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

胡克是英国物理学家。1635年7月18日出生于英国威特岛,他的父亲是教区的牧师。1653年他进入牛津基督教会学院读书,在那里,遇到化学家、物理学家玻意耳。
胡克的灵巧的手艺和爱探索的思想给波意耳留下深刻的印象。1655年玻意耳请胡克当他的实验助手。
1662年胡克被委派到伦敦皇家学会去掌管实验,1663年他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长期以来,他一直担任这项工作。他的职责是设计实验去论证别人设想的各种问题,这为他创造仪器、积累实验知识提供条件。
胡克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并改进了天文观测时计时所用的摆。
1676年发表了弹性力定律——胡克定律,为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奠定了基础。
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f=-kx,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力f和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胡克做了很多实验来得到这个结论,但是在这些实验中,都没有明确“在弹性限度内”,然而,胡克都用数值描写了形变与外力的正比关系。事实说明,他的实验都是在弹性体得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

艾萨克·牛顿和罗伯特·胡克都是英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两人曾在光学研究上发生了严重分歧,经常为竭力维护自己的理论而争得面红耳赤,却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
胡克虽然是个大科学家,但不仅长得矮小,而且还严重驼背,牛顿在说服不了胡可的情况下,决定另辟蹊径。于是,他在1676年2月5日致信胡克,其中用这样一句话来“恭维”对方:“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多少年过去了,不知内情的人都把牛顿奚落胡克的这句话,当作了谦虚,人们把牛顿热爱科学的故事用作教育的材料,却忽视了这句“
”真正的来龙去脉,只能说是一个被人为误传的美丽。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 文案:

卢瑟福是英国物理学家。1871年8月30日出生在新西兰一个英国移民的后裔的家庭。父母亲省吃俭用送他上小学。由于学习成绩优秀,总是名列前茅,因此他一直能得到奖学金。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这个穷孩子才能完成他的学业。他于1892年从新西兰大学毕业。
这段艰苦求学的经历培养了卢瑟福一种认准了目标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后来学生为他起了一个外号——鳄鱼,并把鳄鱼徽章装饰在他的实验室门口。因为鳄鱼从不回头,它张开吞食一切的大口,不断前进。
1895年秋天,卢瑟福来到英国,在汤姆孙教授门下当一名研究生。1919年,汤姆孙因身兼两职而辞去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职务,卢瑟福从此接任了这个现代物理研究中心的主任职务。1925年到1930年间,他担任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931年,英国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授予他男爵封位。
1899年,卢瑟福将铀放出的射线通过磁场,得到三种偏折程度不同的射线分别命名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后来他进一步指出带正电的α射线就是电离的氦原子核,带负电的β射线就是汤姆孙发现的电子。他还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钍。
1902年卢瑟福与英国化学家索迪合作发现一些放射性元素在放出射线之后,会逐渐减弱其放射性强度,最后变成另一种元素。在此基础上,它们提出了原子的自发蜕变理论并因此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对自己不是获得物理学奖而是获得化学奖感到有些意外,在得奖演说中他风趣的说道:“我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化学家”。
在1909年卢瑟福指导助手盖革和马斯顿进行了着名的α粒子散射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否定了汤姆孙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因为开创了原子核物理学这一新领域,被人们尊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此外,卢瑟福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他预言过中子的存在,而后果然被他的学生查徳威克所发现。他把氢原子核取名为“质子”,并从试验上证明,质子是其他元素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物理学家名人故事:胡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