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

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

现在学生居然这样学习,受教了!
0元领取学霸秘籍,不熬夜不刷题不心焦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后自杀。
这样以来,庄公对姜武更加不满,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居住。
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这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着名“掘地见母”故事的由来。

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

倚门倚闾的典故:母爱是滋润你生命的水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
【释义】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历史典故】
战国齐湣王时,燕、秦等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领兵侵入齐都临淄,齐湣王逃亡卫国。楚国派大将淖齿率领军队前去援助齐国,其实楚国并非真心救齐,淖齿杀死了齐湣王,和燕国分占齐国领土和宝器。直到田单大破燕军,才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齐王的宗族王孙贾,十五岁就被召进宫当齐王的侍臣。他母亲很爱他,每当他入朝,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地倚在门外等他。
齐湣王外逃时,王孙贾没有跟在身边,后来想要去寻找的时候,却失去了齐王的消息,于是便回家了。王孙贾的母亲见儿子回来了,便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回答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亲听了很生气地说:“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如果你傍晚出去,好半天不见回来,我更要到巷口去等你。你十五岁起就跟在大王身边,身为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里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了,很惭愧,连忙去寻找齐湣王,多方打听下落。当得知齐湣王已经被害时,立即号召百姓,宣誓起义,当场就有四百人响应。

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历史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成长心语】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好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以黄香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 掘地见母的含义文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但孟子还是不认真学习,甚至有时还逃学回家。孟母见了很生气,就拿了一把剪刀把刚织好的布剪断了,并且对孟子说道“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要一针一线的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念书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不然你就像我剪断的布那样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孟子听了母亲的话,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后来天天不断的努力学习,终于成了一代大思想家。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这个暑假的晨练。每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去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操场去晨练,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新鲜、很兴奋、自信满满,可没过几天,我就不想去了,觉得很累、很苦,不想起床。可爸爸妈妈却一直鼓励我不要放弃,还对我说:“体操冠军邹凯、冯喆,乒乓球冠军邓亚萍,他们哪一个不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由于他们刻苦的坚持锻炼,才最终成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坚持了才会成功,要不然就会像孟母剪断的布一样前功尽弃。”就这样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七月我已经坚持下来了,八月、九月、十月……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选择了坚持,就选择了成功。作文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掘地见母》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历史典故:掘地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