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

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

“我的路不是你的路,我的苦不是你的苦,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把一切去征服……”一首刘德华自己创作并演唱的著名励志歌曲《Everyone Is NO.1》,使刘德华与残疾人运动员紧紧连在了一起。
6月3日,著名演员和歌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刘德华与中国残奥委会副主席赵素京、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费薇一起,来到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为在这里备战里约残奥会的残疾人运动员加油助威。
目前,举重、游泳、硬地滚球和轮椅篮球项目的运动员在管理中心集训,其他项目分别在全国各地训练。各队将于8月集结,出发赴里约。
在举重馆,世界纪录保持者胡丹丹现场示范了推举。应运动员邀请,刘德华在举重床上体验卧推,分别进行了25公斤和45公斤两组训练。他对举重运动员说,有人叫我劳模,依我看,“你们才是劳模,是真正的劳模”。
“华仔来了!”刘德华还未进游泳馆,游泳馆里已经传出了激动的声音。刘德华推着伦敦残奥会4块金牌获得者杨洋来到泳池边,并贴心地帮他整理衣服。刘德华在与广东籍运动员李汉华交谈时表示,“希望在里约赛场上你们能有更出色的表现,加油!”多年来,刘德华与游泳项目运动员已经是老朋友了,虽然一部分老友已退役,但是这次又结识了新朋友。
在硬地滚球场地上,除了与队员们合影留念,给队员们签名外,刘德华还饶有兴致地与运动员打起了友谊赛。刘德华还主动向在场的记者介绍硬地滚球比赛规则,并现场当起了裁判。
硬地滚球运动员广越想坐在场边看着刘德华和队友比赛兴奋不已。他说,华仔的歌听过很多,最喜欢的要数《大中华》,只可惜教练今天没有派自己上场和心中的偶像互动。
赵素京向记者介绍,刘德华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已有20余年,2007年起,他每年都参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
临别时,刘德华依依不舍地对大家说:“希望大家在里约多拿金牌!”

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

决赛中,及时调整后的董超很快进入状态,第一枪便打出10.9环的满分成绩,之后更是牢牢控制住比赛,最终成功卫冕,为中国残疾人代表团收获里约残奥会首金。另一名中国选手苟定超则最终排名第八。
原标题:董超为中国代表团 夺里约残奥会首金
据新华社电8日举行的里约残奥会R1-SH1级男子10米气步枪站姿决赛中,伦敦残奥会冠军董超以205.8环的优异成绩成功卫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里约残奥会首金。
当天中午的资格赛上,状态一般的董超仅列第五,与另一名中国选手苟定超磕磕绊绊闯入决赛。董超赛后告诉记者,来到里约后,训练中还算正常,但真到打比赛时还是会有一些压力。决赛开始前,教练针对他的心态变化进行指导。“教练鼓励我放开去打,一发一发去拼,别去想成绩,打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他说。
决赛中,及时调整后的董超很快进入状态,第一枪便打出10.9环的满分成绩,之后更是牢牢控制住比赛,最终成功卫冕,为中国残疾人代表团收获里约残奥会首金。另一名中国选手苟定超则最终排名第八。

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

北京时间9月8日,自贡籍运动员董超在巴西里约残奥会R1-SH1级男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夺冠,成功卫冕该项目冠军。这也是中国残奥代表团夺得的首枚金牌。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董超瞄准命运靶心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这是董超第二次在胸前挂起残奥会金牌。“这次有点运气。”除了胜利后挥了挥手,他的神情基本和比赛时一样淡定。
董超频频说起的一个词是“心态”。心态是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心态也帮助他走出残疾带来的阴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当地时间9月8日,董超在里约残奥会R1—SH1级男子10米气步枪站姿比赛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残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董超这一枪,就像吹响了号角,这一天,中国队选手在比赛中一共夺得7金9银4铜,顺利开局。
不过,董超在比赛中既不知道自己瞄准的是“首金”,也不关心自己是否“首金”。“就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稳扎稳打。”董超表示。
第十三枪时,原本已反超董超的塞尔维亚队选手出现重大失误,只打出3.3环,将领先之位拱手让出。“我开始都以为他没打”,董超说起对手的失误仍觉得意外,但这并未对他造成更多心理波动。他依然平心静气地瞄准,不紧不慢地击发,将重新夺回的优势保持到了最后一枪。
2012年在伦敦,董超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残奥会金牌。他成为四川第一个残奥会金牌选手,还在去年四川举行的全国残运会上点燃了主火炬。
射击为董超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金牌固然令人激动,“但我最在意的是射击带给我不屈不挠、挑战困难的精神,能体现自己价值的精神,这是陪伴我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也是我一生要去追寻的东西”。
即便幼年时因车祸失去左腿,董超还是展现了一定的运动天赋,他用一条腿打乒乓球、打篮球,也因此被地方残联选中,推荐到省里,由此踏上了自己的射击之路。成长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不少残疾人同胞的痛苦与消沉,也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我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失去了身体的某一部分不等于失去了自主能力。不管是残疾还是健全,首先要活得有尊严、有活力、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毅力,才有生活的意义。”
从训练到比赛,董超日复一日地瞄准靶心,举枪击发。而在他的脑海中,还有一个命运的靶心——“真正的终点,是怎么去提高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内心的容量。”
兴奋:儿子视频聊天报喜
9日上午,在董超自贡的家中,董超父母热情地迎接前来祝贺的人,“一大早,儿子就给我们发起了视频聊天,第一时间分享夺冠的喜悦。”董超母亲钟真富高兴地说:“在视频中,董超也说这次夺冠特别悬,特别是到最后一枪才反超夺冠,也觉得冠军来得很不容易!”
电视上还在回放董超夺冠时刻中,老俩口看着儿子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十分激动。“发挥得很好,为中国人、家乡人争光!”这是钟真富对儿子说得最多的话。
家中,墙上、电视柜上随处都能见到董超各个时期参加比赛的照片。自从进入省队进行训练,董超就很少回到自贡,老两口只能靠着照片寄托对儿子的思念,董超参加比赛的各种奖牌也被他们完好地保存着。
董超参加了北京、伦敦、里约三届残奥会,董祖云和钟真富都没有到现场看过他的比赛,“主要是害怕给他压力,希望他能轻松上阵,”董祖云说,特别是比赛期间,都不会主动和董超联系,“接下来还有几场比赛,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取得更好地成绩!”
讲述:车祸夺取了他的左腿
出生在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的董超,从小在父母及邻居的的眼中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甚至还有一点顽皮的孩子。三岁那年,一场意外的车祸改变了董超的一生。
一个夏天的下午,在公路边玩耍时,董超被一辆载重货车撞倒在地。虽然被及时送到医院,但他左膝以下被车轮当场碾得粉碎,右腿也受了重伤。“不能下地行走,也不能出门,就一直待在家里面,生活不能自理,父母也要一直照顾我,”董超曾在采访中回忆,一直到小学时,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看看自己的残肢,再看看无忧无虑、活蹦乱跳的同学和朋友,董超在羡慕的同时感到自卑,他总想从其它方面超过别人,为此,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家里,别人在玩,他却在拼命复习功课做作业,成绩始终名列全班一二名。虽然行走不便,但董超上学后非常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单腿也能站立打乒乓、篮球。在参加全市“志坚杯”残疾人乒乓球比赛,他都获得了个人第一名。
在运动项目上显露的天赋,也让董超受到更多地关注。因为四川省要组建残疾人射击队,在全省范围内选拔苗子,董超便受到了市残联的推荐。

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作文 里约残奥会中国夺金项目文案:

北京时间9月10日,上海籍盲人运动员张亮敏发挥出色,以36.65米成绩在本届残奥会女子铁饼F11级别比赛中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第15枚金牌,也是上海籍选手在本届里约残奥会上收获的首枚金牌。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张亮敏的辉煌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一枚金灿灿的奥运金牌
出生于1985年的张亮敏还不满27岁,16岁时被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的教练选中,一年后就在于韩国举行的2002年远南运动会上包揽铁饼、标枪和铅球三个项目的金牌。在随后的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张亮敏揽下铅球、标枪和铁饼三个项目14枚金牌。
不过张亮敏的奥运会冠军之路却格外曲折。她的视力被国际残奥会伤残检测鉴定为“全盲级别”(F11级)。但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她所参加的项目里却没有F11这个级别,她只能去参加残疾程度略轻的F12级的比赛。结果她在雅典获得了铅球项目的第七名,在北京获得了铁饼银牌,遗憾地与金牌擦肩而过。
虽然伦敦残奥会上终于有了F11级的项目,但在今年3月,因为饱受腰间盘突出和肘关节伤病的折磨,张亮敏甚至打电话给教练宋国超说:“教练,我不想练了。”所幸最终张亮敏坚持了下来,而上天也给予了她最想要的褒奖——一枚金灿灿的奥运金牌。
夺冠喜讯传到家中
19时40分,亲戚在网上看到消息:“F11(全盲)级铁饼比赛开始了”;
20时10分,网上实时公布:“第四轮试投,张亮敏投出40.11米的好成绩,成绩暂时领先。”张亮敏的父亲张新振想了想:“这距离她在去年世锦赛上创造的世界纪录还差31厘米。”母亲居芳英说:“囡囡这几天手痛得厉害,又要针灸,又要打封闭,一直没法练习。”
焦灼的等待总是显得特别漫长,居芳英好几次轻声默念“加油!加油!”
20时30分,电话响了,外甥在网上看到了赛果:“六轮全投完了,40.11米,阿拉敏敏得金牌了!”
上海籍选手的第一枚伦敦残奥会金牌诞生,张亮敏家顿时沸腾了。居芳英只顾得上对电话那头的外甥不断说“谢谢”,张新振则没说几句话就眼眶发红,声音颤抖起来。
20时55分,上海市副市长姜平和市残联、市残疾人体训中心的领导赶到张亮敏家,送上鲜花。正说话间,21时05分,居芳英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女儿的队友帮她打来了电话,让父母放心。小屋再一次沸腾起来……
安静下来后,张亮敏的父母和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训练科副科长宋国超,与记者聊起了张亮敏的11年训练生涯。
训练次年包揽三金
张亮敏从小喜欢唱歌,还自学成才,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不过,16岁那年,市残疾人体训中心去她所在的上海市盲童学校选苗子,一眼就相中了身高1.7米、体重90公斤的张亮敏。一开始,做着文艺梦的张亮敏还不太愿意,启蒙教练肖指导为了说服她,甚至跟进了卫生间。
教练的眼光很准,张亮敏果然是块“好材料”。2002年,她参加在韩国举行的远南运动会,包揽铁饼、标枪和铅球三个项目的金牌;2003年至2006年,她又相继在全国残运会、香港青年世锦赛、马来西亚远南运动会上包揽这三个项目的金牌。
三朝元老终圆梦想
张亮敏家中,客厅和卧室里摆满各种奖杯、奖状、奖牌。不过,她与奥运金牌的缘分,一直差那么一点点。2004年雅典残奥会,因对盲人选手进行分级,所以张亮敏参加的F11(全盲)级别取消了。
2008年,张亮敏再战北京,因为未设F11级,她参加了残疾程度略轻的F12级别比赛,屈居第二。
伦敦残奥会终于有了F11级项目。谁知今年3月,宋国超接到了张亮敏的电话:“教练,我不想练了。”原来,除了腰间盘突出和肘关节的老伤,困扰张亮敏的是训练成绩始终不理想。经过两个半小时长谈,张亮敏终于摆脱了困扰,重新投入训练。昨晚,这位28岁的上海选手,终于在伦敦残奥会的赛场上圆了梦想。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年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