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

2019-03-14 高考作文 类别:其他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

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

何者为器?有形固化者,器也;顶天立地者,亦为器也。即将接过时代接力棒的我们,应突破器的束缚,承担器的责任,所谓君子不器可成器。
君子不器,不拘泥于单一的才干,修身善己,丰富自我。
不囿于一技之长,不像器具那样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单一的生活是不丰满的,单一的生命是不丰盈的。毕淑敏曾参军、行医,做过心理咨询师又成为作家。是其多元的才干成就了她的丰富人生及笔尖流淌的真情。局限于某一才干,是满足,是止步。这与术业有专攻并不冲突。因为才干强调的不仅是特长,更是能力。提升自我整体修养与综合能力,方为“不器”的正解。丰富自我始自开拓,拓宽眼界,拓展阅历,拓广精神的境界,方可培养能力,发展才干。
君子不器,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超越常规,拥抱创新。
人不可活成一个死板的器皿、机械,让生命流动起来,活成一脉潺潺清流,突破一个固有思维与传统模式的桎梏。当今的人才讲求的是开拓创新的思维与打破常规的勇气。正是君子不器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迎接着“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天眼”启眸;是不断创新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推进着一代代青年人成人成器。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没有创新,亦不会有明朝的我们。创新始自源于生活的灵感,超越现实的勇气与察微观细的敏锐,更源于保持思考的灵活头脑。摘下枷锁,向思维的世界靠拢。
君子成器,无畏成就大国之重器,身负责任,心怀担当。
君子不器,才能完善自我;自我成长,才能肩负使命,担负责任方才可成为大国重器,民族脊梁。也许,我们心中的大国重器是献身于科研金融的尖端人才,是支撑民族发展前景的国家支柱;我们心中的大国重器是肩负荣光,遥不可及的。实则不然。有修剪自我的勇气,有守望发展的担当,有热爱国土的沸血;能尽职坚守岗位,能本分履行义务,能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社会进步;这就是国之重器。于我们青年人而言,我们每个青年人都活力四射,青春洋溢,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成大器的可能,民族的希望。
愿我们每个青年人都能果断地提升并完善自己,以流动的姿态迎接成长,最后能骄傲地向时代证明:
我们不器,终成器。

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周而不比。
---题记
君子,作为古代品格高尚之人,被无数文人墨客所敬仰。孔子在《论语》中也屡次提到,那么君子到底为何物,让我们跟随《论语》透过历史的长河来一探究竟。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道也就随之而生了。由此可见,探求君子之道,便需知“君子之本”为何物。子曰:“君子无所争”,君子没有什么要争夺的东西,淡泊名利可谓是君子之本;又云:“君子贤贤易色。”君子会用重贤德来代替女色,此可谓放下七情六欲,只留贤德,此亦为君子之本;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能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帮派,小人互相勾结,但是不团结。君子懂得应人心所向,团结也是“君子之本”。如此云者,多矣。
君子,可谓上上人等,君子能达到常人所达不到的境界。《论语》中比比皆是——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做事,总是做了以后再去说,君子与“先斩后奏”者也有所不同,“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做事庄重,细腻,从不马虎,在做事之前定会进行谨密的思考,与前因后果相结合,适当的保留余地,此之谓“君子,不重则不威”之意。再者,《论语》中说到“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和才干:君子若水,但他不只像水一样,君子不会软弱;君子如钢,但他不会像钢一样,君子会灵活变通;君子如何物?吾未尝知也。君子,去万物之糟粕,凝天地之精华,汇贤德于一身,“君子不器”乃为古人对君子崇高向往的体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求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说到这,大家不由得会想起孔子的一位门人——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可谓是君子中好学之人,他出身卑微,但他有一颗好学的心,正可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正是有如此刻苦而努力的行动,才换得了别人的肯定。而对于孔子所说的“就有道而正焉”则可以联系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与先前所说的“君子不器,”又有某种相似之意,所以说君子的品性都是一脉相承的。
还有人问孔子:“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此为何意呢?别人的意思是:现在所说的孝顺的人,都是能赡养父母的人,但是人对犬马也能供给饮食加以饲养,假如仅是供养父母而无敬心,与犬马有何区别?而孔子给了他精准恰当的答复,“色难”。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而君子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君子不同于常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说明孝和弟的重要性,在古代,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君子对于家人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说,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全然于对自己的严格,对社会的无私,对家人的情感。所以为君子者,难矣。
既然人人都想成为君子,那么要怎样才能配得上“君子”这个称谓呢?首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我们虽然无法做到像颜回那样废寝忘食,也无法做到悬梁刺股的地步,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遵守信用,如此种种,小而繁多,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这方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接着,要努力提升自我,吸取他人优点,摈弃自我缺点“君子无友不如己者”,这就要求我们善交益友,不交损友。另外君子须做到善待家人,做好“孝”和“弟”两个方面。若是如此,君子之道,由之而来也。

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

1、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5、民事不可缓也。
6、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8、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4、仁则荣,不仁则辱。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7、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9、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20、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2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4、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5、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7、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8、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2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0、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31、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3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33、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4、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3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36、”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37、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8、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3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40、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41、吾善养浩然之气。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44、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45、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46、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8、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49、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5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2、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5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4、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55、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5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5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8、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君子不器作文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文案: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11、信则人任焉。——论语
1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14、君子周急不继富。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6、小不忍,则乱大谋。
2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1、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3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3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3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3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9、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40、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4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4、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4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4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5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5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5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5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8、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5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0、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6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6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65、子不语:怪,力,乱,神。
6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8、未知生,焉知死
6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71、食不语,寝不言。
7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7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7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7、寝不尸,居不容。
7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7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8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83、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8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8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86、巧言令色,鲜亦仁!
8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