“国事即家室”引来了高纬的忌惮。春归无路,家国难复,举步维艰,前途未卜;问谁最苦,回眸故土,鹃声啼血,长歌当哭。那一年,他曾朔气金柝夤夜残蜡,那一年,他也曾枕戈待旦红衣怒马。可是那一年已经过去了,随着那存留着他气息的毒酒,一起远去了。光阴清瘦,人世间的凉薄,无可能敌,让太多美好怀想的人和事物,缥缈难留。
“新将入阵谱弦歌,共识兰陵贾舆多。制得舞胡工欢酒,当宴宛转客颜酡。”
兰陵长卷无双风华,青梅缭乱黯了竹马。鹫岭那道屋檐下,曾有月光抚过你长发,邺城无情的风沙可是迷了你的双眼吗,你瞧那一程白雪开尽了洛阳花。
兰陵,长卷,无双。
兰陵,长歌,未央。
兰陵,长恭,莫忘。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

孔子云:“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可见孔子认为君子乃施惠于人,自己却不浪费;使用人民,人民却不怨恨;自己有所追求,却不贪婪;安静矜持却不骄傲;有威严却不凶猛。我认为此言所道极是。人应当以“君子”之道为准则去为人处事。
行之以君子之风,何如?
君子之风是一种美,它的美会令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令你只愿在梦中化碟了的好,不愿牵绊于尘市,就如天之白云,地之清水,给人以超脱外物。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此正可体现“君子”之美。我常向往古人的君子之交。钟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稽康与阮籍的风清月白,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雅奏。这些流芳百世的君子传说令我慕煞古人。
自古就有“君子喻于利”之说。明代大将于谦清正廉洁,关心人民疾苦。他当兵部侍郎官时,被朝廷派遣到河南任巡抚,返回京城时,没有带一点不义之财,这便有了“清风两袖”之说。君子又岂是为钱财所驱使的!反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次夫张汝舟,为贪易安的金石字画,不顾廉耻,欺人感情,易安宁愿冒着坐牢之危,也要揭露他这个伪君子。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眼中的君子应是平淡之,重义之,正直之。
处之以君子只道,何如?
君子处事无不诠释着善良、慎怒、修德的内涵,在这偌大的城市之中,若是君子,你会在施舍给乞丐一枚硬币的时候弯下腰,轻放之。若是君子,你会向无助之人伸出援助之手,开启导航灯,送上幸福的青鸟……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之行。”君子美德为言行一致,若一人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实际上言过其行,那么其人必叫人厌之。
君子以仁德、诚信处事之。唐朝,魏征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却不记前嫌,重用魏征,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由此可见君子之心宽如海。又者,古代有一个名叫季布的人很讲信用,人们视他的一句话重如千金。其人的诚信,令他广受好评。君子处事以其仁爱、忍让、乐观为主。我眼中的君子亦有坚持仁德、慎言多做、言语诚信、遇事可忍、心胸广阔之美德。
置身于这喧闹又静寂的世间,有人笑、有人泣、有人痴、有人狂……其行百变矣!人群中的谦谦君子们,我眼中的谦谦君子们,你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应是令人感佩的。
当今,我们应该保持仁爱之心,做一个心胸坦荡、信守道德、无私奉献、为仁行善的正人君子。对事,能沉着勇敢,处惊不变,有原则。这令我想起一番对话来,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将自己置身于世间寂静之处去仰望幸福,恬淡适己,身心自在并知足常乐。若在生活中多些这类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人们会更加幸福,生活会处处充满阳光。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

关于君子的名言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26、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9、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30、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31、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3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33、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3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36、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37、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39、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 文案:

荀子的名言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4、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5、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7、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0、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2、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1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14、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1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9、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2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21、公生明,偏生暗。  22、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2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4、酒乱其神也。  2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7、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2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0、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3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3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33、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5、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8、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39、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40、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1、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42、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43、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4、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4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48、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49、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5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51、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5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5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55、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56、思索以通之。  57、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58、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5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0、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61、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63、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6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65、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67、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6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7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7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7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7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74、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75、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76、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77、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78、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79、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80、学无止境。  8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8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84、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8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8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7、笃志而体,君子也。  88、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89、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9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9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9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93、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94、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95、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96、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97、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9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99、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00、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01、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102、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103、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104、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0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0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07、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10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10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结语:《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