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读书笔记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

《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

一、穷光蛋狂想曲:陈大家里很穷,靠捡破烂为生。有一天,陈大捡到一颗鸡蛋,他说:“我们有财产了!”太太问:“为什么?”陈大回答:“因为……再请几个佣人。”太太越听越入迷。陈大又说:“我呢,就可以讨几个小老婆了。”太太一听先生要讨小老婆,气得把鸡蛋猛力一摔,陈大一看,美梦全泡汤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头:据说,神仙能用指头把石子点成金子。一天,神仙来到人间试试碰到的人,谁是不爱钱的。第一个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第二个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第三个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会把石子点成金子的指头。神仙一听,赶紧逃回天上,从此再也敢到人间来了。
心得感想: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是在说有关中国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穷光蛋狂想曲”。陈大捡到一颗鸡蛋就妄想“家当”,而不直接去花时间、心血去努力。类似这篇寓言,在东汉时,刘秀写信他的大将岑彭说“人若不知足,卽平笼(今甘肃地区),复望属(今四川地区)。”因为这个源顾,所以后人便把这句话简略成“得陇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陈大,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人。
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三种口味的布丁,我趁着弟弟妹妹在玩时,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为太好吃了,我还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还好,我没有去做这件得陇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没得吃了。从这里,我学到,有时可以让一让别人,也会比较开心。

《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

故事1:彩蝶的一生
桔树上有一种小蛀虫,靠吸取桔树树叶中的营养为生。这种小蛀虫大概像小拇指那么大,头上长有一只触角,靠身子的一伸一缩来蠕动,长得很像天牛的幼虫,身体略略带点青色。
小蛀虫躲在树叶底下,仰起头来咬下树叶吃,它吃东西的速度特别快,就像饿极了的蚕儿吞吃桑叶那样,不一会儿,一张桔树叶就没有了影子。这小虫还很好斗,如果拿东西轻轻碰一碰它,它就马上昂起脑袋,竖起触角,怒气冲冲地摆出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
过一段时间以后,小蛀虫开始变得迟钝了,身子发僵,不吃东西,连动都不动一下,隔一天再看,它已经从幼虫蜕变成一只彩蝶了。不过这个时候,它的变化还没有完全完成,身体还蜷缩在一起,翅膀也合拢着没有伸展开,只是身上已经变得五彩斑斓。而且它的肚子也变得鼓起来,成了一个椭圆形,上面有一道一道的彩色条纹相间,很像一粒用来塞耳朵眼的玉石。它头上的那根触角也变成了两条又细又长的触须。但它的身子还柔弱得很,不能自由飞舞,就像醉了酒刚刚清醒那样。
再过一天,它就变得强壮多了,已经可以在草木上攀登。不久,它便可以张开双翅,飞上蓝天,直冲入高空中,向着远方飞翔。
故事2: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故事3:披上虎皮的羊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几经犹豫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山羊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还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所以说,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是经不住实际检验的,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
故事4:雄鸡与鸿雁
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
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
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意思,问道:“你在这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走呢?”
田饶说:“大王您经常见到那雄鸡吧!你看它头上戴着大红的鸡冠,非常文雅;它双脚长有锋利的爪子,十分英武;它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敢斗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见食物时总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们一起来享用,特别仁义;它还忠于职守,早起报时从不误事,极其守信。尽管雄鸡有着这么多长处,可是大王还是漫不经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雄鸡经常在您身边,您每天见惯了它,习以为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里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觉不到它的那些杰出的优点与才能。而那鸿雁,从千里之外飞来,落在大王的水池边,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鱼鳖;落在大王的田园里,毁坏大王的庄稼。鸿雁尽管没有雄鸡的那些长处,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鸿雁。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鸿雁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大王对它怀有一种神奇感,它的一切作为,大王都认为是非常伟大的。所以,请大王让我也像鸿雁一样远走高飞吧。”

《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

很久以前,吴国的国君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
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
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一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您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儿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官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
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
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邠(bin)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
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
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待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见,我们对于形式复杂难以判断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复杂性所吓倒,这样就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中国寓言故事》作文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文案:

1.南橘北枳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
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楚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个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个齐国人。因为盗窃犯了罪。\"
楚王转过头来望着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
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学好,不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变坏。
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 子(?--前500年)不祥。名婴,字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史称晏子仲。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曾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相国,以节俭、善辩闻名于世。《晏子春秋》共8卷250章,都是后人摭拾他的言行轶事,辑录而成,语言生动,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
2.庖丁解牛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席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寓意: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手应心。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阝,导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 子《庄子·养生主》
3.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韩非《韩非子·说难》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中国寓言故事》》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寓言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