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

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

[成语拼音] bù zhì zhī zhèng
[成语解释]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成语故事
刘德夫妻是宣德年间天津河西务镇人,在运河边开了个小酒店,老两口六十多岁了,膝下无子。一日,寒天大雪,一个叫方勇的老军士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方申回山东老家,来店里躲避风雪。刘公不嫌弃他们穷,用酒肉款待他们,还挽留他们过夜,说:“四海之内都是兄弟。”方勇受了风寒,半夜发作起来。刘公夫妇又是端汤、又是加被。一早刘公冒雪请来医生。此时方勇已是不醒人世,医生诊了脉,说:“这叫‘双感伤寒’,是不治之症,只有七日了。”刘公夫妻把店中生意歇了,全力照料方勇。几天后方勇死了,刘公夫妇将方勇葬在自家祖坟里,将无依无靠的方申收为义子,改名刘方。刘方辛勤帮家、奉侍义父母,家业渐渐兴隆。大家都说这是阴德报应。
几年后,义父母患病,刘方衣不解带服侍。义父母相继亡故,刘方将他们葬了,又回山东迁来将自己母亲的墓,两家合葬在一处,自己守着酒店安心过活。

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

【注音】bù kě jiù yào
【出处】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诗经·大雅·板》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事态严重
【相近词】病入膏肓、气息奄奄、无可救药
【反义词】妙手回春、手到病除、旭日东升
【成语故事】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括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压迫更重。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眼看周王朝政权摇摇欲坠,关心国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可是周厉王不听,一些权臣也嘲笑凡伯,说他昏庸无能,不识时务。凡伯非常气愤,挥笔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我这老夫一片诚意,小子们却是骄傲自得。我进谏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反倒拿来取笑戏谑。你们的气焰炽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这首诗的内容,是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作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 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哀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

【出处】
《左传》。
传说,春秋时期晋景公卧病在床,久治不愈。秦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就向晋国推荐了一位名叫缓的医生,让他去给晋景公治病。
缓立即从秦国出发。当他还在途中赶路时,晋景公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见两个小人的对话。一个小人忧心忡忡地说:“缓是本领高强的良医,咱们要赶快找个地方躲避一下才好呢!”另一个小人却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我们只要躲进膏和肓的中间,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缓赶到晋国后,马上去见晋景公,他观察了晋景公的脸色,看了他的舌苔,又仔细地搭了脉,最后摇摇头说:“这个病没法治了。病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膏肓之间是药力无法达到的(病入膏肓),因此,这个病没办法医治!”
晋景公听了缓的话,想起梦中的情景,叹了一口气说:“你的诊断很对,你真是个了不起的良医啊!”说完,赠给缓一份贵重的礼物,派人送他回秦国去了。
不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释义
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 不治之症是成语吗?文案:

导语:不可救药,成语, 作谓语、定语、补语。药:用药治疗。比喻到了无法拯救的地步,谓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个历史典故你想知道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典故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明宋濂《傅守刚墓碣》:\"鱼烂河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
马南邨《燕山夜话·学问不可穿凿》:\"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亦作\" 不可救疗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 希侃 忽遘异疾,不可救疗。\"
翻译:
西周后期,周厉王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眼看周王朝政权摇摇欲坠,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可是周厉王不听,一些权臣也嘲笑凡伯。凡伯非常气愤,挥笔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老夫我一片诚意,小子们却是骄傲自得。我进谏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反倒拿来取笑戏谑。你们的气焰炽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这首诗的内容,是劝说周厉王千万别把忧患当做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全面爆发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后来的势态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国都的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后来,人们就用“不可救药”来形容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或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不治之症的成语故事》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