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

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

蒋翊武,字保勤,1884年12月出生于澧州(今澧县)一个城市平民家庭。澧州蒋家是一个达官贵人层出不穷的望族,然而蒋翊武所在的蒋家庙分支一直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蒋翊武正是这种家庭背景下萌生了出人头地、武装反清的叛逆思想。1902年,澧州府举行科举府试,同龄学子纷纷参加,试图通过科举飞黄腾达,蒋翊武不屑一顾地说:“奴隶功名,要它何用?”次年秋,他投考设在常德的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在常德,蒋翊武结识了在江湖上小有名气的武陵人刘复基,并通过刘复基认识了沅水流域的革命先驱宋教仁。1904年,黄兴领导的华兴会计划在这年秋天起事,宋教仁是五路起义大军的西路总指挥,主要依靠对象是江湖会党和府城学生,蒋翊武负责学生运动,联络站设在常德市城区的祗园寺。
华兴会的起义因计划泄密被官府破坏,黄兴、宋教仁等人不得不出走日本,蒋翊武、刘复基则被学校开除学籍。流落江湖的蒋翊武虽然做过一些努力,但反清斗争并没有取得较大起色。1906年秋,蒋翊武与刘复基相邀前往上海,准备东渡日本与宋教仁等革命家汇合。不料,蒋翊武则到上海就大病一场,不能与刘复基同往。病愈后,蒋翊武参加了由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发起成立的“中国公学”,并参加了该校的学生组织“兢业学会”,参与学会机关刊物《竞业旬报》的编辑工作。由于清朝政府对萍浏醴起义的残酷镇压,蒋翊武于1907年3月不得不离开上海,潜回家乡。
蒋翊武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对武昌起义的准备。1909年,他投入湖北新军,加入军中秘密组织,发起组建文学社,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为辛亥首义在武昌爆发奠定了坚定的组织基础。1911年夏,他积极促成了文学社与共进会的合并,并被推举为武昌起义总指挥。起义前夕,时任起义总参谋长的孙武在汉口试制炸弹失事,武汉军警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相当危急,蒋翊武下达了起义的第一道作战命令,促使起义在仓促中爆发的情况下有序地走向成功。其后,蒋翊武积极襄助莅临武汉指挥的民军总司令黄兴。汉阳失守后,蒋翊武临危受命,任护理总司令,坐镇指挥,在武昌保卫战中取得了“却强敌,守危城”的成绩,牵制了北洋的精锐兵力,有力地支持了其它地区的革命斗争。
中华民国成立后,蒋翊武没有以“首义功臣”自居,创办《民心报》监督政治、关注民生,并于1912年夏将亲手创建的文学社并入中国同盟会。同年秋,宋教仁受孙中山的委托,联合其他小党,改组中国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蒋翊武成为29个参议之一,并出任国民党汉口交通站站长。
1913年3月,震惊中外的“宋案”发生,直接导致了“二次革命”,蒋翊武坚定在革命激进派一边,成为湖南“二次革命”的旗手,被湖南都督府任命为“中华民国鄂豫招护使”,驻兵岳州(今岳阳),发表了著名的《讨袁檄文》等革命文献。“二次革命”失败后,蒋翊武妥善安置部下后,悄悄潜入广西,计划再举,结果在全州被捕,1913年10月9日,在袁世凯的命令下,蒋翊武被枪杀于桂林城丽泽门外,年仅29岁。
1921年12月,孙中山出师桂林,专程来到丽泽门外凭吊蒋翊武,下令修建纪念碑,并亲笔题写了“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据查证,“开国元勋”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对革命同志的惟一封号,也是对蒋翊武的最高赞赏。今天,家乡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常德津市建有“翊武中学”,澧县建有“翊武剧院”、“翊武大道”等。

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工作忙忙碌碌,苦中知足;生活简简单单,有你陪伴;日子酸酸甜甜,乐在心间;愿你苦恼的时候,有风铃声陪伴;愿你快乐的时候,有手机铃惦念;愿你受挫折的时候,想起战友在身边,一起吓破敌人胆,八一建军节快乐。
2我已下令,空军向你空降好运,机遇部队已向你紧急集结,工兵为你铺好前进的道路,侦察兵把一切潜在对手都干掉,突击部队将为你一路保驾护航,让你事业一路全速前进,祝早日到达成功制高点。祝建军节快乐!
3建军节到了,我武装押运了一世的好运,集中派遣了一生的平安,紧急集合了一辈子的快乐,正向你处开拔,还顺便空投了一枚祝福炸弹,请做好接收准备!
4快乐是根据地,梦想是解放区,健康是通行证,平安是大本营,好运是弹药库,开心是雇佣兵,八一集结号已吹响,请火速通过郁闷山谷、占领幸福高地!
5一马当先有劲头,一鼓作气有势头,一气呵成有兴头,一路高歌有奔头,一帆风顺有彩头,一呼百应有派头,一本万利有赚头,一劳永逸有盼头,八“一”快乐
6八一建军节,愿你生活是排长(派场),工作是连长(连升),好运是营长(迎长),幸福是团长(一团团),发财是旅长(屡屡),总之人生是军长(均衡长进)。建军节送你头衔,愿你天天都在长,岁岁有福样。
7八一,献礼,先给快乐的你敬个军礼,再给幸福的你敬个军礼,八一,献礼,第一,微笑是份贺礼,其次,开心是份好礼,生活的魅力,就是有动力,加油。
8日期:8月1日。目的:祝福你。战术:快乐悄悄迂回,好运正面进攻,健康集团冲锋,幸福将你合围。结果:烦恼全军覆没,你向幸福投诚。八一节快乐。
9思念的炮弹一飞冲天,快乐的战机划过长空,好运高举冲锋的旗帜,幸福向你发起猛攻。8月1日,我用祝福消灭你的烦恼,占领你的心房。
10军徽闪耀着军人的风格,军旗显示着军人的洒脱,军人是一首潇洒的歌,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执着,庄严的使命锻炼生命的强者,八一来临,祝福你们可爱的军人!

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

孙武(1879-1939),湖北夏口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武昌起义领导人之一。
1896年,孙武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湖南新军教练官、岳州威武营管带等职。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孙武被为推岳州司令。1904年9月,孙武东渡日本,入成城学校学习陆军军事。1905年11月,孙武毕业回国,加入武昌日知会,并帮助刘静庵办江汉公学。1908年,孙武再度赴日,入大森军事讲习所,研究野外战术及新式炸弹。同年8月,孙武与焦达峰等在东京组织共进会,任军务部主任。不久,被推为湖北主盟,回鄂策划革命。
1909年,共进会编会党为五镇,旋赴梧州参加起义,事败后退居香港,经冯自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假托孙文之弟的名义开展工作。不久,返汉口创办《雄风报》。孙武主张实行“抬营主义”、“借矛夺盾”,由联络会党转而运动士兵。1911年9月24日,孙武被武汉共进会、文学社等团体推为主席,准备组织武昌起义,并被推为革命军参谋长。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试验炸弹,爆炸负伤撤退,引起清军大搜捕,致使革命党人于10日仓促起义。
武昌起义后,孙武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部长,1912年3月自行引退。1915年12月,任参政院参政。1922年,湖北督军萧耀南委孙武为汉口地区清查督办。1926年,任湖北地区清查督办。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抵武汉后,孙武退居北平。1939年11月10日,病逝。

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 蒋翊武就义文案:

1915 年底,卖国军阀袁世凯复辟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和反对。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先后燃烧起反袁的烽火。在席卷半个中国的讨袁战争中,涌现出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蔡锷。
蔡锷出身贫寒,小时候无力上学堂求学,只好刻苦自学。当时有个叫樊雉的读书人,见蔡锷资质聪慧,勤奋好学,便主动上门辅导。在樊雉的热情指导下,蔡锷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筝,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之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身跃过花园的围墙,跳到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巧知府在园中漫步,见一个小孩跳了进来,以为是谁家的淘气鬼故意捣乱,便命令家人上前驱赶。蔡锷没拿到风筝,哪里肯走,便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了一番,发现小亭子旁边果然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火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自然还你。”蔡锷一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吧,我们还等着玩哩!”
知府皱起眉头,正要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顶数你蔡锷的心眼多啦!蔡锷一听,暗想,你说我“狡”,今天就“狡”
给你看看,于是,便不慌不忙地对起下联:“知府二千石,唯有公……”他故意留下一字没说。知府以为蔡锷没词了,使得意地追问道:“唯有公什么?”
蔡锷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回答:“我已想好两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把风筝还给我,那就是‘唯有公廉’。”知府忙又问道:“如果我不还呢?”蔡锷说:“那我就对‘唯有公贪’。”
知府没料到蔡锷一个小孩子家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 的选择,他只有将风筝送还。
智讨风筝名人故事


结语:《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武昌起义领导人蒋翊武的生平介绍》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