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2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

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

孟轲的名言
1、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轲
2、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轲
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轲
5、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孟轲
6、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孟轲
7、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轲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
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轲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

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

孟子,也叫孟轲,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用现代企业管理的语言来形容孔孟两人的话,孔子的理想是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而他的间接传人孟轲,也怀着与祖师爷孔子同样的梦想,游走于列国之间,想找一个 理想的老板,成为一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经理。然而,先秦不是一个适合孔孟学说施展的时代,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孟子一直处在 求职和跳槽的循环运动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孟老师对职场有什么感想,他对自己的职业持什么态度,其待遇又如何?
孟子年薪曾被削减九成
齐王也觉得蛮愧疚的,既然不能用孟老师的策划,那就把孟老师当大师养起来吧,他托人向孟老师转达了自己的建议:孟老师,您还是别走了,既然辞掉行政职 务,那我给你一个教育头衔,给你在国都的黄金地段建一个学院,让您讲学,年薪一万钟粟,好不好?“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从十万钟粟唰地一下降到一万钟粟,降薪九成!这不只是欺负孟子,简直是欺负文化。
孟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说:“我辞掉年薪十万钟粟的工作,却来做年薪一万钟粟的工作,我有毛病吗?贪财也不是这么贪的,坚决不干!”
孟子的生气,主要是为理想不能实现,同时也是为齐王不长脑子的乌龙做法。
没见过这么不长脑子的老板,人家辞职了,你就客客气气打发人家走,既体面又客气,却用一份年薪只有原来十分之一的工作来挽留人家,这种情商和智商真的不适合在齐国混。
对薪水的态度:该拿的再多也拿 不该拿的一盒饭也不要
孟老师周游列国,没有固定职业,但待遇高得吓人,这引起了某些人士的不满。据《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记载,有个叫彭更的先生就对孟老师发难了:孟老师, 您这些年在外面走动,光是马车就有几十辆,简直是一个大车队,后面还跟着几百学生,这么大张旗鼓地在各大诸侯国之间活动,不免也太嚣张了吧?
孟老师毕竟是大师,一点也不慌张,他淡定地回答:人家乐意这样,我也没办法,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我的策划,是我的“道”,他们不是为我的温饱买单,而是为 我的策划买单,如果是这样,就算他们把整个公司让给我,我都不觉得嚣张;如果他们只是为养活我而给我待遇,那么,哪怕是一个盒饭,我姓孟的都不会接受。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可谓霸气侧漏。
要有薪水,必须得有工作, 而对于工作,孟老师的观点很鲜明:无论是谁,都必须得找工作,没有工作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他曾经对周宵说:祖师爷孔子如果连续三个月找不到工作,没有老 板聘用他,他就会惶恐不安,出外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履历。“孔子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出疆必载质”。
孟老师还引经据典地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续三个月找不到工作,那么大伙就得赶紧去安慰安慰他了。
一方面认为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桩大事,一方面又不为找工作而委屈自己的理想,甚至连年薪亿元的工作也敢辞掉,这就是孟子,一个有理想但又很现实的孟子。
对老板的态度:有点刺头的味道
跳槽后对于前任老板的态度该怎样,他在《孟子·离娄章句下》里对齐宣王明明白白地说:老板采用我的策划,员工因为有事不得不辞职,老板客客气气地给他船 票车票,还负责派人带路,辞职三年不回,这才消除档案清理办公室,如果这样,辞职员工应该终生尊重前任老板。如果老板对我的策划不理不睬,一旦不得不辞 职,又连骂带打地赶人,走了不到三分钟,档案销毁,收回办公室,这样的老板,你就终生不要想起他。
从这番谈话可见,孟子多少带点刺头的味道。当然,如今的情况不同于战国的情况,人走了,就得自动清理好办公桌。像孟子那样还要老板三年不动你的东西,这显然是浪费行政资源。

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

孟轲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轲小时候也很贪玩。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还未到放学时间,小孟轲却逃学跑回家。孟母见了,气得浑身发抖。她把小孟轲叫到跟前,说:“孩子,穷人无本,力气是钱。娘每天没日没夜地辛苦织布,赚钱供你上学。可是,你却逃学。”说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织布机上的绫子一刀剪断。
小孟轲见娘生这么大的气,都吓坏了,连忙央求说:“娘,我错了!我一定改!”
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轲赶快回到学堂。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
孟轲在孟母的循循善诱下,勤奋学习,成了学堂里有名的好学生。

孟轲作文 孟轲人物简介文案: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yī)唔唔(wú)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孟”指的是( ),名叫( )。
A.孟子 孟获
B.孟子 孟轲
C.孟获 孟轲
正确答案:B
2.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 ),名叫( )。
A.孔子 孔颖达
B.姓孔的人的儿子 孔丘
C.孔子 孔丘
正确答案:C
3.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的表述最恰当? (  )
A.事不过三
B.知错就改
C.择邻而居
D.知子莫如母
正确答案:C
4.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
A.城外公墓旁 学堂旁 市场旁
B.城外公墓旁 市场旁 学堂旁
C.市场旁 学堂旁 城外公墓胖
正确答案:B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孟轲》作文的经历,对《孟轲》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孟轲》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孟轲》,希望对大家写《孟轲》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