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

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

写作思维(六种必会思考模式)
一、发散思维
特点:
发散思维,又称放射性思维、多向思维,按此模式思考,可有效拓宽思维广度,突破思维狭窄的障碍,快速打开思路,同时有助于我们发现创新性的视角和切入点。
应用:
在写作流程中,用于多角度审题、立意创新、快速构建作文结构(先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联想,然后再用“发散思维”展开主体部分——多为“并列式”结构)
举例:2010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为 难题 ,运用“发散思维”,可快速想到:学习中的难题、生活中的难题、社会中的难题,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再发散”,很快就会找到作文的切入点。
二、聚合思维
特点:
聚合思维是指从各类已知信息中得出一个结论的思考模式,所以又被称为“求同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呈“收敛状”,与发散思维正好相对应。
应用:
聚合思维可以帮我们快速从不同“材料”中提取共同点。因此,在遇到“材料”作文题目时可以用“聚合思维”从多个“材料”中提取共同点,从而快速找到写作方向。
举例: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为材料作文题,题中共提供三则材料:3岁的托尼、20岁的托尼、58岁的托尼,用“聚合思维”,可快速提出“舍与得”这个写作方向。
三、辩证思维
特点:
辩证思维是一种整体(与片面相对应)、发展(与静止相对应)、联系(与孤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我们常说的“一分为二看问题”“否极泰来”“塞翁失马”,就都属辩证思维方式。
应用:
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辩证思维”是运用最多的思维方式,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在作文审题、立意中,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便会掉入顾此失彼、片面看问题的陷阱,不可能得到高分。
举例:
2010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目是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引发考生对“阴影与光明”的思考,先把具象问题抽象化,然后进行辩证思考,就可发展出“顺境与逆境”立意角度。
四、创新思维
特点:
创新思维就是要突破思维惯性,打破条条框框,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的思考模式。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模式。
应用: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拓展视角;可以“侧向思维”独辟蹊径;可以“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创新方向主要包括立意创新、构思创新、选材创新、表达创新四个方面。
举例:
2010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目为 与你为邻 ,大多数考生受常规思维限制都把“你”设定为有形的人,从而落入俗套。如果运用侧向思维,则可将书籍、科技、文艺等更有新意的对象视为“邻居”。
五、递进思维
特点:
递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一种思维方法。
应用:
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文章有一定深度。一些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常循此法形成写作思路:或是认识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或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举例:
201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题目为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可从论证“理想”与“行动”的关系入手,采用“递进思维”,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终给出明确结论。
六、转化思维
特点:
转化思维,这里是指由实转虚(具象—?抽象)或由虚转实(抽象—?具象)的思维过程。具象是指具体事物,抽象是从事物中抽取的本质特征。如苹果、香蕉是具象的,而“水果”则是抽象的。
应用:
在写作时,从具体的材料中抽取本质性概念,进行立意、命题是由实转虚;把抽象的命题或概念用具象概念叙述、描写、说明、论证出来时由虚转实。虚实转化,虚实结合才能使文章丰富、生动起来。
举例:
201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提供的材料为一幅漫画,而命题时必须要由实转虚,把漫画所传达的主旨转化为抽象概念或语句,然后才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写作。
表达训练(文采飞扬四绝招)
一、修辞
1.比喻
原理(相似性):抽象——具体、深奥——浅显、生疏——熟悉
种类:明喻(A像B)、暗喻(A是B)、借喻(A代B)
效果:生动形象、印象鲜明、深入浅出
2.拟人
原理:人格化(赋予物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效果:生动形象、借物传情
3.排比
原理:结构、语气一致——节奏感
效果:增强语言气势,强化表达效果
4.对偶
原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效果:工整、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5.其他
夸张、重复、设问、反问……
二、引用
1.成语
定义:反复使用、约定俗成、结构固定
特色:简洁精辟、内涵深刻
2.诗句
内型:古诗词、现代诗、外国诗歌
特色:意境美、音乐美、突显文采
3.名言
内型:名人名言、格言、谚语
特色:展示知识面,增强说服力
4.典故
来源:民间故事、习俗、神话、历史事件
作用:展示知识面,增强可读性
5.数据
作用:用数据说话,增强可信度
三、句式
1.整句
特点:形式整齐,结构一致
种类:对偶、排比、反复
效果:增强节奏感和语势
2.散句
特点:形式不同,长短不一
效果: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四、诗化
用法
引用:不做改变
仿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夜里秉烛看书,梦中亦在解题
化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千古心情,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是游子身上的衣裳。
效果
文采最佳展示——若要文章出风采,诗情画意最动手
急躁:遇生难、心不乱、深呼吸、定睛观、题虽变、理不变、细梳理、明隐含
克服 轻率:出题者、设小弯、明限制、思启发、辨词意、莫解偏、急下笔、早成憾
心态 犹豫:怕写错、心犹豫、想写东、恐失西、疑虑多、难下笔、忆规律、信自己
放松:心中充满自信
拥有 仔细: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字斟句酌,纵览局观
坚定:回想审题方法,相信“万变不离其宗”(道理相通的)
误区 限定关系:中心词\/限定词 → 绿色生活 \/ 我与空间
顾此失彼 →片面 并存关系:A + B → 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
其它关系: 必须跨过这道坎 \/ 门与墙 \/ 从一步到一生
引申意义: 脚印 →经历 \/ 路 →历程、选择 \/ 微笑 →态度
技术 停在字面 →肤浅 隐喻意义: 猫、鱼、鼠 \/ 光明与阴影 \/ 今年花胜去年红
断章取义:不该让孩子们在大街上乱跑 →把孩子关在家里是不对的
偷换概念 →曲解 混淆实质: 偶然与成功 → 机遇与成功
审题 理解偏差 →偏题: 猫、鱼、鼠 → 快乐就好
自说自话 →跑题:抛开题意或材料,按事先准备的或熟悉的乱写
流程:
提取 区分 转化 理清 归纳 收放
方法 按形式:命题作文【字(发散→聚合)\/词(引申或隐喻)\/短语(偏正或并列)】
材料作文【单则(析主旨)\/多则(理关系\/明主旨)】
分类 话题作文【明确话题方向,选准角度(不简单重复已给话题,稍拓展)】
按内涵:关系型:因果关系\/并存关系\/交叉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思辨型:尊重规律\/动态发展\/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引申型:由表象到内涵→ 与你为邻 -隐喻型:象征(本质\/特征)→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逻辑:正确理解题意(导向\/限定\/逻辑关系) 例: 见证 (见→亲历实事;证→规律、道理)
正 思想:健康(审美)\/积极(心态)\/明是非 例: 习惯 (健康的、有品位、有正面意义的)
正确 逻辑:错解题意(忽视导向\/限定\/逻辑错误) 例: 猫、鱼、鼠 ( 时代进步、 快乐就好 )
误 思想:不健康(低俗)\/消极(心态)\/不辨是非 例: 个性 (力挺著姐、凤姐、芙蓉姐姐)
基础 原则:鲜明的立场 \/一致的观点 \/纯粹的情感
鲜明 方式—— 原因一:开口过大
原因二:逻辑混乱
误:泛泛而谈 \/含混不清 \/东拉西扯 \/自相矛盾 原因三:构思不足
议论
立意
民族
高度:心怀万象,高而不空 社会
家庭
个人
记叙
单个概念:先放后收(先发散,再聚合) 例 早
发展 深度 关联概念:理清关系,明确主旨 例 “出”与“入”
材料作文 单则:提关键词、明隐含、理关系
逆向思维: 弄斧须到班门 \/ 忠言可顺耳 \/ 进墨者何必黑
创新:多角度思考 侧向思维: 愚公移山 \/ 滥竽充数 \/ 孔明挥泪斩马谡
发散思维:09湖北 站在 的门口 、10重庆 难题
高考作文的五种命题角度
亲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不是亲人似亲人(如资助者)
爱的“心”解读:平凡中的伟大\/平淡中的深沉\/细节中的感动
友情:儿时玩伴\/诤友益友 →纯洁\/健康\/值得怀念和珍藏的
对象 乡情:故乡土\/故乡人\/故乡的记忆 →情悠意远\/淡淡感伤
师生情:师风、师道、师恩 →理解 \/感动 \/启迪 \/榜样
情感体验 邻里情:误会\/矛盾\/帮助 →欲扬先抑、人间温情
顺境与逆境 10·山东 光明与阴影
自信与自负 07·辽宁 我能
一、自己 成长之路 理想与实践 10·北京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主观与客观 10·全国新课标 成才与环境
情绪与理智 04·全国 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
保守与创新 10·福建 让思维转个弯
人生思考 积极心态:自信、乐观、客观、坚强、恒心、包容、刻苦、勇于探索……
道德底线 批判 →理想的批判,有理有据不偏激
真实:有境界的真 独特 →不异想天开,不哗众取宠
价值取向 危害国家利益的,如谩骂、亵渎国家形象
真傻 挑战社会道德底线,如“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后面笑”
恶搞,如无厘头、痞子气 →高考不是写相声、编小品
阻隔:功利化、缺乏信任、阶层分化;竞争压力……
平等、尊重、沟通
现状 渴望 纯粹的亲情、友情、爱情
温情、关怀、爱与被爱
媒介:网络(关上一扇门,开了一扇窗)、电视(公众人物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特殊关系)
二、他人 开放(不能:闭锁心门、疑神疑鬼、惧怕交往、老死不相往来)
慎重(不能:轻信盲从、不择良莠、追腥逐臭、自甘堕落)
相处:换位思考(理解、尊重、包容)-双赢关系(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禁忌:贪、嗔、痴、慢、疑
进步:科技、经济、意识
现状(转型期) 信仰迷失:追名逐利、拜金主义、腐化堕落、信任危机、迷惘困惑
反思 体制缺陷:权利寻租、玩忽职守、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矛盾加剧
三、社会 层次:脱离社会、关注社会、融入社会、贡献社会、推动社会
2010全国卷:猫\/鱼\/鼠
针砭时弊 对象:官场、教育、医疗、娱乐圈、学术界、市井现象、网络现象
公民意识 原则:有理、有力、有节、有据\/人人想说,你说得透彻深刻
原则:挖深度(人性),做对比,显可贵,防幼稚化,口号化
社会责任:适记叙文\/以小见大
自然造人、供养人、进化人 \/人改变(改造 \/破坏)自然
辩证关系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不是全部,更不是主宰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四、自然
对象:酸雨、臭氧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污染、土壤退化、水资源、海洋生态、森林面积、污染事故
环境问题
根源:环保意识、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方式
区分关系:看似相似,本质不同,常易混淆 通俗与低俗
并存关系:一分为二,一体两面 自信与谦卑
关系类型 对立统一:相互矛盾,相互依存 坚守与转变
交叉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高分与高才
因果\/条件关系:单向条件,互为条件 兼听则明
五、事理 递进关系:由前及后,由表及里,由近及远 创业与守业
写法: 立意(高、深、新)、结构(层次分明)、材料(切、实、新)【多用对比论证】
2010·全国卷
捉鼠的猫
要素提炼 吃鱼的猫有一只发表言论(关键语句):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鱼 不劳而获的
审题 鼠 劳动所得
解题方法:由实转虚、由隐转明
“富二代”:贪图安逸,无所追求
吃鱼的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腐败官员:贪污受贿,玩忽职守
立意 “富二代”:不图安逸,自己打拼 职责——绽放生命之花
捉鼠的猫
漫画 优秀干部:抵制诱惑,尽职尽责
议论文: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性散文
常用结构——————→
个人:学习成长
忧患意识 家庭:富不过三代
选材 国家:反腐败
人类:环境问题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 史记 →对历史负责
职责 谭千秋以死保护学生→对师道负责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
2010·全国新课标卷
要素提炼
审题
解题方法:由实转虚、由隐转明
成才与环境:人才成长需要良性环境
立意 成才与主观能动性:强烈好奇心、积极探索(体验) 入题角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问题
成才与积极心理暗示:信任、赏识 →自信
结构较为灵活(但不能脱离主线)
以理为中心,情理交融
组合材料 结构
议论文——参考结构
也可围绕其中一点进行深入论证
典故“孟母三迁” →环境熏陶
环境 联系现实 →小皇帝、小公主
联系现实 →应试教育
牛顿 →苹果 →万有引力
选材 创新
莱特兄弟 →飞机
爱迪生母亲的教子方式
赏识
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成长经历
2010·安徽卷
写景:四水抱城、千溪遍散(水乡风光)
审题 明理:因地制宜←
解题方法:由实转虚、由隐转明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立意 量才使用:客观评价,扬长避短 适合便是最好
人生定位:找准人生坐标,发挥所长
议论文: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哲理诗 议论性散文
常用结构—————————→
孔子因材施教、华佗辨症施治
正 毛泽东 →马列主义 + 中国革命实践
反 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正:诸葛择刘、商鞅投秦
选材 做人
反:东施效颦、芙蓉姐姐
正: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用人
反:杨时斋用人之“短”
2010·北京卷
仰望星空 → 理想、憧憬
要素提炼 脚踏实地 → 践行
解题方法: 由隐转明、辩证思考
有梦想,无行动 → 空想
立意 缺乏梦想,委身现实 → 庸俗
仰… 议论文: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性散文
常用结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理想
周恩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践行
弃医从文 →践行
选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名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现象:信仰缺失;贪图享乐……
2010·江苏卷
生命
要素提炼:绿色 生态
审题 生活
解题方法:发散思维 + 化虚为实(抽象 →具体)
生命之绿:心灵 →希望、和谐、积极 (如从“生命之绿”入手,则更显新意,更具深度)
立意 生活之绿:健康 →饮食、生活方式
生态之绿:环保 →低碳、无污染、生态平衡
绿色生活
结构 形散: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
散文
神不散:中心思想清晰明确、一条主线贯穿全文
反:选秀热(空虚、浮躁)、腐败现象
正:绿色奥运、生态旅游
选材 生活之绿 反:三聚氰胺、垃圾短信
生态之绿:水污染、沙漠化、臭氧层
2010·广东卷
主体:你我(依存关系)
要素提炼:邻 种类:有形 - 无形
特点:有所选择
审题
择邻
解题方法:侧向思维 + 化虚为实
择邻:为何要择 - 如何择
相处:尊重 - 理解 - 和谐 - 共赢
立意 影响:什么影响(好的,不好的)→感悟
友谊:故事 →感想(真情实感)
议论文:略
与你为邻 记叙文:结构必须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结构 形散: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
散文
择邻 择贵?- 择富?
如何择 择信仰!
择风气!
选材 相处:典故——管鲍分金 - 负荆请罪 - 六尺巷 - 求同存异(周恩来)
影响:你 →书籍、科技、文艺
友谊:亲身经历,真情实感

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

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

2011导图作文 导图绘制文案: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2011导图》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1导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11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