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

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

1、最牛逼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就已经发表在最权威的期刊上,且鉴于论文很长,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JLE上连载四期。
2、最牛逼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的那些个教授们紧张恍惚到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被誉为“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委员会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 “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3、最牛逼论文投稿,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论文的审稿人,最后只能原样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Christopher 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逼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 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其实以上三个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为最牛的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剑桥大学学术思想界公认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他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他的一些喃喃自语!因此,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由于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就的,仅数万字,就是那本《逻辑哲学论》,但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人能够读懂他的这部天书。为此,出版商特地找到他的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的出版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篇洋洋洒洒的序言。等到书终于出版了,罗素却遭到了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他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只是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问题。终于,罗素开口了,他却是转向摩尔的:“摩尔,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 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了。

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

鲁迅他喜欢读书,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上学时候,成绩很好,学校奖给他一个奖章。他没有到处自夸,而是把它卖掉,换来几本书和辣椒。
晚上读书累了,就摘下一个辣椒放进嘴里。辣椒辣的他满头大汗,一下子就有精神了。

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写作文的用法:霍金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让他意志坚定,下定决心学习,不怕困难。这样可以激励那些残疾人,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是精神上没有缺憾,一样可以成才,成为对人类有用的人。

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 文案:

1、孔繁森的遗物:一是仅有的8.6元钱,二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几条建议。
2、“抗洪英雄”高建成。
3、无私奉献永不变。1998年8月21日,全国劳动模范张霓向南京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0000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这1这万元,是全国商界首家劳模公司——张霓实业有限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收入,也是一家私营企业为了得到她的“首堂授课权”的开价。在此之前,张霓已先后三次向市慈善总会、全国慈善总会和市抗洪指挥部捐款共1400元。张霓要告诉大家:“劳模无私奉献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的经历,对《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写《史上最牛的论文名人故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