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

2019-03-13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

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韧性、色彩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权威专家解析】
北京卷作文话题1保持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对稳定性。
从命题方向角度看,坚持了“立德树人”的考察方向,重点在于引领考生以及之后的历届学子要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
【解析话题1:韧性】
从命题内容角度看,“文明的韧性”,属偏正式短语,韧性是核心语,是个抽象名词,考生写作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文明”是修饰限制成分,规定了“韧性”的方向与维度。整合起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从命题形式角度看,与往年一致,继续采用材料+题目的格式。题目是关键,材料是作文立意与行文的引导与梯子。考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提示与引领,完全可以创作出一篇出色的作文。材料第一句话——“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给我们明确了核心词“韧性”的定义;材料第二句话——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可以理解为我们写作的视角与范围;材料第三句话——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作文我们作文的重点部分,“关键时刻”,都有那些时刻?这些时刻,文明的韧性如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材料第四句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我们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明的韧性又能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当材料的这些方面和角度都充分考虑清楚的时候,一篇议论文呼之欲出,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才情,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

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解析(北京教育考试院)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坚持立德树人,稳中求进,结合北京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关注时事等特点,从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角度,在试题情境选择和问题设置上,突出对学科基础、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在试卷的整体性、丰富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把回答高考语文试题,作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上的最后一堂课,一直是高考语文北京卷的重要认知。
因此在试题素材选择和题目设计上,不仅注重高考的区分功能,同样也注重其教育价值。
写作:成长与发展是关键词。
年,众多年出生的同学已经长成为青年,走进高考考场。
大作文第①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意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在成长的过程中,考生经历过年的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的场景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印记。
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年过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来,他们会感受到在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考生还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在体验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青年学子们日益成长,国家各方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中小学生讲课;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显着;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美丽、文化更加繁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那些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发育的精神营养。
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引发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认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
题目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写作背景广阔,写作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
大作文第②题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向往的生态文明图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题目可写内容很多,如消除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止土壤污染,整治环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
考生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写散文;可以适当虚构,也可以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
写作要求符合岁青年喜欢想象的思维特点,写作内容符合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实际,写作题目画卷感强,富有审美性和文学意味,利于有特长的考生发挥。
阅读:经典、科技与文化是着眼点。
经典的文学和文化着作,其丰富内涵对人格塑造、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语文北京卷将经典名着纳入考查范围,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文化经典着作阅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
在去年考查 红楼梦 呐喊 红岩 平凡的世界 等的基础上,年又增加对 论语 的考查。
论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着作之一,其中的很多思想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有着积极意义,如第题选择了 论语·先进 中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孔子对弟子提出的闻斯行诸问题的不同解答,对学生的立身行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发展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内容,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选择了一组以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与思考为主题的材料,引导学生在关注科技前沿发展、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而启发学生认识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第五大题 水缸里的文学 是文学作品阅读内容,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由童话故事引发的好奇心、想象力对自己文学萌芽的意义,以及对之后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学生对个人成长的思考。
二、加强基础考查,注重综合运用,为考生搭建展示才华平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
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形成素养关键,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重视基础,创设情境,关注应用,鼓励学生创新表达等方面,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加强基础考查。
在试卷结构布局上,力求通过不同类型的素材、不同测试重点的板块组合,形成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全面覆盖。
在试卷题目设计上,选择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避免偏题怪题,以期通过不同类型题目间的有机结合全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引导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
例如,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采用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组织材料,试题侧重考查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考查更为全面综合。
创设情境,注重运用。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试卷力求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强调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语文的应用性、综合性,避免对知识的僵化记忆。
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注重联系考生生活。
力求通过考试,引导语文教学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例如,积累背诵古诗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中第④题,创设校庆致辞情境,要求学生在校庆欢迎词中填入恰当的古诗文。
题目力求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使默写不再是诗句的僵化记忆,答案的开放更是对学生能基于多年的诗歌学习积累进行合理联想、创造性应用的鼓励。
为考生搭建展示平台。
继续设置选择性强、开放性强的题目,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和有所创造,体现出为每一位考生展示年语文学习水平搭建平台的高考价值新思维,启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例如,微写作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经典名着阅读。
年三道题目,覆盖了七部名着,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试题重点考查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的能力、陈述故事情节的能力和评议人物的能力,将语文学习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

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

2019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赏析:“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
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
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
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
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
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
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
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
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
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
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
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

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 2019年北京卷作文范文文案: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韧性、色彩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的经历,对《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希望对大家写《2019年北京卷及解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