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

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

,描写说话的成语
1、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2、比手划脚: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3、闪烁其辞:闪烁:光一闪一闪,比喻说话吞吞吐吐。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4、字字珠玑: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5、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6、金舌弊口: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7、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8、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9、隐约其词张大其词三缄其口滔滔滚滚言必有据隔靴爬痒
10、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11、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12、不蔓不支一箭上垛开门见山恶言厉色夹枪带棍出言吐语
13、夹枪带棍: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
14、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15、笨嘴笨舌: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16、牙白口清:比喻说话清楚。
17、结结巴巴金口玉音疾声厉色附耳低言顺水行舟指东画西
18、舌敝唇焦: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19、恰到好处: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20、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21、口含天宪: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22、狗屁不通: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23、夹七夹八: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24、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25、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26、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27、半吐半露: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28、不声不响:不说话,不出声。
29、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3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31、哼哼唧唧: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声。
32、沉厚寡言分风劈流一言九鼎木讷寡言期期艾艾钝口拙腮
33、来回来去: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
34、疾言厉气: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35、立谈之间: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36、舌尖口快半吞半吐量凿正枘天华乱坠急不择言罕言寡语
37、侈侈不休: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38、颠三倒四: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39、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40、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41、滴水不漏载笑载言口干舌燥大马金刀之乎者也有的放矢
42、比手划脚: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43、搔到痒处: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
44、唠唠叨叨面面相觑闪烁其辞碍口识羞粗中有细淋漓尽致
45、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46、口吐珠玑: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47、直言无讳言简意赅嗫嗫嚅嚅出言无状呢喃细语一字一句
48、娇声娇气: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49、一吹一唱
50、乱坠天花: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51、直接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52、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53、尖嘴薄舌: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54、口衔天宪: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55、说话的成语解释
56、离题万里: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得主题距离很远,毫不相干。
57、握风捕影: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58、钝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5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60、绝口不道:绝口:始终不开口。指闭口不说话。
61、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62、心拙口夯: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63、结结巴巴: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64、一针见血是非口舌离题万里牙白口清不言而喻直捷了当
65、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66、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67、加油加醋: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68、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69、抟空捕影: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70、讷口少言搔到痒处言行相悖淡而无味支支吾吾不讳之门
71、疾言怒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72、口齿伶俐目目相觑嚼铁咀金沉静寡言噤若寒蝉侃侃而谈
73、轻嘴薄舌单刀直入恶声恶气轻言细语慢条斯礼贻人口实
74、沉吟不语不着边际一诺千金吱哩哇啦低声细语途途是道
75、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76、罕言寡语:罕、寡:少。很少开口说话。形容沉默寡言。
77、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78、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79、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
80、疾言遽色: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81、缄口不言: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82、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83、轻口薄舌阿谀谄媚未可厚非破绽百出顿口拙腮口衔天宪
84、令人喷饭讷言敏行守口如瓶刚毅木讷词不逮理寻风捉影
85、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86、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87、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88、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89、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90、言十妄九夸夸其谈疾言怒色颐指气使对牛弹琴虚废词说
91、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92、开台锣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93、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94、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95、不言不语以人废言夹七夹八薄唇轻言闭口藏舌口吐珠玑
96、疾言倨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97、口出不逊:逊:谦逊。说话极不谦虚。形容狂妄自大。
98、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99、生拉硬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100、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101、不声不吭: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102、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103、疾声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104、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105、呶呶不休开口见心油腔滑调不露声色字字珠玑大辩不言
106、漏洞百出: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107、狗屁不通有气无力潜移默化指手划脚无可厚非藏头露尾
108、缄口结舌: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109、金人之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110、不识高低: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111、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112、人微言轻: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113、令人喷饭: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114、舌敝唇焦自相矛盾口不择言放言遣辞言而不信上篇上论
115、恶声恶气: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116、言类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117、直捷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118、不言不语: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119、钳口不言: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120、留有余地:比喻说话办事留下可以回旋的地方。
121、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122、言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类悬河”。
123、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124、指东话西口轻舌薄开台锣鼓恰到好处强嘴拗舌金口御言

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单位,成语又是汉语的独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以下是形容语言的成语,欢迎阅读。
【大辩若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单传心印】:佛教禅宗,不依经纶、语言、文字传教,以心传心,触机而发,故称其单传心印。泛指单线秘传,口授心记。
【跌荡放言】:跌荡:放纵不拘;放:粗放,豪放。行为放纵,语言豪放。
【恶言泼语】: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发科打诨】: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璧坐玑驰】: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言不文明。
【不堪言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插科打诨】: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插科使砌】: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撮科打哄】: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撮科打閧】: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
【打打闹闹】:指喧嚷地争吵和打架或用语言和行动来开玩笑。
【发科打趣】: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人深思】: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浮言虚论】:浮夸的语言,虚饰的言论。指大话、空话。
【甘言媚词】:甘言:甜美的语言;媚词:柔美的词句。甜美的语言,柔美的词句。指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也指说奉承话,对人献媚。
【感戴莫名】:感戴:感恩戴德;莫名:说不出来。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膏唇歧舌】: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膏唇拭舌】: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贵不可言】:极其高贵,以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旧时相面的人卜测人的前程时常说的话。
【胡啼番语】:胡、番:古时指外族或异域。旧时指外族或外国的语言。
【艰苦涩滞】:涩:干涩;滞:不通畅。形容语言不畅,文法不通。
【简截了当】: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
【诘屈磝碻】: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金声掷地】:指掷地作金石之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
【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靖言庸回】: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同“靖言庸违”。
【靖谮庸回】: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隽言妙语】:指才智过人,语言幽默。
【口快心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兰言断金】:兰言:心意相合的言论;断金:比喻同心。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
【乐不可言】: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冷嘲热讽】:冷:不热情,引伸为严峻;热:温度高,引伸为辛辣。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妙趣横生】: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妙语惊人】: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目送手挥】: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乃玉乃金】:乃:是。语言像金玉一样。形容文辞优美。
【盘空硬语】:硬:指行文遒劲有力。语言遒劲有力像能在空中盘旋一样。形容诗文气势磅礴,矫健雄浑。
【片言只语】:零零碎碎的话语。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奇辞奥旨】:奇辞:奇妙的文辞;奥旨:深奥的含义。形容文章语言奇丽,含义深厚。
【启聩振聋】: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气盛言宜】:气:文章的气势;言:语言;宜:合适。文章气势宏大而语言适宜。
【清词妙句】: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善言暖于布帛】:好话比衣服还温暖。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深入显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手挥目送】: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顺比滑泽】:顺比:顺着别人的意思;滑泽:言语圆滑。用圆滑的语言,顺着人家的意思说。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微言大谊】: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同“微言大义”。
【味如嚼醋】: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语短情长】: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语近指远】: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语挚情长】:语言真挚,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寓意深远】: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寓意深长】: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昭聋发聩】: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振聋启聩】: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正色危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正色直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掷地有声】:掷:投、扔。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字字珠玑】:珠:圆的珍珠;玑:不圆的珍珠。形容诗文语言精炼,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珍贵。
【味如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见“味同嚼蜡”。
【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五讲四美】: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
【弦外遗音】:指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比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
【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指大话、空话。
【言从字顺】:从:通顺。语言文字通顺、流畅。
【言行举止】:就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语言和行为。
【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言简意少】:简:简练。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言无伦次】:语言杂乱无章。
【言意相离】:语言和思想相分离。比喻说的与想的不一致。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
【意出象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意出言外】:意思或含义表现于语言、文辞上。
【意见言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意在言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溢于言外】: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

1、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2、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3、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4、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6、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7、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8、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9、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10、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11、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12、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13、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1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5、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16、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17、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18、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19、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0、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21、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22、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3、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4、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25、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26、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27、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8、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29、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30、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31、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33、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34、始终不易: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35、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36、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37、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38、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出处: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39、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40、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41、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42、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43、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44、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5、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46、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47、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48、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49、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50、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51、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52、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53、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54、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指小人只是相互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
55、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56、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57、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58、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59、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60、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61、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62、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63、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64、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6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 描写说话的成语有哪些文案:

,描写诚信的成语
1、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2、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4、允执其中: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5、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6、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8、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9、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0、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11、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12、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13、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4、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15、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16、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7、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18、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19、始终不易: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20、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2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22、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出处: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23、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24、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25、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26、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27、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28、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9、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30、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31、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32、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33、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34、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3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6、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37、修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出处:语出《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38、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39、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40、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41、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42、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43、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44、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45、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46、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47、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48、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49、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50、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51、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52、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5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54、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55、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56、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57、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58、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59、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60、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6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62、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63、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64、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65、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66、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67、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68、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忠信,相互忠诚信义。指小人只是相互勾结,而不是赤诚地结交。
69、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70、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描写说话的成语》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说话的成语》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描写说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