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

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

晨光熹微,伴着薄薄雾气,踏着幽幽石阶,登上云龙山,满目翠绿,野花芬芳,鸟儿啼鸣,处处溢满灵气。伫立顶峰,俯瞰大地,于是看到了你,看到了你如鹤一般,悠然洒脱,轻挥羽翼,激起云海阵阵涟漪;看到了你酒酣登山,醉卧石床,长髯飘逸,醉眼迷离。然而当你再次展翅消失于蔚蓝天际,“东坡”这个名字早已响彻寰宇。壮哉!这是怎样一种人格魅力!多少人惊叹于你敏锐的才思,折服于你过人的才学。人们赞美你的中秋千里婵娟,高唱你的赤壁惊涛卷雪,歌颂你诗似大江奔流,字如飞瀑倾斜。自从你踏上彭城徐州这片土地,你便执着地爱上了它,并将如鹤英姿深深扎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同时,你的英名也融入了徐州人心里。那是一个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秋天,风流儒雅的你与飘逸旷达的云龙山人张天翼结为挚友。你们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共饮同醉,毫无拘束。放鹤亭前,你们放鹤招鹤,怡然自得,天上的鹤与地下的你融为一体。你引吭高歌,慷慨激昂,正如《诗经》所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从此,古老的徐州便有了“千秋雪月共苏张”的佳话,有了“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的名句,那块被你卧过的顽石也有了个“东坡石床”的美誉。好个野鹤闲云,好个如鹤东坡!难道这就是你的魅力?不,远不止这些。你不在这放浪形骸的山水诗人层面上,你如那鹤般洒脱不羁的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不是所谓的政客,而是有为的政治家。还记得宋熙宁十年的那场大雨吗?当时你刚调任徐州不久,不期天降暴雨,黄河决堤,洪水汹涌卷来,直逼徐州城下。霎时间,浊浪滔天,洪水卷着泥沙、树木疯狂地拍打徐州的城墙。雨还在下,水位已高出城内街道,咆哮的洪水随时可以吞城,人们焦急、害怕,人心惶惶,城内一片混乱。看着你所深爱着的人民、城市危在旦夕,身为知州,极强的责任感灼烧着你的心。你不顾左右劝阻,毅然登上城楼,发出气贯长虹的呐喊:“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你伫立在危急的城头,巍然不动,雨水顺着你的青青竹杖、你的芒鞋、你那早已湿透的蓑衣,无声地流着。你就像在混乱人群中屹立的雕塑,那样镇定,安若磐石。着哪里还是书生诗人,俨然是历经沙场刚毅不屈的勇士!你的镇定自若,使百姓们慌乱的心平和下来;你的从容坚定,使他们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你的人格魅力,使出城避灾的富人退了回来,蜷缩在角落里的穷人站了起来,和你一起并肩作战,抗洪抢险。你的无畏化成了一条无形的绳把全城百姓紧紧系在一起,众志成城。众人日夜奋战,终于击退洪水,同时也流下这“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苏堤。你不善于以威制人,自然百姓与你也无隔阂。你可以在“日高人渴漫思茶”时,“敲门试问野人家”;你可以在冬天百姓感到寒冷时,请他们喝酒,并脱下自己的大衣披在他们身上。亲民、爱民、与民同甘共苦,你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还记得临走时的场面吗?你将调往湖州,将离开你爱的和爱你的百姓,人民不忘你的功绩,含泪送了你一程又一程。当百姓感谢你时,你却是回首望瞭望你亲自建起的黄楼、苏堤,然后轻轻地吟道:“岂知还复有年,把盏对花容一呷。”立下丰功的你,却只求“容一呷”,毫不求名利,这是你的魅力。不过你越是如此就越是加深了百姓对你的爱戴与崇敬,他们久久凝视着你远去的背影,不肯离去。云山苍苍,碧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你静静离去,如鹤一般,不知你一展翅,一回眸,留给徐州多少遐想!你的魅力,贯穿古今,可爱的徐州因你而倍增神韵;你的魅力,泽及人,迷人的彭城因你而更加完美!轻轻地来,静静地去,如鹤一般,你融入历史长河,随那大江东去,一觞酒,一回醉,一只歌……

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

初品苏轼,心里装的是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又品苏轼,无限凄凉;再品苏轼,眼中仰出的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的闲情雅致。三次品读,三味不同的苏轼,让我们清清地翻开封尘的历史与他“把酒问青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次的颠沛流离,多少次的贬谪从礼部尚书直至海南,横跨北宋大半疆域。“只恐双溪舴艨舟”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情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心态只有他曾经有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挚苍……”,读过流传千古的佳句,我的心里装的是无尽的豪放与炽热。他,一个四十出头却有了白发的男人,容光焕发地飞奔在大队的前端,眼里射出的目光,是他的奔放洒脱,是他的豪情万丈,是他的壮志雄心,是他的胸怀天下!
初品苏轼,心中多了份豪迈。
在他的床头,一份思念在徘徊。他仍在思念他的夫人,“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一个怎样的十年,孤独、寂寞、悲伤。不思量,自难忘,那一声如在耳边的轻唤,他不由得老泪纵横了。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身着锦衣,看到“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前行”。官场的失利

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沦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乏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地向我走来。
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孤独的身影:苏轼他一袭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怪号东坡居士。可这么一位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命运却是如此的坎坷凄凉,不由让读着苏轼诗词长大的我内心涌出阵阵心酸。
我眼中苏轼是仕途失意之人。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一切:36岁他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忏怒王安石,被贬杭州。39岁被贬密州。42岁被贬徐州。44岁受奸人谗言所害,罪名作诗讽刺朝廷,差点惨遭杀害,被贬黄州,黄洲那可是个令人自生自灭的地方——真为苏轼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为了被祸害的理由?
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黄州的命运,于是他才会用登山临水、凭吊古迹来逃避现实,表达不满。其实他内心多么渴望能和周瑜一样,“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扭转这人生不得志的现状,然而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今天读来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伤感豪迈。
我眼中的苏轼是伤心寂寞之人。在他34岁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离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对他是多么大的打击。在他被贬密州,孤独苦闷的日子里,他只能在梦中见到久别的妻子,梦中相见,也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风雨,历尽艰辛,独自飘零,无人读懂他受伤的心灵,我可以想象出当时苏轼是何等的哀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于苏轼只能是奢侈的梦想而已。
我眼中的苏轼是浪沙淘不尽的词人。也许他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他文学的伟大。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少了苏东坡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一定会黯然失色的。
我们将读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美句;我们也欣赏不到“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言名句……那将是怎样的遗憾哪!
读着读着,苏东坡在我的眼里成了一个孩子,一个饱经沧桑依然不改赤子之心的孩子。我想也许正是这份纯真,造就了他的成就,让我们今天依然深深记着并永远怀念着。
在我隐隐的泪水中,我看到了他身影渐渐地远去,远去……

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作文 我眼中的苏东坡作文300字文案:

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 他虽一生坎坷,历经风雨,漂泊不定,却英姿勃发,豪情满怀。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我心中的苏轼是多情的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然而他对自己过世十多年的妻子仍然深情无限,那小轩窗前的“相顾无语”里让世人陪他洒下千行心泪。一个懂得柔情的男人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我心中的苏轼是豁达的苏轼。他因黄州诗案而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唯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我心中的苏轼是爱民的苏轼。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他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他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我心中的苏轼是千古一人,完美的苏轼。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如鹤东坡-我眼中的苏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