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

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献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献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出处】《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释读】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

投鼠忌器,曾在《汗书?贾谊传》见过这样一个成语,它原指想要追打神庙里的老鼠,却又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神器。
想到打鼠人一脸窘迫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生活也正是如此。
狄金森曾把生活比作篱笆墙的内外,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努力地爬过,去摘取心中最甜美的果实,然而途中的荆棘却使人们一次次留守,望而却步,最终泅渡回去原先出发的码头。
于是有人感叹:人若是给自己留尽回路,有所顾忌,定然无法攀上成功的高峰。
诚然,历史上诤友许多数不胜数的例子。老子曾在函谷关被令尹喜拦截下来,在生死攸关下写传诵千年的《道德经》。法国数学家伽罗华在临终前一夜,灵光涌现,以残病之躯写下的“群”的概念。颜真卿所闻侄子葬身沙场的噩耗,悲痛不已,一封《祭侄帖》赢得“天下第二行书”的敬称。生活的绝路,生命的绝路,情感的绝路,并不是最终的绝路,它给人们带来一种如悲剧般刺痛人心的力量,那是一种在斗争中头破血流体无完肤却依然散发着毅力与刚强的光芒的力量,那是使你灵魂爆发的力量。
正是有这种爆发的力量,让人们无所恃,无所忌,一次次创造出在绝境的奇迹,仿佛是暴风雨后的彩虹,废墟中摇曳的玫瑰,美丽得惊心动魄。然而这中美丽的背后隐喻着危险,正如太阳光下随行的阴影。
米兰·昆德拉曾这样说过:“生活这大的秘密就在于行走在这条路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之间的距离不是以千里计而是以毫米计算的。”路的这旁或许是惊鸿一瞬,然而路的那旁却是撒了一地的落红。
于是,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答每一道生活中的选择题。事情的状况只有一种,然而你的选择是无限的。我们理应冷静地对待每一件事,果断地做出选择,什么时候选择绝路,什么时候该给自己留下后路。什么时候选择直接命中目标,什么时候选择迂回战术出奇制胜,这才是人生的智慧。
回头再看那位陷入困境的打鼠人,拍拍他的肩,递给他一块散发甜味却包含毒药的蛋糕,微笑,然后离去。
置身于人生之路,路的两旁风景各异,一旁春花烂漫,一旁残垣败柳。露出睿智的微笑,伸出手,点破前方阴霾中那一抹天蓝。

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

胆小如鼠
南北朝时,有一个十分胆小的人,名叫元庆和,他本来是北魏时期的官员,担任刺史一职。 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敌人已经攻到城下了,我们是不是要跟他们决一死战?” 而他双手发抖的说道:“不,不...,,传令下去,让所有的将士放下兵器,准备投降...\"虽手下极力劝阻,可他好像心意已定,出城投降。 从此,他所掌管的区域全部划入了梁朝的版图。 梁武帝得知此事倍感诧异:”元庆和竟然投降,就封他为‘魏王’ 吧!
几年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又一次元庆和奉了梁武帝的命令,带领梁朝的将士去攻打东魏的项城。 他的士兵报告道:”报告王爷,大军已经到达项城了,听闻东魏的大军没多久也会到达那里。” 元庆和谨慎地说道:“你知道东魏的大军多少人吗?”士兵信心满满地说“大约有三万人!” 元庆和如晴空霹雳一般,被彻底惊到了。神色慌张地说道:“快,,快传令下去,马上撤退。”士兵们不情愿的按照他的旨意照做了。 梁武帝得知,大怒,立刻传元庆和!骂道:“岂有此理!你这样就退兵!胆子简直小得像老鼠一样!看来,你不适合替‘朕’打天下,‘朕’要把你贬农村养猪去!成语也就由此而来了。
首鼠两端
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fén]。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这座靠山,加之汉武帝当时还年轻,所以他胡作非为,骄横奢侈,营私舞弊,随意诬陷自己所不快的人。田蚡向窦婴要城南田,窦婴不给,又听说灌夫也替窦婴抱不平,由此跟灌夫和窦婴结了怨(窦婴和灌夫都是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功的大臣)。又因为灌夫掌握着田蚡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田蚡欲将他和窦婴置之死地。 有一次,田蚡结婚,王太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下了诏书,吩咐诸侯、宗室、大臣们都到丞相府去祝贺。窦婴和灌夫也去了。酒席上,灌夫因向客人敬酒遭到冷遇,气得破口大骂起来。为此,田蚡拘捕了灌夫。此事闹到了武帝那里,武帝便召集大臣们来研究。窦婴坚决反对对灌夫治罪,有的大臣则赞成治罪,有的惧伯田蚡的威势,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御史大夫韩安国说:“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大功,虽说酒后闹事,但没有死罪。可丞相说他不对,也有道理,究竟如何处置,请皇上定吧!” 罢朝以后,在皇宫门外,田蚡招呼韩安国坐他的车子,而且很生气地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这个秃老头子,你为何迟疑不决(首鼠两端)?” 后来,田蚡想法害死了窦婴和灌夫。不久,他自己因内心恐惧惊吓而死。
投鼠忌器
有个富人,很喜欢古董并收藏了很多。其中有一件稀有的玉盂,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深受这个富人的喜爱。一天晚上,一只老鼠跳进了这个玉盂,想去吃里边的一些剩菜,正巧被这个富人看到了。他非常恼火,盛怒之下,他拿了块石头砸向老鼠。当然,老鼠是被砸死了,可是那个珍贵的玉盂也被打破了。这件事使富人非常难过,他深深后悔自己的鲁莽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他认识到只考虑眼前,而忽视后果,将给自己带来灾难。 他向世人发出警告,要“投鼠忌器”,不要为了除掉一只老鼠而烧毁自己珍贵的宝物。

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 文案:

“投鼠忌器”这个成语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夫器贵而鼠贱,以器投鼠,必大费矣。或不为也。这里就引出了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鼠,什么是器,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器贵鼠贱。在原来那个故事中,鼠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但因鼠体型较小,因而与象征着神灵,与带着宗教意味的器相比,它显得很次要。所以那个人不愿意以打碎器的代价换取杀死鼠的结果。这可以说是思维定势的一种结果,因为他没有动态地,变化地看问题。
惠子曾批评庄子,说不是任何东西都有用,都有价值。庄子则反驳说,比如那小的葫芦可以装水,大的葫芦可以渡河。天下尽是有用之物,只是看你会不会用。
回到那个故事,从反面来讲,鼠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这次因为吝惜一个器而没有除掉老鼠,等到春风吹又生时,再想除它代价就大了。从这个角度讲,原来的老鼠就变成了器,原来的器也成了老鼠。这个成语启示我们要动态,辩证的看问题,不要固步自封。
接下来,我想谈谈“忌”,从中可以悟出很多人生哲理。
“忌”作何解?我以为可以作怕,舍不得,不愿意解。作这些字眼中,我们恰恰可以看出“忌”束缚了我们的人性。
举个例子,活在现代的我们,身外之物越来越多,钱,手机,手提电脑,手表等等。试想一旦失去它们,心中是否会有懊恼,难过等等感觉,这些感觉是与“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因为产生它们的根源都是我们没有卸下物质的枷锁,得不到精神的解放。
人生只百年,何事苦淹留?日子是逃去如飞的,为人生平添几分无奈,正如此,我们需要精神的逍遥。孔子一方面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方面又有豪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是真正明白人生的人。
社会上许许多多犯“忌”的人,只如同庄子故事中的那些猴子,被朝三暮四的骗局欺骗着。
在回到那个故事,其实投不投鼠,忌不忌器对那个人的人生又有多大影响?不投鼠可能成就了一个慈悲为怀,止于至善的人。不忌器或许造就了一个旷达的大丈夫。
古往今来,李白,苏轼,梭罗,甘地莫不如是。器已上升为物质,而投鼠忌器则启示我们更好的生活,造一处真正的精神家园。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投鼠忌器(典故、出处、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