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

李希霍芬的故事
李希霍芬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早期中国地学研究专家。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1856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1905年10月6日在柏林逝世。
李希霍芬早年曾研究蒂罗尔和阿尔卑斯山脉地质,成功地建立了南蒂罗尔的三叠系层序。他对喀尔巴阡山、多洛米蒂山和特兰西瓦尼亚区域地质的研究也卓有成效。1860年,他作为地质学家,应邀随同德国经济使团去远东,访问了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台湾、西里伯斯、爪哇、菲律宾,并从曼谷旅行到缅甸的毛淡棉。1863年—186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金矿。
李希霍芬1868年9月到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直至1872年5月,将近4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4个省区)。回国之后,从1877年开始,他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五卷并带有附图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这套巨著是他4年考察的丰富实际资料研究的结晶,对当时及以后的地学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他在《中国》第1卷里,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中国的黄土,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论”。他也采集了大量各门类化石,收集了很多各时代地层资料。德国古生物学家弗莱希、施瓦格、凯塞尔等对李希霍芬所采化石的研究论文也发表在《中国》各卷中。李希霍芬在辽宁、山东、山西和河北北部建立了3条系统剖面。他首先提出了“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术语。
他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有开创性的研究。他在山东、北京西山、大青山、五台山等地发现了许多褶曲和正断层,在泰岭发现了逆掩构造,在《中国》第2卷中的“中国北方构造图”上,他画了一条被称为“兴安线”的推断构造线,从兴安岭经太行山,一直达到宜昌附近。他还提出了中国北方有一个古老的“震旦块”,是一个具时间关系的地质构造单元。
他在《中国》第2、3卷中,将中国各地火成岩作为地层剖面中的一部分加以描述,如辽东古老的高丽花岗岩,秦岭天台山志留纪花岗岩,南京山地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
近代早期来华考察的地学家中,经历时间之长、搜集资料之丰富、发表著作分量之大,李希霍芬是极为突出的。他为中国地质、地理之研究,作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尤其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近代西方地学、甚至整个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他是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科学交流的重要先驱,对近代中国地质学、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看天的
古代中国人有三种学派来解释我们的宇宙,第一是盖天说,他们认为天就像一个倒扣的碗,盖着广阔的大地,而大地也像一个反过来的凹盘,所以当我们往南北方向走时,看天上的星星角度会改变。第二是浑天说,浑天说的倡导者张衡他认为地是在中心,而天像一个圆球包围着地。这种想法和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很类似的。后来张衡还造出浑天仪,使他的想法实践并获得成功。第三是宣夜说,它认为天是无形的,天体不附着在天球上才能以不同的速度来运动,而日月星辰只不过是会发光的气罢了。宣夜说是三种理论中,最没有人相信的。
欧文的故事
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1804年生于英国兰开郡兰开斯特。1820年从外科医生学徒。1824年赴爱丁堡学医。1825年转至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他被接纳为英格兰皇家外科医生学会的一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外科医学院博物馆长的助手,负责管理著名解剖学家J·亨特收藏的标本,并开始行医。1831年去巴黎拜访G·居维叶,并研究法国自然博物馆的标本。183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36年任皇家外科医生学会的亨特讲座教授。1837年又任该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以及皇家协会富勒讲座的比较解剖学及生理学教授。1856年任大英博物学部主任,专心从事研究,并一直致力于发展伦敦南肯辛顿的大英博物馆(博物学部分)。1884年退休时被晋封为巴斯勋位爵士。1892年12月18日在伦敦逝世。
欧文的早期著作有他根据伦敦外科医生学会博物馆所藏比较解剖学生理学系列标本所编写的《分类目录,附说明及图示》(1933),编此目录使他取得了有关比较解剖学的丰富知识。他的《珠光鹦鹉螺》(1832)这一经典著作更使他在动物学界崭露头角。19世纪40年代早期,他对比较牙齿的结构倾注了大量精力,因为他深知牙齿是身体的最坚固的部分,也是以化石的形式最容易被保存下来的部分。另外,从牙齿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关于一个动物的食性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材料,1840—1845年他发表了《牙体形态学》,是研究牙体结构的主要著作。1846年,他出版了《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讲义》,是他在亨特讲座和富勒讲座期间教材的结晶。
欧文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有巨大的成就。他是最早采集和研究恐龙的主要学者之一,“恐龙”(Dinosaur,意为“可怕的蜥蝎”)一词就是他在1842年创造的。1846年他发表《英国化石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历史》。1849—1854年他又发表了《英国化石爬行动物的历史》。1854年,他在伦敦的水晶宫里复制出供展出的第一批原大的恐龙模型,向广大群众普及古生物知识,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他还研究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古生物,第一个描绘了巨大的、已于新近灭绝的新西兰恐鸟。1866—1868年,他出版了经典巨著《论脊椎动物解剖学》。
欧文在19世纪大部分年代是居维叶真正的继承人。他也同意德国博物学家L·奥肯学派的“生机论”观点,认为进化通过细胞内部的动力而发生。所以,他20多年的同事和好友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进化论于1859年问世时,他表示坚决反对。他觉得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太惟理了,完全是偶然机缘的产物,因而不能接受。他甚至发展到写匿名文章(爱丁堡评论,1860)攻击达尔文,并亲自指使威尔伯福斯主教去和达尔文的主要辩护者T·赫胥黎论战。当达尔文的论著在科学界被普遍承认时,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承认达尔文论据的精确性。但并不能根本扭转他否定达尔文学说的立场。
自行车的发明者
现在,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17年,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一次比赛,他骑车4小时通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行车。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行车前轮上,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都能减轻劳动强度。现在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也是德莱斯发明的,所以称它为“德莱斯”。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1546年12月14日生于丹麦斯科讷,出身贵族,14岁入哥本哈根大学。第谷从小迷恋天文观测,终身致力于天文仪器制造和天文研究。他一生积累的观察数据和资料,对后来的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有极大帮助。
1576年2月,丹麦国王将丹麦海峡中的汶风岛赐给第谷,并拨巨款让第谷在岛上修建大型天文台。这座天文台被誉为“天堡”,它规模宏大,设备齐全,所用的天文仪器几乎都是第谷设计制造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第谷象限仪。这座天文台还有配套的仪器修造厂、印刷所、图书馆、工作室和生活设施。第谷在此工作了21年,重新测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数据,他的测量结果与现代值都很接近。
第谷不断改进观测仪器,如在窥管上引入附加的照准器,找到了既精巧又方便的横向划分法,提高了仪器的精确度。他测定了大气折射改正表,为后人的观测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第谷通过重新测定恒星的位置,编制成比以往更准确的1000多颗恒星的星表。
1588年国王逝世后,天文台资金十分困难,第谷艰难地维持了10年,于1597年3月被迫关闭天文台。1601年10月24日,第谷辞世。
第谷·布拉赫曾经使用过的望远镜。
比萨斜塔下“真实的谎言”
伽利略拿着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球,来到比萨斜塔上。塔下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在一片惊呼声中,他们紧紧地盯着伽利略,他手里那两只球同时从塔顶下落。“是一起着地的。”人们大声喊起来。
这个故事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现在,我知道,这个伽利略晚年的学生维安尼在写伽利略传记中提到的故事,不过是个谎言。
《科学的历程》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真实的历史过程。对于这件事,《科学的历程》这本书谈到,经过科学史家的考证表明,没有任何理由显示伽利略做过这一实验,伽利略本人对这个实验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在伽利略之前,倒是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185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使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比10的铅球,从30英尺的高度下落,结果两个球几乎同时落在地面上的木板上。伽利略也许听说了这个实验,可能也亲自动手做过,但是,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是,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利略,倒真的是在1612年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是相同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同一时刻到达地面的。伽利略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比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很小的距离,可是亚里士多德却说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派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着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个辩护也可以说明,伽利略并没有在比萨斜塔上做过那个著名的判决性实验,他要是做了这个实验,那就是自讨苦吃。
但是,伽利略的学生为什么要编造这个谎言呢?看了该书的第18章对近代科学方法论的介绍,我突然有了领悟。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是伽利略和牛顿。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了“实验加教学”的方法。但是,伽利略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实验,而是理想化的实验。地球上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但要认识基本的力学规律,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排除摩擦力。只有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才可能与教学处理配套。
原来,这个实验不过是一次头脑中的“理想实验”。就一个理想实验来说,它当然是真实的。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的谎言”吧。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该书作者吴国盛写作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他说,科学故事也许能诱发孩子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是,对正规的理科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倒是相反,一些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是有害的。因此,他要写一部严肃的科学史的普及读物,这有助于理科教学,有助于理解科学的发展,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但我觉得,一旦我们真正地了解了科学的历史,意义决非仅此而已。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

迪普的发言
马克·吐温和世界著名的演说家迪普在一条船上不期而遇。航行途中,他俩都接到参加船上宴会的邀请。宴会后,马克·吐温首先发言。他讲了二十分钟,妙语连珠,满场轰动。
轮到迪普讲话时,这位赫赫有名的演说家站起身说:“主席阁下,先生们,女士们!宴会前,我和马克·吐温商定,互相交换我俩的讲话。他刚才的讲话就是我的,得到你们如此热烈的欢迎,我表示衷心感谢。但我遗憾地告诉各位,我忘了他讲话的要点,他要发的言,我一个字也记不起来了。”
学识与俸禄
著名的杜瓦尔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图书馆管理人。一天,有个人向他提出了个问题,他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懂”。
“可是由于您的学识,皇帝才给您俸禄的呀!”
“皇帝是按我所懂的东西的多少来给我俸禄的。如果按我所不懂的东西给俸禄的话,皇帝的全部财宝也不够支付给我。”
上帝的形象
记者时常围住爱迪生,向他提出一些古怪刁钻的问题,但爱迪生都能一一作答。
一次,有人问他:“是否需要给某座修建中的教堂安装避雷针?”
爱迪生回答说:“一定要安装。因为,上帝往往是很大意的。”
记者又问:“你想像的上帝是什么样的?”
爱迪生答道:“没有重量、没有质量、没有形状的东西是不可想像的。”
它有什么用
一些新发现在初期不一定能马上投入实用。
一次,避雷针的发明者富兰克林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
其中一位阔太太问:“可是,它有什么用呢?”
富兰克林反问道:“夫人,请问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我在蓄胡子
有个爱缠人的家伙老是缠着小仲马问:“你最近在干什么?”
小仲马被缠得不耐烦了,说:“难道您没看见?我在蓄络腮胡子!”
守骨头的狗
一位艺术家为一位漂亮异常却十分消瘦的妇人画了一张肖像画:妇人脚下躺着一条狗。
“您知道这是谁吗?”一位与仲马相识的妇人问他。
“这个吗?”仲马端详着画说:“这是一条守着一堆骨头的狗。”
婴儿的将来
有人向瑞士大教育家彼斯塔洛齐提出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能不能从襁褓中就看出,小孩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彼斯塔洛齐很干脆地答道:“这很简单!如果襁褓中是个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个妇女;如果是个小男孩,长大后就是个男人。”
医生的忠告
一个病人问名医波特金:“大夫,请告诉我,做什么样的练习对减肥最有效?”
“转动头部。先从右至左,然后从左至右。”波特金回答。
“什么时候做呢?”
“当别人款待您的时候。”
我是不起来了
拳击运动员被对方击倒后,裁判便开始“数秒”,如从“一”数到“八”还站不起来,就判其失败。
有人问苏格兰籍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琼·瓦特:“你愿意写什么样的墓志铭?”
琼·瓦特答道:“这样写:‘你爱数多少就数多少吧!反正这次我是不起来了。’”
如此政治家
有人问邱吉尔:“做个政治家要有什么条件?”
邱吉尔说:“政治家要能预言明日、下月、来年及将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那个人又问:“假如到时候预言的事没有实现,那怎么办?”
邱吉尔说:“那要再说出一个理由来。”
否定的理由
印度前总理拉迪夫·甘地常公开改变自己的观点。他的一位助手曾问他:“你上星期刚说过的话,怎么这个星期就如此轻易地予以否定呢?”
甘地答道:“因为这个星期我懂得的东西更多了。”
素食和健康
几名大学生问美国当代作家艾·巴·辛格:“您提倡素食是否由于健康上的原因?”
“我吃素食,”辛格回答道,“纯粹是为了牛和鸡的健康。”
喜欢的对象
有人问小说家费兹哈罗:“你最喜欢文艺作品中的哪一种人物?”
费兹哈罗说:“年龄越大,喜欢的对象也随之改变。过去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哭泣,现在我可是为他们可怜的父母流泪。”
连任的感想
194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请他谈谈这次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很客气地请这位记者吃一块“三明治” (一种夹馅面包)。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便十分高兴地吃了下去。总统微笑着又请他吃第二块。
记者感到受宠若惊,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此时记者肚子已经饱了,但他觉得总统如此厚爱,盛情实在难却,还是勉强吃了下去。哪知罗斯福在他吃完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哭笑不得,因为他实在吃不下去了。
罗斯福微微一笑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对于这第四次连任的感想了吧!因为你自己已感觉到了。”
小错和大错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和大错误有什么区别?
马克·吐温举例说:“如果你从餐馆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如果你拿走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年轻的奥秘
意大利最有名的女记者法拉奇作风泼辣,提问犀利。一些国际上的风云人物,像尼克季辛吉、卡扎菲等见了她,也得小心翼翼地回答她的问题。
一次,她问艺术大师毕加索:“为什么一对中年或老年夫妇走到一起的时候,太太总要显得比丈夫老一些?”
毕加索风趣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当一个女人承认自己已经四十岁的时候,她的真实年龄起码已经超过五十岁的缘故。”
性格与教养
英国作家哈尔顿为编写一本题名《英国科学家的性格和教养》的书,探访了达尔文。
作家和科学家作了一次有意思的谈话——
“您的专门成就有哪些?”
“没有。”
“您的主要缺点?”
“不懂数学和新的语言,缺乏观察力,不善于逻辑思维。”
“您的治学态度?”
“很用功,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无恶意的谎
莉莲·卡特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母亲。一天,一个记者来到她的家中对她说:“您的儿子到全国各地去演讲,并告诉人们如果他曾经对他们撒过谎,就不要选他。您能不能诚实地告诉我,您的儿子从来没撒过谎吗?因为世界上再没有人比您更了解您的儿子了。”
莉莲·卡特说:“可能他有时也撒些没有恶意的谎吧!”
记者接着问:“您能不能给我下个定义说明,没有恶意的谎言和其他的谎言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知道能不能下这个定义,”莉莲·卡特说:“但我可以给您举个例子。您还记得几分钟前您进来时,我对您说‘您看起来多精神,我多么高兴见到您’吗?”
只读两类书
德国幻想小说的奠基人库尔德·拉斯维茨有一次在回答记者所提关于他最喜欢什么样的书籍这个问题时说:“我只读歌德的作品和描写印第安人生活的庸俗惊险小说。”
“为什么?”记者对这位大作家如此古怪的阅读趣味大惑不解。
拉斯维茨便进一步解释道:“你知道,我是一名职业作家,总爱情不自禁地对所读的作品分析品评一番。这样做实在太费精神了。而读上述那两类书籍则可以省却这种麻烦,让脑子完全休息。因为,歌德的作品太高超了,简直不容置评;而庸俗的惊险小说又太低劣了,根本不值一评。”
旋转的诱惑
世界闻名的幽默大师萧伯纳在伦敦观看了著名哑剧演员温逊蒂的单足旋转舞,那美妙的舞姿令这位大文豪为之倾倒。不久,伦敦明星报上发表了他的一篇文章。
对萧伯纳的叙述,任何人也无法断言是事实还是夸张,但从当天晚上直到此后十天内,温逊蒂演出的剧院门口,每天排着购票的长队。
萧伯纳的文章写道——
“……深夜,离开剧院归家,我发现费罗滋广场上杳无一人,沿着栏杆的圆形车道活像一个大马戏场。我不禁渴望着能学习温逊蒂的舞姿跳它一圈。但这竟比写文章困难得多,我摔了十四跤,趴在地上动弹不了。一位魁梧的警察过来把我扶起,神情严肃地诘问:‘你在干什么?我已注意你五分钟了。’我热情洋溢地向他介绍了温逊蒂的舞蹈和学习的艰难。他沉吟了一下说:‘你可以替我拿一下帽盔吗?我来试一下!这似乎并不难。’接着,他刚一转动,就来了个嘴啃泥。但他很倔强,扯了扯跌破了的制服裤,嘟哝着说:‘是我的上装把我绊倒了。’他把上装脱掉,继续旋转,也继续摔跤——当然我也以同样的热情伴着他摔——直到凌晨四时,一位警长走了过来,严厉地吼叫:‘你就是这样执行定点值勤的吗?”
那警察正聚精会神,成功地旋了两转而没摔倒,他幸福地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回答:‘我承认错误,但我敢打赌,警长先生,你肯定学不会温逊蒂的旋转。’警长端详了一下正在旋转的我,耸了耸肩,立刻跟我们一起旋转起来……接着,又有一个上早班的邮递员和一个送牛奶的加入我们的队伍,费罗滋广场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生气勃勃。不幸,那位送牛奶的人一跤把腿摔断了,我们另外三个不得不抑制住舞兴,把他送往医院——这个场面也许可笑,但是,曾经亲眼看过温逊蒂表演的人,谁都不会觉得奇怪。”
奇特的演讲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善于思索却不善于交际,尤其讨厌演讲。有一次在某个宴会上,酒过三巡,主持人请大莱特发表演说。
“这一定是弄错了吧!”大莱特说:“演说是归舍弟负责的。”
主持者转向小莱特。于是小莱特站起来说道:“谢谢诸位,家兄刚才已经演讲过了。”
《圣经》与土地
198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主教不但是反对种族歧视的斗士,而且才智过人,极富幽默感。
1984年冬,他在纽约一次基督教仪式上说:“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拿着《圣经》,我们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我们便闭目祈祷。待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一切都倒了个个儿,我们手里有了《圣经》,而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请不要着急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有一次演讲刚进行不到一半,有个捣蛋分子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
威尔逊不慌不忙,以安抚的口气对那个人说:“这位先生,请不要着急,我马上就要讲到你提出的关于肮脏的问题了。”
全场大笑,那人语塞。
很困难的事
有一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应邀演讲。当主持人介绍他后,听众起立长时间鼓掌。
掌声终于停歇了,听众坐了下来。
“我要感谢你们停止鼓掌!”基辛格面带笑容地说:“要我长时间表示谦虚是很困难的事。”
一样的规定
马克·吐温向隔壁的银行家借书看。银行家说:“您只能在这儿看。我订了一条规定,藏书概不外借。”
第二天晚上,银行家想借马克·吐温的剪草机用用。马克·吐温爽快地答应后说:“可是您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我的规定和您的一样。”
从破洞看到
俄国伟大学者罗蒙诺索夫成名以后,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穿着毫不讲究。
一个衣着讲究的人看到他衣袖的肘部有个破洞,就指着那儿挖苦说:“从那儿可以看到你的博学吗?先生?”
罗蒙诺索夫嘲讽地回答:“不,一点也不!先生,从这里可以看到另一个人的愚蠢。”
大律师让座
大律师克拉伦斯·达罗对人和气谦逊。他最讨厌虚伪做作的作风。一次,一个傲气十足的年轻人来拜访他,大律师立即端来椅子让座。
可是这位年轻人全然不予理会,他傲慢地说:“达罗先生,我是布兰德议员之子。”
达罗说:“那样的话,请坐两把椅子。”
脑子的两半
德国大作曲家华格纳平时待人傲慢,不大照顾别人的感情。接待客人时,他爱穿奇形怪状的中世纪服装——天鹅绒或缎子制的都铎王朝时期的装束、亨利四世戴的那种帽子,常常把客人弄得莫名其妙。然后他会解释说,他很忙,穿这样的服装是为了作曲时培养感情。
一天,大仲马也怀着敬爱的心情去拜访华格纳,受到同样的接待,大仲马愤然回家。
几天后,华格纳到大仲马家回访。他在休息室里等了半个小时后,才见大仲马头戴羽毛盔,身穿插着鲜花的睡衣,还戴了一只软木救生圈,慢吞吞地走进来。
“请原谅我穿着工作服。”大仲马神气地说:“我现在脑子一半在帽子里,另一半在长统靴里,我准备穿上它去设计一段爱情故事。”
医生的报复
詹姆斯·惠特勒是十九世纪的印象派画家。一八六三年他在伦敦居住时,曾喂养了一条卷毛狗。画家对这条狗珍爱备至,有时甚至爱得出了格。
一次,惠特勒的爱犬嗓子发炎,他急忙请来伦敦最负盛名的咽喉专家莫瑞尔爵士。
莫瑞尔见是给狗看病,心中十分不快,但他还是极力克制自己,默默地给狗开了张药方,拿起出诊费便告辞了。
第二天,惠特勒接到了医生的加急电话,请他马上去走访一趟。画家以为医生还在关心他的爱犬呢,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忙忙地赶到医生的家。
莫瑞尔爵士从容地接待他:“您好,惠特勒先生,谢谢您的光顾。我今天想和您商量的是,我的前门是否该请您重新油漆一下?”
歌德的吩咐
歌德的厨师从厨房偷了条大鱼藏在大衣里,匆匆忙忙地穿过庭院。正巧歌德站在窗口,看见了露在大衣下面的鱼尾巴。
“喂,小伙子!”歌德喊道。
“阁下,您有什么吩咐?”厨师应声回答。
“我说,如果你以后想带条鱼回去,就得穿件长点儿的大衣,要不就拿条小点儿的鱼。”
但丁答亲王
有一次,意大利亲王问作家但丁:“你聪明绝顶,但是贫穷:我虽然愚蠢而疯狂,可是富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但丁冷笑着回答:“将来我遇到的人都像我这样,而不是像你那样,我就富有了。”
妙计退英王
萧伯纳成名之后,门庭若市,使他苦于应付,无法写作。
一天,英王乔治六世前去访问他。寒暄几句后,由于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差异悬殊,两人很快就无话可说了。
沈默中,萧伯纳看英王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便慢慢掏出怀表,一个劲儿地盯着表看,直到英王不得不告辞。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

有一次,卓别林带着一大笔现款走在路上。突然,从路旁草丛里跃出一个蒙面强盗。
强盗威胁着要卓别林交出钱款。卓别林答应了,并对他说:“请在我帽子上开两枪吧,我好回去向主人交代!”强盗“叭叭”两声,照他的话做了。 “再在我的衣襟上开两枪吧!”卓别林又说。“叭叭”两声,强盗又照做了。“最后,请您再在我的裤腿上打两个洞,拜托了!”强盗一听,不耐烦地提起枪,又在裤腿上给了两枪。卓别林知道强盗的shou枪里再也没有子弹了,便一脚把他绊倒,飞也似地跑了。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 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50字文案:

因为张大千留有一口长胡子,闹出一个笑话。
在一次吃饭时,一位朋友以他的长胡子为理由,连连不断地开玩笑,甚至消遣他。
可是,张大千却不烦恼,不慌不忙地说:“我也奉献诸位一个有关胡子的故事。刘备在关羽、张飞两弟亡故后,特意兴师伐吴为弟报仇。关羽之子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复仇心切,争做先锋。为公平起见,刘备说: ‘你们分别讲述父亲的战功,谁讲得多,谁就当先锋。”张苞抢先发话:‘先父喝断长板桥,夜战马超,智取瓦口,义释严颜。”关兴口吃,但也不甘落后,说:‘先须长数尺,献帝当面称为美鬃公,所以先锋一职理当归我。’这时,关公立于云端,听完禁不住大骂道:‘不消子,为父当年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这些光荣的的战绩都不讲,光讲你老子的一口胡子又有何用?”’
听完张大千讲的这个故事,众人哑口,从此再也不胡扯胡子的事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家生设宴为他饯行,邀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众宾客也莫名其妙。张大千含笑解释道:
“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一句话引得演堂大笑不已。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有趣的名人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