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观后感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

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杨沫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赋予青春以热度,并借助红色记忆和铿锵文字唤起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paralight>通过林道静们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壮丽和辉煌的。<\/paralight>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一部《青春之歌》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青春的节奏快步前行,我读它的时候只能紧跟其节拍。书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你不可能停下来,因为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催着你不停地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催人奋进的青春旋律,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亮你,燃烧你!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短促了。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促,方显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青春则给予我们无尽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说林道静、卢嘉川、罗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们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表现出的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那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更好地传承他们的精神,从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唯有如此,才对得起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美好今天,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朋友们,让我们将自己的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绚丽篇章,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之歌!<\/paralight>

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

从小说、电影到话剧,承载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青春之歌》这出红色经典在老一辈人中可谓家户喻晓。1958年,杨沫的小说版《青春之歌》率先面世,讲述从“九?一八”到“一二?九”时期(1931-1935),以女主人公林道静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拯救祖国和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由于小说人物塑造活脱生动、性格鲜明,被迅速改编成电影。1959年,由谢芳、秦怡主演的电影版《青春之歌》上映,更是深深影响了那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国家一级演员、此次作品的总监制田水。
图片说明:扮演林道静的是上外附中高二学生谢一齐。
“我跟他们(00后演员)差着辈儿呢。”在田水看来,《青春之歌》是属于她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但不妨碍它对新时代年轻演员、观众依然有吸引力。
青春的故事或许不同,但青春的内核不免相似。剧中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扮演者,来自上外附中的谢一齐对田水的话颇有同感。“从剧中学习到知识青年为国家命运奋斗的精神。新时代,国家的发展,也与青年人的奋斗密不可分。”谢一齐作为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演员培训的“新人”,一个高二学生,感受《青春之歌》最核心的思想内涵是“奋斗精神”。
这个认识,在《青春之歌》复排导演马远心里也同样成立。“无奋斗,不青春。”马远曾经在给演员排练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远也反复提到这句话。
而这群“00后”孩子的“精神”也*了马远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他们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吸收马远所传授的,他们也不断发问、质疑,再内化于心。更可贵的是,他们创造、改变、革新。“毕业歌不用声乐老师指导,自己唱;我的舞台设计稿他们帮着画;剧组宣发的T恤自己设计。”马远从这些惊喜中缅怀青春。
红色经典的现代意义:温故而知新
谈起选择这出戏的初衷,马远给出的理由非常质朴——“这或许不是最卖座的,但一定是最适合成长阶段年轻人的”。这出红色经典与虹口的文化气质也不谋而合。马远认为,《青春之歌》的衍生意义能与现下的社会问题有机契合,由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来演绎最为合适。谢一齐也说,亲身演绎相比“纸上得来”要深刻得多。当然,这种深刻透过表演,感动着更多的人。
谢一齐的家人、同学是首批观众之一,她的爷爷奶奶看着孙女在台上演出几度哽咽,激动地说不出话。他们为孩子终于“长大了”而高兴,也为找回自己的青春而欢喜。而谢一齐的同学们除了感动,还在重温历史。他们对扮演日本军官的配角演员大为赞赏。通过剧中人物,他们刷新认知:“原来日本不仅是一个出产动漫的国度,还曾经在历史上扮演过如此不光彩的角色。”
在学生观众之中,引发这样的反响、思考,正是虹口区教育部门所期盼的。从2015年开始,虹口区推出“彩虹计划——人文涵养”项目,让戏剧走进校园,增加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红色文化”剧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区高中生们的“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也成为高中生美育课程的全新探索。
温习红色经典作文800字

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

红色经典照耀我心
历史的记忆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繁多而又璀璨。其中有一颗是那样的耀眼,它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它代表着革命烈士的魂魄,世世代代永不垂落!它永远地亮在我的心中。  第一次读到刘胡兰的故事,我泪流满面。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3岁的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读到这里我落泪了,我的泪是为刘胡兰的死而可惜,是为刘胡兰的伟大事迹而感动,为她热爱祖国的感情而骄傲,为她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自豪!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是中国千千万万坚贞的女性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她的精神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每当听到大街小巷的人们传唱红歌。我又想到了另一个人——小萝卜头,他身在监狱里,可是却渴望念书,他刻苦读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8个月时与母亲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于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小,面黄肌瘦,狱友们都爱怜地称他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但是小萝卜头可想学习了,他不想整天在监狱里度日如年,他想念书,他渴望念书。经过小萝卜头的父母和狱友们的多次斗争,特务们才同意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也很懂礼貌,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他常常为狱中的共产党员传递消息和传送东西。1949年9月6日,与父母同时遇害,年仅9岁。  小萝卜头的事迹对我影响很大。记得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学琴,学朗诵,上学后,有同学 和 老师的帮助,回到家,妈妈又会给我辅导作业。周末,踏青和郊游在等着我们,劳累之后,外公外婆早早做好了可口美味的饭菜……我们现在有多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这对于小萝卜头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看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一个身处监狱,才几岁的孩子就懂得要刻苦学习,十分的不容易。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条件比小萝卜头好得多,就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读书,来回报他们当时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美好生活的英雄壮举。小萝卜头的故事已深深地埋藏在我心底,他时时刻刻对我敲响警钟,教我要刻苦学习,天天向上!   红色经典,世代相传。重温这些经典的传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深深的感染着我,这些故事像明灯一样高挂在我的心头,永不垂落!
红色经典照耀我心

红色经典作文 红色经典书籍文案:

今年暑假,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心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对面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在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缝里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屏蔽内容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羮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带来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丝毫,反而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语文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了低分,便泄气了;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或小挫折,便想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小学生。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耀形象,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必破。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雄、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点评:小作者能利用暑假期间认真阅读完《红岩》这本红色经典书籍,通过了解书中众多革命英雄事迹,联想到自己平时学习、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或小挫折,缺乏信心,找借口想放弃,深深地觉得太不应该,从中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红色经典》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经典》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红色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