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

导语:假道伐虢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义,而实施消灭对方的行动。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汉字书写】:假道伐虢
【汉语注音】:jiǎ dào fá guó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假道伐虢的意思】:假:借;假道:借路的意思;伐,攻占;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义,而实施消灭对方的行动。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的近义词】:假途灭虢、过河拆桥、见利忘义、顺手牵羊;
【假道伐虢的反义词】:;
【假道伐虢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扩张国土准备将相邻的虞、虢两个小国家吞并掉。虞国跟虢国两国之间的关系很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晋国无论是进攻哪个国家另一个都会鼎力相助。正在晋献公左右为难的时侯,荀息向晋献公谋划了一条计策。他说道:“我们用离间计将虞国跟虢国的关系搞坏,这样他们就不会互相出手帮助。虞国国君是个贪得无厌的人,我们利用这一点投其所好,大王可以把心爱的垂棘之壁与屈产良马送给他,暂时让他保管,到灭了他的时侯再拿回来。”晋献公依计行事,然后故意搞事找借口准备伐虢。晋国此时要求虞国借道伐虢,虞公拿人手短只能答应晋献公。晋军伐虢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晋军班师回朝的时侯又给虞公送了很多劫来的财宝,此时虞公更上高兴得心花怒放。晋军将领里克谎称生病需要在虞国周边安营扎寨休整一下。虞公丝毫没有防备之心满口答应,没过几天晋献公亲自带兵来到虞国,虞公盛情款待,晋献公约虞公外出打猎,途中虞公发现自已的城里起火便惊慌失措地赶回去,此时的虞国已经被晋国轻而易举的攻占了。
【假道伐虢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
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章:“宋文富轻轻地摇摇头,说:‘弟虽是武科出身,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假道于虞以伐虢’的故事。我纵然想做虞公,无奈全寨父老不肯假道,也是枉然。’”
【假道伐虢造句】
先取得保险公司的信任,再取得汽车销售商的信任,他使用假道伐虢之计,乐此不疲的从中得利。
同一个板块,他先买了绩优股获利,然后再买滞涨股又赚一手,假道伐虢的计策被他用得入木三分。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丙于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选自《左传》)
注释
晋侯:指晋献公。
假道:借路。
虞(yú):周代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一带。
虢(ɡuó):周代国名,又名北虢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
宫之奇:虞国的大夫(古官名)。
谏:旧称规劝君主、尊长,使改正错误。
表:外面,这里指屏障。
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国的贪心。
寇不可翫(wán):对外来的敌人不能放松警惕。寇,指外敌。翫,习惯而不留心,放松警惕。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一次已经算是过分了,还可以来第二次吗?
其,助词,表反诘语气(反诘是反问的意思,但又不同于反问,它有追问、责问的意味。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再,第二次。
辅车相依: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辅,面颊。车,牙床骨。
其虞虢之谓也: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关系啊。
翻译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

【出处】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释读】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 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文案:

【成语】: 唇亡齿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故事】:
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有言:‘辅车(颊骨与牙床)相依,唇亡齿寒’,所指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相依关系。”结果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劝告,晋国在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假道伐虢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