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简介: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钱学森,我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家,被誉为我国“两弹一星之父”,可是你知道他当年从美国回国的故事吗?
1947年,三十六岁的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对于一个从积贫积弱的中国走出去的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人生,从此将走向荣华富贵。
然而,两年后,当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时,钱学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小就立志报效祖国的他,恨不得立刻回到祖国的怀抱。得知钱学森想要回国的消息,他的恩师很震惊,美国政府更是恐慌不已。他的恩师冯·卡门则劝他:“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你的事业如日中天,你真的要为你的祖国葬送美好前程吗?”面对恩师的挽留,钱学森深情地说:“正因为祖国穷,我才更应该尽快回去,祖国是我永远的家呀!”
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阻拦钱学森回国,并任命他为美国国家火箭研究工程首席专家。金钱、地位、名誉接踵而来,可是钱学森不为所动。美国政府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钱学森将其软禁。从此,钱学森失去自由,也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从祖国解放到1955年,历经六年磨难,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丝毫也没有动摇过。后来,他趁给侨居加拿大的家人写信的机会,在家信中夹了一封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亲笔信。总理收信后心急如焚。 1955年8月,通过我国政府特别是周总理的不懈努力,迫使美国政府解除了对钱学森的软禁,并最终批准了他回国的请求。
钱学森回到北京的当天,看到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他动情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的,祖国是我永远的家,今天,我终于回家了!”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他曾经说过:“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每次想起他说的这些话,心中都肃然起敬。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也许,我们中的个别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正是《钱学森》这部影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了解建国初那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了解今天的世界,珍惜今天的和平局面很有意义。
但是,《钱学森》影片和钱学森其人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如此。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拥有导弹等高端武器对于中国国家意义重大。只有用于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我们才能在美苏冷战中维护自身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这不仅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苏争霸中饱受战争威胁的欧洲和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心声。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重大意义。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意识到科学的重大社会价值,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二战中的德国,二战后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争相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今天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再三,《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国的意识,它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看法,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个国家更好,希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符合实际,希望我们的人民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甚至有时候我们怒其不争,行为过火。这些都能理解。了解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我们的爱国热情。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爱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能力献给他而不是对手。在钱学森回国前,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 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
其实,真正的大师一定是纯粹的人,没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纯粹的人一定是无敌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各种的欲望,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个别人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无理由甚至是不择手段。当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中期的科学大师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看看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蔡元培,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那么,让我们记住这个人吧,为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倾尽毕生心血,而且最后做成了,这个人,他叫钱学森。
更多热门文章:
1.钱学森观后感2000字
2.钱学森观后感集锦
3.钱学森电影观后感汇总
4.电影《钱学森》的观后感
5.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
6.观《钱学森》电影有感500字
7.钱学森电影观后感5篇
8.电影《钱学森》观后感——追逐心中的梦想
9.钱学森观后感1000字(最新)
10.人物传记电影《钱学森》观后感600字

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 建国初期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美海军次长:宁可毙了他,也不能放他归国1950年6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中国人的造访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造访者刚刚离开办公室,金贝尔立即拨通司法部的电话:“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这个中国人就是钱学森。1934年暑假,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钱学森的故事,1936年10月,钱学森由麻省理工学院转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追随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1937年秋,钱学森和同学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此后参与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钱学森的故事,此外,钱学森和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被授予上校军衔。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和家人不禁心潮澎湃。钱学森的故事,怀着回家的梦,1950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找到了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提出了回国的想法。在海岛拘留所:被拘留了15日,瘦了15公斤钱学森的故事,1950年8月29日,钱学森和妻子蒋英买到了船票,洛杉矶海关却通知不得离境,理由是在他的行李中有近八百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都是“文件”。1950年8月30日,钱学森家中的门被敲开了,两位带着手铐和手枪的移民局稽查站在了他家门口。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吻了吻妻儿,便被夹在两个美国人中间离去了。随后,他被送往了特米那岛拘留所。钱学森的故事,拘留所在太平洋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上,白天,他被无休止地审讯;夜里,每隔十分钟,看管便打开一次牢房的电灯,用强光刺激他的眼睛,不准他睡觉。蒋英回忆,“去接他出来的时候他一言不发,你问他什么他点点头,他摇摇头……他不会说话了,体重15天之内他掉了15公斤。”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总是在家里摆好3只轻便的箱子,以便随时可以动身回国。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建国60周年科学精英: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