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

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

唐代最具著名的边塞诗人就是高适与岑参,二人齐名,后世称“高岑”。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他的诗文创作,他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由其擅长七言歌行,粗狂豪放,遒劲有力。他的主要作品有《塞上行》、《蓟中行》、《燕歌行》等。高适的诗作,传存至今的约有250首左右,其中仅在诗题中直接点明为赠离送别的作品,就达69首之多,占他现存诗歌总数的七分之二。可见,送别诗实在是高适诗歌的一个大类。前人对高适的研究,往往只注意他的边塞诗,而对其送别诗不免有所忽略。今天,我们就专门说说“高适和他的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送别诗《别董大》,这首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他的一些赠别诗,还有《别韦参军》等,即使写作送别诗,也都具有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
《别董大》这首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大董庭兰。董庭兰与高适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当初董大被征入宫当乐师,成了宫廷里较著名的人物。高适十年寒窗苦读到京城考状元,中了榜。成了一位朝廷命官。在一次高适入宫偶遇董大,他们俩很谈得来,便成了知心好友,每一次高适入宫总要去找董大把酒言欢一番。十几年后,新皇帝上任,他也很喜欢听音乐,但并不喜欢听董大弹,觉得太低沉了。便把他逐出宫。高适得知后赶来送别董大,十几年的老朋友,即将分离,感触颇深,于是一首“别董大”成了朋友离别的千古绝唱。
回过头来,再细看这首诗。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劝慰朋友,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颇能反映出一代名手誉满天下的盛况。话说得响亮有力,与“初唐四杰”的王勃的那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更多出几分豪迈和自信!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象高适这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能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缅怀诗人高适的同时,我们也梦回一次大唐王朝,走进唐朝的博大胸怀,重新感受了一下千古唐诗的无穷魅力。

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

公元746年(天宝五载)春,高适旅居东平(郡名,治所在今山东东平西北十五里),与卸任的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李宷分别,遂作这首送别诗。诗中回顾两人长达十年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客中离别的悲凄之情作诗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原文】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十四,其格律为仄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四支。平仄规范,对仗工稳,章法严整,感情真挚。
这首诗当作于达夫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时。前卫县,地理位置没有查到,李宷,两唐书无传,全唐诗无作品。少府,县尉,从八品。诗中表明,其与作者交情十年,汶水表明,当是作者浪游时的朋友。首联出句发端起兴,杨柳,送别之物也,表依依惜别;对句点明时令,言事、言情。为离别而悲伤。颔联围绕送别展开,出句说李宷一去千里之外,不知何年何月再会,所以怨;对句回顾交情,十年相知,会有很多故事。情深意切。颈联出句写李宷离去,从黄河乘船顺流而下,孤帆远去,太急促了;对句写作者送客,慢慢骑马绕山路而行,不忍分别。尾联出句写同在离别之地相处的融洽;对句写送别的无可奈何,因而不胜凄切。此诗与《夜别韦司士》相比,可看出交情一浅一深的分寸。一般认为,唐人送别七律,高适的这首是最好的。
此诗艺术技巧上,锤炼动词、形容词的功夫很高。“垂”、“悲”、“怨”、“惊”、“远”、“迟”等字,锤炼精湛。

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

出自唐代高适的《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 高适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文案:

诗《送魏八》写高适在淇水卫地送别魏八时依依不舍之情。高适事先备好淇上美酒,然后骑马到驿站,与魏八泛舟淇水。船行进在弯弯的淇河上,两岸山岭乌云密布,风雨大作,适逢中秋。诗人告诫魏八,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原文】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简析】
此诗写高适在淇水卫地送别魏八时依依不舍之情。高适事先备好淇上美酒,然后骑马到驿站,与魏八泛舟淇水。船行进在弯弯的淇河上,两岸山岭乌云密布,风雨大作,适逢中秋。诗人告诫魏八,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对友人路无知己、前途莫测的担忧、牵挂之情,希望好友谨慎行事、珍惜前程的关切之情。
点击进入高适《送魏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文学家名人故事:高适和他的送别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