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

2019-03-14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
计名手段+目的本计概要及点评本计精髓提炼本计使用感悟备注1瞒天过海伪装之计主要用于战役伪装,常用来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的时间、地点等。泛指采用伪装的手段、制造公开的假象,使对方失去警戒之心,暗中行动、出奇制胜。示假隐真,疑兵之计。常见则不疑阳在阴之内,不在阴之对(秘密蕴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1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2制造假象,以假乱真3转移视听(转移大家注意力)4隐藏行踪欺瞒,隐藏自身真实意图是所有计谋的共同特点2围魏救赵解围之计主要用于解围解斗,是一种转化敌我双方优劣地位的迂回策略。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要避其锋芒:或攻击他的薄弱\/要害\/必救之处威胁牵制他,调动敌人,使敌人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解乱结绳扣,不可用蛮力撕扯;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双方要害,乘虚取势,双方收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共敌不如分敌,敌阴不如敌阳。1避实击虚2以攻为守,积极防御3以迂为直面对弱敌,有硬力取胜可能;而面对强敌,则只可以智谋取胜,示假隐真,以迂为直,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击其要害。皆为阴阳之变。3借刀杀人双耗之计主要用于借他人力量除掉敌人,自己却不用出面。可借有二:1、利用外部第三方与敌人矛盾2、制造并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使敌友“双耗”,坐收渔利。“杀人莫见血,见血非英雄”1明借\/暗借2诱借\/强借3可借之刀:人力、物力、财力、条件、谋略、媒介、舆论、势力(暴力、权力、法律、金钱、道德舆论)善于借用敌人的敌人去杀敌人杀人不要亲自出面,后患无穷4以逸待劳耗敌之计主要用于调动敌人,以静制动,以小行动调动敌人大行动,以消耗敌人士气、精力等有生力量,强己削敌。此计要点为“制敌”:以静制动,以小动致大动,调动敌人,把握主动。1养精蓄锐2疲敌劳敌3等待时机,后发制人并非只有直接进攻才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开战之前也可先消耗敌人,使其力量的数量或质量降低。5趁火打劫就势之计主要用于乘势取利,即抓住对对方不利、而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争取利益。内忧外患,落井下石,乘敌之危,乱而取之火:内忧或外患1乘危取利(通常用法,就势)2落井下石,火上浇油(助势)3明助暗夺4入伙分肥若火不大,对方实力还强大,则取隔岸观火之计,顺便火上浇油;若火很大,重伤对方,可趁火打劫。6声东击西惑敌之计主要用于制造假象迷惑敌人,转移其注意力,然后出奇制胜,达到真实意图。一定要用假象转移敌人视线、分散敌人力量、松懈敌人意志,后乘虚而入,攻其不备。1忽东忽西2即打即离3发动佯攻,吸引注意4避实击虚在多种并列选择之间,利用示假隐真之策,诱使敌人将主力布置在错误的地方,腾出空虚,击其不备7无中生有万源之计本计是先以假乱真欺骗、麻痹敌人,再以真代假、化虚为实,在敌人以为依然是虚假的时候,突然袭击,让敌人防不胜防。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对方心理弱点及怕出,激起对方某种需求并加以利用。关键是掌握对方心理。(利用矛盾,制造需求,无中生有)1三假一真2化虚为实3甲乙联盟,故意假装与甲亲密,让乙猜忌不借助外部力量,仅从已有事物去创造,此计乃斗智的最高境界!8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惑敌之计本计用于双方对峙时,先故意树立一个假目标而采取真行动,明确自己的企图,吸引对方注意力,从而稳住对方;而暗地里积极进行另一项计划,趁敌人不备,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击。本计要点是“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即稳住对方,使对方对假象自信,趁机行动。将奇特、非一般、非正规、非习惯性的行动隐藏在普通、一般、正规、习惯性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1以迂为直2以明隐暗3以正蔽奇此计类似于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一个目标,一个行动,不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一个目标,一个行动,虚张声势;暗度陈仓:两个目标,两个行动,虚张声势。三者都是手段与目标背离,以假隐真。9隔岸观火,坐收渔利双耗之计拖延之计本计用于当两股势力相争时,我方既不盲目援助,也不鲁莽干涉,而是静观其变,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形式,才相机行动,坐收渔利。此计关键是“待逆”,静观其变,随变而动。前提条件:有“火”可观,有“岸”可隔。“观”有袖手旁观、静而暗观、退而远观、顺而动观。1先为不可胜2坐山观虎斗3火上浇油,趁火打劫4坐收渔利(抓住双方不能自拔的有利时机)此计与趁火打劫、借刀杀人有关。需利用敌人与对手、敌人内部、竞争者之间潜在矛盾的激化(卖方市场挟产品,买方市场有客户)。10笑里藏刀缓兵之计本计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策略。表面上装出谦恭敦厚、和蔼可亲,以假诚恳换真诚恳、假同情换真同情,一边麻痹对方、取信于对方,一边暗地准备,然后果断行动。“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1口蜜腹剑2外柔内刚3伪装顺从4先抑后扬5先予后取6好心办坏事,有苦说不出当自身准备不足时使用,“笑”可使对方放松警惕,为自己暗地里做准备赢得时间,待时机成熟之后突然出刀。11李代桃僵止损之计本计用于舍小保大,将损失减到最低。当一定要付出代价、做出牺牲时,尽量牺牲局部保全大局,牺牲眼前以图长远,牺牲小利益换取大利益。此计关键要会算账,懂利害得失。1丢车保帅2忍痛割爱3弃子争先4抓替罪羊5代人受过在受过对象上示假隐真。12顺手牵羊就势之计本计是指瞅准对方的“空子”,顺势“捞一把”。比喻在实现主要目的的过程中,伺机取利,赢得意外收获。此计前提是“顺手”,来去顺路,取之顺手,赢之顺时,得之顺势。要点是“乘隙”,战线越长,漏洞越多。1乘虚而入,趁其不备顺手牵羊与趁火打劫更高明些、更和平些。13打草惊蛇探敌之计本机用于我方有怀疑或尚不明确情况时,反复以假行动试探以骗取对方真反应,打探对方真实意图,再一次绝地自己的行动。“草”要能惊“蛇”,传递信息试探行动抓住对方心理,激其反应有疑问要反复试探,证实1打草惊出蛇(间接引诱法)2打草惊走蛇(间接驱敌法)3打草惊吓蛇(间接警告法)即杀鸡儆猴、敲山震虎“草”与“蛇”密切相关或为同类打击目标,利用类比替代。又如李代桃僵、指桑骂槐等14借尸还魂伪装之计本计是指某些已灭亡的事物借助某种新的形式得以复活,或某些新的事物借助某种旧的形式得以发展。关键是有尸可借,灵魂仍在1捡尸2偷尸3抢尸4换尸托古改制竖旗聚众借君\/器示威借天示意15调虎离山调敌之计去势之计本计是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和需求,使其离开有利地形或失去有利条件,然后施行袭击和包围。利以调之,诱其必取;害以动之,攻其必救。1乱之以虚实2激之以智3晓之以理4诱之以利(诱其必取)5驱之以害(攻其必救)与打草惊蛇联用,皆为“驱敌之计”。调虎离山是一个集团消灭或兼并另一个集团最常用的手法。调动敌人离开自己的优势,削减其力量的质量。16欲擒故纵待势之计战敌之计本计是指在保证可以擒住对方的前提下,为了降低代价或扩大利益,避免对方狗急跳墙,先放纵对方发展,待机擒之。前提是局势掌控在自己手里1跑累了再抓2养肥了再杀3吹大了再扎(捧杀)4以退为进欲扬先抑欲批评先夸奖17抛砖引玉诱敌之计本计是指用与对方所期待现象相类似的假象来引诱敌人,以假乱真使其上当,然后趁机袭击。要点是引诱与示范以类乱真1小亏换大利2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与李代桃僵反向使用,一为止损,一为扩大利益。18擒贼擒王去势之计本计是指当我方拥有骑兵或实力足以擒“王”时,应先消灭敌人的“王”,即敌人的核心、指挥机构、主力等,瓦解敌人战斗力,可事半功倍。认清“核心”有力擒之1斩其首2换其帅抓主要矛盾、要害,摧毁其内部神经中枢19釜底抽薪去势之计本计是指切断敌人的供给来源,破坏敌人所依靠的条件。不敌其力,而消其势1治标先治本,擒贼先擒王2去其所依恃3攻心夺气4以柔克刚抓主要矛盾、要害,摧毁其外部根本条件。(参调虎离山,去势之计)
20浑水摸鱼就势之计本计是指乘情况复杂,敌人内部混乱、力量薄弱、没有核心主导之机,乱中取利。要点是:利其弱而无主。混:情势复杂,乱:对方心智混乱1清水搅浑,浑水摸鱼2趁火打劫21金蝉脱壳脱身之计本机是指在极端不利的危急时刻,保持原样,甚至继续完善阵势,以稳住对方,然后抽走内容将自身形式特征与内容实质分离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1脱身2分身3替身计谋是每一步骤行动的阴与阳、明与暗、虚与实、形式与内容的分化组合22关门捉贼待势之计战敌之计本计是指在我方掌控局势的前提下,遇到少数诡诈难防的亡命之敌时,先断其退路,严密包围,再一举歼灭。以减少损失。核心:小敌困之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弱则能避之。关:早关晚关、急关缓关、明关暗关。捉:惊\/疲\/诱\/困\/斗捉。1关弱不关强2关牢大门,抓准时机与欲擒故纵有异曲同工之妙。23远交近攻混战之计本计是一种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的计谋,表现问结交远方国家的同时,猛烈攻取邻近国家,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将其置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其实质是为避免树敌过多而采取的外交诱骗,最终目的是将敌对势力各个击破。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利用矛盾,巩固支持者,拉拢中立者,孤立打击敌对者如诛杀开过功臣罢免长期任职宰相启用没有根基的新人(知恩图报且无威胁)24假道伐虢战敌之计耗敌之计本计是指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成功后再回过头来连甲一并消灭;或者以向甲借道为名,行消灭甲之实。关键是“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隐蔽真实意图。借刀杀主人属“借”类计谋,借对方的条件工具消灭对方。防不胜防。25偷梁换柱调包计本机是指偷偷替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内容和本质,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将事物形式特征与内容实质分离,存其形,换其质;友不疑,敌不动1偷天换日2主力外援,暗中助力金蝉脱壳:一个事物内容与形式分离;偷梁换柱:两个事物间内容和实质的替换26指桑骂槐警敌之计本计用于警告弱小,从反面诱导之。要点是“警”“大凌小者,警以诱之”说反话,打骂甲刺激乙打草惊蛇,敲山震虎,杀鸡儆猴杀一个、赦一个、赏一个、激一个。知己知彼,立恩示威,收服众心27假痴不癫惑敌之计缓兵之计本计是指在形式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要表面上给人以碌碌无为、愚钝疯癫的印象,隐藏自己的锋芒才能及真实意图,麻痹对方,伺机突袭。要点:示弱、示假以麻痹敌人阳静阴备,静不露机假病、假疯、假傻、假醉、假聋、假哑、假晕、假拙拖延时间也可用此计,雷同笑里藏刀28上屋抽梯诱敌之计本计是指用小利诱之,引敌出洞,再截断敌人援兵及后路,在将敌人围歼的策略。“梯”即“饵”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1选梯:贪敌利诱,骄敌示弱,莽敌设伏,惊敌威吓;对症下饵2放梯:为其上梯提供便利条件雷同抛砖引玉29借树开花造势之计疑兵之计本计是作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力量,制造各种假象来壮大自己的声势。比喻看似将不可能或极难实现的事做到了。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借名\/力\/媒体……造声势“借”类计谋,借船出海,善借外力30反客为主转势之计本计首先应当争取到对方好感,成其坐上之客,继而成为久客;其次能乘机插足进去,正式打入对方内部;最后潜移默化、步步为营,不知不觉中成为主导。乘隙插足,扼其主机1鸠占鹊巢2喧宾夺主3先发制人4转攻为守,以逸待燥看似耗费时间,实则无往不利,屡试不败。31美人计耗敌之计本计利用以柔克刚之理,使英雄的刚性无用武之地。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不智,智取之)。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投其所好,衰其斗志1一女专惑一将2一女挑拨两将3众女衰兵士之志好色为人之天性死穴32空城计疑兵之计此计是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若正面交战必败无疑的情况下使用的退敌妙计。虚者虚之,疑中更疑1以虚示虚,甚至更虚,利用对方多疑,但做好其不中计准备2以实示虚,对无谋之人破有用看人下计,虚实真假,兵不厌诈33反间计耗敌之计本计是指巧妙地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传递假情报,利用并扩大敌人内部矛盾,离间敌人引起内讧,瓦解敌人。疑中置疑,内乱自生1利用敌人的间谍2挑拨敌人内部矛盾,实质内讧“知己”易,“知彼”难,用间是“知彼”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用间有五: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34苦肉计惑敌之计本计利用的是人们不相信人会自己害自己的心理。人不自害,受害必真;真假假真,间得以行1骗取信任2离间敌人3激励士气4欲取先予5嫁祸他人谋,阴阳虚实之道,阴在阳之内,逆向而行35连环计耗敌之计本计是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将兵众多,不可以敌,使其自雷,以杀其势1制造矛盾使其自累,各个击破2机巧贵连,横脸纵贯若对方是用计老手,一计易识破36走为上策本计用于敌强我弱,不能取胜时,为保全实力,主动撤退。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或降,或和,或走1金蝉脱壳2疑兵之计补赠宝转祸本计是指自身拥有某种宝贵的东西却无力保护,多方又觊觎此物,为自保而将宝物赠予乙方,转嫁灾祸
我方:逆势——待势——造势——转势——顺势
同时敌方:顺势——转势——去势——待势——逆势
惑敌、调敌、诱敌、惊敌、困敌、骄敌、缓敌、解敌……
针对对方弱点,乱之以阴阳虚实,激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诱其必取),驱之以害(攻其必救)
示假隐真,以迂为直,诱使敌人将主力布置在错误的地方,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击其要害。皆为阴阳之变。
谋,阴阳虚实之道,阴在阳之内,逆向而行。外阳直,内阴曲。
兵者,诡道也。“诡道”是所有谋略的核心与基础,简而言之,就是不断制造玄机、假象,诱敌上当,使对方捉摸不透我方的真是意图,从而扰乱对方的作战思想、应对策略、作战步骤,以致做去错误判断,由实转虚,把弱点暴漏在我方面前,方便我方以实击虚。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
古人的大智慧,献给喜爱学习的人们,请用在正途!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

1
《三十六计》是一本名著,内有很多名计,是一本古代兵法书。在阅读这本书后,让我知道很多故事,如:无中生有、苦肉计、美人计……等等。
《三十六计》这本兵法书共分为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的计谋,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的计谋,每套各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读过这本书后,让我认识到我们的祖先是那么聪明,像“借刀杀人”计中的曹玮轻松除叛军等。当中给我启发最多的,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声东击西”的计谋,它的词义是在敌人视听混淆不清时,攻击敌人。陈平妙计救刘邦时利用的就是“声东击西”,故事的大意是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的谋臣范增担心刘邦以后会成为项羽的对手,想把刘邦杀掉,可项羽不准。于是范增增建议把刘邦留在咸阳,表面上是辅佐项羽,实际上是把刘邦软禁起来。刘邦知道自己的处境,忙找张良帮忙。张良得刘邦提点后,设下“声东击西”计,并连称此计甚妙!稍后,陈平、张良配合刘邦一同在项羽面前演戏,项羽准刘邦回汉中。
看似简单的成语,却有大意义!让我获益很多。我建议小朋友们都要看看这本书,它既能开发我们的大脑,又能让我们知道成语的意义,还能让我们知道古代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一起打开智慧的大门,领悟传统文化的结晶,代代相传。
2
今年,我看了一本新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三十六计》。
这本书收录了各类型的战例,介绍了再不通的环境下克敌制胜的谋略。按记名排列,原书共分刘涛,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钱三套是处于优势时使用的计谋,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使用的计谋。计谋都有自己的意思,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调虎离山之计,这个计谋的意思是:等待自然条件有利的时机去围困敌人,用计谋来诱惑敌人,直接击打是有困难的,就想方设法把敌人调动出来,等敌人攻打我方时再根他们交战。在孙策智取庐江中主要用的就是这个计谋。这个故事讲诉的是孙坚的长子孙策继承了东吴。公元199年他想占领易守难攻的庐江。可那很险要,庐江势力强大,赢的机会很小。孙策派人给庐江首领刘勋送去了厚礼,打动了庐江首领的心,刘勋向别的地方出兵,孙策见刘勋向别处出兵,主力也出去了,他们这时向对手的大营出发,战胜了对手。庐江被轻松拿下。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人要有智慧,不能被花言巧语锁迷惑。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对策,这样才能取胜。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计谋,读完了这本书后我要学着运用它,做个有聪明大脑的孩子。有空你们也要读这本书喔!它会让你变的更聪明。
3
从假期到现在,我读了很多书,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只有一套,它就是根据中国古代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又是中外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最为重视的智慧宝典——《三十六计》。全书分为三本,每一本都充分展现了“三十六计”中所蕴含的智慧结晶。
翻开书第三页是《前言》,在《前言》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三十六计》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这一句话完全可以概括我这篇读后感,因为《三十六计》的的确确是一部耐人寻味、值得钻研的好书。
其中共有整整三十六个计谋,可谓之计计精彩。我这里就择要述之: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等等,这些都是很着名的计策,但最着名的要数最后一计,也就是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总之,由三十六计引出的故事很多,说不完,数不尽。
我看了《三十六计》之后,只想说一句话:它是一部使大家能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形象的图片中领会“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精彩的好书!
4
一天,我对书店里的一部书《三十六计》,大感兴趣,就把它买回家品读。
我细细品读完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美妙绝伦啊。有巧妙的“瞒天过海”,有环环相扣的“走为上计”,还有最后的“走为上计”……书上还写了这些计谋的由来和典型的例子,使这本书更加充实,耐看,有趣,还充实了我的历史知识,令我大开眼界。
里面每一计的故事十分有趣。有一计就是说:相传那一天,唐太宗想要渡过大海讨伐敌人,可却束手无策。薛仁贵心生一计。便对太宗说有一老人能让河水变干。太宗立刻去拜访他,正当大家开花畅饮之时,太宗感到房屋摇晃,发现自己已经在船上渡海了。这就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
还有一计也很著名,那就是大家总所周知的“空城计”。虽说是虚构的,但十分精彩。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司马懿绕开了蜀国大队,直逼诸葛亮驻地阳平。阳平城里人少,大半部分是文官,大家惊慌失措。只有诸葛亮从容不迫,让军队偃旗息鼓,城门大开,叫几个老百姓扫城门。司马懿见到此景,心中大疑,便全军撤退。全城的人躲过一劫。
其实,除了这两计,还有很多精彩的。我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许多计谋不但战争时能用,生活中也能帮到我们,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知识计谋学好,一定能派上用场。
5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三十六计中有“无中生有”、“抛砖引玉”、“擒贼擒王”、“反客为主”等计。蜀国的军师——诸葛亮他曾用过一计:空城计。
空城计讲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故事。意思是诸葛亮兵力不够,他却故意打开城门,把士兵打扮成平民模样,自己在城楼上弹琴。等到司马懿军队到了这里,就起了疑心:“里面肯定有伏兵,我们不能进去,快撤退!”于是,诸葛亮和士兵们就用这个计脱离了危险。
计,是智慧、是才华、是勇敢。会用计的人,是聪明,勇敢的。读了这本书后,我对这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厉害的“计略”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要学习这些计,并把它用来建设,保卫我们的祖国。为了祖国,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本领,将来才能用我们的知识和本领报效祖国。计是什么?计是一种“防身术”,它可以保护你。计是什么?计是一种“醉弹”,它可以迷惑对方。关键看你把它用在哪里。我们要让他保护自己,保护好人,迷惑恶人。惩罚坏人。
《三十六计》真是我国古人智慧、勤劳、勇敢的结晶。
6
我读了一本《三十六计》,里面讲述了战争中如何用计。全书一共有三十六个计策,包含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抛砖引玉……每个计策都有一篇故事,十分生动,也让我更加容易理解。
先让我介绍一下跟“瞒天过海”这个计策有关的故事吧。这则故事主要说的是:一支军队要攻打海另一边的一支军队,结果这支军队的主帅没有信心过海。他的手下就帮他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住进一所房子里,然后把房子推上船,他和军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了海。
我再来说说另一个故事“抛砖引玉”。这则故事主要是说:一个人想去求一位诗人的诗歌,但是他们两个人互不相识,不能贸然去求诗,于是他就在一个景点的某个地方随便写上一句诗句,当那位诗人看到了这诗句后,感觉读起来特别别扭,他就忍不住补完整了那首诗,使得诗句更好听。就这样,求诗的人利用“抛砖引玉”的办法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这本书中的好多计策,都演变为我们熟悉的处理事情的办法。有些是好的,比如“抛砖引玉”,有些则是坏的,比如说“顺手牵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它们。比如在一次会议中,大家都不愿意发言,这时有一个人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先发言,于是带动了气氛,往往会达到让大家踊跃发言的效果。
看完这本书,我不但学到了很多计策,而且还认识了很多的成语。希望我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用到更多的好方法。我真喜欢这本书,也推荐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7
前几天,妈妈在书店里给我买了一本《三十六计》,现在我读完了,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三十六计》这本书集合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军事思想和战斗经验,是一部兵法和智谋的奇书。全书共分六套谋略,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每套计谋又分为六个计策,如败战计有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胜战计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动、声东击西,剩下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本书以精彩的智谋故事为主题,形象生动地讲解了军事知识,让我们可以轻松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常识和文学知识。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味地蛮干,要学会动脑子,用智慧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8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三十六计》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兵书。
《三十六计》是根据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智谋全书。全书分为六套计谋: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及败战计。每套计谋又分为六计,所以就叫三十六计,如有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瞒天过海、围魏救赵、暗度陈仓、顺手牵羊等等。
《三十六计》里的各种计谋让我看起来津津有味,使我想起这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前天我和妹妹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做了很多假象,自己则藏在别的地方,用“声东击西”方法迷惑了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找了我们很久也没有找到。我们非常得意。
还有一次,我带晶码机去学校,结果午觉都没睡着,妈妈怕影响我的学习,要没收我的晶码机。第二天我就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又带了一个孔明锁去学校,导致中午又没睡觉,回到家里我主动承认了错误,得到了妈妈的原谅。妈妈要我以后做事不要想到能“瞒天过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十六计》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书中的计谋生活中也能遇到,但我觉得要灵活运用在正当的事情上,这样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多彩。
9
国庆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作《三十六计》的书,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十分深刻。
在序当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三十六计》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是啊,《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的兵家宝藏,它所蕴含的哲理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三十六计》继承了前人兵法的优秀传统,六套计策,由绝智呈谋战则必胜,到扭转乾坤败而不僵,一卷在握,可以通览其要。不管处境顺逆,都可以从中汲取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领略艰难困苦库玉汝于成的韬略智慧。
我的这本《三十六计》共分为六套计,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每套计还分为六个计,总共三十六计。这本书详细说明了每种计的首次运用的战例、原始文字的解语、用计的例说和按语的阐释。
我之所以喜欢读这本书,是因为古代人用计取胜的故事引人入胜,读来津津有味。这些计策运用都极其巧妙,可以让我陶醉其中。我很欣赏古代军事家,他们设计出如此足智多谋的计策,来与敌人周旋。
《三十六计》这本书实际上是关于思想方法的书,只要运用得当,各个领域都能够借鉴。我读完之后感觉学到许多,但还没有真正理解其精髓。不过,有一个启示给我深刻的印象:要解决问题,不能死板地只从一个方面想,要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并可以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10
我最早开始接触到《三十六计》还是小学时候的事了。一天,妈妈买回来了一本,那本书不厚,内页不仅有故事还有彩色的插图,当然,也还标注着拼音。那是个时候我已经认识不少字了,已经不是缠着爸爸妈妈给自己讲故事的阶段了,所以我便打开书,自己读了起来。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接触到了人们口中常常讲的一些成语,比如:借刀杀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在我的脑海中仍然影响深刻的也不过五六个故事,除上述提到的外,还有著名的美人计和走为上计。小时候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围魏救赵,此计发生在一对著名的同窗之间——孙膑与庞涓,二人都师从鼎鼎大名的鬼谷子。后来,因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在他之上,于是剜去了孙膑的双膝。后来,庞涓率魏国军队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助,齐王应允,派田忌与孙膑出战。孙膑出计,让齐国军队不要直接攻打赵国内的魏兵,而是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不得不回撤,而庞涓也死于这一战。那时觉得庞涓心胸狭隘,而且还有点愚蠢,但慢慢长大后才发现,庞涓是一名惊才艳艳的大将,原来每个人真实的样子并不只是故事中读到的那么片面。虽说这是那个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但是长大后却对小时候读过的其他一些《三十六计》中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妈妈开始带着我看一些历史影视剧,我最早接触的一部是一部名叫《楚汉骄雄》的电视剧。彼时,我对人物的认识十分简单,认为刘邦无大志,而项羽则雄才伟略,看到最后竟发现,我眼中一无是处的刘邦竟夺得了天下,而楚霸王则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虽说那是我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可我却对电视剧中鸿门宴的场景印象深刻,当然这要得益于我从小读的《三十六计》。电视剧中的情节对上了我对刘邦根深蒂固的印象——憨憨的——在张良、项伯和樊哙的保护下才得以逃脱,这让我对刘邦的性格更加地了解了。后来,《三国》翻拍,我也赶上潮流追剧,也对《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有了一个具象化的认识:仿佛书中插画里的王允、貂蝉、吕布和董卓都活了起来。
最近几天有捧着那本从小陪伴着我的《三十六计》读了一遍,如今看来,着小小的、薄薄的一本书就像小人书、连环画一样,但这本书中却饱含了中华文化历史潮流中的精髓之处。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我是小助手
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
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
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
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
弘扬传统文化
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
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
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我是小助手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
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乘隙插足:()A.趁着B.把握
扼其主机:()A.掌握B.扼杀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乘隙插足:
3.“反客为主”中的“客”和“主”分别指什么?
4.“反客为主”在现在比喻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反客为主”是借机插足对方的事务,而渐渐地取而代之的方法,在现在,多用来形容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水浒传》中著名的反客为主的案例是林冲发怒杀王伦的故事。《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去投奔水泊梁山。而当时,梁山寨主王伦担心他们进入梁上之后,会威胁到自己寨主的位置,因此不愿意收留。
林冲感觉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因此愤愤不平,吴用感觉到了林冲的情绪,便表示,既然王伦不愿意收留自己,就告辞了,别为了外人而跟自己的兄弟翻了脸。林冲本来就性情耿直,血气方刚,一听这样说,更加怒火中起。在王伦真的对晁盖、吴用下了逐客令之后,林冲一跃而起,痛斥王伦笑里藏刀,不讲信义。骂得兴起,林冲一刀杀了王伦,并提议由晁盖作为“山寨之王”。
在推辞了自己“强宾不压主”之后,晁盖坐上了山寨寨主的位置。这都归结于吴用用激将法让林冲杀了王伦,最后,他们反客为主,成了山寨的主人。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我是小助手
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兑:阴卦,为柔,为阴势。
乾:阳卦,为刚,为阳势。
我是小翻译
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敌:力:势:
2.“釜底抽薪”中的“釜”和“薪”分别是什么意思?
“釜”:“薪”:
3.写出“釜底抽薪”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
4.你觉得“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的区别是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釜底抽薪”这个战术妙在智取,而不是强攻,是在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让敌人阵脚大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用釜底抽薪的策略,赢得了远胜过自己人马的曹操。公元199年,袁绍曹操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而曹操因为人马少,表面上放弃了白马,在假装放弃之后又突然杀回,初战告捷。
然后,曹操和袁绍两军僵持很久,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囤积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但是因为他的骄傲轻敌,并没有派重病防守。曹操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夜袭乌巢,包围粮仓,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
袁绍听闻消息之后,惊恐万分,粮草被烧,军心浮动;就在此时,曹操带军发起了全线进攻,袁绍十万大军溃败而逃。
曹操在这场战役中,瞅准了袁绍的根基所在,巧妙地抽走了袁绍的“薪”,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我是小助手
有用:有用处借:借助,使用。不可:不容易
匪:非童蒙: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求:求助
我是小翻译
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拿愚庸而顺从的人来使用,是智者驾驭愚者,而不是愚者驾驭智者。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借尸还魂:
匪我求童蒙:
2.“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弘扬传统文化
“借尸还魂”是借着看似没用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代的人曾经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
采用“借尸还魂”这个方法的有元朝末年著名的白莲教起义事件。元朝末年,名不聊生,白莲教的领袖韩山童、刘福通想发动民众进行起义,就运用了借尸还魂的方法。
当时,元朝征发了20万民工正在修整黄河。韩山童、刘福通过调查研究,在挖河道的必经之处,把背面写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在了下面。
同时,“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个歌谣在广大民众里迅速地传播开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久,民工们在黄陵岗挖出了那个独眼石人,顿时一下子轰动了,大家都觉得这是天意,天下就要大乱了。
韩山童、刘福趁机聚集了三千多人,开启了反对元朝统治的大起义。这个独眼石人,在这场起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我是小助手
存:保存形:形状
势:势态疑:疑问
巽:巽为风为柔,为阴势。
蛊:惑,懵在鼓里。
我是小翻译
为了有效地掩护我方正在进行的军事转移,必须保存我方原有的阵地形状,完备的战斗势态,使友军不怀疑,敌军不敢妄动。此计如风过林谷,不见其踪,不知所止。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方已经顺利完成主力转移的军事行动,进可击敌,退可保全。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蝉:壳:巽:
2.写出下面字的解释。
存:形:止:
3.下面两组字的意思相同吗?在相同的后面打“√”。
(1)①敌不动②以一敌百()
(2)①巽而止,蛊。②蛊惑()
4.“存其形,完其势”的目的是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金蝉脱壳”主要是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迅速转移自己的军事力量,待敌人发现已经为时已晚,这个计策用的时候,主要是要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必须保持现有的样子。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在临终前指挥自己的军队运用“金蝉脱壳”的方法,让自己的人马安全返回军营。
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临终前,他嘱咐姜维密在自己死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姜维命仿照诸葛亮的模样,雕刻了一个木人稳坐车中,然后继续带一部分军队向魏军发动进攻。而魏军看到蜀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涨,诸葛亮在车中稳稳地做着,一时迷惑不解,不敢轻举妄动了。
司马懿怀疑这是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急忙命令部队往后撤退,而姜维趁着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军队进行安全转移。等司马懿发现真相的时候,蜀军已经退回了汉中,只能悔之晚矣。
“金蝉脱壳”需要用兵的时候镇定、果敢,不能露出丝毫的破绽和慌张,否则,就容易被敌人发现蛛丝马迹。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我是小助手
刚:强势。柔:弱势。
虚者虚之: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
我是小翻译
兵力空虚就照样摆出空虚的样子,敌人生疑就设法让它更疑而不敢冒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又无法避敌保全的关键时刻,不得已而采用这一战术来吓退敌人,真是精彩绝伦,奇妙无比啊。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字分别注音组词。
()()
中空
()()
2.判断。
(1)“虚者虚之”中的“虚”意思一样。()
(2)“疑中生疑”中的“疑”是疑问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句子的意思。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4.你知道有关空城计的例子吗?简要写一写。
弘扬传统文化
“空城计”是在敌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镇定反而让敌军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敢贸然前进,这样的方法真是奇中制胜。我们听过最有名的运用空城计的方法莫过于诸葛亮利用此计巧退司马懿。我们再来看一个运用空城计令敌军不敢贸然前进的例子。
北宋真宗年间,边寇大批人马向延州进军,侦察的士兵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当时做延州知州的马知节,当时,城内的军民正准备过节,毫无防备,加上城里的兵马很少,根本不是边寇的对手。怎么办呢?
马知节灵机一动,想到了“空城计”。他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故意张灯结彩,大肆庆祝节目,而全军跟老百姓一样,共度佳节。
前来攻城的边寇看到这个情景,以为城内肯定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所以才能如此镇定自若,认定如果攻城的话就是自投罗网,不敢贸然前进,于是只好主动撤走了。
“空城计”让自己不伤一兵一卒就智退敌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我是小助手
童:小孩。蒙:愚昧。吉:得到好处。巽:卑顺。
我是小翻译
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愚蠢的人得到便宜就洋洋得意,乖乖地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巽:()()()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自害:必真:
3.人们为什么觉得“受害必真”?
4.你知道历史人物或者故事中谁使用过“苦肉计”吗?请你简单地叙述一下。
弘扬传统文化
一般人们是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所以,当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做出来之后,敌人就会信以为真,相信了对方的诚意。而这个时候,是苦肉计的开始。
相传,武则天就用苦肉计,除掉了当时的王皇后,后来,取而代之。武则天当时是唐高宗的昭仪,和王皇后不合。为了扳倒王皇后,武则天用了一个苦肉计。
当时,武则天有个粉妆玉琢的女儿,很受皇上的喜爱,有一天,王皇后去看孩子,等她走后,武则天把自己的女儿捂死,再照原样盖好。皇上来看孩子的时候,武则天假装刚看到女儿死去,大哭起来,并说刚才是王皇后刚来过。龙颜大怒的皇上从此对王皇后心存芥蒂,几年后,终于废掉了她。
武则天利用亲生女儿除掉对头的计策在政治上是非常高明的,因为没有人会想到母亲会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但是,身为人母,这个做法未免太残忍。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我是小助手
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
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
我是小翻译
当局势发展必然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的字。
势:损:
阴:阳:
2.分别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1)燕子是益鸟。()
(2)大家都说爷爷老当益壮。()
3.判断。
(1)“损阴以益阳。”中的“阴”是不好的意思。()
(2)“势必有损”和“你这样下去势必会成功”中的“势必”的是同样的意思。()
4.“李代桃僵”有什么好处?
弘扬传统文化
“李代桃僵”这个计策是让“李树”代替桃树死去,在计策中就是在一定要损失的情况下,用较少的损失代替较大的损失。
春秋时期,晋景公受到奸臣屠岸贾的蛊惑,下令灭掉对有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赵家老小除了赵朔的妻子——晋景公的姑姑庄姬公主和一个刚出生的幼儿,都未能幸免。
晋景公顾念姑侄情分,不肯杀害庄姬公主,于是屠岸贾就决定杀死那个幼儿,斩草除根。
为了保住赵氏孤儿,赵朔的朋友程婴为了保留赵氏的血脉,和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商议了一个对策,他忍痛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交给了公孙杵臼,由公孙杵臼带走,然后自己向屠岸贾高密,屠岸贾摔死了婴儿,以为斩草除根,终于放下心来。
而程婴强忍悲痛,带着赵氏孤儿逃往外地,十几年后,在韩厥的帮助下,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为了朋友之义,用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实乃人间大义,在赵氏孤儿大仇得报之后,他拔剑自刎,和公孙杵臼一起合葬,他们的美名流传千古。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我是小助手
类:类似诱:诱惑击:击打蒙:愚蒙
我是小翻译
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去迷惑敌人,趁其尚未洞悉我方意图,攻击它!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类以诱之()A.类似B.分类
击蒙也()A.击打B.击毁
2.“抛砖引玉”中的“砖”和“玉”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下面这句话中的抛砖引玉用得正确吗?为什么?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小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我这是在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发表更多自己的观点。”
弘扬传统文化
“抛砖引玉”目的是为了抛出“砖”,引来“玉”,为了引这个玉出来,不惜自己放下身段,先抛出“砖”。
唐朝的诗人常建运用这个方法,得到了自己佩服的诗人赵嘏的诗作。有一次,常建在苏州游玩,偶遇赵嘏,他非常想让赵嘏给自己留下一首好诗,但是却不知怎么开口。
这个时候,他灵机一动,决定抛砖引玉。他料定赵嘏一定回去苏州名胜灵岩寺,于是,他在灵岩寺的墙壁上写了两句诗。果然如他所料,赵嘏来到灵岩寺之后看到他写的两句诗,提笔就在后面添了两句,一首完整的诗就这样诞生了。
常建用自己平平的两句诗,换来了赵嘏的神来之作,这就是灵活运用了“抛砖引玉”的方法。当然,我们现在用抛砖引玉的时候,可能是自谦,比喻自己的观点比较粗浅或者简陋,让接下来发言的人心里比较舒服。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说文案: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对峙,没有比率先争得制胜的条件更难的事了。“军争”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所以,由于我迂回前进,又对敌诱之以利,使敌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发虽后,却能先于敌人到达战地。能这么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计的人。“军争”为了有利,但“军争”也有危险。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先敌到达战地;丢下辎重轻装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卷甲急进,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军,奔跑百里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会被俘获。健壮的士兵能够先到战场,疲惫的士兵必然落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如期到达;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必然受挫,而军士一般仅有一半如期到达;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如期到达。这样,部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供应就不能生存,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无以生存。
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的地形分布,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获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说:“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处点火,频频击鼓;白天打仗要多处设置旌旗。这些是用来扰乱敌方的视听的。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注释
合军聚众:合,集合,这里引申为组织编制。合军聚众,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军队。
交和而舍:和,通“合”,我国古代的军门称为合门。交和而舍,指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军争:军,军事,这里指打战。军争,在作战中,争取夺得胜利的有利条件。
以迂为直:指把迂回曲折的弯路变为近便的道路。以患为利:指把有害的事情变为有利的事情。
后人发,先人至:比敌军后出动,比敌军先到达战地。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举,全,尽。举军,指全部携带武器辎重的军队。举军而争利,率领全部武器辎重的军队去争夺先机之利,就会因行动迟缓而不能按时到达。
委军争利,而辎重捐:委,委弃,选择。委军,指丢弃笨重装备和辎重的军队。委军争利,则辎重捐,整句意为率领委军去争夺先机之利,那就会把作战必须的重装备和辎重都丢掉。
擒三将军:三将军,指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将领。擒,被擒。擒三将军,三军将领都被擒。
其法十一而至:法,方法。十一,十分之一。其法十一而至,用这种方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无委积:委积,储备物资。无委积,指没有储备物资。豫交:豫,通“与”。豫交,与之结交。
乡导:乡,通“向”。
徐如林:用兵舒缓是像树林那样轻轻晃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率先了解和运用迂直之计的人会取得胜利。
言不相闻:作战时,以语言指挥,声音听不清楚。
一人之耳目:一,统一、一致。人,指士卒。一人之耳目,指进而统一士卒们的行动。
变人之耳目:变,这里作“适应”“便利”解。变人之耳目,适应士卒的耳目。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三军之众可以使它丧失掉锐气,也可以使将帅们失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
无邀正正之旗:不要邀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
治变:变,这里指的机变。治变,掌握机变的方法。
高陵勿向:不要去攻击占据了高地的敌军。
背丘勿逆:不要去攻击背靠着丘陵的敌军。
佯北勿从:不要去攻击假装打了败仗的敌军。
饵兵勿食:饵,钓饵。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总结(表格)》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