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材料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

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

xx,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1977年10月入党,研究生学历,文秘资源网1995年9月任湖北省谷城县委常委、县人武部代政委,1996年4月任谷城县人武部政委。
该同志时刻牢记我党我军宗旨,着眼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需要,坚持把讲学习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在扎根贫困山区践行“xxxx”上,通过抓机关,带队伍,促发展,与时俱进推动了人武部全面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该部党委先后被省军区评为“学雷锋学李向群学英模先进单位”和“先进党委”,其本人先后被省军区、广州军区评为“人武之星”、“优秀党务工作者”、“献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星”、“优秀团以上领导干部”、“扶贫参建标兵个人”、“实践‘xxxx’优秀党员干部”。
一、讲学习,争当勤奋学习的模范
领导干部做勤奋学习的模范,是更好地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在肖初良的脑海里,学习就是工作。学习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为了腾出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尽可能摆脱具体事务的干扰,减少交往应酬,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观光旅游考察不同往,凡娱乐性陪客不参加,凡招待性宴请不接受。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随身携带三件“宝”:一本书,一把剪刀和一本笔记本。无论是在机关上班,还是下乡检查工作,一有空就看书学习,有好的见解就记下,遇到好的文章就剪下。到现在,他已经收集了20余本剪辑本,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科技练兵、机关建设等10多个方面。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认识到,作为人武部政委,只有具备一定理论素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才能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带领干部职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997年,他报考了华师大研究生,主攻党务专业。在机关,带头“三写”:写新闻报道、写调查报告、写调研材料。今年初,机关干部到军分区教导队集训,他和一名干部留下值班。整整一个星期,他闭门谢客,写出了3份颇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其中2篇先后被军地报刊采用。近几年来,肖初良不仅系统读了上百本理论和军事高科技书籍,而且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多篇,其撰写的《我是怎样学习理论的》、《当党委书记的几点体会》等体会文章分别在省市武装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思想》、《人武部抓基层应着力发挥三个作用》等研讨文章先后在广州军区政治部《政治工作简报》、《政治指导员》上刊登,他还两次被广州军区政治部评为“十佳特约记者”。
二、抓队伍,打造学习型机关
1995年9月,肖初良由条件优越的军分区干休所协理员调到贫困山区谷城县人武部当“军代表”,兼任县委常委。上任伊始,他面对的是杂乱无章的营区,破旧不堪的办公设施,特别是受原谷城人武部当年“5.31枪杀案”事件的影响,干部职工情绪低落。“受命于危难之时,党组织安排我到谷城,是叫我来兴武装的,那我就首先要把干部职工凝聚起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肖初良认为提~部职工能力素质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从学习抓起。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从机关“硬”件建设入手,先后筹资20多万元建起了现代化、多功能的图书室、学习室、阅览室,实现了干部人手一台电脑,图书室藏书万余册。在“软”件建设上,他重新修订完善了理论学习、党课教育、法纪教育、组织生活会等六个方面17项制度,为干部职工建立了“三本一档案”:自学计划本、学习记录本、心得体会本和学习档案。机关学习设施、制度的日益完善,使肖初良更感到没有学习的高质量,就不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和“学习型”机关,他在干部职工中积极推行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高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武装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富脑”工程,使机关干部职工学习蔚然成风,每年平均安排学习时间400多小时,人均写心得笔记3万多字,人均读书10多本,发表新闻报道、调研文章8篇。扎实的学习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中央党校学习,使学历结构大为改善,机关干部人人达到本科以上学历,连机关7名职工也拿到本科文凭。原政工科干事包海峰,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钻研军事知识。XX年,在参加广州军区组织的科技练兵比武中夺得第一名,荣立二等功。
三、带基层,用理论指导民兵预备役工作
民兵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员”,他们素质的高低事关民兵基层建设的好坏。一次,肖初良发现南河镇一名专武干部任职3年,连基本的民兵整组报表都不会。这件事使他感到,基层民兵干部的素质低直接影响制约着基层建设的质量,武装工作要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民兵干部队伍的素质。“缺什么,补什么”。他回到武装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与上级军事机关和军队、地方院校联系,组织50余名专武干部参加军、地院校函授学习,使全县90%以上专武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了提高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做民兵工作的能力,他推行基层乡镇副部长以下的专武干部到县人武部业务科室轮流跟班学习,每年在县民兵训练基地,对全县民兵连长进行轮训,既学业务又学科技,培养了大批民兵预备役骨干。“你能唱多大戏,就给你搭多大台。”实践中使肖初良认识到提高民兵干部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XX年初,在他的提议下,县人武部投资15万元,给全县10个乡镇武装部配备了电脑、电视、影碟机、音响、电话和资料柜,下发了民兵政治教育多媒体课件,统一印发了民兵“四课”教育教案和武装业务知识小册子。部党委把每年民兵训练统筹费的15%留给基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困难较大的乡镇,由县人武部补贴部分建设资金,使全县10个乡镇人武部,246个民兵连达到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扎实有效的工作,促使“一线指挥员”的思想、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发生了显着变化。原南河镇那名民兵整组报表都不会的专武干部沈勇杰通过学习,不仅成为武装工作业务尖子,现在还担任镇武装部副部长。今年4月,沈勇杰参加军分区组织的专武干部集训,获得个人成绩总评第一名,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在去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县行政干部精减30%,按上级核编专武干部只能保留50%,所有干部打通使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全县专武干部竞争上岗率100%。人才旺,事业兴。1999年,大峪桥镇武装部、过山口村民兵连被省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XX年,紫金镇武装部被总部评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四、勤实践,模范践行“xxxx”重要思想
谷城县是革命老区,又是全省贫困县,许多农民特别是高寒山区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肖初良深深地感到,学习“xxxx”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实践上,体现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上。1998年,他带领部分乡镇负责人到邻县房县参观学习,他认为谷城象房县那样的山区,走种植黄姜致富脱贫路,既稳妥牢靠,又容易见效。于是,他购回黄姜种苗,请来技术人员,在紫金镇试种,第二年见成效,亩产由过去500元增收到3000多元。老百姓尝到甜头后,种植黄姜的热情十分高涨,现在黄姜已成为紫金镇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10个乡镇大面积推广种植黄姜10万多亩,附近黄石、咸宁、十堰等地区纷纷组团来取经学习。“万事民为先”。为了把学习“xxxx”向基层延伸,他积极组织在全县民兵中广泛开展以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共同富裕,创建小康村为主要内容“双带一创”活动,先后举办科技培训班800期,培训各类技术骨干10万人,使2.1万名民兵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成立民兵帮工队400个,参加民兵2万余人,使1.2万个民兵贫困户和2.3万名民兵脱贫,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致富就得“挖穷根”。为了让更多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他在全县武装干部、驻军部队官兵中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每人联系一名贫困失学学生,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先后使422名老区的特困学生重返校园。紫金镇有一个叫童辉勇的孩子,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北大学录取,却无力支付几千元的学费,他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3000千元资助童辉勇上大学。近8年来,他直接资助的学生13人。同时,多方协调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先后在全县建起了11所希望小学,直接解决了1000多名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一名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

姜仕坤同志一生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常年高强度工作,最终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11月11日,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
我们扶贫战线上的每位干部在践行“两学一做”的道路上,都要深入学习姜仕坤同志的忠诚、实干、担当、奉献等精神,用实践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争当脱贫攻坚四个先锋,带头做示范、做标杆、作表率,做给干部看、做给群众看,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把脱贫攻坚当着事业来做,把贫困群众当着亲人来看,扎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全县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做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的先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步加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作为扶贫一线干部,理所当然要做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的先锋,及时将政策传递给群众,用培训会议、谈心拉家常等不同形式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宣传村级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特惠贷”政策、“雨露计划”工程、光伏扶贫等扶贫政策,提高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自我“造血”能力。
做脱贫攻坚干事创业的先锋。《贵州省大扶贫条例》中指出,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扶贫一线干部,理所当然要做脱贫攻坚干事创业的先锋,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每一个项目做起、每一笔资金细起、每一个环节实起,严格按照程序落实好,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益,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精准脱贫夯实基础。
做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先锋。盘县按照每名干部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的要求,带头做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积极沉下身去,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块参与群众劳动。作为扶贫一线干部,理所当然要做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先锋,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做”字做真、做实、做细,去和群众摸清底、算清账、讲清理,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把贫困户当亲人,真帮真扶。
做脱贫攻坚清正廉洁的先锋。近年来,一些干部在沉入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过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认为吃点拿点没关系,最终成为了党和人民的罪人。作为扶贫一线干部,理所当然要做脱贫攻坚清正廉洁的先锋,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监督,在贫困人口的识别中,一视同仁,严格按照规定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在扶贫项目的实施中,严格按照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原则落实好,杜绝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服务、真心真意为贫困群众办实事,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

最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老先生的先进事迹,使我感受颇深。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6月退休以後,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峰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授予“优秀*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杨老先生为官30余年,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乐于奉献,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的坚守着*员的高尚情*,始终如一的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是*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典型代表,是我们学习模范。
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对于*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总之,杨老先生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通过学习杨老先生的先进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爱岗敬业。
学习杨善 洲心得体会

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 文案:

5月13日,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对海雀村名誉书记文朝荣先进事迹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他“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顽强意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解放思想、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不亏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贵州人民的回音石,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祉尺遮盖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海雀”是彝语“候确”的音译。“候确”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相传这里从高到低原有3个大海子,高处的水漫出来流到第二个海子,再流到第三个海子,绵延不绝……“海雀”之名由此而来。1985年5月29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这个县的恒底区四方乡苗、彝族杂居的海雀村的3个村民组,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村民们“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世纪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全村贫困人口达730人,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3‰。海雀村有个顺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挫。”
为了将群众引上致富路,文朝荣说:“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养牲口再也不用走几十里山路去割草;有机肥增多,土地也慢慢变肥沃了。文朝荣抱着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改变生活的信念,不分昼夜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还积极组织党员开支部会,召集村民开群众会和寨老会,向他们灌输植树造林能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思想。连续3年,每逢冬季农闲时节,文朝荣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上山种树,天亮出门,午饭在上山吃自带的烤洋芋,天黑归家。那3年的春节文朝荣们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一同植树的村民们吃,为的是让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气多种树。3年后,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万亩。1995年,海雀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低下的农作物产量成了文朝荣头痛的一大难题。以前海雀村主要农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政府免费提供种植肥料和技术服务依然没能改变现状。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地膜苞谷。秋收时节,就在他用地膜种植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们都来看稀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粮食产量竟然能增加好几倍。海雀村在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同时,海雀林场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为了村寨发展,优生优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荣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大儿子文正全成为村里最早的独生子女户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涌现出3户独生子女户和12户双女户。文朝荣以自家亲人作表率,执行政策公道正派,彰显了党员干部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精神。
当文朝荣得知担任村主任的儿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万元积蓄买一辆小皮卡车受到群众质疑时,他泪流满面地告诫文正友:“不要让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还在对儿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你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让老百姓支持你。”是他让全村人吃上了“林业饭”,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曾经“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当初不到5%在26年间上升为70.4%。他操劳了一生,给村民创造了价值4000多万元的森林,为的是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无悔护恩人。如今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足音仿佛还回荡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比豪言壮语更加有力,更能证明他是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人。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希望在写《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学习型领导干部简要事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