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材料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

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

党员干部的素养,尤其是领导岗位上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政治定力、发展引力、人格魅力这三个方面。政治定力主要解决“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发展引力主要明确“有何为”“如何为”的问题,内含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人格魅力主要彰显树“何形象”、有“何影响力”的问题,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这三个核心素养,才能树立起党的良好形象,才能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提高核心素养,需要党员干部做好自我修炼的功夫。要采用自省、自学、自我批评、自我控制等多种办法,修德、修心、修能、修作风,练就干事创业的内功。
一是修德性
德是立身安命之基,也是自我修炼之首。德高才能率众,以德才能服人。以德为镜,对照焦裕禄等先进人物,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守底线,不逾矩,不越轨。
二是修心境
把住思想的“总开关”,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练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平常心,修得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始终保持工作热情和韧劲,奋发有为,精益求精。
三是修能耐
能力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钻研业务、增长才干,“知羞而学知错而改”,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做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是修作风
清正廉洁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生命线,作风好坏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效果。修作风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培育高尚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提高思想防腐拒变的能力。努力做到克己慎行,洁身自好,在人情面前不中弹,与边缘行为划界线,在物欲面前不同流,管好自己的嘴、手、腿,为人处事干干净净。

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

王必盛,男,1941年2月出生,会昌县总工会退休干部。2016年“会昌好人”、“最美会昌人”。
20年来坚持记录八本“病历”照顾瘫痪妻子,在当地传为佳话。20年,他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20年,他记录妻子病情手写了8本厚厚的自制病历。如今,夫妻俩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依然恩爱如昨。“老王是重情重义大丈夫!”邻居们如是评价。他,就是会昌县文武坝镇今年77岁的王必盛老人。
王必盛夫妇的家在会昌县文武坝镇民和路1号。新春伊始,记者走进了这个充满爱的家。两位老人的家里,物品多却不显杂乱,被褥整齐地叠放着,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温暖的阳光下,王必盛老人端着一碗捣碎的苹果,正给老伴刘桂淑喂食,并时不时地叮嘱老伴慢点吃。两人虽然均已头发斑白,但是精神很好。轮椅中的刘桂淑脸色红润,很难想象已经瘫痪在床20年。
“母亲的安好得益于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大儿子王志平说。王必盛的一天
6:00——12:00“老婆子,该起床了,我先给你测一下血压,呆一会洗洗脸,好喂你药。 ”2月16日清晨,和往常一样,王必盛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天气,给妻子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然后才是帮助妻子漱口洗脸,服降血压药和溶栓药品。为了便于观察病情变化和身体康复,王必盛从妻子患病就开始记录病情信息,根据记录情况来调节服药。记“病历”,也自然成为每天的一种雷打不动的习惯。以前记妻子每天身体的变化和反应,后来,详细记录起居作息、饮食变化,再后来又增加天气变化、血压、服药时间等信息。20年来,这样的“病历”已经记录了满满8本。
吃完早上的药,王必盛推过靠椅,扶住老伴一步步挪到椅子上坐好,给她全身推拿、按摩等。“每次按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活动筋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随后,王必盛顾不得自己吃饭,先给老伴喂食早餐;饭后吃一根香蕉,打开电视机,让她看愉快欢乐的节目。等轮到自己吃饭时,经常是上午9点以后了。王必盛告诉记者,伺候妻子喂水喂药、端屎接尿、擦洗按摩,一步一步扶着妻子下地活动,给她讲一些趣事,对着镜子大笑,保持乐观的心情,这些工作一天要反复好多次。“要说烦,肯定有,但她是我的妻子,照顾她是我的责任。”王必盛笑着说。12:00——18:00中午吃过饭服过药后,老伴有一段午休时间,这段时间是王必盛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王必盛利用这段时间要么读书看报,要么上网了解新闻信息,要么和每天必到的邻居老张聊聊天。王志平告诉记者,自从母亲生病,父亲20年来没有出过远门,唯一的一次去赣州,还是到医院做一个小手术。长期不出外面,读报上网是他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唯一方式。
据了解,王必盛给老伴按摩的技巧、用盐清洗水果的方法等,还是从网上学来的。下午4点多,王必盛扶老伴从床上起来,给她全身活动一次,喂食她爱吃的苹果汁。看天气晴朗,外面的太阳暖洋洋的,王必盛用轮椅推着老伴出去走走,散散心。
18:00——第二天凌晨吃过晚饭后,王必盛为老伴简单洗漱,服侍她上洗手间,安顿到床上,然后再给她按摩一次,睡前服药,再次测量血压。等忙完这些,时间已经来到晚上11点多。自己躺下后,王必盛将老伴的双脚,放到自己的怀里焐热。王必盛说:“她生病后,血液不畅,脚到半夜都是凉的,要先焐热才行,如果遇到寒冷天气,我的身体也不热乎,就要再放个热水袋。”王必盛睡的并不踏实,每隔一两个小时要扶老伴起来小解,半夜还要喂喝白开水。事实上,满打满算,一天里,王必盛只能睡5个多小时。
王必盛这20年要照顾一个瘫痪的病人,一天两天或者一年半载也许并不难,但是要照顾这样一生一世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爱情,王必盛做到了。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是早先的共大同学。在学校时,两人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并于1962年走进结婚礼堂,婚后育有两子一女。夫妻俩携手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十分恩爱。1996年和1997年,妻子刘桂淑接连两次出现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前几年还能勉强行走,但是后来病情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王必盛便担负起照顾妻子的责任,迄今已经是20个年头了。
为了避免妻子长期卧床造成背部溃烂,王必盛每天坚持用热毛巾为妻子擦拭后背;为了减轻妻子病痛,老王每天忙完就讲故事、对着镜子大笑解闷;为了防止妻子手脚肌肉变形萎缩,老王又自学推拿按摩……随着年岁的增加,儿女们都担心父亲吃不消,纷纷争着出钱请人来侍候瘫痪的母亲,但是王必盛坚决不答应,执意由自己照顾老伴。“别人来照顾我不放心,她也很难适应。”见老人态度坚决,孩子们也只能顺着老人的心意。20年来,在王必盛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妻子刘桂淑甚至没有生过褥疮,其病情虽然没有明显好转,但也得到控制。回想过去岁月里照顾妻子的经历,王必盛淡淡一笑,说:“只要能这样陪着她,只要她乐观地活着,我就觉得很幸福!”

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

人物简介:王玉美,女,1973年8月出生,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沈集村村民。
事迹简介:王玉美,一个普通善良的农村妇女。结婚23年,她经历了旁人没有经历过的变故。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下了所有的苦难,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和坚强撑起一个家。
正文:
意外降临打破家庭的平静
1993年,年满20岁的王玉美嫁给了朔里镇王台子村的段载亮。婚后公婆关心,丈夫疼爱,结婚后第二年,王玉美夫妻俩有了第一个孩子,小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幸福。“那时候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可是我们夫妻俩都年轻,想着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就在王玉美小两口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时,意外突然来临。
1996年一天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夺去王玉美大伯哥一家4口中3口人的生命,随后,王玉美的嫂子另嫁他人,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没了。这一变故也让王玉美的公公、婆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两位老人的身体很快跨掉。从那时起,王玉美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像照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我自从嫁到段家后,公公婆婆都对我很好,我这么照顾他们也是应该的。”王玉美的公公因患前列腺癌晚期和脑梗后遗症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所有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王玉美就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一喂就是8年。
“我也有孩子,也会有老了的一天,照顾公婆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也想减轻一点丈夫的负担。”邻居都说她的公公有福气,摊上她这么个好儿媳。王玉美公公临去世时曾说,都是王玉美照顾得好,让他在世上多活了几年。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时半会缓不过来,王玉美对婆婆的生活起居更加体贴入微。婆婆患有严重气管炎和高血压,走起路来总是气喘吁吁,更是医院的常客。出院后,老人的行动不如以前灵便,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王玉美就让婆婆和他们夫妻俩同睡一个屋,夜里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
祸不单行 磨难接踵而来
眼看着3个孩子健康成长,好日子刚有了起色,意外再次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让王玉美的生活雪上加霜。2010年的春天,王玉美的丈夫段载亮在修理鸡舍时不慎从屋顶摔下来,造成脑出血、脑骨盖破碎、全身多处骨折。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可是段载亮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那时候,真是觉得天要塌了,最小的孩子才几岁,这日子以后怎么过。”王玉美没想到生活会让她经历这么多的磨难。看到泪流满面的孩子和焦急的公婆,王玉美强忍着痛苦擦干眼泪,她在医院里就告诉自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就得我自己一个人扛起这个家了。”
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医药费,王玉美只好一家一家去借。“真的很感谢那些亲朋好友,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靠着大家的帮助,王玉美顺利借到了救命的20多万元。两个月后,段载亮睁开了眼睛,王玉美看到了希望,可是医生的一番话,又让她跌入了谷底,段载亮虽然睁开了双眼,却成了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植物人。医生告诉她,今后,她丈夫还要经过漫长保养和康复治疗,至于什么时候能行走和说话还是个未知数。
“我都没有了主见,还欠着这么多钱,这日子以后还咋过。”看着原本一米八多的丈夫,如今已是骨瘦如柴的“植物人”,王玉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我当时就想,不能放弃,不然孩子就没了父亲。”王玉美下定决心,好好照顾生病的丈夫,“只有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孩子们好像突然长大了,开始帮着王玉美分担家务。为了维持生计,王玉美在地里种上菜,靠着卖菜、做些小生意,艰难地维持这个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家庭。“那几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咬牙坚持过来的,除了挣钱外,我还要照顾公婆,侍候不能动的丈夫,还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现在想想,我都佩服我自己。”再提起这些的时候,王玉美的脸上只有淡淡的笑容。
苦尽甘来 迎接新生活
靠着坚韧的毅力,王玉美领着这个家庭迎来了2013年的元旦。新年过去没有几天,王玉美的三轮摩托车和电瓶车都被偷了,这是家里仅有的值钱大件。“我当时就绝望了,认为老天一点都不给我活路了。”王玉美就对着床上的丈夫哭诉起来。“我记得当时我跟他说,这日子不能过了,我买瓶农药,我们一起死了算了。”就在王玉美哭的伤心的时候,来看她的妹妹突然对她大喊;“别哭了,俺哥流眼泪了!”听到这话,王玉美顾不得擦拭眼泪,就往床头凑,果然看到段载亮已经泪流满脸,王玉美一下子扑到他身上嚎啕大哭。
第二天早上,给段载亮擦脸的时候,他突然断断续续说了一句话,王玉美一下子就愣住了,“我没有听清他说的什么,反正就是高兴,从那时候起,他就能开口讲话了,虽然话不多,但是已经能清楚表达他的需要,我已经很满意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王玉美像往常一样干活回家,还没有进门就听到院子里有声音,她还以为进了小偷。打开大门,就看到已经在床上躺了快3年的丈夫拄着拖把站在堂屋门口,笑眯眯地看着她。“我当时扔了手里的东西,一把抱住他,痛痛快快地哭了很久。”王玉美将近1000个日夜的辛苦,终于换来了丈夫的苏醒。如今,段载亮虽然还有些后遗症,但生活已经能自理。
王玉美81岁的婆婆还健在,跟着王玉美一起生活,虽然丈夫不能干重活,婆婆还要人照顾,家里的重担依然还在她的肩上,但是她每天都开心的生活,因为她看到了希望。

2017年党员学习材料作文 文案:

xx县龙泉镇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全镇国土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万亩,共有29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共有57个基层党支部,共产党员1430名。近年来,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西省模范单位”、“文明和谐乡镇”、“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47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95元。
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
近年来,龙泉镇党委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园区建设、设施农业、项目推进、城乡统筹和安民维稳”等培训内容,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培训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本地与异地结合、党校与高校合作、集中与分散相辅、自主选学与点题培训互动的培训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干部教育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很好地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全镇近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5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2万多人次。特别是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镇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赴山东寿光、蒙牛工业园区、陕西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岐山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使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推动了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
把强化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近三年来,龙泉镇党委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履行一把手“一岗双责”;坚持把团结和谐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开好民主生活会为载体,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二是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三年来,先后共选拔12名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9个村有22个村实现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培养农村后备干部116名,其中有35人在“两委”换届中当选为“两委”委员。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驻村联户”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目前,镇党委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基层支部,所有镇机关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两名基层党员,每名有能力的党员联系三户群众,以帮政策、帮技术、帮资金、帮劳力等形式,做到为帮扶单位和群众解决一个问题、制定一项发展规划、办好一件实事。同时,着力实施了“三五”结对帮扶工程,即建立5个党建工作示范村、培养501个“双带”能手、帮扶带动5010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全镇92名干部中有78名与156名农村党员结成对子,1430名党员中1210名有能力的党员联系贫困户3630户,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1301多个。
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先后投资497.9万元,新建和维修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9个,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平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130多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4801多人次。2011年,龙泉镇党委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先进乡镇党委。二是强化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全镇29个行政村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林权改制等重大村级事务,共决策事项50多项,取得积极成效。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实现村级事务有章可循。建立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等20项制度,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强化集体经济建设,解决农村支部无钱办事的问题。全力实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块地、一片林、一群畜、一个企业的“四个一”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西北村、东南村通过出租原集体屠宰厂和碳素厂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了5万元以上。
把发展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双赢”
龙泉镇党委突出抓好设施蔬菜建设、民生改善、维护稳定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蔬菜大镇,构建和谐名镇。一是设施农业求突破。高标准建设了东关村万亩现代农业园区等四大设施蔬菜园区,建设日光温室大棚3080栋,移动大棚4801多栋,全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万多亩,占全县一半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占全镇将近一半的耕地,占全县蔬菜面积的1\/3。2010年,省、市设施蔬菜现场会相继在龙泉镇召开。二是惠民工程保民生。先后投资501万元完成了谢家屯、乳头山、砖楼、守口堡4村的人畜吃水工程;投资210万元,新打机井7眼,铺设管道1.5万米,完成3010亩节水灌溉工程;投资160万元,扩建东关小学,维修金光小学、李官屯小学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维护稳定促和谐。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镇9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先后走访了301名基层群众,解决群众急办的事情135件,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组织50名离退休干部成立了老干部治安队,依法调解民事纠纷80多起。镇党委委员、司法所所长李培斌从事司法调解工作26年,先后荣获全市十佳政法干警、全省十佳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先进司法所所长等荣誉称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共调解因用地承包、邻里矛盾、债权债务等引起的纠纷60多起,被市司法行政系统作为全市司法干警学习的标兵。
1.2017先进基层党支部事迹材料参考范文
2.2017评选先进基层党支部事迹材料
3.2017先进基层党支部事迹材料
4.先进基层党支部主要事迹材料
5.先进基层党支部事迹材料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