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

平凉振中堂医院——左中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重大进步。解放以来,中国社会经过两次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构成了三种不同的社会模式。1949年解放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以阶段斗争为纲”,1978年到2002年十六大,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六大以来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种模式下,领导方式和社会实践结果都是不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不断地搞运动,每次运动都要一分为二,不断地从自己队伍里分出去一部分人作为“敌人”或跟“敌人”跑而犯了错误的人。结果是队伍越分越小,天下大乱。科学保健都要冠以“封、资、修”,预以批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确立后,克服了不断搞运动的弊政,集中全国人民的精力搞经济建设,取得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一味抓经济建设,抓GDP的增长值,也出现了偏颇,这就是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别。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吸取了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正反多方面的经验教训。吸取了国外成功与失败的理论与实践,非常及时地提出来的建国思想。对今后中国的发展将具有决定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解放后,长期以来,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我们经常违背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马克思是非常关心人,爱护人的。马克思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鼓励个人才能的发挥。马克思呼吁要把人从生产桎梏和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不只是“人民”的总概念,而是具体到每一个“人”。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强调人文精神,人本主义,大讲人道,人性,人权。我们却一开始就把资产阶级看敌人,“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因此,我们不提人文精神,人本主义,不断批判“人道主义”“人性论”,把富有“人情味”的戏剧长期禁演,避谈“人权”,几乎到了“谈人色变”的程度。现在好了,党中央正式提出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精神,倡导“人道”、“人性”、“人情”、“人权”。
以上指导思想的进步,对我们医学界来说,是感到无比亲切的,中国古代,历来主张“上医医国,下医医人”。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医国靠政治家,医人靠教育家,医病靠医学家。但贯穿其中的是一个“医”字,就是对人的关怀。关怀人的肌体健康,就要医病;关怀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就要医人;关怀人的生存环境,就要医国。我国医务界也确实有人从医病开始,进而医人的,最突出的代表就是鲁迅;也确实有人从医病开始,进而医人,医国的,最突出的代表是孙中山。因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国医人同旨医意,历来是我们医务界的信条。为此。我们医务界人士关心国家政治生活是顺理成章的事,国家政治生活会影响我们的中医药事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国家人民的医疗健康事业会大有希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环境出现了空前的变化物质丰富了,饮水饮食,进餐的形式多样化了,人的工作压力,竞争方式都有了变化,人对信息的获得的渠道也多元化,……这些都成了影响人的健康因素。
在实施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求我们应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健康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今天就以养生保健谈些中医保健知识及原理等。启迪人们对健康的关爱。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可见人体健康状态是人体内环境(包括身心两方面)之间和人体与外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综合表现。这说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状态的界定不是单一层面的,而是整体,综合的概念,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
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玉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可见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均认为人体阴阳二气的运行协调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人体阴阳双方失去了协调平衡,称为“阴阳失调”,这标志着机体生命活动存在某种程度的失常而为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调和阴阳,使之于协调平衡,维护机体的健康平衡状态。是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最终目的。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根据中医学理论,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破坏。则标志着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生。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情志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由此看来养生,保健,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解决好人体内在环境的阴阳平衡,其次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的阴阳平衡,再次解决好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平衡。
中医学重视人体内环境,比如人患感冒,发热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尿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学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已有几千种抗菌素还不够用。这是现代医学的最大困惑。中医学则不然,治病用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子还有两千多年前的方子,临床上还很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自然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养生的前提就是根据个人的具体身体状况不断调整,自身内在环境。如阴阳的平衡,脏腑功能的协调,……等。这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恬惔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学认为养生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要适应自然,要顺四时,要和自然界微生物细菌等和谐共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环境里,这个环境不是纯之有纯的,净之有净的。如果我们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到医院作检查,可以发现从口腔到咽喉再到全身不知道要有多少细菌和病毒,虽然细菌存在病毒繁衍,为什人却不得病呢?
这个问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比较容易理解。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本来是可以完全和谐的,大自然给予人的生存的权利,同样也给予细菌的生存权利。这些细菌、病毒如果与人和谐共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不会生病。但如果外界受风寒署湿燥火等邪气影响。或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改使人体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给予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生病。养生要顺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医学认为要研究四季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已的全过程。这就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学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学把许多致病因子,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的太凉,冬天暖气烧的太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学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学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在养生中亦是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在临床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尿酸,脂肪肝等疾病大多都是吃来的。因此《黄帝内经》中说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至今仍是我们膳食养生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养生,维护健康的重要方面就是人和社会和谐关系,我们以为人与社会关系就是人在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中人是其中一员,家庭是其中的一个单元,现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氛围变了,物质条件变了,家庭也向微型化,社会化在转化,这就要求我们为了健康。要适应社会融于其中,获得自由和乐趣,拥有健康养生延年。俗话说:“英雄识时务,好汉入潮流,不识时务不英雄,不入潮流不好汉。”道法自然,遵重客观,适应客观,乐对客观,应变客观,悦乐之中度天年。
总之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性且复杂的学问,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要根据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要有动态意识,进行及时调整。坚决要反对盲目赶风潮的养生倾向。因为,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自己的生命体征,当时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变化而相应改变。才是正确的。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

可持续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内涵。它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而且深刻反映了当代自然环境的新变化和中国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规律的新认识。这些新认识比较集中地体现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科学的进展中。作为研究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及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它在自然环境的前提性和本体性、自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内在关联、尤其自然环境与经济的互动联系等方面,揭示了一系列新的规律性内涵,从特定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首先,自然环境的前提性以可持续的新概念表现出来,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本体性意义,也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环境一体化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这一要求的直接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曾阐述自然的前提性和本体性意义:“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人们在物质生产中改变着自然;但是,“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人任何时候都无法离开自然条件而生存,这些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
自然环境的前提性和本体性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宇宙飞船理论的新形式出现。这一理论认为地球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是一个需要不断消耗自身有限资源的独立系统,其延长寿命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宇宙飞船内部的资源循环。宇宙飞船理论从反面突出了地球自然环境的本体性意义。1972年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则从动态发展的方面展望了地球生存的前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这一意义: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等现有趋势继续下去,这个星球上的增长极限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发表的可持续发展宣言表明,可持续概念是自然环境本体性意义的某种现代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上升到人类和地球生存发展的本体论层面上来认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共17大报告所说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深刻反映了当代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
其次,自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以其动态协调平衡的一系列新内涵展现出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规律认识的新进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这些认识新进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环境科学表明,地球表面的气圈、水圈、土壤-石圈和生物圈主要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展现了一系列动态平衡规律。例如,地球热力学的进展反映了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与反射到空间的能量之间的平衡。根据每秒1370瓦\/平方米的太阳常数,地球从太阳接收的能量为1.751017瓦。由于吸收率为70%,地球对于太阳吸收的能量为1.231017瓦,一年吸收的总能量为3.7106夸特。鉴于地球上人类消费的能量大体为4.35102夸特(2006年数字),因而前者是后者的8500倍。这些总量关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系统能量流动关系的新认识。
自然环境系统的统一性也体现于生态系统的规律。主要有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环境变化的选择压力作为制约因素迫使生物体自身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各种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统一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的规律,以及生态系统发育进化的规律,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和动态平衡。现在,由于世界上近乎半数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多样性正在丧失,这种生态系统规律正以危机形式强烈地反映出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因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中共17大提出的要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既是形势的要求,也是这种自然环境规律的客观要求。
再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成为自然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联既表现为人对自然环境演变的深度影响,也表现为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的强烈警示,还表现为当代人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和积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这一规律的多重要求。
恩格斯曾就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认识这些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人类由于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不断地作用和改变自然环境,因而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确定参与者。人的活动介入和影响自然的程度在今天不同于以往。当今世界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所受到的污染和破坏已达到危险的程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可能90%源于人类的活动。1970年至200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上,全球20%至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如果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至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环境危机表现为全球性的特征,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统一性以新的震撼形式表现出来。
与此相应,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由于环境演变的自然与社会因素显示了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关系,因而正确认识和积极保护自然环境需要把握其中辩证关系的丰富内涵。当代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医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自然科学系列和环境社会学、产业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社会生态学等社会科学系列,以及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技术科学系列逐步发展起来,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知识基础。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科学的运用,中共17大所提出的下述目标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等。
最后,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为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殊层面,从特定角度展现了两者互动的规律性内涵。它不仅一般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把经济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确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公务员之家:
关于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内涵主要有以下方面。
环境因素渗透产业全过程。环境不是生产的次要因素,而是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和贯通因素。为此,产业生态学要求将环境因素全面纳入产品、服务的设计开发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基于污染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观念,通过资源循环和能源高效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目标。
资源在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生态经济学强调生态的“吞吐力”:从自然吸取而投放到经济系统中的东西与返回自然环境中的东西的平衡,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该平衡要求资源的获取率应等于再生率,即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废物排放率应等于生态系统的同化率,即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经济机制渗透于环境过程。环境经济学运用产权经济学和外部性解释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过程,提出了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市场机制,其运用包括保护产权、排放贸易准许、污染税收收费与财政补贴等措施。
中共17大提出的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际体现了上述规律性的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

整体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
中广网05年03月25日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的整体发展。这种发展观以唯物辩证法为根基,把“自然—社会—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然—社会—人”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新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也体现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整体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在当代中国,能否树立社会整体发展的观念,坚持走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业已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
整体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话题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资本、商品为核心的异化社会,为了扬弃这样一个“物性膨胀”的单向度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实现整体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思想源于对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把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由于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人类社会应该走整体发展的道路。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圣西门、孔德、斯宾塞、黑格尔等人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出发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他还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组成的;它表现为这些个人所具有的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是个体的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整体。以后,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现实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说明在马克思看来“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所以,人类社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是人类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根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特征是人类社会在宇宙世界中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从社会有机体理论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它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社会有机体的结构作了详细的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是马克思对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表述。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可以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表明人类社会主要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部分构成的。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进一步探索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他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
的发展。
由于社会有机体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部分构成的,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应该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整体发展,检验社会发展的标准应该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整体标准,社会发展规律应该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要素的矛盾运动,所以,那种把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简单地解读为像物理、化学定律那样的机械决定论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恩格斯晚年十分清醒地指出:“历史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针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片面强调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错误,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用总体理论分析了社会结构,在他看来,“社会”是由“经济”、“法和国家”以及“纯粹的意识形态”三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来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批判,因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社会批判理论。
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特征还表现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全面生产”理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构成了人类社会“全面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也构成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重要区别。
伴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的产生“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这说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需要,需要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源泉。马克思非常重视“需要”,他认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在他看来,旧哲学的缺陷之一就在于在理解人和社会活动时“习惯于用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人又会创造出新的需要。从现实的“人”出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需要”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人的利益。所以,从人的需要出发,也可以说是从人的利益出发。不同时代的人、同一时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作为人类社会,只能从整体上满足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根本利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这说明“意识的生产”也应该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5个基本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需要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和意识的生产。由此可见,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整体,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最基本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而意识的生产则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生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需要的生产与其他4种生产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生产,而是一个互相作用、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人具有不同的需要,并且这些需要又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社会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并且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的整体发展思想有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它以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思维作为其内在依据。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整体性是宇宙世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因而人们惟有通过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才能认知世界并改变世界。卢卡奇、柯尔施十分赞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思维,在他们看来,整体性思维(他们也叫“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而“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却背离了这一核心,因而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卢卡奇在《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总体范畴,整体对于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所以,整体性思维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理论的重要基础。
由于马克思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深刻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整体发展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话题。
整体发展:新旧发展观的根本分野
二战以后,一大批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相继产生了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口总和约占世界人口的74%。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
展问题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发展,因而备受全世界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国民生产总值年增5%左右。但是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完全能够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经济的增长甚至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尤其在拉美国家,情况更为严重。例如,20世纪60-70年代巴西经济增长率很高,甚至一度超过了欧共体的经济增长率,跻身工业16国。但是到了80年代,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巴西1.3亿人口中有7000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正如巴西总统自己所说的:“巴西经济很好,但巴西人过得很苦。”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状况一方面说明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不协调仍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并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那种只顾经济发展而牺牲其他因素发展、以经济指标作为社会发展唯一标准的传统发展观最终必然危害社会的发展,必然要被新发展观所取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对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社会发展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首先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发展”这个概念的再认识。波士顿大学教授、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保罗·P·斯特里登认为:“发展必须重新下定义,应叫做向当今世界主要?敌人?: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开战。若按总增长率来衡量,则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若是按工作、公平和消除贫困来衡量,发展则是失败的或仅仅取得了局部成功”。因此在他看来,“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成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发展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即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这说明社会的发展内含着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结构各个部分的整体发展,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应该被看成是复杂的多元的:经济的、社会的、科学的、文化的……它必须具有一种综合的特点,即包括社会生活的多种表现形式,并符合植根于各国人民的历史财富和道德的文化的目的。”由此可见,社会的整体发展是人们在总结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它凝聚着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新思考,也显现出150年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新发展观不仅强调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且强调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社会的发展受到4个变量的支配,4个变量之间的互相作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4个变量包括两个政治变量和两个经济变量,两个政治变量分别是指政府能力(或权力)和人民参政情况(或民主化),两个经济变量则是指经济的增长和分配。亨廷顿也认为,社会各因素之间、社会发展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所有好事一起发生。对于社会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变量”的制约我们暂且不作讨论,但是阿尔蒙德、亨廷顿给我们展示了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有机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制约,这就要求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速度与质量、发展与稳定等多种关系,合理平衡各个发展目标的顺序,合理平衡各个发展因素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的整体发展。
新发展观也非常强调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佩鲁认为:“更重要的是,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在他看来,在当代社会“文化危机要比经济制度失灵更为深刻:其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发生了危机”。佩鲁还认为,物质利益绝不是造成社会冲突的唯一动因,调和物质利益上的对立要比文化冲突更要容易些。这些观点足以说明西方学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会不断显现。
以整体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重大超越,是否坚持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构成了新旧发展观的根本区别。首先,新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强调这两者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发展包含着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方面与经济增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新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综合的”,要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人口、环境、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其他相关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整体中的某一部分为代价,而应该协调发展。最后,新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要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社会发展也不能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现代化中应该包括人的现代化。法国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深刻阐述了新发展观的基本特征:“这种新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他把整体性看成是新发展观的首要特征。佩鲁认为社会发展要考虑人类整体的各个方面、各种关系的发展:“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整体性的;这种发展使技术受到各个人类共同体知识的、社会的和道德的约束。世界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以社会整体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观。20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正当人们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人类却又发现自己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耕地减少、人口膨胀、资源耗竭、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类社会进入了“增长的极限”。于是人们不得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反思发展的模式。经过探索,在20世纪末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资源、经济、生态、社会各个要素的整体发展,追求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它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显而易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核心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整体协调发展,这是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界,劳动者什么也不能创造。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整体发展: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20世纪的后20年,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由于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些“失衡”的现象,突出表现在:第一,区域结构失衡,城乡差距拉大。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与内地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0744亿元、31385亿元和15891亿元。据《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1期报道,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由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1.9%,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基本保持在7%左右。从总体来看,2000年农民的消费水平大体只有1985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200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
3.2倍。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是亿万农民的人均收入、农村的公共卫生体系远远没有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所以,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不完全的、低水平的小康,“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
第二,分配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1986年为0.19,1994年为0.37,1995年为0.43,2001年为0.39,而2002年为0.4,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农村基尼系数上升更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0.31,90年代中期为0.41。与此同时,发案率呈同比增长态势,仅杀人案件从80年代中期10万分之1.6上升为近年来的10万分之4.1,2003年上访人数骤增,说明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稳定有一定的联系。目前我国高收入阶层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家、外企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房地产开发商、歌星、影星等。同时低收入人群不断扩大,社会的弱势群体生活困难,整个社会出现收入上的两极分化。对于分配结构失衡还存在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科技人员在高收入群体中比例较小,以致于很多中学生长大以后宁可当歌星、影星而不愿意当科学家;二是在高收入中,还包含了一些非法收入,如偷税漏税、贪污受贿、制假售假等等。
第三,社会结构失衡,文化发展滞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的成就有目共睹,相比之下,文化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到人口总数的5%,文盲和半文盲却占了人口总数的9%,而在西方中等以上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一般占人口总数的30%左右。2001年《跨世纪上海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与研究》显示:上海市民1999年科学素养达标率为4.3%,相当于10年前欧洲共同体的水平,而美国在90年代初已经达到了6.9%。令人遗憾的是上海市的水平竟然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上海市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科学素质达标率仅13.4%,而美国1990年为24.3%。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200名),这些都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
在社会失衡若干表现中,文化的滞后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将会不断提升,而国民文化素质的相对落后,又会成为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生产力包括人—主体生产力和物—客体生产力两大要素。研究表明,在农业社会,主体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业社会,客体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到了现代信息社会,掌握高科技的人—主体生产力对社会的发展又将起着重大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而主体生产力的不断解放有赖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所以列宁在晚年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反复强调:“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失衡也许是社会发展的代价,但是为了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要求我们自觉摒弃传统发展观,树立整体发展的科学发
展观,这是时代的要求。
来源:求实责编:徐焱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汇报文案:

第一章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为发展而奋斗。从语义上讲,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逐步过渡与转化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西方发展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发展问题,后来又逐步出现了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方面,涉及什么上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发展和发展观问题始终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观念,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进步水平。党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从提出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吃穿用”问题,到提出经济工作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量力而行的方针;从“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思路的提出,体现出我国发展观的不断进步。正式提出并完整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对这样一个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把它称作“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两个月,胡锦涛同志在江西、湖南的两次考察中都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在江西考察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在湖南考察时,胡锦涛同志又强调:“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2003年11月24日,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安排好经济工作。此后,“科学发展观”的提法开始在党的会议和文件中被普遍地使用。
2004年2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这是党中央为推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开班式上,温家宝同志作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落实措施。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4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时,特别强调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发挥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表明,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视和努力下,科学发展观正在被确立为我国发展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更加完整的表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2008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调研时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的重大契机,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那么,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样式背景下提出的?或者说,我们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科学发展观并用它来指导我国的发展实践?
一、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比如,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的淡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的河段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很大。又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头重、一半轻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矛盾问题,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的统一协调问题等,都比以往更加复杂,更加尖锐,社会各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深的烙印。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面监的新任务,是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广大的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要求从过去那种偏重于解决温饱问题、偏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上来。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有不少缺陷;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运行,但机制还很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而那个时期在社会领域的某些积极成果,例如社会公共卫生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却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有所流失;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矛盾与缺陷开始暴露出来。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所形成的发展观念,必须有相应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使我们开始有条件解决过去一直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基本步入小康社会,国家财力和经济实力都有了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三、总结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
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计划”到“一五规划”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的发展情况看,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取得的经验时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四、应对“非典”危机的斗争
2003年初,我国发生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这场举世关注的疫情,暴露出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些非典疫情严重的地区严重缺乏传染病医院的现实,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滞后,给了我们直接的启示,引起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发展观的审视和反思。一场“非典”危机可以让很多东西改变。温家宝同志说:“一个民族在危机中可比平时学到更多。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还不够协调。
2003年6月17日,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座谈会,他在总结发言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同年7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招待会上,在谈到“非典”危机时,温家宝同志说:“抗击非典斗争给了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物颀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五、观察世界大势、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外发展理论成果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
要成果。有多种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世界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这些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其许多科学合理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以便少走弯路,发挥后起优势。但是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发展中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到,这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到巨大压力。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希望在写《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