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

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

【拼音】 rěn rǔ fù zhòng
【解释】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负,担当。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示例】胡仇叹道:“‘~’。郑兄,真不可及!”
【近义词】忍气吞声、含垢忍辱、饮泣吞声
【反义词】忍无可忍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造句】
1 为了国家,他只能忍辱负重。
2 当年句践为了复国,忍辱负重,历尽艰辛。
3 只因未与你见面,我才忍辱负重到今天。
4 没有他这种捨身忘我、忍辱负重的精神,就没有今天我们的成功。
5 公司经营失败后,他忍辱负重,多方奔波,希望能捲土重来。
【成语典故】
三国的时候,吴国有一位名将叫陆逊。他出身江南士族,豁达大度,善于谋略,孙权把他的兄长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公元220年10月,曹丕让他的亲信联名上书,劝汉献帝让位给魏王。于是,曹丕罢黜了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东汉王朝正式结束。大臣们认为既然汉献帝已经下位,刘备是汉家皇室后代,理应接替皇位。于是,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就是汉昭烈帝。刘备即位之后,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进攻东吴,报东吴占领荆州,关羽被杀之仇。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攻吴,陆逊被任命为大都督。刘备心急火燎,出兵没几个月,就攻占了东吴的五六百里的土地。他从秭归出发,急于向东继续进军。他要随军官员黄权守住江北,防备魏兵;自己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一直进军到了猇亭。
蜀军从巫县到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又用树木编成栅栏,把大营连成一片,前前后后长达七百里地。刘备以为这样好比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东吴人来攻,就能把他们消灭。但是陆逊一直按兵不动,双方相持了半年。
东吴将士看到蜀军得寸进尺,步步紧迫,都摩拳擦掌,想和蜀军大战一场。可是大都督陆逊却不同意。
当时,东吴的诸将,有的是孙策的旧将,有的过去就是孙坚手下的人,有的则是宫室贵族。这些人不少都是打仗的能手,立过大功。对孙权派年青的书生陆逊当都督,本来已经不大服气。现在听到陆逊不同意他们出战,认为陆逊胆小怕打仗,更不满意,在背地里愤愤不平。
陆逊见众将如此粗鲁,不理解他的战略意图,心里很生气,便手拿孙权授予他的“尚方宝剑”严厉地说:“刘备天下知名,刚来的时候,士气旺盛,我们是不能轻易取胜的。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是是奉主上的命令来行事的,你们只有服从。主上之所以委屈诸君派在我这儿,就是因为我有可取得地方,希望你们能够忍辱负重,遵守军令,不得违抗。”
一天,陆逊突然召集将士们,宣布要向蜀军进攻。将士们说:“要打刘备,早该动手了。现在让他进来了五六百里地,主要的关口要道,都让他占了。我们打过去,不会有好处。”
陆逊向他们解释说:“刘备刚来的时候,士气旺盛,我们是不能轻易取胜的。现在,他们在这儿呆了这多日子,一直占不到便宜,兵士们已经很疲劳了。我们要打胜仗,是时候了。”
当天晚上,陆逊命令将士每人各带一束茅草和火种,预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到了三更,东吴四员大将率领几万兵士,冲近蜀营,用茅草点起火把,在蜀营的木栅栏边放起火来。那天晚上,风刮得很大,蜀军的营寨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着了一个营,附近的营也就一起延烧起来。一下子就攻破了刘备的四十多个大营。
等到刘备发现火起,已经无法抵抗。在蜀兵将士的保护下,刘备总算冲出了火网,逃上了马鞍山。这一战,刘备兵士死伤不计其数。一直战斗到夜里,刘备才带着残兵败将,突围逃走,最后逃到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白帝山上)。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船只、器械和军用物资,全部被吴军缴获。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作“猇亭之战”,也叫“彝陵之战”。

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

“忍辱负重”这则成语的忍辱是忍受屈辱;负重是承担重任。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带有赞扬的意思。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谱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

解释: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负,担当。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近义词:忍气吞声、含垢忍辱、饮泣吞声
反义词:忍无可忍
1、为了破案,他背着叛徒的罪名,忍辱负重,担任卧底的工作。
2、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3、句践在回国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复兴了越国。
4、他忍辱负重做这件工作,是为了寻找机会破获那个贩毒集团。
5、中国有句成语:忍辱负重。也就是美国人说的,微笑着承受。我们看见中国人做得很好。
6、如果这是任务所需,我愿意忍辱负重,勉力而为。
7、当刘洪凶相毕露,杀死丈夫和王安后,她为了保住腹中胎儿,与刘洪机智周旋,忍辱负重十八年,终于配合儿子为全家报了大仇。
8、同时,各服务提供商面临博弈,对于博客,服务提供商都想收费,但谁也不敢率先收费,因为习惯免费的网民会还不犹豫的流向其他服务提供商,因此博客服务提供商目前的最优决策只能是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9、作为劳动力供给者,新生代农民工面对厂方提供的低廉工资待遇和恶劣工作环境,不再像其父兄一辈那样忍辱负重,无所作为。
10、此外,还有一些文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1、你肩膀上责任越重,就要越能忍辱负重,才可能完成大业。
12、忍辱负重的他经常因为头发和脸上的伤疤遭受精神虐待。
13、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14、她在走上了女强人的道路后,还是摆脱不了人情礼仪的认定和束缚,致使四面八方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最后都称颂她,完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贤惠女性形象。
15、人在青年,当认识自我,谦虚谨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而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心猿意马,胸无大志。
16、在道歉问题上的中庸之道,体现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很多被冒犯的一方会选择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
17、学生领悟越王勾践之所以能转败为胜,是因为他具备了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图强的精神。
18、教育者应将青少年遭受挫折的时候视作教育的时机,启发他面对挫折时,要能忍辱负重,拼博进取,尽力克服挫折情境,消除由挫折引起的消极因素,努力把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积极因素,自觉培养耐挫折能力,积累人生经验,以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
19、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二种情形,人类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害,但我们作出选择者是自己忍辱负重,没有让无辜者遭受额外的冤屈。
20、从我的外婆,我学到了忍辱负重,高尚的人格,平和的脾气。
21、战争时,往往有许多无名英雄忍辱负重,做着反间的工作。
22、当年句践为了復国,忍辱负重,歷尽艰辛。
23、公司经营失败后,他忍辱负重,多方奔波,希望能捲土重来。
24、越王勾践打战失败了,他忍辱负重,天天卧薪尝胆,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转弱为强,灭掉了吴国。
25、许多好同志即使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情况下,仍能忍辱负重,一如既往地为革命工作。
26、充满压力的环境会让一个人完全痛苦难受,却也会让另一些忍辱负重,好好利用一把。
27、当年句践为了复国,忍辱负重,历尽艰辛。
28、为了坚持正义,他忍辱负重,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
29、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她大胆与爷爷野合,为了给恩人报仇,她不惜牺牲自己,她敢做敢当,大胆泼辣,具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她的形象与我国传统女性忍辱负重,温柔贤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九儿成了张艺谋打破常规的典型人物。
30、当我临危不惧抬起头时,我的目光是自信的:当我忍辱负重站起来时,我的站姿是自信的。
31、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单纯热情的少女,到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坚决决绝的弃妇的典型。
32、他忍辱负重,终于把儿子抚养成人了。
33、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纤夫的生活是多么苦难,他们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踏平这世界的不平之路!
34、在为历史人物立传时,对那些奋发有为特别是那些忍辱负重之士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烈丈夫。
35、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税法变成了税收管制法,纳税人本来是国家财政的衣食父母,却在税收征收中忍辱负重。
36、不知是出于对人力车业影响的愧疚,还是忍辱负重的权宜之计,电车与公共汽车业者平常小心谨慎,尽力避免与人力车的任何冲突。
37、一百多年的表明,从苦难深重的中国出国留学的,都是忍辱负重,发愤图强,为祖国强盛而拼搏,去投入一场战斗。
38、你们忍辱负重,屈服于环境的残酷,而实际上你们每个人都有改变这一切的可能性。
39、探讨清末国粹主义思潮,使我们深切感悟到,一个落后的民族要敢于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学习敌人,在失败与挫折中反省自我,在炼狱般的煎熬中追求新生,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忍辱负重。
40、为了我们,他们在工厂里出卖血汗,在西部安家立业;在皮鞭下忍辱负重,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41、没有他这种舍身忘我、忍辱负重的精神,就没有今天我们的成功。
42、没有他这种捨身忘我、忍辱负重的精神,就没有今天我们的成功。
43、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历时三载,终于得以复仇。
44、我佩服他的大气和忍辱负重,因此,非常愿意站在其身后支持他,觉得能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
45、赛珍珠看到这里的女性作出的选择完全有别于自己的母亲和传教士妻子们的忍辱负重或默默抗争。
46、读者诸君,假如你的太太,对于你,施下最严酷的压力,你必须敬谨承受,才能忍辱负重,担当国家大事,这是王导、谢安、戚继光诸人成功秘诀。
47、公司经营失败后,他忍辱负重,多方奔波,希望能卷土重来。
48、在这十年中,他忍辱负重,顽强拼搏,终于获得了成功!
忍辱负重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忍辱负重作文 成语忍辱负重跟谁有关文案:

导语:胯下之辱形容受到别人难以忘记的奇耻大辱,也可比喻忍辱负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胯下之辱
【汉语注音】:kuà xià zhī rǔ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极大的侮辱;含贬义。
【胯下之辱的意思】:胯: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从胯下钻过去的耻辱。形容受到别人难以忘记的奇耻大辱,也可比喻忍辱负重。
【胯下之辱的近义词】:奇耻大辱、胯下蒲伏;
【胯下之辱的反义词】:;
【胯下之辱的故事】
秦朝时期,韩信小时侯家徒四壁,经常在别人家里面混吃混喝,时间长了大家都开始反感起来,这样他就不好再留在人家家里吃住了。有一天韩信想在河边上钓只鱼来吃,但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钓起来。这时在旁边洗衣服的一位妇女看到他可怜巴巴的,便叫他把她带来的米饭吃了。一连十天韩信都到河边来钓鱼,妇人的饭他也连吃了十天。韩信对她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日后我定会报答你的!”妇人听了却骂他道:“你一个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却不能自食其力,如何能够谈得上报答,我是看你可怜才拿给你吃,我才不稀罕你的报答呢。”韩信被羞得面红耳赤,只好惭愧的离开了。到了市场,韩信碰到一群恶贯满盈的地痞,他们围着韩信指手画脚地说道:“韩信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身上还佩着宝剑,但我们却不怕你,你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如果你是条汉子就举剑杀了我们,倘若不敢便从我们的胯下钻过去吧。”说完地痞们把双腿张开等韩信钻过去。此时韩信心里想道: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能够忍受得了屈辱,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他伏下身子,慢慢地从他们的胯下爬过去。
【胯下之辱例句】
唐.李群玉《献王中丞》:“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跨下之辱,犹宜俯就,况于换代之嫌,纤芥之衅哉!”
宋.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圃菊。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羞与哙等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胯下之辱造句】
要想出人头地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要随时做好遭遇胯下之辱的准备。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人在事业的道路上如果承受不了胯下之辱很可能便会功败垂成。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成语-忍辱负重》作文的经历,对《成语-忍辱负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成语-忍辱负重》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忍辱负重》,希望对大家写《成语-忍辱负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