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

2019-03-12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

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1
1、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强化理论、挫折理论。问题:请选择以上其中两种理论,论述其基本内容和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的工具。
2)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3)人的需要是不断随着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而逐步向高层次需要发展的。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步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2.人类的五种基本需要:
1)生理需要:这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要吃、要穿、要有住的,要通过生育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等等。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为了自身不受到损害而对安全问题表现出来的欲望和要求。
3)社交的需要:人不可能只独处,必须与他人交往,要交流情感、要交流物质,这就产生了交流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要,于是就出现了交流的手段和交流的方法与形式。
4)尊重的需要。
5)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3.管理中的应用:
1)对应生理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企业方面则要注意员工收入的提高、休假、各种福利及身体保健方面的设施。
2)对应安全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职位的保障和意外事故的防止。企业要有雇用保证,建立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及意外保险制度等。
3)对应社交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内的和谐,企业要通过建立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互助金制度、教育训练制度及成立各种业余的协会等。
4)对应尊重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地位、名分、权力、责任及与他人相对的薪水高低。企业要通过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选拔制度及各种员工参与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对应自我实现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能发展个人特长和才华的组织环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要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等手段,为员工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活动的舞台。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赫茨伯格在1959年发表的《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双因素激励理论,他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因素,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成为激励因素;另一种是促使人们产生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2.管理中的应用:双因素理论要求管理者在实施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强调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和激励作用,要从员工的工作本身上想办法来对员工进行激励。这方面的激励包括:
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
2)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如果保健性的管理措施做得很差,就会导致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劳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过分地改善保健因素,因为这样做只能消除职工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励职工,必须改进职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
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物质和金钱的激励作用的不可忽视的,但要注意防止其变成保健因素。
5)注意对人进行精神激励,给予正确的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要。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

多则材料、关联型、任务驱动作文评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7全国二卷)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期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思乡爱乡的家国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体现了追求一流的高洁志向。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襟。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体现了文化人的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需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
作文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无非是提示考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触,对有内在联系的诗句进行组合,从而体现一种思想精神。但总的立意方向还是如何“树人”,是侧重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如①③的组合,可以论述如何内修品德,外行奋斗;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体现了文化人的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若是①⑤组合,则可以论述自强不息,敢作敢为;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思乡爱乡的家国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襟。若是②④组合,则可以书写家国情怀,社会责任;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体现了追求一流的高洁志向。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襟。
若是①③④组合,则可以大谈注重内在修养,提升个人境界,树立担当意识;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襟。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体现了文化人的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需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
若是④⑤⑥组合,则可以探讨个人修为与国家的关系,并谈及民族使命等。这些组合的情况不一而足,一要看诗句本身的含意,二要看考生对诗句的解读与相关性的把握。当然,若要成功地组合并且提炼好立意,则需要费一番思量。这里用时要多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天一大联考)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天一大联考
写作提示
本次作文参照2017年全国卷Ⅱ的模式,选用与论述“才”相关的六个宋代名言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
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根据选取名言的不同,立意角度也有很多,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才与德关系密切,在二者关系中,德占主导地位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
(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
(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教育和培养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
(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
(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

2018年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作业1作文 华南理工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一2020文案: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