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话题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孔子求礼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

众所周知中国是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承了许许多多传统和美德。从孔融让梨、香九龄温席、司马光砸缸到毛主席敬师,从头悬梁、锥刺股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叔叔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张海迪阿姨……,他们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乃至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这句口号,大家都并不陌生,可谁又真正地把它牢记在心,做出真实行动呢!反思我们的生活实际,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生活周围里,不分场合掏耳、挖鼻,甚至大声喧哗;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甚至在马路边随地大小便……我生活的乡镇街道东侧有一段美食店较多:烧烤,酒馆,特别热闹,可是却害苦了周围的住户及来往的路人。因为美食店的卫生及厕所问题解决得不好,许多的不文明行为随之而来。站在沿街沿河随地小便,随手乱扔垃圾物时有发生,谈到这些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吗?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礼仪之邦却时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呢?
一个社会的公民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生活,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生活中处处盛开。
学文明,讲文明,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得帮助那些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

故事是什么?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看看下面的文明礼仪哲理故事吧!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文案: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她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浩瀚的历史,既有张良拾靴、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这样千古传颂的典故,也有“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代代传承的道理。正是这种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有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可是,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一小部分人为了物质,忽略了精神文明。随手扔掉吃空的食品袋,随口把痰吐在干净的大街上,随便折断刚刚种植的小树……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只是小事。
曾经有几则报道让我震惊:来长城游玩的韩国游客自发清理附近我们随手扔掉的垃圾。我们眼中的小事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整体形象,长此以往,“文明古国”何在?“礼仪之邦”何在?
“文明与否,我们有责”。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华夏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只有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知礼仪,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学生,我们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我们把文明带进校园吧。学校是我们的家,这个家的整洁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创造,这个家的美丽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来维护。让飘扬在风中的纸屑和校园告别吧,让沉睡在地上的痰迹和马路告别吧,让陈列在墙上的涂痕和教室告别吧,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唤起学校的整洁和美丽吧,让“请、谢谢、对不起”响遍整个校园。我们同学文明了,校园也就文明了。
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礼仪伴我们成长!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的经历,对《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希望对大家写《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