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孝(10)作文 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话题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孝(10)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孝(10)作文  文案

孝(10)作文 文案: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孝”这个字来自于孝感,来源于董永卖身葬父的民间神话故事。传说董永为安葬自己的父亲,将自己“卖”来的钱去埋葬自己的父亲,感动了七仙女,七仙女下凡来和董永做夫妻,成为一段佳话。
这只是一个神话,真假亦不能分辨,而我们现在做的是否达到了这个字,可以问问自己的心和父母们。
这十几年来,父母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在我们孤独无助时给我们拥抱,在我们饥饿时给我们食物,供我们上学,买衣服给我们穿。父母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唯一可以回报的就是守孝。
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多数只是要在他们年龄大的时候照顾他们,在外工作时多回家看一下,谈一谈闲话,帮父母做家务就足够了。而我们之中有人认为“孝”是要给父母们更好的生活环境,虽然这在你自己认为很好,但对家里的父母来说,你天天在外面拼命工作不回家,父母天天盼望,一打电话就说忙,说你几句,你还不耐烦,这都是虚的,最好的就是回家和父母说话,让父母们多看一看我们的样子。
孝并不是口头上的,也不是物质上的,它是一种精神。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父母生下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了。我们生长的一点一滴都会成为父母心里不可磨灭的回忆。在打我们的时候,打在我们身上,痛在父母心中,都是为了我们好,让我们听话。说教不管用,就只能用打的了。
在我们羽翅丰满之时,我们将展翅飞翔,在父母精心的呵护下,我们健康长大,我们要努力飞翔,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不要忘了,要回家看看,看看自己的父母,献出自己的一片孝心。

孝(10)作文 文案: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小编收集了有关孝的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8.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1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11.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2.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1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2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2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2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8.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2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3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3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3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3.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4.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35.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3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0.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4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9.长幼有序。——孟子
5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5.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56.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5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孝(10)作文 文案: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长幼有序。——孟子
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6、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7、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
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9、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2、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7、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1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9、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0、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3、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24、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2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0、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3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3、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8、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
3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0、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4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42、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4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4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5、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4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4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9、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50、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5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3、母爱最高尚。
5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5、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56、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孝(10)作文 文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是第一位的,我们想要得到别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小时候多听爸妈的话,长大后在外地工作,常回家看看,给父母打几通电话.....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古往今来,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孝子,他们恪守孝道回报父母。董永传说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卖身葬父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相传,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到一个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并与他结为夫妇。因此被世人广为传颂,董永尽了孝道,尽了孝心,才会被世人赞美,这也更加说明了一件事,孝是传统美德。我们人生最大的事情,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回报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如果我们没有孝心,没有良心,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因此,照顾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对父母尽孝心是对父母回报的最好方式。尽管历史上有不少的孝子,而在今天,很多家庭里的孩子却是小皇上。他们从小没有受到正确引导,躺在父母筑成的溺爱的长河里,用着父母有限的资源,还反过来教训父母,孝心何在?他们却不以为然,反到变本加厉,把父母当做仆人,完全没有受到爱的正确教育,一直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天地里独大。他们长大后或许没有自立能力,那谁去帮助他们,父母已老,哪有能力照顾孩子,甚至有些孩子走向了歧途。因此,作为父母要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任何一个人首先要有孝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孝就是照顾老人、长辈和父母,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一个完美的人。父母给了你生命: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你观望世界的美丽;一对耳朵,让你聆听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一颗心,让你学会感恩与回报。更重要的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的成长,来缘于你的父母对你的爱,怎么能不回报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让父母感受到你的爱陪伴他们慢慢变老……。
在一些贫困的家庭中,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照顾弟弟、妹妹,承担家务劳动,他们坚强,永不放弃,就是最美孝心少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林香,她6岁时,父母离异,又重组家庭,生下了弟弟,她的外公摔倒,使右手残疾,外婆也患脑溢血半身不遂,妈妈也得了肺癌,但她坚持着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她的故事令我热泪盈眶,这样一软弱的女孩,在我看来是那么坚强,她那永不为命运所安排的执着令我叹服,本是应该读书的时候,却毅然放弃学业,照顾家庭,她是多么有孝心啊!她是最坚强的,没有什么能够打倒她。她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亲人是多么重要!更诠释了孝的含义。
同学们,承受着父母的爱,我们何以为报呢?幼小的我们只有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求知的我们只有更加地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这就是我们的爱,我们的孝心。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孝(10)》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孝(10)》,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孝(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