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

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山东张某的妻子被北方兵抓走了,而张本人经常客居河南。妻子被抓走以后,张某便在河南娶妻安了家。不久,他们有了个儿子,名字叫张讷。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第二个妻子病死了。于是,张某又娶牛氏做继室,并和牛氏生了个儿子,取名张诚。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张诚一天天长大了。他为人厚道,不忍心看着哥哥辛苦,常常私下里劝母亲不要那样对待哥哥,母亲不听。
有一天,张讷照例上山砍柴,但一担柴没砍够,忽然风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只得背着先砍的那点柴走回家。继母一看他的柴不够,很生气,便不给他饭吃。张讷饿得揪心,便进房躺在床上。张诚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哥哥神色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病了,哥哥说是太饿了。张诚问哥哥是什么缘故,张讷便把没打够柴被继母停食的事说了一遍。张诚听了以后很难过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怀揣着炊饼回来了,并拿出炊饼给哥哥吃。哥哥问他炊饼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家里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说出去。”饥饿的哥哥大口大口地把饼吃了。哥哥吃完饼叮嘱弟弟:“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要是被发现,会连累你的。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诚便偷偷地进了山,来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见他,大吃一惊。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帮哥哥砍柴。哥哥又问谁让来的,他说是自己来的。张讷一听,很着急,他对弟弟说:“不要说你不会砍柴,就是你会砍,这样也不行。”他催弟弟赶快回去,弟弟不听,并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助哥哥,他一边做,一边说:“明天我要带把斧子来。”哥哥上前去阻止他,发现他手指已被划破,鞋子也被扎了孔。于是难过地说:“你要是不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张诚这才回家。张讷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继续打柴。砍柴回家后,他又跑到私塾对老师说:“我弟弟年纪小,请老师严加管教,不要让他出门,因为山中有不少老虎豺狼。”老师说:“不知道今天中午前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已责问过他。”张讷回来后对弟弟说:“不听我的话,挨老师打了吧?”张诚笑着说:“没有的事。”第二天,张诚带把斧头又上山去打柴。哥哥看见他又来了,生气地说:“我已经说过叫你不要来,你怎么又来了?”张诚默不作声,只是一个劲地砍柴,累得满头大汗,他也不休息。砍满一担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师知道后又要责打他,这时,他才向老师讲了实话。老师认为他很懂事,便不再禁止他帮哥哥打柴。哥哥怎么劝他,他都不听。想不到,悲剧终于发生了。
有一天,张诚和几个人上山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几个同伴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老虎跑过来把张诚给叼走了。老虎嘴里叼着个人,走起路来自然要比平常慢,结果,老虎没走多远,就被紧追不舍的张讷追上了。张讷举起斧头用力砍去,一斧砍中了老虎的后腿。老虎受伤以后狂奔而去,张讷拚命追,却怎么也追不上。张讷眼见弟弟被老虎所害,痛哭不已。他对安慰他的人说:“我的弟弟与别人的弟弟不同,何况他是为我而死。他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呀!”说着就用斧头砍自己的脖子。大家急忙阻止,但为时已晚,斧子已在脖子上砍进一寸深的刀口,鲜血奔涌,眼看着就不行了。同伴赶紧抢救,把他的伤口包扎起来,然后扶他回家。他继母知道后,又哭又骂,她叫喊着说:“你把我的儿子杀死了,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张讷呻吟着说:“母亲您不必烦恼。弟弟死了,我一定不会再活下去的。”他躺在床上,疼痛难忍,夜里也睡不着,只是整日整夜靠着墙哭泣。他父亲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死,便经常到他的床前喂点东西给他吃,牛氏知道后又骂个不休。这样一来,张讷索性滴水不进,没过三天就病死了。村子里有个巫师,能化到阴间去。张讷在去阴间的路上碰巧遇见了他,并向他讲述在阳世所遭受的苦难。张讷向巫师打听弟弟的消息,巫师说没听说他弟弟到阴间来过。接着,巫师回转身,把张讷带到阴间的一个都会。他们看见一个身穿黑衣衫的人,正从城里走出来。巫师赶紧拦住他询问张诚的情况,那人从挎包里拿出名册一一查看,名册上有上百人的姓名,但其中并没有一个姓张的。巫师怀疑张诚的名字会不会在别的名册上,那人说:“这一带都归我管,不会有错的。”但张讷还是不相信,他强拉着巫师进城。城里新鬼、老鬼熙熙攘攘,其中也有熟人,向他们打听,都说没见过张诚。正在这时,忽然一阵骚动,有人嚷叫:“菩萨来了!”抬头看空中,只见云气中有个巨人,辉光四射,仿佛把整个地狱世界都照得亮堂堂。巫师庆贺张讷说:“大哥真有福气啊,菩萨几十年才到地府一次,替众生解脱一切苦恼,你有幸赶上了。”说着,便拉张讷下跪。地府里的鬼囚都双手合十,一起念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祈颂之声一片喧闹。只见菩萨用杨柳枝条蘸着甘露洒在鬼囚们身上。一会儿雾收光灭,菩萨不见了。张讷觉得脖子上沾了几滴甘露,伤口已不再疼痛。巫师又领着他往回走,一直把他送到家门口。死去的张讷过了两天又神奇地复活了。苏醒以后,他将自己在阴曹地府里的经历详细讲了一遍,并说弟弟张诚肯定没有死。继母认为这是他编造的鬼话,照旧责骂他。张讷满腹冤屈,无人可以诉说。他摸摸伤口,发现已经完全愈合,于是,他挣扎着起了床,向父亲告别。他说:“我要去找弟弟,就是上天入海,也要把他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我也就不回家了,您就只当我已经死了。”父亲舍不得他走,但又不敢挽留他。张讷离开家以后,便四处查找弟弟的下落。身上带的一点盘缠花光了,就沿路乞讨。一年后,他来到金陵。这时的张讷衣衫褴褛,形容憔悴。
有一天,他弓着腰缓慢地在路上行走时,偶然看见有十几个人骑着马冲过来,他赶紧跑到路边躲避。骑马的人中,有一个像是当官的,年纪大约四十来岁。有一个骑着马驹的少年,不停地打量站在路边的张讷。张讷以为他是富贵人家的少爷,不敢抬头看他。那少年停住马,盯着他看,然后翻身下马,喊道:“这不是哥哥吗?”张讷这才抬头,一看,原来竟是弟弟张诚。兄弟在异乡相见,又悲又喜。弟弟问:“哥哥怎么沦落到这儿来了?”张讷便把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讲给弟弟听,弟弟听了更加伤心。那个当官的知道张讷是张诚的兄长后,便命令腾出一匹马给张讷骑。张讷随弟弟一同来到那个官员的家。
原来,老虎把张诚叼走后,因腿部受伤,便不得不把他丢弃了。被老虎咬伤的张诚在野地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一位姓张的官员从京城返回家的途中,发现躺在地上的张诚,见他相貌斯文,便把他扶起身。张诚终于慢慢地苏醒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这里离自己的家相当遥远,一时根本回不去。怜惜他的张官员于是将他带回自己的家,并给他敷药治伤。张官员没有儿子,就认他作儿子。这一天,他们正好到郊外游玩,碰巧相遇了。
巧事还不止这一桩。当张诚兄弟在张官员家的酒席上同张官员话家常时,张官员说他也是山东东昌人,跟这两兄弟是同乡。张讷说起前母被清兵抢走了,父亲为逃兵乱,便到河南做买卖,后来就在那儿成了家。张官员问他父亲叫什么,张讷说父亲叫张炳之。一听到这个名字,张官员像有什么心事,他马上进里屋把老母亲叫出来了。张母得知张讷兄弟是张炳之的儿子,顿时大哭起来。她对张官员说:“他们兄弟俩是你的亲弟弟。”张讷兄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听张母细说端详:原来,张母嫁给张炳之后,没过几年就遭兵乱。她被清兵带到北方,当时她已有身孕,半年后生下一个男孩,就是现在的张官员。张母因为思家心切,后来脱离了旗籍,恢复原来的籍贯。她多次派人到山东打听消息,但都没有如愿。兄弟邂逅相逢,自然高兴不已。张母对张官员说:“你把弟弟认作儿子,太折福了。”张官员解释说:“我当时问过诚弟,他没说原籍是山东人。”于是,兄弟几个按年龄大小排序:张官员四十一岁,为长兄;张诚十六岁,为老小;张讷二十二岁,为老张氏三兄弟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之中。过了几天,他们商量回家团圆的事。张官员把房子卖了,打点好行装,便带着母亲和两个弟弟返回河南。到了家门口,张讷和张诚跑去告诉父亲。原来,张讷出走后不久,他的继母就去世了,家中只剩下父亲一人形影相随。父亲看见张讷回来了,高兴万分,又看见张诚也回来了,更是欢喜至极,老泪纵横。两个儿子告诉他张官员母子的事,他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喜,也不知道悲,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一会儿,张官员母子进来,张母拉着他的手,两人相对而哭。这时,张官员带的仆人也都进了屋。张诚听说生母去世,号啕痛哭一场。一家聚聚散散,散散又聚。全家人团圆之后,张官员拿出银子,建楼房亭阁,又请老师教两个弟弟。张家从此人欢马叫,成为一个大家族。

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

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故事: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
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
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理学家程頣认为:"以实之谓信。"郑州七十七岁卖馒头的张大娘回家吃饭时不用守摊,只需把摊子一撂,放一个公告牌让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一个馒头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关于诚信的希望。
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以诚实守信为做人的根本立世的人比比皆是。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的信任,从而立得了新法。;季札挂剑了却了徐国国君的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同时我们也看到,因失信而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不在少数。商纣失信,加速了国家的灭亡;吴三桂失信,留下千古骂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用毕生的精力著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的立世之本,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岁月的积淀所留下的宝贵的财富。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物欲纵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都在追求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这些人离\"诚信"也越来越远,在利益的驱使下,干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许多商家为了牟取暴利,给猪肉注水,用药物浸泡海鲜,销售假烟假酒,劣质奶粉,馒头里加吊白块的事件层出不穷,摧残了无数人鲜活的生命。
近三成的企业家认为"讲诚信会使企业吃亏,但仍有一些企业坚守诚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海尔公司就是它们的一个代表,在得知海尔冰箱有问题后,海尔公司不惜砸坏冰箱,宁愿使自己担负理亏的责任也不愿让顾客受到损失,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它为员工树立了质量观念,反映了中国企业意识的觉醒,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赞誉。
莎士比亚曾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与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毕业后迟迟不偿还助学贷款,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他人诚信呢?也许你还会说,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路吧,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张诚作文 张诚简介文案:

诚实是我们立足社会之本,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成语故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言而有信
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平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平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平原君批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讥笑他。但到了楚国,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觉得毛遂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他都很钦佩。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平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楚王问平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剑走上前去,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大王离我不过十步,楚国再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我手中有剑,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我和主人说话,你凭什么斥责我呢?\"
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毛遂一席话,使楚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联合,共同抗秦!”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平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平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百数,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一到楚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吕,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金石为开
楚国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熊渠子。
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熊渠子感到奇怪,壮着胆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个儿钻进石头里去了。
熊渠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气再大也射不穿石头呀!
他后退了几步,又拿起了一支箭,开工向石头射去。只听“啪”的一声,箭却被弹了回来。熊渠子又连射几回,都是这样。他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摇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赶路去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议论说,熊渠子所以能射开石头,是因为他当时心志专一,精力高度集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谚语就是从上面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人们常用来说明只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达到目的;有时也用来比喻诚心待人,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张诚》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诚》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张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