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话题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又是一度清明,没有雨纷纷的早晨,而断肠之痛无处不在。这个清明,没有了爷爷的笑声,没有了爷爷的慈爱,我四处找寻,除了寂寞和哀伤,快乐只留在爷爷的疼爱里。
屋檐下的燕子回来了,小河边的杨柳也青了,前门那株桃树绯红如霞……可是,爷爷,您却永远去了,您知道坐在门坎上想您的孙女早已泪眼婆娑了吗?多少次梦里相见,却如同陌路,这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那个慈爱的爷爷哪去了?
想爷爷您的日子很长、很慢,画面在眼前一幅幅重现……
爷爷,您也许不记得那个寒冷的日子了,可我依然记得。那天,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家里只有您和我。也不知什么原因,躺在床上睡觉的我感觉头痛如裂,额头烫得厉害,我痛苦地哭着、喊着。看着我的样子,您急得顾上不收拾东西,匆忙把我从床上抱起来,背上就往医院奔。那时的风多大啊,爷爷您几次差点被风刮倒了;雪,不断地飘舞,冰凉凉的雪花落进了你的脖子里。我靠在您的背上,看到您冻得通红的脸庞,那一道道的皱纹是那样清晰。为了让我不受到寒风的侵袭,您把外套脱下来披在我的身上,顶着风雪继续前行。我知道,雪地里一定有一行充满爱的艰难脚印……
这样的画面在我的记忆里很多,今天,站在你的坟前,它们模糊了,又清晰了;清晰了,又模糊了……
春天来了,爷爷,我很想去抓鱼。以前我们常去的那个地方,水非常清了,鱼儿很多,游来游去的,真可爱!鱼依然自由自在,可是,爷爷您已经不在了,想您的时候,我很想去跟鱼儿说话,可我怕泪水吓跑了它们的快乐。
爷爷,我知道您在那边一定很寂寞。在那个冷冰冰的地方,没有人陪您说话,没有人给您快乐,也没有人给您可爱的笑脸。可怜的爷爷!怕您孤单,我们种下了一棵青松,就让它陪您说说话吧,它一定能把人世间最美丽的景和事告诉您的。爷爷,我想您,可我不能天天来看您,只有等到清明时,孙女才能站在青松的旁边,跟您诉说她的心事。
爷爷,明年的清明——当杜鹃红遍山野的时候,爷爷您一定能看到最美的春天,而我,就是春天里最灿烂的那张笑脸……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

年复一年,今年的清明节又到了,思绪让我飘向我的父辈的灵魂之处。二十多年前,我的父亲因为辛苦劳作,落下了一身病患,最后因为食道癌无法医治而离开人世。我那时刚师范毕业,还没来得及尽一个做女儿的孝心,父亲就已离我而去了。父亲从小父母双亡,十一岁时便自己独立生活,十八岁时赴抗美援朝前线,复原回来后在铁矿工作。文革时下放回家,辗转安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来又返回家乡。
我的记忆里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家里穷得叮当响,可还要供哥哥、姐姐和我上学,这给他带来很大压力。后来,父亲停了姐姐的学,哥哥和我继续学习。父亲为了供我们上学,做篮子去卖,常常做到半夜三更,还捕鱼、放黄鳝、钓螃蟹。夏秋季节,我常听到父亲深夜起床去起螃蟹网的声响,可那时我心里却责怪父亲总是把我扰醒。日积月累,父亲身上的寒气很重,他得了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少疾病,可是他总是不在乎,随乱地自己配些药,直到后来感到吃饭有些不对劲才去医院,那时他已是食道癌晚期了。
生病期间,他一面顽强地跟病魔斗争——照光、吃药,一面做生意——从家里买了鸡蛋到江南集市上去卖。生活各方面他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孩提时代,我一直对父亲不理解,总觉得人家的父亲比自己的父亲好。跟着我的父亲,幼小的我一有空已经开始了劳动:捡柴,割草、割麦割稻,可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不说,也得不到精神上的关心。
等到我结婚生子,走过人生一道道关口,才理解生活的不易,才理解父辈的艰辛,理解了父亲默默奉献的精神,可是父亲的爱,我已无法回报,只能多烧些纸钱给他,以慰他在天之灵,但是父亲却留给了我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留给了我面对困难曲折不屈的意志,留给了我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并督促着我关爱我的母亲,关爱我的亲人,我的同事。父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与断魂”,子女的泪水默默溶进雨帘里,那是对你的思念,也是对人生的反思,更是博爱的升华——雨润禾苗万物苏!。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

摘要: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是充满悲伤之日,这一天连老天爷都与我们这些失去至亲的人们一同哀伤,一起落下思亲之泪!   1.故乡的清明节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小城的商贩们瞄准商机,提前一个多星期,就把那些祭祀、扫墓用的冥纸、香烛、纸花、爆竹摆上了商铺最显眼的位置。五彩缤纷的清明祭祖用品陈列在街道两侧,形成一道道夺目的风景,让我不禁想起了故乡的清明节。
我的故乡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每到清明前后,雄鸡便唱红了丹艳的映山红,兰花漫山遍野的沁人馨香。缤纷的桃花,葱绿的修竹,鸣唱的百鸟,婆娑的柳枝,山水美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故乡的清明节,尚存简朴与传统的拜祭仪式,每到清明节,五湖四海的父老乡亲都会赶回来。那时的天气大多是天色朦胧,雨水纷飞,行人带着悲愁而沉重的心情,成群结队地在泥泞的山路中步履蹒跚。这场景,基本上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描述的相似。
在朦胧烟雨中,在萧瑟的杂草中,依稀找到祖先的坟墓。来到祖先矮小的山坟前,利用锄头和镰刀除去坟墓及周围的杂草,并用锄头,为坟上添上一些新土,进行修葺加固。接着,在坟头上插上鲜花和香烛,摆上水果供品。最后,烧冥纸和香烛,点燃鞭炮,子孙跪倒,祈求先祖,保佑子孙兴旺,万事昌盛。
按照传统,在山上祭祖完毕后,所有同宗都会聚集在一起吃饭。饭桌上,酒菜异常丰盛,大家一边吃一边敞开心扉,尽情交谈。在家务农的讨论着各自的务农经验和收成,在外闯荡的述说着自己在外闯荡的经历和成就,觥筹交错之间,大家的情谊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孝道的文明古国,清明祭祖,扫墓既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也是传承亲情、系结血脉的终极桥梁。它让一代代人记住,人不能忘祖失根,哪怕身在异地,但心始终要牵挂着养育自己的故乡。
2.清明时节
四月清明,桃红柳绿,草木萌动。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被确定为法定节日的节气。清明节,人们一面凄凄切切怀念往事故人,一面从从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说,这是一个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节日。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了无数寄托哀思的诗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唐代清明墓祭的经典:“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通过这首诗,不难体会扫墓时那种凄切悲凉的情景。除此之外,无论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还是陆游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都道出了那份淡淡的哀婉和惆怅。
清明前后,春雨连绵,此时的雨是最具灵性的。“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郑板桥的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说到清明的雨,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语言直白却寓意深远的诗,不仅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清明时节易使人缅怀逝去亲友的心情。
清明期间,除了祭祀先人以外,从唐代起便形成了郊外踏青的习俗。清明踏青的盛况,在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中便可见一斑。诗人张先“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写出了郊游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妇女乘牛春游采集花草,到了夜色降临仍不思归的情景。唐代温庭筠的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说的则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的诗人全然不顾外界的热闹,而独守自己的一方宁静,沉迷于读书之乐中。宋代的王禹备便是这样,有诗为证:“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画家张择端通过一幅《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以汴河为中心的热闹情景。
除了扫墓达情、吟咏踏青以外,不少清明诗还另有寄寓。“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代张继《阊门即事》)诗人通过描写眼前田园荒芜、人烟寥落的景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大量招募、穷兵黩武是造成农村凋敝的重要原因。而宋代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则由景物想到漫漫人生,由眼前想到悠悠千载,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当我们真正地走进清明,就会明白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定的节日,更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载体。无论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还是烟雨蒙蒙、芳草萋萋,清明带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以及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3.清明节的来源
春风十里,梨花风起,荞麦青青——这是清明节气的物候。
对阡陌纵横的中华民族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义文明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缅怀先烈的一种祭拜;对许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游玩的节假日;对于商家来说,清明是一个“巧立名目”的噱头……
旧时,人们扫墓要携带酒食果品,还要烧纸钱,有的还要放鞭炮,为坟墓培上新土,并插上柳枝。
如今,扫墓还是照样扫墓,祭祀品却越来越新鲜了。记者在云梦山庄门口看到,店铺最新上架了一批清明节用品,各种纸质冥品无所不有:男式唐装、男士衬衫、麻将、香烟,甚至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套装等。就连纸质iPad也加入冥品阵容,10元\/台。
同时,为了绿色祭扫,以菊花为主题的绢花、鲜花的样式也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清明经济”正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饽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饭店已顺势推出“追忆家宴”,专门针对趁清明团聚的家庭。价格400元~800元不等,主打马兰头、春笋等时令山蔬。
更多作文范文:
1.我眼中的清明节作文
2.清明节祭英烈作文600字
3.小学生清明感怀征文600字
4.2015年清明节感怀征文三篇
5.记清明节下庄扫墓_叙事作文
6.小学生清明节作文:缅怀先烈 报效祖国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 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600字文案:

摘要: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是充满悲伤之日,这一天连老天爷都与我们这些失去至亲的人们一同哀伤,一起落下思亲之泪!  1.故乡的清明节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小城的商贩们瞄准商机,提前一个多星期,就把那些祭祀、扫墓用的冥纸、香烛、纸花、爆竹摆上了商铺最显眼的位置。五彩缤纷的清明祭祖用品陈列在街道两侧,形成一道道夺目的风景,让我不禁想起了故乡的清明节。
我的故乡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每到清明前后,雄鸡便唱红了丹艳的映山红,兰花漫山遍野的沁人馨香。缤纷的桃花,葱绿的修竹,鸣唱的百鸟,婆娑的柳枝,山水美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故乡的清明节,尚存简朴与传统的拜祭仪式,每到清明节,五湖四海的父老乡亲都会赶回来。那时的天气大多是天色朦胧,雨水纷飞,行人带着悲愁而沉重的心情,成群结队地在泥泞的山路中步履蹒跚。这场景,基本上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描述的相似。
在朦胧烟雨中,在萧瑟的杂草中,依稀找到祖先的坟墓。来到祖先矮小的山坟前,利用锄头和镰刀除去坟墓及周围的杂草,并用锄头,为坟上添上一些新土,进行修葺加固。接着,在坟头上插上鲜花和香烛,摆上水果供品。最后,烧冥纸和香烛,点燃鞭炮,子孙跪倒,祈求先祖,保佑子孙兴旺,万事昌盛。
按照传统,在山上祭祖完毕后,所有同宗都会聚集在一起吃饭。饭桌上,酒菜异常丰盛,大家一边吃一边敞开心扉,尽情交谈。在家务农的讨论着各自的务农经验和收成,在外闯荡的述说着自己在外闯荡的经历和成就,觥筹交错之间,大家的情谊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孝道的文明古国,清明祭祖,扫墓既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也是传承亲情、系结血脉的终极桥梁。它让一代代人记住,人不能忘祖失根,哪怕身在异地,但心始终要牵挂着养育自己的故乡。
2.清明时节
四月清明,桃红柳绿,草木萌动。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被确定为法定节日的节气。清明节,人们一面凄凄切切怀念往事故人,一面从从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说,这是一个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节日。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了无数寄托哀思的诗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唐代清明墓祭的经典:“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通过这首诗,不难体会扫墓时那种凄切悲凉的情景。除此之外,无论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还是陆游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都道出了那份淡淡的哀婉和惆怅。
清明前后,春雨连绵,此时的雨是最具灵性的。“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郑板桥的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说到清明的雨,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语言直白却寓意深远的诗,不仅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清明时节易使人缅怀逝去亲友的心情。
清明期间,除了祭祀先人以外,从唐代起便形成了郊外踏青的习俗。清明踏青的盛况,在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中便可见一斑。诗人张先“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写出了郊游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妇女乘牛春游采集花草,到了夜色降临仍不思归的情景。唐代温庭筠的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说的则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的诗人全然不顾外界的热闹,而独守自己的一方宁静,沉迷于读书之乐中。宋代的王禹备便是这样,有诗为证:“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画家张择端通过一幅《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以汴河为中心的热闹情景。
除了扫墓达情、吟咏踏青以外,不少清明诗还另有寄寓。“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代张继《阊门即事》)诗人通过描写眼前田园荒芜、人烟寥落的景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大量招募、穷兵黩武是造成农村凋敝的重要原因。而宋代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则由景物想到漫漫人生,由眼前想到悠悠千载,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当我们真正地走进清明,就会明白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定的节日,更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载体。无论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还是烟雨蒙蒙、芳草萋萋,清明带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以及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3.清明节的来源
春风十里,梨花风起,荞麦青青——这是清明节气的物候。
对阡陌纵横的中华民族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义文明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缅怀先烈的一种祭拜;对许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游玩的节假日;对于商家来说,清明是一个“巧立名目”的噱头……
旧时,人们扫墓要携带酒食果品,还要烧纸钱,有的还要放鞭炮,为坟墓培上新土,并插上柳枝。
如今,扫墓还是照样扫墓,祭祀品却越来越新鲜了。记者在云梦山庄门口看到,店铺最新上架了一批清明节用品,各种纸质冥品无所不有:男式唐装、男士衬衫、麻将、香烟,甚至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套装等。就连纸质iPad也加入冥品阵容,10元\/台。
同时,为了绿色祭扫,以菊花为主题的绢花、鲜花的样式也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清明经济”正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饽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饭店已顺势推出“追忆家宴”,专门针对趁清明团聚的家庭。价格400元~800元不等,主打马兰头、春笋等时令山蔬。
更多作文范文:
清明节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代理扫墓人。目前,有人在网上开设网店,基本业务包括清理墓地、摆放祭品、烧香等,还可以根据顾客要求量身定做服务。
“各地的清明风俗习惯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祭祀、游乐、饮食。这三方面其实就揭示了清明节的演变轨迹。”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郭灿金表示。
他认为,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
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清明内涵”,郭灿金认为,国人的节庆习俗,婚丧嫁娶、祭祀扫墓,有个共同的特点: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为的是让后人明德归厚;在踏青和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是为了让生者领受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欢愉。”郭灿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节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但是不变的,是对“人”和“生活”的感悟。
4.清明随想
又见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早春二月,春风剪刀裁出了万紫千红的大好春色。今年清明寒食节,特意携带上初一的孩子回乡祭祖,拥抱大地山川,重温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时期,在晋文公重耳饥寒交迫、四面楚歌之际,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和采摘来的野菜同煮,以救助主人。度过危机的晋文公回国执政论功行赏时,介子推功不言禄,携母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求友心切,百般无奈之下,放火焚山,介子推抱树而死。悲伤欲绝、悔恨交加的君主追思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许任何人动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相传介子推死前曾留下血衣、血诗,以生命的代价告诫挚交君主“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感恩介子推的大爱与牺牲精神,晋文公又把这天定名为“清明节”,并身体力行、尽心竭力地成就了一番霸业,实现了介公的遗愿。
遥想当年,是去?是留?对重情重义的介子推来说,真真切切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苦抉择。留下来肯定有享之不尽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朋友和国家。可居庙堂之高,表面上温文尔雅、歌舞升平,暗地里玩弄权术、勾心斗角,难免有所闪失,个人荣辱得失事小,失去知己和损害国家利益事大;况且“割股”易,治理国家难,万一自己治国无方,却因私情空占要职,使晋文公蒙羞,于国于民更是损失。所以面对功名利禄,灵魂近乎洁癖的介子推和母亲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选择浴火。
中国文化是爱的文化,是善的文化。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啊,天与地孕育万物,滋养生灵,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一丝一毫的回报,不自恃,不居功,这是大自然的现象和规律,就是道;众生一生遵循随顺大自然的法规,这就叫做德。介子推就是一位有高尚道德的忠烈之士,舍生取义,所以世世代代受人称颂。
人世间的众生,终其一生孜孜以求无非名与利,无非修身齐家,无非光宗耀祖,可是介子推为了至真至善的友情,为了国家利益和百姓福祉,连人生最最宝贵的生命皆可舍弃,每每念此,心中便涌起千万朵崇敬的浪花,原本游离不定的目光变得淡定从容,浮躁不安的心灵也立即得到洗礼与升华。从古至今,不论遭受多少艰难险阻,不论经历多少苦难沧桑,同为炎黄子孙的中华儿女始终不离不弃,不屈不挠,不怨天不怨地,集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感恩与大爱,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重温清明寒食这个传统节日,慎终追远,感恩前贤,还不要忘记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介子母。古人说,母慈子孝,如果介子推没有母亲无私的爱与教导,很难想象会做出让世代津津乐道“割股啖君”“功不言禄”的义举。所以,与朋友相处时,我总会把一句话挂在口头,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能真正爱朋友。让人欣慰的是,如今许多朋友已经把此话当成交友的试金石。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在这被春雨滋润、春风抚慰的清明时节,我们为祖先献一束鲜花,敬一杯清酒,不但要缅怀先辈、寄托哀思,更要心有所敬、心存感恩,因为有了敬畏和感恩,自然就生发出了爱与善,有爱就有一切,有善便会和谐,和谐化解危机。
5.年年清明节
清明,印象最深的是儿时外出扫墓,那一天,家里基本上也不怎么开伙。因为在头一天,奶奶就会蒸一锅馒头,再煮上一些鸡蛋,这就是清明这一天的主食。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要吃这些东西,后来,奶奶告诉我,清明也称寒食节,在这一天,不宜动火。
年年清明,年年都要给亲人扫墓,年年清明,年年都会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我长大一点后,到了清明这一天,竟有着些许的期盼,可以一家人外出走走,不仅只是为了扫墓。常常是在扫墓归来,爷爷便会陪着我在草地上放一会儿风筝,而奶奶总是笑眯眯地坐在不远处看着我。
一年又一年,这样的情形,似乎从没有变过。儿时的我,从未曾想过,若干年后,疼我爱我的爷爷奶奶也会长眠于地下,而我也要在这一天,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们。儿时的一切,都让人很是怀念,有时也曾想,如果时间能够停留,能够回到儿时,该多好啊!
只是时间一年一年地从身边流走,当二老相继离开我之后,我才知道,有些人,走了就不会再回来。曾经的一切,都只是留在回忆当中。而每一年的清明,我再也吃不到奶奶蒸的馒头了,再也听不到奶奶说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了,再也无法和爷爷一起放风筝。
如今已为人母的我,也总会在这一天,带着女儿去扫墓。我会对她说关于我小时候的事情,告诉她清明节的来历,告诉她要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当然,我也一再告诫自己,珍惜和善待身边的人,因为,有些人一旦离去,便注定再也无法相见。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以清明的怀念为题的征文启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