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

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一起来看看文学小常识,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常识系列
1. 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第一种说法,李耳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所以叫老子。显然这种说法不够真实。第二种说法是,李耳本来就姓老,李姓源于老姓。李姓图腾为老虎,在苦县又称“狸儿”。所以又叫老子。
2.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
3. 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
《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的。“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
4. 孺子牛从何而来?
齐景公有一次庶子荼在一起嬉戏,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儿子跌倒把他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5. 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谓裳就是大裙子。走路两腿易进风。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更有钱的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6. 为什么有钱有势的女婿要叫金龟婿?
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材质“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7.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所以说上厕所、下厨房。
8. “扯皮”原意是什么?
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门专业手艺。在钉鼓皮时需要将皮扯紧,故称扯皮。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推诿卸责的意思。
9.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
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10. “倒霉”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流传中逐渐讹传为“倒霉”,直到现在。
成语系列
1. “三媒六证”是哪“三媒”哪“六证”?
三媒: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
六证: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
2. “三姑六婆”指的是什么?
“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3. “三长两短”是怎么来的?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
4.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
一说是黍、稷、麦、菽、稻;
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5. “五大三粗”指的是什么?
“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
“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6. “五花八门”是哪“五花”哪“八门”?
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后来五花指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八门指巾(算命占卦者)、皮(卖草药者)、彩(变戏法者)、挂(江湖卖艺者)、评(说书评弹者)、团(街头卖唱者)、调(搭棚扎纸者)、聊(高台唱戏者)。
7. “六神无主”是哪“六神”?
在道家中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灵。
8. “六亲不认”有哪“六亲”?
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据《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据《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9. “胡说八道”是怎么来的?
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比喻不可信。
10.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谋反:被视为十恶之首。
谋大逆:指毁坏皇家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他敌对国家。
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不道,无道。
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不孝: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不睦。
不义: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内乱: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

有关文学类的常识你知道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常见文学常识大全,欢迎参考阅读!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 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二 、诗句与人:
1.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1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15.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16.毛泽 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17.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18.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9.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三、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四、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五、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

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大家会文学的常识了解多少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文学常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语文文学常识。)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七、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八、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高考问题《语文文学常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
(19)陆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南宋),
九、世界十大文豪
1.古希腊诗人荷马;2.意大利诗人但丁;3.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7.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8.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9.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10.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十、我国的第一部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药典是《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编年体是《春秋》
第一部传记体是《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是《汉书》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是《文心雕龙》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
十一、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 《广陵散琴曲》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鼓》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十二、我国文学家之别号
①四明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 ②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 ③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杜甫;④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⑤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⑥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⑦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 ⑧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⑨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十三、我国的三大国粹: 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十四、“第一”的雅称:桂冠、螯头、问鼎、领衔、榜首、夺魁、夺标、执牛耳。
十五、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十六、我国的“四大”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青藏。
十七、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四大文化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十九、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十八、我国古代计时: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寅时:三至五时卯时:五时至七时辰时:七时至九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戌时:十九时至十二时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
二十、古书之最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第一部词曲《尔雅》
3.第一部韵文书《切韵》 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5.第一部字书《字通》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9.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10.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11.第一部记传体史书《史记》 12.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13.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14.第一部兵书《孙子》
15.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16.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17.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18.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19.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 20.第一部中医学书籍《皇帝内经大素》
2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22.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23.第一部戏典史《宋元戏曲韵史》 24.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25.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26.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词典》

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 文案:

导语: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以下是小编整理文学小常识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出处: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现代文学奠基人 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出处: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台湾女作家
3. 丑小鸭 出处: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作者:安徒生 丹麦童话作家
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出处:普希金诗集 作者:普希金 俄国诗人 代表作有:自由颂 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
5. 伤仲永 出处: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 北宋时期政治家 散文家
6. 黄河颂 出处:黄河大合唱 作者: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作曲:冼星海
7. 最后一课 作者:都德 法国作家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出处:李大钊选集 作者:李大钊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9. 土地的誓言 作者:端木蕻良 现代作家
10. 木兰诗 出处: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 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
11. 邓稼先 作者: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现代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作者:臧克家 现代诗人 代表作:烙印
13.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生命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作者:莫泊桑 法国作家 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项链 羊脂球 福楼拜:法国作家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 代表作:前夜 父与子 歌德:德国作家 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 左拉:法国小说家 代表作:小酒店
15. 孙权劝学 出处:资治通鉴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16. 社戏 出处:鲁迅全集
17. 竹影 出处:丰子恺文集 作者:丰子恺 现代画家 散文家
18. 观舞记 出处:冰心全集 作者;冰心
19. 口技 出处: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 (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作者:林嗣环
20. 伟大的悲剧 出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作者: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的小说创造方面
21. 荒岛余生 出处:鲁宾孙漂流记 作者;笛福 英国小说家
22. 夸父逐日 出处:山海经 海外北经
23. 两小儿辩日 出处;列子 汤问
24. 珍珠鸟 作者;冯骥才 当代作家
25. 斑羚飞渡 出处:和乌鸦做邻居 作者:沈石溪 当代作家
26. 狼 出处: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蒲松龄 清 聊斋先生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一些文学小常识》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文学小常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些文学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