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观后感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

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

这是一个独龙族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一辈子不忘党恩,一辈子不忘本色,一辈子为了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努力。
■学习心得
“忠诚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而永不背弃的理想、信仰、品格和境界。无论在何种岗位,高德荣都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他终生奋斗的精神支撑。”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说,老县长一辈子守住寂寞、耐住清贫,为的是能实实在在地帮群众办几件实事,为的是整个独龙族同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他是一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担当 源于责任
老县长还是那么忙,日程满满当当。从早到晚,跑了6个村、10多个项目建设点,一天上百里山路。司机肖师傅说:“这就是老县长工作的常态。”
他是实干家,一年到头不是蹲在乡下带领群众架桥修路、发展产业,就是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
他最瞧不起“说空话”的人:“当干部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
“官当得够大了,如果不为人民做点事,活着的时候群众不要你,死了以后,马克思也不要你。”说完,老县长又乐呵呵地跑去“秘密基地”看他的“宝贝”了。
草果、重楼和中蜂,是高德荣根据独龙江实际精心挑选的产业。一来是生物资源,不会破坏生态;二来是适合独龙江的气候土壤水质。
独龙族“全民族拿低保”,在老县长看来并不是光荣的事,老在政府的扶持下过日子也不是办法,他说:“戴着落后的帽子一点儿都不光彩,太难看了。不要总想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
他带领大家在独龙江建起了“绿色银行”,教群众种草果、种重楼、做蜂箱。去年,仅草果一项全乡就增收53万元。
原来,他的心里装着一个让独龙江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高德荣工作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勤于汇报。只要有利于贡山县和独龙江发展,老县长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每次去外面参会,他都积极反映贡山和独龙江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哪怕深夜想到一个需要汇报的事情,他也会马上从床上跳起来,要么打电话,要么直接去敲领导房门。
有人不理解高德荣的做法。他说:“国家那么大,怒江那么偏远那么小,上面很难了解我们的情况,所以积极汇报是我们的责任。”
“我不怕得罪人,就怕成罪人。”这是高德荣敢于担当的勇气源泉。
■学习心得
老县长像高黎贡山、独龙江水一样,质朴而有担当。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稳宜金说:“老县长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带领独龙族人民脱贫致富,他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当好一名党的民族干部,他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原贡山县政协主席赵学煌说:“他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超前谋划的大局意识,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特别值得我学习。”

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

劲头往下使,解决一线问题:沉下了身子,就得使劲,以具体的措施,高效的执行力解决基层问题。高德荣同志“少伸手要多放手干”的工作准则是务实的最好体现。面对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等问题,高德荣同志敢作脊梁,带领独龙族群众一点一滴建设好家乡。而劲头往下使,也是基层工作中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柴生芳任临洮县长9个月跑300个村,绘制临洮县“作战图”,地图中每个乡村的地理位置处画着各式图形符号,有牛、羊、猪、鸡,有马铃薯、中药材、瓜果。这是柴生芳提出的“强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的产业培育思路。高德荣和柴生芳同志都以劲头下使得务实精神解决这一个个基层一线问题。
“为政,通下情为急”,党员干部只有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工作,才能淋漓尽致彰显党员本色,有所作为。像高德荣同志一样的党员干部都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形象,我们应以他们为镜,深学、细照、笃行。

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

为此,高德荣提议干了三件事:第一,给每个进乡的游客发一顶帽子,印上大大的“文明”两个字,提醒他们要当文明游客;第二,为避免无法回收的玻璃瓶污染环境,独龙江乡规定禁止销售瓶装酒;第三,全民植树,高德荣带头在独龙江乡村公路边种了500多棵绿化树。
截至2013年,独龙江乡农村经济收入1105万元,比2009年增长1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元,比2009年增长146%。当人们欣喜于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多惠利时,高德荣想得更为长远,“独龙族必须提高各方面素质,不然脱贫返困的情况迟早会发生。”
康巴汉子肖建生从2000年起给高德荣当司机,也是独龙族首批3名驾驶员的教练。他回忆说,2008年,高德荣从云南省预备役师装备部要来一辆淘汰了的北京吉普,他自掏汽油费和生活费,让肖建生当教练,在巴坡村进行培训。如今,肖建生培训的3个人中有1人在乡政府开车,另两人自己买车跑起了运输。独龙族已经培养出了50名农用拖拉机驾驶员和50名汽车驾驶员。在高德荣的推动下,独龙江乡从只有一所完小发展到九年一贯制教育,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连续5年保持100%,上百人考上了大学,还走出了第一名女硕士研究生。
独龙江乡的民居外墙上,几乎都饰有七彩条纹的图案。乡党委书记和国雄告诉记者,“那是独龙族特色织物独龙毯的图案,寄托了人们向往七彩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独龙人民把富裕梦、发展梦、小康梦的色彩也织进了独龙毯里,梦想的光华,美不胜收。
“乡土情怀”和爱的欢歌
“我生在独龙江边,清清的独龙江,是我从母腹里呱呱坠地的澡盆,独龙江的每一处沙滩,每一流清泉,每一颗石子都是我儿时的朋友。我和她在一起玩耍,一起嬉戏,一起哼山歌,一起唱调子。我在她的哺育下一天天长大成人……”
火塘里的木块烧得通红发亮,驱走了冬夜的寒意。高德荣在自家的篾笆房里,同记者一起观看电视散文专题片《太阳照到独龙江》。
很难想象,那些灵动的画面,诗意的语言,都是出自眼前这个穿着土气、不修边幅的老人之手。一件老旧又肥大的藏蓝色中山装敞怀穿着,侧面口袋边磨得发亮,袖口上沾着白灰。高德荣却不以为然,“与其花时间打扮自己,还不如用所有精力去打扮自己热爱的家乡。”
高德荣在贡山县城的家,位于丹当路的一条窄巷里,在一栋老楼的一层,47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从1990年高德荣调入县城工作起,他们一家四口在这里住了20多年。
昏暗的光线遮掩不住墙壁和天花板上的斑斑黄渍,严重起裂的旧地板踩上去嘎吱作响,最奢侈的家电是一台21英寸的平面直角彩电,这在城市的家电卖场里已经难得一见了。如果不是墙上挂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合影、一串串会议出席证特邀证列席证,还有各种奖牌和绶带,真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副厅级干部的家。
在儿子高黎明的记忆中,家总是拥挤不堪的。大雪封山之前,很多独龙族乡亲要来县城采购,囊中羞涩住不起旅馆,就会被父亲招呼到家里来。“住七八个人是常有的事,多的时候十几个。原来我家住三楼,因为老家来的人太多,行李把楼梯都堆满了,为了不影响邻居上下楼,我们才搬到一楼的。”
“爸爸担任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之后,本来可以分套大一些的房子。”女儿高迎春话锋一转,“谁知道,他不但没有要房子,连现金补贴也没要,还主动提出要回独龙江乡蹲点工作。”
这个让人意外的决定,却也在预料之中。早在1979年,在怒江州师范学校留校任教的高德荣就曾放弃城市生活,主动返回独龙江乡巴坡完小教书。此后,无论职务怎样升迁,独龙江的乡土和人民始终是他的牵挂,再次回归也是他必然的生命轨迹。
今年,高德荣光荣退休了,他和老伴儿彻底把家搬回了独龙江乡。他说自己是“三退三不退”,“职务退了,工作退了,责任也退了;但是,我的共产党员身份没有退,所以义务不能退,目标也不会退。”
近年来,国家和云南省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用3至5年时间,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的决策部署,重点推进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六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3亿元。
如今的独龙江乡,平整的柏油路通达各村。高德荣当乡长时翻山越岭走完6个行政村需要64天,记者却在一天之中,乘车从最南边的马库村跑到了最北边的迪政当村。沿途所见,每栋崭新的安居房上,都有一面五星红旗,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尤为鲜艳。
高德荣说,“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制约,独龙族的每一点发展都来之不易,得到的每一份帮助都弥足珍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独龙族今天的一切,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共产党的恩情。”
“高黎贡山高,独龙江水长,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来比水长。丁香花儿开,满山牛羊壮,独龙腊卡的日子,比蜜甜来比花香。五彩云儿飘,独龙毯儿艳,独龙人民心向党,齐心协力奔小康。”围着暖暖的火塘,香甜的血藤酒喝起来,好听的歌儿唱起来。一曲《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涓涓如水,浸润心田,巍巍如山,激荡胸怀。

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作文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高德龙文案:

高德荣是吝啬的,出差给妻子带的礼物是地摊上买的假珠宝;高德荣又是慷慨的,吃群众一个洋芋、鸡蛋就给几十、几百块钱。
高德荣是短视的,铲雪时他亲自在前面带路;高德荣又是胸怀全局的,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通大格局在他心中早已谋划。
高德荣是落伍的,常年不变的迪卡西装永远显得不伦不类;高德荣又是时尚的,既要发展好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的现代发展理念在他心中一点也不含糊。
老县长高德荣的行动也许契合了当下某些高大上的提法,电视剧有意塑造典型的意图明显,说教的痕迹尚存,但都不影响他给我带来心灵的激荡和洗涤,除去高尚道德情怀的外衣,我看到的是老县长对家乡的情,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本真。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2)》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