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

2019-03-13 高考作文 类别:话题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
1. 话题:
2. 自拟标题:
3. 写作目的:
4. 文章体式: (日记体、拟人体、对话体、书信体;小标题式、段首排比句式、段末排比句式、起承转合式)。
5. 题记:
(50字以内)
6.文章开头:
(100字以内) 7.第一部分:(1)小标题:
(2) 段首排比句:
(3)事例:(时间、地点、感情、人物、环境)
8.第二部分:(1)小标题:
(2) 段首排比句:
(3)事例:(时间、地点、感情、人物、环境)
9.第三部分(1)小标题:
(2) 段首排比句:
(3)事例:(时间、地点、感情、人物、环境)
10.文章结尾:
11.文章要引用的名言、名句、歌词等: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

中学作文提纲怎么写(附实例与训练)
中学作文提纲怎么写(附实例与训练)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编写作文提纲的好处。
(二)掌握编写作文提纲的基本结构和方法。
(三)训练编写记叙文、议论文提纲。
二、教学重点
(一)作文提纲的基本结构和编写方法。
(二)训练编写记叙文、议论文提纲。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任意发挥,从而出现:观点不明、重点内容遗漏、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弊病。为了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保证写作质量,我们一定要先写份提纲。
那么什么时侯列作文提纲为好呢?
一般说,作文提纲,应该在审题、构思、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之后进行。
太早了,提纲没有针对性;太迟了,提纲不能发挥作用。
2.如何写记叙文提纲
㈠以下一位学生的作文提纲,你们看是否一份好提纲?
题目:记一次拔河比赛
段落:
(1)开头。
(2)拔河比赛经过。
(3)结尾。
评析:这份提纲过于简单,毫无价值,推想不出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因为一般文章都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主要部分
展示:比较好的写作提纲
题目:记一次拔河比赛
正文:
一、开头概述事情的时间、结果等。可以议论事情对我的影响。
二、中间从前到后详细叙述事情过程。
1.出发。(时、地、人等以及心理)
2.到达。(有场面描写)
3.比赛。(细节、个人、自己的感受)(详写)
4.成绩、心情。(点出意义即主题句)
三、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㈡记叙文提纲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一、拟定标题
二、中心思想
1、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2、“提出、强调、重申”主题句
三、选择结构
1.纵向式。
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过程进行,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基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选用这种结构,易生沉闷感,这就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2.横向发展式。
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分成几部分。
A.并列式
一般写的对象是横向的、静态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往往运用序码,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B.递进式
一般写的对象是纵向动态的过程或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
四、标明层义(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纲要,应详细写)
层义是提纲主体部分,有两种写法:
①、标题写法,用几个到十来个字描述。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
②、句子写法,用完整的语句描述。这种写法长处是:具体明确。
根据具体情况,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
五、方法、技巧提示:
1、表达方式
2、叙述顺序
3、修辞方法
4、详略、抑扬、悬念
㈢经典作品提纲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鲁迅《祝福》的情节,用自己的视角,以《祥林嫂》为题列一份简明的写作提纲。
《祝福》中鲁迅的写作提纲(思路):
题目:祝福
主题:通过写祥林嫂不幸的遭遇,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
结构选择:纵向式(倒叙)
正文(层义):
1.序幕:鲁镇的祝福景象,鲁四老爷及其书房
2.故事结局: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寂然死去
3故事开端:祥林嫂外逃帮佣,初到鲁镇
4.故事发展:被人劫回,逼迫改嫁
5故事高潮:丧夫失子,再到鲁镇。捐门槛,未能“赎罪”,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6.尾声
㈣编写提纲训练:
请同学们以《我的外公》或《我的老师》为题,编写一份较详细的写作提纲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例:题目:我的外公
一、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人
二、层次安排:
(1)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来未见面的外公(略写)
(2)中心部分:
①外公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看书等四件事(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3)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采用侧面描写)。
这份提纲列的特点:第一、中心思想明确,有教育读者的作用;第二、选材新颖,各段内容都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而且层层深入地写了外公不仅自己爱学习,还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写法多样。
3.议论文提纲
(一)议论文的提纲举例:
标题:生日
主题句:生日应当过得有意义。
内容简介(考试不必写):反映当今社会为孩子大操大办生日的社会现象,指出这是关系到民族美德的思想问题,主张生日应当过得有意义。
结构:并列式
正文:
一、开头:论题即生日。
二、中间:论证
1.指出现象:为娃娃大办特办生日的社会问题。
2.分析论证:
(1)大办特办关系着民族美德和思想腐化问题。
(2)攀比奢侈的恶果和正确的解决途径。
三、结论:照应开头,突出论点,讲辩证。
正文:
一、开头:论题即生日。
二、中间:论证
1.指出现象:为娃娃大办特办生日的社会问题。
2.分析论证:
(1)大办特办关系着民族美德和思想腐化问题。
(2)攀比奢侈的恶果和正确的解决途径。
三、结论:照应开头,突出论点,讲辩证。
(二)议论文提纲编写,一般应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
2.先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后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
3.选用哪些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阐述论点?
4.用什么论证方法?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过渡?
5.怎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提纲举例:
请同学们回忆初中《谈骨气》看看这篇文章的提纲:
一、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分析: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
三、从不同角度论述:1.文天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四、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四)议论文提纲写作训练:
根据庄子的“人不以善言为贤”选取一个角度,编写一份作文提纲。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析:
题目:善言者必贤乎
一、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善言者不一定是贤才,贤才也不一定善言。
二、中间部分多角度分析论证:
1.善言者不一定是贤才(秦桧、魏忠贤)
2.贤才也不一定善言(莱特兄弟)
3.善言的人也有贤者(魏征、周恩来)
三、结尾重申中心论点
K一(2)班苏彬鑫
(五)编写提纲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1、编写提纲过于简单。
例如:
题目: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二、说理论证:
1.勤奋学习便会取得成就
2.不勤奋学习必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提纲太简单,看不出作者的整体构思,实际写作时,仍然需要边写边想,这就没能起到提纲应有的作用
同样是这个题目,另一份提纲则明确具体、条理清楚:
题目: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二、分析: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2.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3.“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三、多角度论证:
外国: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2.高斯的例子;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4.引用狄更斯、巴尔扎克的话。
中国:1.唐代的诗歌:白居易的自我写照;2.明代的药物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3.清代的绘画艺术:郑板桥刻苦画竹的诗句。
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
2、编写提纲逻辑性不强。
例如:题目: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二、说理论证:
1.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3.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4.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
这份提纲将“为什么”与“怎样做”混在一起谈了。提纲不合乎逻辑,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混乱。
逻辑清晰的写作提纲应是: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二、说理论证: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珍惜青春
1.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
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二)中学生怎样珍惜青春
1.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2.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4.课堂总结。
在作文前认真编写好作文提纲,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条理清晰,中心明确。坚持写提纲,也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同学们要养成写作文提纲的好习惯。
5.课外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6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等地区)高考作文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是3.7%,2003年18.3%,2005年是27.8。
要求全面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正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且正文前要有200字左右的写作提纲。
板书设计:
记叙文写作提纲基本结构:
1.题目(拟定标题)
2.简述中心(主题)
3.结构选择
4.标明层意(详细)
5.方法、技巧提示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

作文思路训练(提纲)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引——面——点——结
题目:
引:(景物渲染,悬念或引用)
面(背景、平时表现,铺垫)(概述就好)
点(典型事例:起因、经过、结果)(概述就好)
结(议论抒情升华主题)(写出来)
班级 姓名 座号 (二)起——承——转——合
题目:
起:((景物渲染,悬念或引用))
承(背景、铺垫)(概述就好)
转(起因、经过、结果)(概述就好)
合(议论抒情升华主题)(写出来)
作文思路训练(提纲)
班级 姓名 座号 (三)类比——对比
题目:
开头:(景物渲染,悬念或引用)
一方面(物,他人,历史,反面等)(概述就好)
另一面(人,自己,现实,正面等)(概述就好)
结尾(议论抒情升华主题)(写出来)
班级 姓名 座号 (四)三个片段组合
题目:
开头:(景物渲染,悬念或引用)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行业,小爱到大爱,不同范围,不同对象。可以并列,最好是递进)
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结尾(议论抒情升华主题)(写出来)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 话题作文提纲训练题目文案:

作文优秀结构提纲示例
一、《人不如求己》(关系型话题)(驳论式)、
(一)1、求人优点:他人的实力雄厚,可以借他人来拯救自己,但只的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的难处,然后对症下药,从根本解决问题。因为:
A、求人只是治标不治本
B、有时远水解决不了近火
C、欠人情
2、求人的原因:、
A不自信,认为自己无法解决困难
B、求人的后果:过分依赖他人,自卑,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3、求己优点:
A、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B、建立自信心
C、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救命稻草抓在自己手中------求人不如求己
(二)层进式结构
1、求人不如求己
2、人总是要脱离父母,朋友的帮助,独自打拼
3、不是任何事都会有人帮助,不是作任何事别人都能帮助,这时我们得靠自己
4、遇事求己者,才能积累经验,成为自己的东西。
5、遇事靠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5、总结:观音跪拜自己,他知道求人不如求己。我们也应当像观音那样,遇事求自己。
(三)层进式结构
1、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2、别人终究是别人的,不能变为自己的(反证)
3、只有自己走过,才认得路
4、自己新手完成的能给自己信心
5、求己,尽心足矣!
(四)对比式结构
1、遇到难事,先考虑自己解决,求人不如求己(亮观点)
2、人生必有挫折,这些挫折只有靠自己击败,才可以使人生之路的困难减少,就像闯关一样,闯过的关卡只有闯关成功,后面关卡才会减少,闯关失败,就会有新的困难(原因)
3、自救者方可得救(重要性)
4、求人不一定得到有用的助力,还可以是你时间上的阻力(驳)
5、求人的效果是暂时的(驳)
6、凡事求己并不是一种固执,一味坚持自己,适时还需要他人的帮助(辩证析)
二、《我和我们》(关系型话题)
(一)比较式
1、“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群体。
2、论智慧,“我”不比“我们”。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论力量,“我”不比“我们”。一个“我”在这茫茫宇宙中是何其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3、论综合实力,要看“我们”而不是“我”。
4、这些例子,足以表明,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
5、因此,“我”并不是一个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我”重要,“我们”更重要!
(二)并列式+分总
1、“我”是龙的传人,生长在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我”热爱我的祖国。
2、“我”是个求学之人,漫步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
3、“我”是个平凡的人,却像一粒种子,将悲与喜都种在亲情的土壤里。
4、“我”很懦弱很平凡很孤单,但是“我们”拥有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有不可泯灭的灿烂文化,也有至真至善的平凡真情。
5、“我”不能离开“我们”而独立存在,“我们”永远是一体的!永远永远!
(三)层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方式层层深入,步步发展。
1、“我”,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我们”,一个气势雄壮整体。“我”和“我们”孰重孰轻。
2、可是,“我”就“最不重要”了吗?
3、“我们”重要,“我”也重要。
4、我们“重要”“我”更重要。
5、重视由“我”组成的“我们”,更不可忽视组成“我们”的“我”!
三、《人生如戏》比较式+否定式
1、有人说人生如戏,我却认为戏不如人生
2、戏不如人生,戏是用来表演别人的故事的,而人生却是生活着真实的自己
3、戏是需要不断地排练,而人生只的一次,没有排练的过程
4、戏的舞台只有方寸之地,而人生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结尾
四、《加强社会道德修养建设》(类比式:比喻论证)
1、加强社会道德修养建设,犹如打预防针
2、起到预防作用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
3、能形成抗体,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4、在病还未发生时就要打
5、要对症下药,打对地方,打对药,
优秀文章欣赏;
入世与幽隐罗兰
你说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说:“想隐居是因为世界太浮华,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份才情吧?”
其实,你一点也不例外。林语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蜘踌闹市说隐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说,一年到头向往山林幽隐,却极少时间真的去看看山林,别说在山林去居住了。(提出问题)
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经常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呢?
我想,这就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们的天性有此两面。一面想要表达自己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一面想要摆脱这种无形的催迫,而希望遗世独立以求得心灵的自由。(原因总述,下文按这两点两阐述)
事实上,我们无论有多高的才华与才干,如果这世界只剩了自己,也就证明不了自己的价值,我们必须在人群之中,通过别人的评价,得到别人的接纳,才会显出个人的价值。而这对个人价值的肯定,是每个人先天的需求。如果说,人生有什么意义,那么,这一肯定,就是使人觉得有意义的力量之一。否则,穿衣吃饭,以终无年,岂不枉来一世。(入世的根本原因)
我想,造物者一定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给了人类一种任务。它让我们彼此帮忙,各自贡献所长,使大家能互相弥补,彼此照顾。卖菜的、送货的、收垃圾的,弥补艺术家的虚无缥缈;艺术家弥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精神自由的渴求。商人帮忙艺术家去推销他们的作品,使它能够普及;艺术家给商人心灵上的提升,也给商人带来金钱财富。世上有喜欢烹调的人,有喜欢种菜的人,有喜欢操纵机器的人,有喜欢发明的人……各式各样的人们,组成了社会,生活才可以顺畅安逸,不致发生问题。(入世的社会前提条件)
前几年,我去欧洲旅行,一进伦敦市区,未见想象中英伦街道之美,反而触目皆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袋,排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原来那一阵,倒垃圾的工人闹罢工,硬是不把垃圾车出动。高贵的英伦仕女们变成最束手无策的一群。因此,格外使人想到,在这社会上,没有准比谁更高一级,而只有谁能付出自己所会做的一份去使别人得到什么好处。能有这一份付出,而得到别人欢迎的人,就是受到接纳,肯定了他生存的价值的人。(入世的社会动机)
我们“蜘踌闹市”的原因,就是在寻求这份肯定。因此所谓的人世,它基本的动机,其实是在要求“付出”。当他有收获的时候,所得到的无论是钱或是名,都是一种被肯定的象征。这就会使我们觉得快乐,觉得不白活,也觉得安全。所以,入世并不是虚莱,也并不违背我们所向往的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那另一种完成。(分析入世的结果、价值)\/\/
幽隐是另一种找到自己,面对自己的方式,单是在人群中得到肯定,往往并不能使我们觉得满足。我们还时常需要有机会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并且有机会冷眼旁观,独立思考。事实也是如此,在人群中,我们往往不太有机会静下来思想;也不太有机会使自己继续的充实,未免有点担心自己会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因而也失去了被人接纳与认可的条件。因此,认真说来,要求幽隐的基本动机也是在于对自己个人价值的要求肯定,要求稳固,为免在人群中失去了有所贡献的能力,才希望“退而结网”。(幽隐的动机)
这两者,在基本出发点上并不矛盾,是不是?
既然幽隐的内在动机并不完全是逃避,而很可能是“以退为进”的另一种求取被别人肯定,也被自己肯定的方式,那就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了。
竹林七贤至今传名,他们也是在用隐遁的方式来求取至少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而他们的特立独行,也使世人用另一种心情接纳。因为他们代表了人们时或也会有的一种对遗世独立的神往。(幽隐的本质)
事实上,“遗世独立”也只要神往一下,就足能产生“清燥热,止烦渴”之效了。谁能真的在“遗世独立”呢?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寄给梦想”的,内容就是写我自己想去七星山外买地造屋去幽隐,但最后却醒悟,自己根本不可能到那儿去住。大概这一境界也只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吧?
能满足这份遁世之念的,大概还是旅行。我常觉得旅行就是在摆脱口常琐务的牵绊,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找到自己,面对自己,而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心情,来回顾自己奔波其中的这世界。旅行是不消极的,但它有“逃离”的作用。这旅行,最好是一个人走,当实在不能一个人走的时候,也至少是参加一个谈得来的团体,让大家一致同心的“逃离”现实一段时间。这是很好的一种治疗;也是很有效的一种“充实”。能有机会重新整理自己,辨认方向,了解人间世界。然后,你将发现,它会使你非常想要回到原先你所厌倦的那个日常的、繁嚣的、机械的、平淡的或浮华的世界,去为别人做事,也接受无数的别人,直接间接,为你所做的服务。(怎么做)
流浪与回归高冰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爱情像“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提出问题)
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原因1:厌倦)
他们在心底自语: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时光。于是,有从婚姻的城堡纷纷走出去的,有从熟悉的故土纷纷走出去的,有从乏味的工作中纷纷走出去的,甚至有从生命这头走向了死亡……人们态度坚定,义无反顾,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大悲剧,一种深刻的厌倦情绪无从排遣的必然结果一一人类的大迁徙,大流浪。(递进:原因2:厌倦的结果-----向往流浪)
一个人,当他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改变生活困顿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而“流浪”正是“冒险”的具体行动。我们知道的许多大冒险家,往往是流浪者。分析他们的行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对社会有意义的因素,但根本点都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厌倦情绪。(递进:流浪的目的)
我们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灵的流浪者。
那么,流浪者的情形如何呢?(过渡)
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这个“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家,它的涵盖面很大,是所有流浪者想回来的一个托词,一个沉甸甸的恋旧“回归”,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充满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无穷。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腿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灵劳累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于是,久存于心底,总不敢窥顾的一个铭心刻骨的词冒出来了一一“家”。心头一惊。原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恋的归宿,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原来,我们只是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想有个家”,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者的心魂。回去吧,我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对从前嫌弃厌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土也可亲,城也可恋,人也可爱,梦里总是从前的人和物。“回去”又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头,并构思着一步步具体的行动。最后,终于“回来”了。(回家的原因:流浪的疲倦)
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
人生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着一个信念一一流浪与回归。(总结点题)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话题作文提纲训练》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话题作文提纲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