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4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

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间乎?”
班超是东汉名将。他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班超在少年时,读过许多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对张骞、傅介子等历史人物,班超非常敬仰。班超立志要像他们那样为国建功。
公元62年,他哥哥班固被任命为校书郎(管理书籍的官)。赴任时,班超与母亲也随同一起到了京都洛阳。那时候,他们家生活比较困难。班超就接受官府雇佣,做抄书工作。为了多挣一些钱来补贴家用,他常常工作到深夜。
班超很不满意这种庸庸碌碌的生活。他投笔长叹:“男子汉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才有出息!怎能这样混日子!”周围的人听到班超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都讥笑他。班超激动地说:“鼠目寸光的人怎能理解壮士的志向呢?!”
后来,班超进入军队。公元73年,奉车都尉(皇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出击匈奴时,窦固让班超带领一支部队出征。班超带领将士们英勇奋战,消灭了许多敌人,为重开西域的通道建立了卓越功勋。

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

【成语故事】东汉初期,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供养老母。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刚好北方匈奴侵汉,他把笔一扔,毅然报名参军,当了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出处】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班超传》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相近词】弃文就武
【相反词】解甲归田
【成语例句】
◎他毅然投笔从戎,辗转天津、烟台、济南,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之中,先后经历了无数次浴血战斗。
◎1972年冬,黄建国投笔从戎,从无线电报务员到电台台长,一干就是十载。

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

《汉书》的作者班固的兄弟班超,是一位出使西域的英雄。他从小刻苦耐劳,勤工好学。因家境贫困,青年时代常给官府抄写文件,也替私人抄写书籍,得些报酬,供养老母,补助家用。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的边境,班超很是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同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五十多年,更是心怀忧虑。有一天,他一面抄写文件,一面觉得十分烦闷,忍不住立起身来,将笔猛地一扔,大声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怎能长期把时间消磨在笔砚之间?
在班超以前,傅介子和张骞都曾通西域,为汉朝立过功。傅介子在汉昭帝时,出使西域,曾到过大宛国、龟兹等国。张骞的通西域,比傅介子还早,在汉武帝时,就出使月氏(ròuzhì),经过匈奴,被扣留了十多年才逃回来;后又出使乌孙,并分遣副使通大宛、康居、大夏等国,一时西北各国,都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尊汉朝为上国。但是到东汉班超的时候,汉朝和西域之间的往来,久已断绝,班超就在这时立下傅介子、张骞式的雄心壮志。
班超扔下笔,考虑之后,决定从军,当了一名军官。随后,他在新疆的哈密一带,打过匈奴,得了胜仗。接着,他建议通西域,东汉朝廷同意,他被任命为副使,随同正使郭恂出使西域,那时他四十岁。他在西域工作了三十一年,同五十多国建立了关系,回来时已经七十二岁。他在青年时代许下的心愿,终于实现。
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及意思

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 班超投笔从戎古诗文网文案:

东汉都城洛阳,一群年轻人正在一个房问里伏案抄写,不时还有人边写边议论这次能赚多少钱,可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叫班超的人却一直沉默不语。突然他站起来将手中的毛笔狠狠地往地下一摔,众人回头诧异的注视着他。班超严肃的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杀敌立功,我们怎么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过这些抄抄写写的日子呢?”众人先是一愣,接着有人起哄:“哼!看不出班超这小子,连饭都吃不饱,还想去立功受封呢!”班超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愤然离去。
班超生气的回到家,正在整理书籍的父亲班彪看他一脸的不高兴,大概猜出了几分,于是就把他和兄长班固、妹妹班昭一起叫到面前。父亲问道:“你们兄妹三人的志向都是什么?”班固、班昭回答说愿意像父亲一样编写史书,而班超却说:“我的心愿是领兵打仗,最好像博望侯张骞那样率队出使西域!”父亲非常欣慰,语重心长的对他们三个说:“你们都有远大的志向,这一点我非常高兴,但你们要记住,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浮气躁,只有踏踏实实,打好基础,那么等机会来时,你们才不会错过。”不久,班超果然投笔从戎,跟随猛将窦固与匈奴作战,立下战功,成为一名年轻的将军。
汉宫金殿上,汉明帝得知匈奴被驱赶到漠北边境时,大为宽慰,对窦固和班超大加赞扬,并且封班超为“假司马”。汉明帝主张罢兵,就此停止对匈奴作战,可班超却上奏说:“现在匈奴虽然已经逃走,但还经常骚扰我边境,臣担心,一旦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们会卷土重来,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汉明帝询问班超该如何办才好,班超回答说:“漠北离我们中原万里,出兵很难,当务之急是派出使节,联合漠北诸国,共同抵抗匈奴。
臣愿意带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汉明帝当场应允。班超第一站来到鄯善国。鄯善国的国王盛情款待了班超一行人,班超对他痛陈利害关系。国王经过深思熟虑,表示愿意联合西域各诸侯国共同抗击匈奴,班超很是高兴。席间,一个官员突然急匆匆的赶到国王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国王的脸色立刻紧张起来,随后匆匆的走了。班超一行人感到非常的不解。过了不久,国王又回来了,让士兵将鄯善的服装发给班超等一行人,众人才心安称谢。可是此后一连三天,班超去求见国王篇署和约,却总是被国王以生病为由拒之门外。班超仔细地回想起那晚的情景及国王慌张的神色,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暗中派人去调查。
原来在鄯善国王宫中,匈奴使者突然到来,责问国王是否收留了汉朝的使者。国王佯装不知,暗中派人催促班超等人回国,如果不从,就要对他们下手,宁愿得罪汉朝,也不得罪匈奴。这些话恰巧被班超派去调查的人听到了,他急忙去报告班超。班超立即将下属召集起来,说:“同来西域,为的是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国王态度就已经大变,如果他把我们交给匈奴,那连尸骨都回不了家乡。
大家看怎么办?”众随从异口同声的说:“事情紧急,一切听从将军安排!”班超激励大家:“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咱们连夜突袭匈奴使者营地,发起火攻,乘他们摸不清楚我们底细的时候,一举消灭他们,这样鄯善国才会与汉朝和好。”入夜,班超率三十六名随从用火攻偷袭匈奴营地,匈奴众使者除一人逃脱外,其余都被烧死了。
随后,班超率众闯进宫殿,国王连忙召集军士将众人包围。国王责问说:“哼,班超,我好好对待你,你竟然把匈奴人给杀了,我以后怎么向匈奴人交代?我要把你送到匈奴去!”班超大笑说:“我只知道匈奴一百三十多人死在你们部善国,你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我们都穿着鄯善国的服装,在匈奴人的眼里,凶手是鄯善国的人!匈奴使者我们并没有全部烧死,还有一个人逃走了,我想他明天一定会在单于的帐中讲述鄯善国是怎么将他们的使者杀死的。”国王听了,瘫坐在地上,自知已经无退路,只好下令军士退下,换了副而孔,满脸堆笑说:“尊敬的汉使,本王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以做试探。来人!拿盟书来!”两人当即在盟书上签字、落印。
班超年少时便不喜舞文弄墨,认为那样将没有出息,他的最大愿望便是击退匈奴,为国家的边境安定尽自己的责任。后来班超率领手下出使西域,受到西域国家的刁难与威胁,但机智勇敢的班超竟然带领几十个人杀入匈奴大营,不但赶走匈奴使者,更使得西域小国对自己另眼相看,终于顺利的完成了使命。
如果班超像其他人一样自小就泡在书房里读书习字,他一生的大志恐怕很难得到施展的机会,就更谈不上后来的出使西域为国家立功了,可是班超毅然弃笔从戎,终于成为一代名将,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班超投笔从戎成语故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