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

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阿房宫赋
【题解】
文见《樊川文集》。作于宝历元年(825),时作者二十三岁。“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宫赋》。”(杜牧《上台已文章启》)本文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来讨论六国和秦灭亡的内在原因。阿房宫,秦始皇时所建宫殿。项羽入感阳,纵火烧宫,大火三月不灭。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三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余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哎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题解】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此为其一。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乐。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南春绝句
【题解】
《江南春绝句》选自《唐宋诗举要》。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
【题解】
出自《樊川文集》,清人沈德潜把此诗推为绝唱,认为是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说《说诗晬语》)。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题解】
七绝《赤壁》是杜牧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时(842—844)所作的咏史抒情之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曾在赤壁(山名,位于今湖北蒲圻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击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黄州城外也有叫赤壁(又名赤鼻矶)的地方,和真正古战场赤壁相距不算太远。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赠别
【题解】
《赠别》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一般据第一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句,断为文宗大和九年(835),行将离扬州幕府、赴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与歌女分别而作。
【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解】
见《樊川文集》。作者于大和年间在扬州为淮南节度使府掌书记,与韩绰同僚交好。此诗当是离扬州去长安后作。诗中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并于戏谑中表现出对扬州的深情依恋。
【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山行
【题解】
见《樊川文集》。诗以秋日明丽山景,写出欢快情怀。寥落悲秋,是诗歌常调,此诗推陈出新,不仅绝无悲凉意,更唱出春不如秋,霜叶红于春花之情。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题解】
唐人、北宋人所编作者文集及《全唐诗》未收,初见于南宋谢枋得所编《千家诗》。相传杜牧任池州(今安徽贵池)刺史时,颇好当地名酒。年年清明,就饮城西杏花村黄姓酒肆。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

李商隐《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刻意伤春复伤别,短翼差池不及群。人间惟有杜司勋。
《唐才子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
《宣和书谱》: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刘熙载: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12]
胡震亨: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画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13]
董其昌: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14]
叶奕苞:牧之书蒲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

杜牧绝句代表作品
《过华清宫绝句》 《清明》 《赤壁》 《泊秦淮》
《山行》 《秋夕》 《江南春》 《题乌江亭》
《寄扬州韩绰判官》 《赠别(其一)》 《遣怀》 《过勤政楼》
《念昔游三首(其一)》 《念昔游三首(其二)》 《念昔游三首(其三)》 《沈下贤》
《长安秋望》 《齐安郡后池》 《题齐安城楼》 《初冬夜饮》
《屏风》 《屏风绝句》 《秋浦途中》 《题桃花夫人庙》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题木兰庙》 《读韩杜集》  《兵部尚书席上作》
《送隐者一绝》 《南陵道中》 《叹花》 《金谷园》
《有感》 《怅别》 《紫薇花》 《七夕》
《登乐游原》 《鹭鸶》 《书怀》 《叹花》
杜牧律诗代表作品
《早雁》 《九日齐山登高》 《润州二首(其一) 《梅》
《题扬州禅智寺》 《村行》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感怀诗》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 《登九峰楼寄张祜》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送国棋王逢》
《商山麻涧》 《题武关》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羊栏浦夜陪宴会》 《送杜顗赴润州幕》 《河湟》
《旅宿》
杜牧散文代表作品
《阿房宫赋》 《罪言》 《守论》
《原十六卫》
《李贺集序》
《上安州崔相公书》
《答庄充书》
《上周相公书》
《战论》 《上李太尉论边事启》
《上昭仪刘司徒书》
《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
《注孙子序》
《唐故岂府巡官裴君墓志铭》
《礼部尚书崔公行状》
《黄州刺史谢上表》

名家名篇:杜牧作文 杜牧的名诗名篇文案: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家名篇:杜牧》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名家名篇:杜牧》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家名篇:杜牧》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名家名篇: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