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

2019-03-14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

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

湿地公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有高大、挺拔的树木,有争奇斗艳的鲜花,还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小草坪。
来到湿地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棵开着粉红色桃花的桃树,在微风中绽开了笑脸,迎接每一位到湿地公园来游玩的贵宾。走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大的人工湖,人工湖就像一块碧玉镶嵌在湿地公园里,湖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绿树、鲜花倒映其中,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湖中还有三五成群的野鸭在欢快嬉戏,你追我赶,野鸭的颜色各异,白的、黑的、黑白相间的……“嘎!嘎!嘎”的叫声好似在呼喊同伴,又好似在说:“欢迎大家的到来!”
沿着湖边长长的走廊往下走,走廊两边站立着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灯柱,灯柱上雕刻着翩翩起舞的仙女图案,非常漂亮。灯柱手拉手,肩并肩,站在一排,好像士兵守卫着美丽的湿地公园。
走过长廊,我们就到了一望无尽的植物园,草地一片金黄,恰似一块金黄色的大地毯,走在上面软软绵绵的。在这张大地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朵朵火红的茶花。初春时,当其他的树还在睡眠时,茶花树悄悄地开出了火红的花骨朵儿。茶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站立枝头,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茶花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梅花,黄黄的梅花在风中就像一位穿着黄色纱衣的少女在展示着优美的舞姿。虽然这时梅花已经开始凋谢了,但是风中还夹着一丝丝淡淡的清香,让人沁人心脾。再远一点就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大柏树,它们一年四季都披着绿装,威武雄壮。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湖面掠过,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些鸟儿、娇艳的花朵、苍翠的树木,把湿地公园打扮得更加迷人了。

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的家乡安福今年也开辟出一个新景点湿地公园。它位于泸水河畔、蒙岗岭脚下,真正的依山傍水哦!
来到公园,一块巨大的天然景观石矗立在面前,上面刻着四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湿地公园。两排罗汉松夹道欢迎南来北往的宾客,银杏姑娘挥着小手在春风中欢呼雀跃。台阶下是五福广场:五只蝙蝠环绕着一个大大的福字,象征着五福临门。广场两侧有两面灰黑色的景墙,墙上刻着种种有关福的民间传说:钟馗纳福,天下第一福,姜子牙封妻为穷神
有水就有桥,公园的五座桥散落在四处,成了绮丽的景观。石拱桥都是福桥:福康、福寿、福德、福贵,最有意思的就是九曲桥了,弯弯曲曲的木桥像一条巨大的蟒蛇在水面上慢慢蠕动。当人们悠闲地漫步在木板桥时,亭亭玉立的柳树招手要我们去猜灯谜呢!小草也好奇地探出脑袋来看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山茶花早已羞红了脸,樱花却大方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桥下的水清澈见底,调皮的小鱼儿还在吹泡泡呢!对面拱桥的倒影在微风中忽隐忽现,百福墙在绿树红花中显得格外耀眼。
来到湿地公园,仿佛走进了树的天堂、水的世界、花的乐园、福的圣地,我爱这个生机勃勃、别有风味的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基本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
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
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
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的景色特点:以天然质朴为美,专家们将其提炼为四个字:“冷、野、淡、雅”。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
西溪的地理特色:是湿地景观,主要的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有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在一期保护工程里面除了朝天暮漾作为生态保护区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之外,另外还有虾龙滩、费家塘两大生态区块,在首期湿地公园3.46平方公里中,以上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94%,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西溪湿地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最具有湿地特色的部分、最摄人心魄的部分完整的保护了下来。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制造”了许多“框框”:
——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原有建筑面积为19.54万平方米,其中拆迁14.74万平方米,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部分重点文化遗迹适量恢复,保留及恢复建筑面积仅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014,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只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湿地内建筑面积比原来减少了约76%,清理垃圾共计16.8万立方米。农居拆迁后,留下的裸露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控制旅游人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人数,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一条重要指标,并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期工程游客人数控制为3000人左右,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确保西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设施的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用柳树桩替代松木桩。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全性,有些游步道需要驳坎。在开始实施驳坎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需要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但同时又有许多蒋村的村民提出应该用柳树桩护堤,松木桩虽然不会腐烂,但松木桩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但柳树桩是活桩,柳树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这样不但护堤效果好,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益处。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
——尝试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西溪湿地里补种的250余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
——设置水禽栖息地。群鸟欢飞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特征。湿地现有的水体、沼泽地、荒岛等地的茂密植物给鸟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工程除了现有的大块湿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场所外,还在农田、养殖场,甚至房子附近的树林、院落、花园、绿地上设置人工鸟巢等设施,吸引鸟类的栖息。
?注重文化,恢复遗存
在西溪湿地保护过程中,始终坚持文化工作“前期介入、中期监督、后期管理”的方针,进行了实地考察、历史考证、编辑书籍、恢复遗存等大量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西溪纪胜》、《西溪的历史与文化》、《西溪古今诗词散文选》等,发现了厉鹗祠堂碑刻等许多宝贵的碑刻、浮雕等文化遗存。征集到水车、纺车、稻桶等农耕用具和梳妆台、脚盆等湿地住民生活用品900余件。
开展了西溪民俗文化保护和历史典故、传说挖掘工作,目前龙舟文化已经列入杭州市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完成了“重修历樊榭先生祠堂记”、“蒋相公牌楼”碑刻、浮雕的文物挖掘工作。拍摄制作了“王家桥村、周家村、深潭口村原址旧貌图”和“蒋村、三墩、留下百年古桥现貌图”近8000幅。经考证和专家论证,拟定的24副楹联、27块匾额、26艘游船船名及72座桥梁名称,则是恢复西溪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期介绍(三期):
一期:3.46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1日建成开放,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累计迁出624户农居(其中含二期工程的107户),保留了虾龙滩、朝天暮漾、费家塘等三个原生态区以及其他几个生态恢复区,保留部分约占一期工程的94%。建立了科普基地和湿地生态环境科学实验基地,恢复了秋雪庵、梅竹山庄等文化胜迹。整个一期工程除入口接待区以外,可供游人参观的共有8个景点,分别是: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蓭。
二期:工程约4.89平方公里,在吸取一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凸现湿地公园生态、人文和科普的三大功能,恢复和重建了杭州湿地植物园、绿堤、福堤、千斤漾观鸟区、莲花滩观鸟区、高庄园林、河渚古街、洪钟别业等八大生态、文化、科普景观。二期工程区块实行有限开园,严格限制游客进入无人自然生态保护区。
西溪湿地二期保护“两堤一园”方案亮相:
一道是纵向的,以生态为基调、人文为特色的长堤--福堤,座座古桥,还有沿堤散落在四周的西溪梵文化、隐文化、俗文化、闲文化的历史碎片,让你一旦踏上,就能感受到西溪这片土地上所沉积的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福堤现名花蒋路,长约2300米,南接天目山路,北连文二西路,衔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南北两个出入口。福堤交通不仅为骑车和步行游客提供感受西溪风情机会,还可满足电瓶车和少量机动车通行。所以,道路建设将保留原有基础,水泥路面将改为透水沥青路面,同时,改善福堤上的桥。今后,福堤上将有6座带“福”字的桥,其中,保留元福桥(原王家桥);改造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增建永福桥、庆福桥。
一道是横向的,以生态为重点、科普为特色的长堤--绿堤,被誉为“露天的西溪生态动、植物博物馆”,一条绵延的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之路。在它们的引领下,我们见识的将会是西溪二期的和谐与美丽。绿堤,是现文三西路的一部分,连接紫金港路和花蒋路,宽约7米,长约1.6公里,路两侧有很多鱼塘,环境很美。这样优质的生态环境很难得,所以,绿堤保护将以湿地植物群落展示为重点。绿堤的最终效果,将是一条“折线”状道路,被亚热带湿地各种花卉植物伴随。有乔木植物河柳、枫杨,灌木植物栀子、果梅,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浮水植物莼菜、野菱,挺水植物荷花、芦苇等。
“两堤一园”暂名福堤、绿堤、包家埭亚热带湿地植物园。包家埭亚热带湿地植物园紧挨绿堤,位于绿堤之南,因为重要性单独列出,成为“两堤一园”组成部分。包家埭位于文三西路西端,原有大量农居、损毁鱼塘,拆迁后通过清理河道,沟通鱼塘,修复植被,现已具备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条件。此次整治,将以浓缩形式塑造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按不同主题布局,根据狭长地形分别安排湿地灌丛区、珍稀湿地植物展示区、生态系列与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和引种繁育区。
三期:以绕城公路为界,北、南两侧分别为文二西路、五常大道,东侧衔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民俗文化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等,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规划区块范围内包括五常、友谊等2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组),涉及4000余人,内有印刷厂、塑料厂等20多家企业单位。项目资金匡算为16.85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45万平方米。规划结构为“一带、两片、多点”,“规划中的“一带”是指以五常港为轴,分为西片与东片,西片为体现水乡风情、五常文化的“水乡溯源”,东片为体现农耕、渔耕文化的“河渚觅渡”。“多点”是指在西片范围内根据现状、旅游需要设置的多个景点及旅游服务点。2008年10月1日前竣工开放。

湿地公园作文 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文案: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湿地公园》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湿地公园》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湿地公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