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读后感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

缪伯英并未给自己30岁的人生留下过多的注脚,世人给她贴上的标签却不止一个: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最得意的女学生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篇一】 曾在女师附小读书的余甲男,当时写了篇名为《我的痛史》的日记,抒发了对旧社会的痛恨。缪伯英提笔写下批语:生以青年有为之日,兼秉中人以上之资,苟能艰苦卓绝,勇往直前,则女娲石也,精卫沙也,愚公子子孙孙也,天可补也,海可填也,天下事何遽不为乎! 但时间并没有给缪伯英有为的机会。 食无定时,居无定所,天未亮出门,深夜才归。在后人眼里,是这种长期清贫和不稳定的生活拖垮了缪伯英。 频繁迁移的生活始于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取武汉,大革命的重心移到长江流域。缪伯英与丈夫辗转长沙、武汉、上海等地,先后生下儿子何重九和女儿何小英。 缪伯英胞弟缪立三曾回忆说,当时他们住在租界内,一有情况发生,就提前搬家。为了让搬家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常常需要找借口,缪伯英就装作与何孟雄吵架。遇到紧急情况时,干脆连家也不要了。 1929年10月,她突然患了伤寒病,被送入上海的医院,因抢救无效辞世,时年30岁。 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缪伯英病危时,拉着何孟雄的手说道。 她的灵柩存在上海扬州会馆,后会馆改建时登报通知各户迁出,但因何孟雄被国民党逮捕,已在龙华壮烈就义,缪伯英的遗体就不知被会馆代迁何处了。 而她的两个孩子,后被监禁于上海龙华监狱一年多,何孟雄罹难后被送入上海孤儿院收养,一二八事变日军进犯上海时均失散于战乱,至今下落不明。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篇二】 缪伯英故居于2005年修缮完成,对外开放。 1921年秋天,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景山西街的中老胡同5号,迎来了一对新人。 在邻居眼中,这是一对普通的大学生夫妻。然而,不时来访的陌生面孔则表明,这个家庭不一般。 新郎叫何孟雄,新娘叫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被誉为英雄夫妇的他们都是湖南人。 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枫树湾走出的缪伯英从教育救国到无政府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30年的人生岁月一直在追求光明的路,更为革命牺牲了家庭,丈夫牺牲、两个孩子在战乱中失散。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篇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是谁?一次闲聊中,有人这样提问。同在场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湖南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王杏芬答不上来。后来,她写了一本书,叫《青春缪伯英》。 出生于长沙的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曾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她与丈夫何孟雄同为革命烈士,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长期处于艰苦的险境中,加上居无定所、食无定时,最终积劳成疾,她病逝时才30岁。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作家有责任为时代而歌、为英雄而歌。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

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0年初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参加了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党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缪伯英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1922年下半年缪伯英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女工部的负责人。同年8月,被选为民权运动大同盟的筹备员,负责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妇女争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1923年2月,缪伯英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总罢工,在罢工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后,秘密主持编印了《京汉工人流血记》等宣传品,揭露军阀政府残害工人的暴行。
为避开北洋政府的追捕,缪伯英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家乡湖南。1925年1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缪伯英前往上海,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由于斗争环境险恶,食无定时,居无定所,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使缪伯英积劳成疾,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临终前,她对家人说: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遗憾终生!你要坚决与敌斗争,直到胜利!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

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孟雄,你要坚持斗争,直至胜利....善待重九、小英两孩,使其健康成长,以继我志。 这段深情款款的诵读便是《青春缪伯英》书中的一个精彩章节。《青春缪伯英》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以严谨、客观、真实、生动的原则,结合梳理权威史料,整理采访独家素材,阐述了缪伯英怎样从懵懂少女成长为一个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缪伯英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求学经历做了全方位的深入解读,深度挖掘了缪伯英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剖析了缪伯英无悔的革命信仰和激荡的青春追求,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同志的传记类文学作品。 缪伯英,1920年初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参加了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党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缪伯英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1925年1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缪伯英前往上海,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使缪伯英积劳成疾,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 她值得的是,她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她有信仰;她遗憾的是,她没有战死沙场,所以她想把未竟的事业和遗愿寄托在自己的小孩身上。 缪伯英同志是长沙县这块土地上的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长沙县的党员们,向缪伯英同志学习,按照中央两学一做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党员,才能适应新时期党对党员的要求。

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 缪伯英有感文案:

在《青春缪伯英》中,作者没有流俗地去拔高缪伯英伟大革命者的形象,而是把她彻彻底底作为一个人来书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舒服、很流畅、不生硬。
比如,缪伯英入党这件事,作者用了大量的细节来烘托她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写,让大家看到缪伯英成为一个共产党员是顺理成章、符合逻辑的。
这本书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和精神气质的塑造,书写出那一代革命人物的精神气概,这在报告文学中是很难得的。他还认为,书中多处情景交融的闲笔,也使得这本报告文学读起来很舒服,很有文学意味。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缪伯英英雄事迹读后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