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

2019-03-12 高考作文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

假设你是王明,是“陕西中学”的学生。请你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的主题,根据下面所给出的要点提示,用英语给全国的中学生写一封倡议书。要点提示:
1、节约用水,特别是在刷牙、洗手时;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教室或家中无人时一定要确保关上灯和其他电器,白天无须开灯时不要开灯;
3、节约纸张等学习用品;
4、主动向父母及周围亲朋宣传节约能源的思想。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倡议书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词数;
3、内容可适当发挥,要注意行文连贯。
本文由英语作文网为您整理!更多好文章来吧!
[范文]
Dear fellow students,
Our government is aiming to build a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节约型社会). I think it is every citizen`s duty to achieve this goal.
As high students, what should we do?
We should focus our attention on details around ourselves. We should form the habit of saving water, especially when we brush our teeth and wash hands, and never leave water running unnecessarily. Meanwhile, we ought to save electricity. When we leave classrooms or our homes we should make sure that the light and some electrical equipments have been turned off. Do never make the light on in the daytime if unnecessary. We should also save our every piece of paper as well as other writing materials. What`s more, we should offer to recommend 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 as well as our parents to save energy.
Dear fellow students, let`s start right now, and spare no effort to do every little bit from every detail on!
Wang Ming
From Shaanxi High School
本文由英语作文网为您整理!更多好文章来吧!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中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宣传等综合措施,结合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再生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合理和永续利用的一种社会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按资源种类将资源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其他等5种资源,按资源的循环过程分为开发、利用、排放和回用4个循环过程,在每个循环过程中选取指标,从而建立一个包含5类资源、4个循环过程、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简称为“543指标体系”。其中,3层次分别是:(1)资源层:本书将资源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其他共5种资源;(2)过程层:本书在第一层“资源层”的基础上,将各种资源按资源的循环过程分为开发、利用、排放和回用共4个循环过程;(3)指标层:在第二层“过程层”的基础上,针对5类资源4个不同循环过程,选择具体的指标,构成“指标层”。
在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GDP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显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10.3%,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第2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1999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4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的修正。据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的研究,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8]。
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繁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日本吸收了这方面的教训,近年来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目前,日本政府正加紧拟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草案),争取在2001年开始实施。这将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奠定法律基础。
除法律保障外,日本积极开发以下四种技术:一、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量的技术;二、能够长期使用的产品的制造技术;三、循环利用技术;四、尽可能减少破坏环境物质排出量的技术。“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确立将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它还会改变人们迄今为止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建立新型价值观念。“循环型经济社会”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据日本通产省估计,到2010年,与环境有关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15万亿元增加到37万亿元,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64万人增加到140万人。日本经济计划厅预测,到2020年,环境产业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零排放工厂”已经在日本成为企业在新世纪里新的追求目标。其中,食品加工和饮料业走在最前列,汽车、造纸、水泥、化工、电子及家用电器等制造业也十分积极,目前已建成上百座“零排放工厂”。在一些啤酒制造厂里,所有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实现了100%的再资源化和循环利用[9]。
4.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10],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水灾、旱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环境问题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回顾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9]。
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严峻资源形势呼唤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质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出路,势在必行
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其中要着重考虑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如,目前不合理的水价是阻碍水资源基础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水价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使与水相关产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水价体系的不合理也是造成水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既应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优化自然资源配置,节约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又应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人们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目前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节油代油、洁净煤和节电、节水技术。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绿色能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重点编制节电、节水、节油、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中长期规划,为工业节水、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墙体材料革新、散装水泥和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用以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为惩罚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者和严重浪费资源者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产权权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产品质量和市场交易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坑蒙拐骗以及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市场交易,减少资源损失。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
济南保护母亲河签字仪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政治制度、环境文化价值观、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措施。“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最终这种负荷和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编辑本段建设途径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决定了经济基础,进一步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
环境优美的黄河湿地
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绿色的政治制度保障。这里的绿色政治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建立和落实好了,政府才可能进一步制定和切实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贸易政策和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绿色政治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政治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发达国家,公众既是上世纪传统环保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当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者和建设者。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先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人类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维,已有的科技极大地延伸和丰富了人类占有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性的反应。换句话说,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内涵,即人类误用技术或无节制的利用技术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进步的新思维应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绿色科技应该是指向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使其从概念到行动,是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他们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王金南总工程师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林家彬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政府引导,推进绿色GDP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行工作,优先开展对资源环境的核算,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是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常纪文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其制度创新和完善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要规范环保相关的市场准入和政策扶持,建立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玉歆说,要加快制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对应的环境标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为环保执法扫清体制障碍。
三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务院参事叶汝求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环保部门在推广“绿色创建”试点示范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生态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全国优美乡镇和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活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四是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齐建国研究员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这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当前,政府部门应该在四个领域大力推进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市场价格不敏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非营利部门;因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存在大量制度性浪费的领域;“炫耀性浪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领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资源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进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是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不转变生产方式,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科学技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要努力建立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六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邹骥说,要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舆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水平高的标志,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崇尚节俭,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改掉不良陋习,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绝铺张浪费,做到身体力行,营造人人把节约当成“举手之劳”的校园氛围。为增强广大师生勤俭意识,把“勤俭节约”美德发扬光大,为此,政教处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节约”的倡议:
1、节约用电。
人走灯熄,提倡“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杜绝长明灯,提倡在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2、节约用水。
避免大开水龙头,用完水后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提倡一水多用;看到水龙头不用时流水主动关闭,发现“跑水”及时报修;在参加集会、活动后,提倡带走喝剩下的一次性瓶装水。
3、节约用纸。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打印格式尽量少用纸,提倡打印纸双面用;在进行普通复印时,复印机调到省墨状态,提倡双面复印;作业本、笔记本、教案本、粉笔等坚持用完;提倡无纸化办公。
4、节约粮食。
不“大吃大喝”;杜绝浪费食物,提倡能吃多少买多少,住校生食堂点餐要量力而行,开展“光盘”行动。
5、少用“一次性”用品。
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筷子等;用过的塑料袋尽可能多次使用,提倡使用购物袋;用完的“中性笔”换芯后再次使用,提倡用钢笔;减少餐巾纸的使用,提倡用手帕和毛巾;能再生利用的物品一定回收。
6、厉行节俭资源共享。
使用教学用具注意节俭,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减少耗品使用量;教学、实验、科研等设备,提倡资源共享;提倡使用公用设备、公共交通等。
7、上学、放学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长距离出行选用健康环保的交通工具,坐公交车,节能减排。
8、节约使用每一分钱,少吃或不吃零食,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坚决不买不吃“垃圾食品”。
“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态度,大家只要在举手投足间稍稍留意一下“节俭”,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要转变观念,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厉行节约”的传统纳入我们基本办学制度,打造“节约型校园”。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都加入到“勤俭”的行列吧!
枣庄第四十六中学政教处
2015年3月8日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英文文案:

节能宣传标语
1.从我做起,争创节约型机关
2.能源有限,节约无限
3.节能珍惜资源减排保护环境
4.节能宣传标语摘录
5.依法节能,全民行动。
6.依法节能,持续发展。
7.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8.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9.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10.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11.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12.节约能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13.节约能源,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4.节约能源、大有可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5.能源连着你我他,节约能源靠大家。
16.节约能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7.全民动员,共建节约型社会。
18.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19.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
20.为了明天更美好,请节约使用能源。
21.使用节能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22.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向科学管理要节能,向技术进步要节能。
24.节约资源提高能效,保护环境造福后代。
25.能源来自大自然,节能保护大自然。。
26.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7.提倡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
28.降废减损提质,节能降耗增效。
29.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
30.随手关灯,随时有灯。
31.减少待机能耗,节约使用电能。
32.节约能源有诀窍,建筑节能很重要。
33.若要冷气耗电少,温度适当设定好。
34.人人省电,人人省钱。
35.省一点能源,多一点资源。
36.节约大家做,能源大家享。
37.节能尽一份力,环保多一点心。
38.共同节约能源,共创美好未来。
39.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精选节约能源标语]
杰出奖
1.你我勤节能,能源才不缺
2.节能减碳做得好,省钱又环保
3.水电不珍惜,缺时干著急
4.节约用电,天天来电
5.能源用光光,子孙泪汪汪
6.随手关一下,清凉过一夏
佳作奖
1.能源常节约,用时不短缺
2.节能减碳有两好,致富又环保
3.你我省电,大家来电
4.下车多走路,运动省油两兼顾
5.节能减碳好,生活没烦恼
6.节约有限能源,创造无限机缘
7.时时节能减碳,处处创造资源
8.能源得来不易,节能减碳共享便利
9.能源万物宝,节能靠手脑
10.节能减碳做得好,明日没烦恼
11.爱惜台湾从节能减碳开始
12.能源有限,节约应变
13.有源,瞴源,大家来节源
14.省电一下,安心一夏
15.全民节约用电,生活更为方便
16.时时节能减碳,处处都能省钱
17.你我一份心,能源免担心
18.注意乱放电,当心不来电
19.能源是至宝,斤斤要计较
20.轻轻一按,省电不难
杰出奖
1.节能减碳DIY,全民运动一起来。
2.能源要足够,省电letsgo
3.掌握每一度电,节省每一分钱。
4.能源E世代,节约最实在。
5.省电,才会更来电,省油,才能再加油。
6.随手关灯小动作,日积月累大利多。台电节约能源标语
1.节能减碳度危机,共创经济新契机。
2.节能剪碳做得好,用水用电没烦恼。
3.生命财产想确保,用电安全要记牢。
5.只要举手小动作,成为省电大赢家。
6.汽电共生效率高,热电共享缺电少。
7.生产成本若要低,时间电价是法宝。
8.节能减碳没诀窍,随手关灯为首要。
9.若要电费缴得少,节约用电要做好。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