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

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

石像做贼
1.石凶
明末,魏忠贤专权,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年,平州城突然调来个新任知县魏步云,据说此人是魏忠贤的远亲。魏步云的到来,使得县府师爷刘重义愁得一夜间生了许多白发,他真不知该如何与新知县相处。
魏步云刚上任没几天,平州城就出了一件奇事。平州城外有一片小树林,这天有人人林竟在一个树洞中发现了一具男尸。经人辨认,死者是城中的泼皮越远。越远自幼父母双亡,又无亲友照看,及至成年就成了一个专靠偷鸡摸狗为生的无赖。经仵作验尸,越远是被人用石头击中后脑而亡。在现场,仵作还从越远的尸体旁发现了一件玉坠。经查,玉坠是越远的好友赵七常戴在身上的。
很快,赵七就被带到了大堂上。经审讯,赵七承认他确与越远一起到那片林中去捕过鸟,但越远却不是他杀的。
据赵七说,当日,两人人林不久,他就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爬起来后,恼怒地看了一眼石头就迈步向前走去,谁知刚迈出第二步,就又被绊倒了,令他气愤的是,绊倒他的还是那块石头。一怒之下,他就想捡起石头把它扔掉。谁知石头竟像长了腿一样躲开了。接下来,更加怪异的事情发生了,怪石像滚雪球一样在林中仅滚了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大石球。随着一连串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从石球中传来,石球突然一声爆裂后,就有一个五官俱全的石人破壳而出。两人恐惧至极都以为遇到了妖怪,撒腿就往林外跑。赵七腿快躲过一劫;越远人胖,没跑几步就被石人擒住,用石拳击中后脑倒地身亡。逃出树林后,赵七本想报案,但又担心到了官府有口难辩,这才心一横回家了。
对赵七的供述,魏步云自然不信,他惊堂木一拍:“大胆刁民,竟敢在本大人面前信口雌黄。衙役们听令,给我大刑伺候!”
眼看几种大刑过后,赵七已被折磨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魏步云依旧催促衙役们动用更重的刑具,来对付依旧口呼冤枉的赵七。
虽然刘重义对赵七的话也不大相信,但一向就反对刑讯逼供的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忙赔笑对魏步云道:“大人,大干世界无奇不有,大刑之下,此人不肯招供,说不定石人为祸未必就是他在凭空臆造。况且,至今尚无凭据证实他就是杀人真凶,不如先把他押下去,等查到真凭实据再审不迟!”
魏步云不屑地看了一眼刘重义,一声冷哼:“鬼神之事,我素来不信!想必师爷已有成竹在胸,不动刑具就能令此贼招供。明日在大堂上,我倒想看看师爷是用何手段令此贼招供的?”然后他对衙役们喊了声:“把人犯押下去,退堂!”
看着魏步云渐行渐远的身影,满头是汗的刘重义只好迈着有些不听使唤的腿,步履蹒跚地向大堂外走去。
石像做贼(2)
2.虚惊
回到家中,刘重义饭都没吃就和衣睡了。躺在床上,他却辗转反侧。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刘重义只好胡乱地用过早饭后,揣着颗惴惴不安的心来到了衙门。眼看一天就要过去,令他不解的是,魏步云竟对赵七一事只字未提。终于熬到了衙役们陆续离去,魏步云却突然满脸堆笑地拉着刘重义的手:“小弟不才,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事情有赖师爷相助。今日天色将晚,我已令管家在府中备下薄酒,不知师爷肯不肯赏脸光临我寒舍一叙?”
刘重义琢磨了半天也没明白魏步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好客套了几句随魏步云到了魏府。几杯热酒下肚,两人说话就都随意起来,刘重义的心也不再狂跳不止。两人扯了一会儿闲话,魏步云突然话锋一转扯到了再过几个月要给魏忠贤送寿礼的事。看着魏步云的眼睛似笑非笑地来回在自己身上打量,刘重义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刘重义清了清嗓子吞吞吐吐地道:“平州城小民穷,在下虽在平州多年,也实在想不出此地能有什么宝物可配孝敬九千岁的。”
魏步云突然脸色一沉,随手从那个被布包着的盒子里取出一物递到刘重义手中:“谁说平州无宝,这是什么?”
看着刘重义吃惊的表情,魏步云呵呵一笑:“昨晚,是赵七的妻子将据说是他家家传的此物交于我手的。依我之见,越远被石怪所杀应该是确有其事。我看不如就把赵七放了罢,不过……”
一向就机敏过人的刘重义马上猜到了魏步云的心思。但让他依旧不解的是,赵七到底是因怕被冤杀才破财免灾的,还是为替自己洗脱罪名才厚礼相送的呢?面对魏步云咄咄逼人的眼神,他略作思考就想出了一条妙计,然后附在魏步云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魏步云点点头:“刘师爷不愧是再世诸葛,此事我就全赖师爷相助了。”两人把酒言欢,一直聊到很晚才尽兴而散。
仅仅过了三日,平州地面上就谣言四起,人们都在纷传着石怪一事。但人们不知的是,其实这些谣言都是刘重义派人秘密散布的。魏步云看看时机成熟,便把赵七无罪释放了。自那以后,刘魏二人常在忙完公务后把酒论诗,亲如兄弟。
石像做贼(3)
3.石贼
一晃两月过去,刘重义总算过了几天舒心日子。这天,突然有个衙役跑来告诉他,平州又出怪事了,魏知县叫他马上过去。到了县衙,他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平州城里住着个老实巴交的老石匠李翼飞。一天,李翼飞上山采石见到一块奇石天然生成人形。他把奇石带回家略作雕琢后,就放在店中准备出售。谁知,仅一夜的工夫,石像竟不翼而飞了。
向来就怕惹事的李石匠也没报案。一连数日过去,就在他几乎忘记此事时,突然城中绸缎庄的马掌柜带着几个捕快找上门来。捕快们也不说话,进门后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搜索起来。当一名捕快把从一只石狮子口中搜出的金镯子递到马掌柜手中时,马掌柜指着镯子上的一个马字,一口咬定镯子正是他家之物。
还没等李翼飞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就被带到了大堂上。据马掌柜说,就在昨天夜里,他与小妾正在院中赏月,突然一个白影蹿到他面前,一掌将他击倒,夺了小妾的镯子就翻墙逃走了。马掌柜从地上爬起来,借着月光定睛一看,才发现那贼竟是一尊似曾在哪里见过的石像。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数日前,他曾到过李翼飞的石匠铺……
魏步云对刘重义讲过怪事后,就请他给拿个主意。刘重义沉思片刻:“大人,仅凭一只镯子还不能断定李石匠会妖术,此事蹊跷,我看还是先把李石匠押下去再说罢!况且前不久本城就出过石凶杀人案。石凶至今还未归案,再出个石贼劫财案也不足为奇。”
魏步云点点头,然后就命人把李翼飞押了下去。接着他又命人将两件怪案写成告示四处张贴,提示百姓小心谨慎,提防石人做怪,并重金悬赏提供线索的人。
终于有一天有人禀报,石人在一处山间密林里现身了。谁知刘重义一听到石怪真的现身了,竟吓得当场就晕了过去。魏步云无奈,只好把捕头叫来,亲自带上数十名捕快入林捕怪去了。
石像做贼(4)
4.斗怪
众人深入林中,突然有个衙役发现草地上居然离奇地出现了一个大石圈。在魏步云的率领下,衙役们又在林中搜索了几个地方,同样见到了数个大石圈。有几个石圈的周围居然还十分离奇地出现了一些石头被雕成了动物残肢断体的样子。更奇的是,这些石雕上很明显地有一排排齿印。
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众人又在林中挪着寸步搜索了一会儿,突然远处传来了声声鹿的哀鸣声。捕快们你推我让却谁也不敢接近声源。魏步云骂了几句,就一个人大踏步地向着鹿鸣的方向走去。捕快们无奈,只好战战兢兢地紧随其后。随着鹿鸣声越来越清晰,众人终于看清,有只鹿被困在了一个石圈中。鹿的四蹄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引力吸引着,只是不住地挣扎却动弹不得。与被吓得失魂落魄的捕快们不同,魏步云得意地笑了几声后,就令捕快们远远地埋伏在石圈的周围。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石人终于出现了。石人走到石圈附近发出一声怪叫后,石圈的四周就有浓浓的黑雾冒起。雾散尽后,众人定睛一看,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鹿竟变成了石鹿。伴着一声脆响,石鹿的一条腿竟被石人轻松地折断了。
眼看石人慢腾腾地就要把鹿腿放入口中,魏步云手快,瞄准石人就是一箭。但箭射到石人身上后却落下,竟丝毫也伤不到石人。捕快们哪还敢过去?没等魏步云下令,就都逃散了。
看着石人笨拙地缓慢离去,魏步云忙下令把捕快们重又聚在一起,远远地尾随着石人向前挪去。石人进了一个山洞里,衙役们就围在魏步云身边商量起了对策。
魏步云想了一会:“凡事都不过一物降一物,不如用烟熏一试。”在他的指挥下,众人捡来枯树枝在洞口点起了火,不一会儿的工夫,滚滚浓烟就朝着洞里钻去。奇迹出现了,洞里竞传来几声撕心裂肺的怪叫。找到了石人的软肋,众人信心倍增,魏步云又命人站到高处去找洞的其他出口。很快被派去的人就从烟冒出的地方,又找到了两个洞口。当三个洞口都冒起浓烟,足足对着洞中熏了三个时辰后,魏步云才在烟雾散尽后,大着胆子率众进入洞中。经过一番搜索,众人终于发现了已被熏得有些发黑的石人。魏步云命一擅长使锤的衙役击碎石人,才率众回府。
众人刚出洞不久,一直藏在洞中一个烟进入不了密室里的另一个“石人”就得意地笑了。石人费力地一件件脱去石衣,还摘掉了与石头面具连在一起的沉重石制头盔,最后他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刘重义。
自帮魏步云如愿释放赵七后,刘魏二人相处还算融洽。谁知有一天,刘重义大醉后竟口无遮拦地指着魏的鼻子调侃道:“魏兄贵为九千岁的至亲,却仅做了个芝麻大的小官,真是愧对令尊大人给你取的平步青云的好名字啊!”
看着被气得浑身哆嗦的魏步云,刘重义的酒一下子被吓醒了一半,他眼珠一转忙赔笑道:“其实魏兄若想平步青云也不难,九千岁爱才世人皆知,魏兄如能办成一件名震朝野的大事,再加上那份厚礼,高官厚禄还不唾手可得吗?”
当看到魏步云的脸色由怒转喜后,刘重义才长舒了口气又仔细想了一会儿,就替魏步云出了个重金收买个石匠伪造一起石人案的主意。
魏步云听说李翼飞与刘重义是生死之交后,才放心地命刘去找李办事。刘、李二人见面一商量,李很快就同意了;当日,马掌柜所见的石贼正是刘重义假扮的。凭着高超的技艺,李翼飞专门选用分量极轻,石质坚硬的石料替刘重义打造了石衣、石盔。因此自幼习武的刘重义穿上后,依旧可行动自如。
当魏步云在密室中见过扮成石像的刘重义,两人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计划。按计划,刘重义踩好点后就盗了镯子,引得马掌柜去报案。石贼在平州被传得沸沸扬扬后,刘重义就扮成石人在密林中现身了。林中那些石圈、石雕,包括洞中被衙役锤碎的石像,其实也是李翼飞打制的。至于那只人圈后就被无形引力吸住的鹿,不过是刘重义提前把一只鹿的四蹄用草色细绳固定在了一块上覆青草的翻板上。当刘重义走到鹿的身边触动一个机关后,藏在翻板下的喷雾装置就会自动喷雾。在雾的掩饰下,翻板一翻,被雾熏得晕了过去的真鹿就到了地下;李翼飞依真鹿雕成的石鹿就出现在了地面上。石人能一脚踢断树,是刘重义提前把树锯到将断未断。看到捕快们果然被吓退了,刘重义就走进山洞中,然后躲进密室里发出了怪叫吉……
石像做贼(5)
5.遇刺
怪案告破,魏步云被传得神乎其神。当奇事传到魏忠贤耳中后,魏忠贤十分欣慰,直夸魏步云智勇双全。魏步云得信后心中高兴,对刘重义自然更加倚重。
这日,魏步云闲来无事,便按照惯例约了刘重义带着几个衙役打算到乡间察看一下农事。一向就最擅讨魏步云欢心的刘重义忙取出张地图仔细研究了半天,才把最佳路线指给魏步云看。魏步云满意地点点头后,便率众上路了。连续走访了几个地方,众人都有些疲倦,刘重义便下令轿夫把魏步云抬到一棵大树的树阴下去休息片刻。
轿中闷热,魏步云就下了轿。他刚下轿不久,就被一件怪事惊得愣在原地动弹不得不知为何,树上突然掉下个石球。石球落地碎裂开来后,竞从里面爬出来一只仿佛是玉石雕成的小龙。没等魏步云反应过来,玉龙的口中就有呛人的黑烟喷出。早被石怪吓破了胆的众人担心中毒,忙四散而逃。
众人跑出很远,才发现少了魏步云。刘重义慌忙带人缓慢地向原地找去。当他们远远地见到魏步云雕像般僵卧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时,却谁也不敢过去。刘重义等了半天,见无动静,才大着胆独身一人朝魏步云走去。来到魏的身边,魏早已气绝身亡。众人见刘重义平安无事,料想玉龙已离去,才大着胆子聚拢到他的身边。
魏步云被抬回县衙,经仵作验尸,他是中毒身亡的。刘重义一面差人替魏县令安排后事;一面向朝廷上书汇报魏县令的死讯。朝廷闻讯后,本欲选派一名官员到平州赴任,但所选官员却人人自危,找了各种理由拒绝前往。就这样,刘重义被逼无奈,只得很不情愿地升任为平州县令。他刚一上任,就带着数十名衙役包围了魏府。魏夫人将他挡在门口带着哭腔怒斥道:“我夫尸骨未寒,大人本是我夫生前挚友,不思替我夫捉凶偿命也倒罢了,难道还要带人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不成?”
刘重义忙冲魏夫人一揖到底:“夫人错怪在下了,只因魏大人得罪石怪,石怪才伺机报复。我担心石怪会赶尽杀绝,这才带人到府中一查,说不定石怪在府中设下了什么机关也未可知。”魏夫人觉得刘重义说得有理,才把他放进了门。
刘重义带人在魏府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当他进入魏步云的书房后,突然一块有些凸出的地砖把他吸引住了。他命人把地砖撬起,在地砖下竟发现了一只做工精美的玉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只雕得惟妙惟肖的玉龙。众人看到玉龙无不惊得目瞪口呆,有人认得,那天毒死魏步云的正是此龙。至于玉龙缘何又变成了一尊雕像?众人却百思不得其解。
魏夫人听说是玉龙复活毒杀了魏步云,便要求刘重义把送玉龙的赵七拿来审问。
赵七被带到大堂上后,自知得罪魏忠贤的远亲难逃一死,为免受皮肉之苦很快就供出了实情。据赵七说,半年前他与越远无意中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墓,两人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挖掘后,终于盗墓成功把所得平分了。谁知有一日,越远以有事为由把他约到了林中,竟说他分赃不均,要求再退还一部分。后来两人发生了争执,赵七在大怒之下就把越远杀了。
后因玉坠泄露身分,赵七被带到了大堂上。为替自己洗脱罪名,他一面编了一套石怪杀人的谎言在大堂上抵赖;一面趁妻子探监之机,秘密交待妻子把从墓中盗来的一件价值连城的玉龙暗中送给魏步云。
听罢赵七的陈述,刘重义就命人押着他去寻找古墓。在一处乱石遮蔽的偏僻地方,捕快们向下挖了几丈深,古墓果然现出了真容。在赵七的引领下,众人就跟着他进入了墓室中。刘重义走着走着突然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他爬起来后,就手捧着一个小石人端详起来。
端详了半天,他指着石人身上的一段小篆念了起来:“盗吾墓者,自相残杀;贪吾财者,遇龙而亡。”念到这里,刘重义忙捧着那只装着玉龙的盒子,恭恭敬敬地呈到了墓主人的棺前……
回到县衙后,刘重义先依律对赵七治了罪,然后他又命人把李翼飞押了上来。经审讯,李翼飞坚称他与魏步云并无瓜葛。刘重义沉思了一会儿当庭宣判:魏步云之死,是因贪了墓主人之财所致;石像做贼不过是古墓中的护墓石显灵在警告魏步云,此事与李翼飞无关,故本官判李翼飞无罪释放。刘重义审完此案后,石怪果然再未出现。
石像做贼(6)
6.立功
一晃两年过去,随着魏忠贤倒台,一件大事传遍平州城,刘重义被逮下狱了。据说,状告刘重义的人就是他自己。
没经过太多审问,刘重义就对朝廷派来的人供出了他的犯罪事实。魏步云并非石怪所杀,其实是他与李翼飞合谋用计致死的。
从在魏府中见到玉龙那一刻起,身为东林党人的刘重义本想借着此事向朝廷揭露魏的恶行,但在魏忠贤专权期间,想要扳倒他的亲信无异于自取灭亡。但如果放任不管,让魏步云送寿礼的阴谋得逞,魏忠贤一高兴说不定就会委任魏步云更高的职位。到时,权力更大的魏步云就会做出更多鱼肉百姓,伤天害理的事情。思来想去,刘重义决定将计就计除掉魏步云。为达到目的,刘重义才利用魏步云急欲升官的弱点,故意佯装醉酒智激魏步云的。
会动的玉龙,不过是李翼飞先做好一个上弦后可动的木龙后,又在木龙身上粘上了玉石。玉龙身体一动,就又触动了它体内的一个喷烟机关。玉龙喷出的烟其实毒性根本就不能致死魏步云。当众人见到黑烟只顾逃命时,刘重义就出手奇快地利用一个藏在手中的装置将一枚米粒大小的毒针射到了魏步云的身体里。至于那只消失不见的玉龙,也不过是被独身来到魏步云身边的刘重义偷偷地藏了起来,玉龙体小,又有草丛遮蔽,站在远处很难被发现……
魏步云一死,刘重义同时达到了两个目的:利用玉龙逼赵七供出盗墓杀人真相。他曾暗中跟踪过赵七,所以知道玉龙是赵七盗墓所得;用石怪吓退魏忠贤的亲信到平州为官,好使自己为官为民的梦想得以实现。刘重义之所以有把握不被魏夫人看出破绽,是因他在与魏密谋伪造石怪案时,两人约定,此事只能有他们二人知道。
崇祯帝知道真相后,不但没治刘重义的罪,还以他在魏忠贤乱政其间,帮着朝廷剪除魏的羽翼而立下的功劳让他升了一级。李翼飞也因功领了些赏钱,从此告别斧凿,回家养老去了。

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

奇技擒土匪
洪城往北十里,距离绵州官道不远处,有座凸起的巨岩,高约百丈,刀砍斧削般陡峭。岩顶上有几眼终年不断的山泉,汩汩往外涌着泉水。岩顶的水洼满了,泉水便溢出来顺着岩缝往下淌,近处的人都称这儿为滴水岩。有一伙土匪相中了这个天然险处,在岩顶安了铰磨轱辘,凌空悬着竹筐以供人上下,专干打劫扰民的勾当。官兵数次出动,全都无功而返。后来这事惊动了巡抚大人,责令洪城叶知府一月内必须剿灭众匪。
叶知府无计可施,不得已张出榜来,说谁有剿灭匪徒的计谋,赏银三百两。消息传开,城里人无不眼红心跳,可是除了摇头叹息,谁也没个主意。一晃过去二十天,赏银也加到了二千两,仍然无人揭榜。眼看限期只剩十天,叶知府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这天傍晚,有人求见叶知府献计。只见来人四十开外,又高又瘦,面若黄蜡,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向叶知府行礼道:“草民孟易常拜见大人。”叶知府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赶紧问:“你有什么擒匪的良策?”孟易常道:“草民并无良策。不过想凭一点小把戏,去擒那帮匪徒。”叶知府心想,此人定是身怀绝技的能人异士,便道:“先生需要多少人帮忙?”孟易常摇了摇头:“不用帮忙,草民一人去便行。”
叶知府听了,暗自摇头,莫说那帮匪徒有近百号,个个穷凶极恶,单是凭一人之力想登上险峻的滴水岩也是痴人说梦。于是问他:“你不是洪城人吧?是做什么营生的?”
孟易常回答道:“草民祖籍安州,是跑单帮的杂耍客。”
叶知府一听,气就上来了。原来只是个靠杂耍为生的下九流啊,八成是想赏银想疯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叶知府懒得再说,当即叫衙役把他轰走。
第二天天刚亮,孟易常背着个竹箱,一个人径直往滴水岩走去。官道上冷冷清清,孟易常正走着,一声唿哨响过,树丛中拥出七八个持刀匪徒:“要想活命,留下值钱的东西!”
孟易常赔着笑脸道:“几位大爷,小人不过是行走江湖,靠卖杂耍求生,哪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啊?”
小头目刀一晃:“既无值钱的东西,那就留下小命!”举刀就向孟易常砍来。
孟易常忙道:“大爷饶了小人,小人愿意弄些杂耍逗大爷们开心。”
匪徒们来了兴趣:“让大爷们看看。”
孟易常走到前面一块大石前,从地上拣块小石头放上去,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块布抖了抖,再蒙在石头上,喃喃念叨几声,再将布揭开,嗨,那小石头不见了,大石上分明放着只石榴。石榴只在仲秋才有,可现在已是隆冬时节呀!众匪徒眼瞪得铃铛大,那小头目弄出籽儿一尝,甜酸可口,新鲜得很。他眼珠儿一转,心想岩上最少逗乐的法子,不如留着这人。孟易常只好不情愿地跟着众匪上了岩顶,去见匪首余大奎。余大奎鼓着一双金鱼眼,问道:“你都会些什么?”
奇技擒土匪(2)
孟易常苦着脸回答说:“大凡一般艺人会的,比如弄剑、跳丸、倒立、走索这些,小人都会。其它比如凭空取物、大变活人,小人也会一些。”
余大奎呵呵大笑:“妈的,既然你有这些本事,给兄弟们耍出来看看!”
孟易常脱去身上棉袍,只穿件薄衣,站在一个场子中央,说:“我先耍耍凭空钓鱼。”说着打开竹箱,取出一截长约丈许的棉线,问余大奎:“大爷,你想要啥鱼?”
余大奎眼珠一转:“给我钓三五斤水蜂子!”水蜂子是涪江河里一种身体黑灰、小而无鳞的鱼,一般生长在近岸浅水处的卵石缝中,长不过二三寸,顶大的也不过一两。要钓上三五斤,便得好几十条。余大奎以为孟易常定会被难住,没想到孟易常很爽快地答应了。只见他将手中的棉线一抛,线头一下就抖直了,再回手一收,“扑哧”,棉线头儿上,竟挂着只活蹦乱跳的水蜂子。众匪齐声叫好。孟易常摘下水蜂子,放到瓦钵里,又是一抛,收回时,线头上又是只水蜂子。不一会儿工夫,便已钓了三五斤。再看那水蜂子,身上水渍分明,带着浓浓的鱼腥味儿。余大奎高兴不已,连声吩咐:“还有啥本事,赶快耍出来让老子们热闹热闹!”
孟易常道:“那我就耍大变活人了。”叫匪徒取来几块木头,支成两个一人高的箱式框架,一左一右放好,再取出几块布,把框子遮严实了,这才说:“哪位爷先来试试?”有个匪徒跑出来,说愿意一试。孟易常让匪徒进了左边的箱子,放下布帘,口中念念有词,突地喝一声“走!”再揭开布帘,木框内空空如也,那匪徒竟不翼而飞了。众匪徒瞪目结舌,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场地上鸦雀无声。孟易常走到右边木框前,一把揭开布帘,哇!那匪徒竟在木框内站着,两眼微闭,脸上似笑非笑,一副痴迷的样子。孟易常拍拍他的肩膀,他像从梦中惊醒一般,睁开眼大声说:“他娘的,好快活哟,我竟然跟小桃红睡了觉,而且还生了三个娃娃!”众匪徒哄地笑开了。原来这家伙一直对洪城里的妓女小桃红垂涎欲滴,没想到进框出框,前后时间不过小半个时辰,竟然做了一场春梦。孟易常笑着说:“我使这把戏时,里面人想啥会遇上啥呢。”
一个匪徒说:“龟儿子吹啥牛哦,老子一直想当县太爷,倒要试试看!”说着钻进木框内。孟易常照旧将布帘放下,再揭布帘时,这匪徒也立在另一木框里了。只见他半闭着眼睛,一只手从光光的下巴向下摸,分明像在自得其乐地摸胡子。睁眼后立刻大呼小叫道:“他奶奶的!老子果真当了县太爷,还娶了七房小老婆,生了十来个娃娃!”
这一下子,众匪徒像炸开了锅,都嚷嚷着要试试。孟易常让众匪徒一一试了,试过的匪徒无不眉飞色舞,有的说自己当了员外,有的说自己做了富商。看到手下眉开眼笑的样子,余大奎不觉也心痒痒了,道:“老子也来试试!”说着钻进木框。等出来时,满脸的欢喜简直无法形容:“哈哈,老子当了皇帝啦!还给兄弟伙都封了官儿……”
奇技擒土匪(3)
一番欢喜过后,余大奎对孟易常说:“大伙儿好久没这样乐和了,你龟儿子有些本事嘛。还有些啥稀奇把戏,耍出来让兄弟们开开眼!”
孟易常也不推辞,笑道:“小人还会借绳攀天。”
“那赶紧耍啊!”匪徒们齐声催促。孟易常便叫匪徒取来一盘筷头粗细的麻绳,长有数十丈。孟易常左手握成拳头样子,将麻绳头儿竖着握在中间,右手抓着麻绳,缓慢地向上塞。细软的麻绳头儿从手里升了起来,竟像根铁棍似的,笔直竖着。到后来一盘麻绳塞完,绳头儿已探入云中。孟易常两手一放,退后几步,双手搭在绳上,手脚并用,如猿猴一般,“噌噌噌”向上攀去。众匪徒连喝彩都忘了,全都圆瞪着眼,一眨不眨看着孟易常。孟易常愈攀愈高,渐渐在绳上只现出个细小的黑点,到最后竟连黑点也不见了。
“好哇!”余大奎第一个跺着脚喝彩了。众匪徒这才醒悟过来,无不大声叫好。叫好声中,一阵响动,那麻绳软软耷拉下来,再看天上,鸟影儿也不见一个,更别说孟易常的踪影了……
再说叶知府那边赏银已经添到三千两,仍没人出来献策,正在府内长吁短叹,衙役进来说,孟易常来了。叶知府哪有心思理会,挥手让衙役下去将他轰走。不想孟易常已经站在堂内了。
叶知府见了,气不打一处来:“你这刁民,竟然戏弄本府,来呀,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话音才落,孟易常却不急不慌地笑着说:“大人,滴水岩上九九八十一名匪徒,全数被我捉了。我知道大人不会相信,这样吧,你做好缉拿匪徒的准备,若草民有一句假话,莫说四十大板,即使要剐要杀,也随大人发落!”
叶知府一听,看那孟易常,目光炯炯,神色镇定,分明成竹在胸。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叫衙役取来些木条,连接成箱子样的框,再取出布分别将四方遮住。准备完毕,孟易常大叫一声:“先拿匪首余大奎!”说完一把揭开布帘,叶知府和众衙役一时间全都目瞪口呆。但见那匪首余大奎,蹲在框内,裤子褪到膝盖处,分明在大解。好一阵,众人才回过神来,扑上去七手八脚将余大奎捆得像粽子一般。余大奎像在梦中一样,直到被衙役踢跪在地上,才把眼睛睁开,不觉魂飞魄散。
一个多时辰后,九九八十一个匪徒全被捉拿。叶知府叫人抬来白花花的纹银三千两,向孟易常深施一礼,说:“你给本县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只是你这戏法,本官却看不明白。”
孟易常笑笑,并不作答,反问道:“大人以往也看过杂技吧?”叶知府点头说看过。“那大人一定看过,施技者只穿单袍,凭一条薄单,却可变化出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来?”叶知府道:“看过啊。本府也好生奇怪,那些变化出来的东西,或大或小,然而施技者表演时已先让人检视过了,身上没有东西,而且周围也藏不了什么,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孟易常说:“这在杂耍行当里叫‘遣法子’,就是将此地之物遣送到彼处。大变活人,也是此法,不过更上乘些。施此法有一个关键处,就是施技者得先触摸所要变化的东西。所以草民上滴水岩为群匪表演,诓他们进框,触碰施术,然后攀绳脱身。现在再耍大变活人,将他们一一遣到此处。”说着从纹银堆里拣了块小锭子,“草民表演一场,可得银子一两。今日不过两场,二两足也。”说完呵呵大笑,扬长而去。
叶知府禁不住长叹一声:“从来下九流最为人小视,想不到竟有如此能人异士!”说着朝孟易常的背影,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南京,游览了明孝陵。
明孝陵有两条神道。一条叫石象路神道,另一条叫翁仲路神道。
石象路神道有六种石兽,分别是马、麒麟、狮子、象、骆驼、獬豸。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保卫着皇帝和皇后的灵魂。
翁仲路神道有文官和武将各四人。武将穿着铠甲,手里拿着兵器,上面的花纹非常精细。而文官像书生一样,非常有风度。
沿着长长的甬道,我们走进文武方门。里面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字:治隆唐宋。这是清朝康熙皇帝写的,意思是朱元璋治理国家超过了唐朝和宋朝。
接下来到了内红门,又叫阴阳门,导游说这道门隔开了阳间和阴间。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紧紧地拽住妈妈的手。这道门有三个门口,可不能随便乱进哦!中间的门是墓主人走的,游人要从右边的门进去。抬脚也有讲究,要男左女右,不能踩到门槛。我拉着妈妈的手,小心翼翼地跨了进去。甬道两边腊梅正在开放,浓郁的香味向我扑来。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走过升仙桥,从方城中间的拱门走上去,有54级台阶,里面黑乎乎的,我的心又紧张起来,浑身变得僵硬,想赶紧逃掉。出了隧道,登上明楼,背面就是独龙阜,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就埋在这里。据说朱元璋很喜欢鹿,他觉得鹿很有灵气,就在独龙阜上放养了很多鹿,每只鹿脖子上都挂着一块玉,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它们,我觉得这些鹿过得好幸福哦!
游览明孝陵,我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的知识。

石像做贼作文 文案:

东汉时期,有个叫作陈寔(shi)的人,是个饱学之士,品行端正、道德高洁,远乡近邻的人因此都非常敬重他。陈寔不仅自己自觉自律,对儿孙们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常常抓住各种场合和机会教育他们,而且很注意方法,所以总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村庄和良田,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到处逃荒。为此盗贼四处横行,天下很不太平。
一天夜里,有个小偷溜进了陈寔家里。他刚准备动手偷东西,忽然听得几声咳嗽,不好,有人来了。慌乱间,小偷一时找不到妥善的藏身之处,急中生智,顺着屋内的柱子爬到大梁上伏下身子,大气也不敢喘。
陈寔提着灯从里屋出来拿点东西,偶然间一抬头,瞥见了梁上的一片衣襟,他马上心知家里进了贼了。他一点都不惊慌,也不赶紧抓小偷,而是从容不迫地把晚辈们全都叫起来,将他们召集到外屋,然后十分严肃地说道:
“孩子们啊,品德高尚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够因为任何借口而放纵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坏人,并不是一出娘胎就是天生的坏人,而是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来想改都改不过来了,这才沦为了坏人。比如我家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啊!”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石像做贼》作文,希望在写《石像做贼》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石像做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