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2、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3、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4、衬托 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5、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6、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7、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8、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9、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0、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1、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2、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13、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5、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16、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17、意境: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作文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思维导图文案:

1.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
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3.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4.夸张
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排比
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7.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10.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11.对比
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
具体地说: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12.双关
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顶真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14.反语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
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