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

2019-03-12 高考作文 类别:其他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

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说过读书的好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是啊!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读书的快乐。
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其中的《三顾茅庐》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两次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隆中,开始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生气地责备张飞:“你一点儿不懂得尊重人才。”刘备的话中分明透着一个真真儿的“诚”字,正是这个“诚”,在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时,刘备就下马步行;正是这个“诚”,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正是这个“诚”,得知诸葛先生正午睡时,刘备“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这两次“轻轻”虽含义有别,但内涵一致:前一个“轻轻”让我看到了一个细心的刘备,他很注意,尽量使敲门声不要太大,那不就是他对贤者的礼貌、尊重吗?后一个“轻轻”让我仿佛看到刘备防止惊醒先生,放轻了脚步,那小心之态、恭敬之意怎不令人赞叹?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睡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看!“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快步”两字饱含着刘备多少的渴望啊——尽快与诸葛先生见面,尽快聆听先生的高见。前面的耐心等待,就是为了现在的见面啊!必须得快步,不能让先生等啊!一个诚心诚意、求贤若渴的刘备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诸葛亮马上帮助刘备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正是刘备真心实意的“诚”换来了诸葛亮忠贞不移的“诚”,他一生辅助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让我真切体会到只有以诚待人,才会换来别人对自己的诚。
去年,我家在市里买了新房子,现在正在装修。双休日,爸爸和空调师傅约好中午来安装,爸爸为了表示诚意,就提早到了。可是到中午时,左等右等也不见安装师傅。爸爸妈妈一早出来,肚子开始唱“空城计”了,怎么办呢?爸爸说:“难得饿一下不要紧,人家为减肥还特意不吃呢!还是等等吧,不然师傅过来找不到我们,一个人不是失去诚意了吗?”又等了一会,爸爸打电话给安装师傅:“不好意思,如果你们不过来的话,我们要去吃中饭了。”“要的要的!正来呢!”原来他们不认识我们家,正四处寻找,也很焦急呢!爸爸一说就清清楚楚了。安装的时候,因为立式空调的空调管不好处理,两个师傅一个跪在地上,一个撅着屁股,脸都贴到地上了,干得满头大汗!过了好久才装好,看着安装得平平稳稳的空调,他们笑着说了两个简单的字:“好了!”却没有说一个“累”字。爸爸感激地说:“辛苦了!辛苦了!”师傅们却说:“让你们等了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还饿着肚子!快去吃饭吧!”看!爸爸妈妈的“诚”换来了工人全心全意地付出!
读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我真正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三国演义》真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里面还有好多教我们道理的故事呢!我还要细细品读,静享“诚”之甜蜜。

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

读《三国演义》,悟为人处事。
为人处事,应是“义”守当头。张飞领兵攻打巴郡,巴郡太守严颜乃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张飞计擒严颜后,严颜断然拒绝下跪,面对死也毫无惧色,张飞回嗔作喜,亲自解缚,低头便拜,严颜被张飞的思义感化,于是作降,正是“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张飞义释严颜传为一段佳话,正是张飞的义使得刘备攻川容易了许多。
为人处事,要学会“懦弱”。
细品乐不思蜀之一回的描述,书中描绘后主的才能真是淋漓尽致,而后人对刘禅的评价也是十分负面消极的,其实贾充问后主:“颇思蜀否?”,四个字后有其寓意,堂堂一国之君,蜀中之人尽可思蜀,独你刘婵不可以。刘禅并不痴并不傻,他身居异地,软禁于宫中,如果刘禅一旦表现出对于蜀国的思念,司马昭这等精明人物不会让他见到明天的太阳,而正是刘禅的乐不思蜀,才使司马昭“喜其诚实,并不疑虑。”学会懦弱,也是一项技能,立身处世的技能。
为人处事,要有耐心。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了卧龙;诸葛七擒孟获方平了南蛮。做成大事的人都有耐心。玄德若是同张飞、关羽般,那是孔明在张野享了一世清闲,刘备的辉煌就不会那么突然,甚至属于他的一隅不会存在。孔明若是硬降了孟获,省时省力,但南方定然会再起夷兵之患,后患无穷。要做成一件大事,努力是远不够的,要带着坚持,持之以恒地努力。
为人处事,要学会低调。
蒋干一个小小门客,却落为千年笑柄。自以为持有三寸不烂之舌,前去劝降周瑜,谁知自己从头到尾都成了被周瑜所搬弄的一块棋子。劝降不成,还让曹操杀了自己的水军统领,东吴破曹,真要把功劳摊给蒋干一点。没有真材实学却急功近利,千方百计表现自己,那么只会成为别人口口相传,茶余饭后的笑料。
三国的时代似乎离我们太远太远,但是三国所描绘的百味人生,所寓于中的道理,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读名著《三国演义》有感作文650字

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

谦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坐拥了成功者的高位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谦虚待人,才是明智之举,才是德行之道。刘备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觉悟才能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才能使那么多的名人志士纷纷来投奔他辅佐他,对他忠心耿耿,助他南征北战,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成就蜀国的大业。
在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用一匹良马赎回了奴仆越石父,将他带回了齐国,到了齐国之后,晏婴对越石连一个招呼都没打就回家去了,越石父十分生气,认为夜莺不尊重自己,要与晏婴,断绝交往,晏婴知道之后非常惭愧,便亲自去见了越石父,恭恭敬敬的向他道了歉。一般有功之人常常会露出骄矜,目中无人之态,而像晏婴这样把人从困境中救了出来,又虚心接受了批评,毕恭毕敬的对待他,这才能叫居功不傲,而这也正是晏婴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的原因。
中国5000年的历史,谦虚待人,接受别人建议的例子数不胜数,可到了现在,能做到虚心待人却好像变得很难了。当你取得成功正洋洋得意的时候,当别人当面指出了你的不足时,人们往往都会大发雷霆,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却不去想这样做对我们并无好处,只会使那些真心对我们的人伤心失望。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等你意识到了这些,就可能已经晚了。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在生活中更要本着虚心的态度去和同学交流,虚心的接受别人的建议,这样我们就才能收获更多的朋友,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去改正。如果我们因为眼前的一点成功就骄傲自大起来,不听别人的意见,对人毫无尊重可言,那么那些对你付出真心的朋友都会纷纷远离你,而你也只能走向下坡路,并逐渐失去当前所拥有的一切。
虚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优秀的品质,无论身处高位或是低落尘埃,无论资产丰盈或是薄地贫瘠,我们都要虚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虚心接受别人诚恳的建议,发现身上的不足,并及时去改正。这样一个谦虚和逊,受人欢迎的你,离成功还会远么?

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 读《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文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用他的智慧诠释了什么是忠诚。
为觅明君,他不惜身卧草庐,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虽身在草庐之中,却有”天下三分“之识。也只有在刘备这样爱才惜才用才的人那里,才有诸葛亮的用武之地;也正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这样兴扶蜀汉大业的忠诚烈士。
为报明君,他站场大展才华。赤壁之战,诸葛亮终于等来了一个施展智慧的舞台,面对周瑜的再三刁难,诸葛亮应对自如;面对曹操试图统一全国的狼子野心,诸葛亮舌战群儒,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借东风,让一向狂妄自大的曹操终于因赤壁大败二不敢擅自南下,不敢轻易把爪牙对准蜀吴两国。三气周瑜,气死王朗,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赢了最终的胜利;据荆州,取西川,孔明在一步步的向胜利靠近。
为了蜀汉,虽然刘备已死,他却依然担起了兴复蜀汉的大业,随着张关相继死去,刘备也在白帝城托孤。虽然蜀国已不再如昔日一般强盛,在逐渐走向衰败,可孔明依旧在做最后的抵抗。七擒孟获,孔明平定南蛮;空城退敌,孔明让司马懿望尘莫及;六出祁山,孔明把一生都献给了蜀汉大业,他在用自己的坚持来诠释忠诚,他在用行动回报刘备。
孔明是无私的,他大可把皇位夺过来,自己掌握大权,可他没有;孔明是公平的,他并没有包庇一兵一卒,更不用说对待自己,当犯错时,他毅然决定辞相,为的是公正的;孔明是忠诚的,他虽然死了,却仍在做着贡献。
星坠五丈原,孔明归天了,但临终前,孔明的心还在想着退敌,兴蜀。他把他还能教的都交给了姜维,更是口授妙计与马岱,司马懿大军杀来,姜维用孔明临终前授予的妙计,用诸葛亮的雕像,吓得司马懿仓惶而逃,便有了“诸葛亮吓走活仲达”的历史典故,让司马懿事后不得不感叹:“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矣!”更有那脑后生反骨的魏延,见孔明已死,终于原形毕露了,举兵造反,最终还是被假意归顺的马岱一刀结果了性命,成为了刀下亡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还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蜀汉大业出力。
六出祁山,却都无功而返;名成八阵,智慧成就了忠诚;面对困境,毅然递《出师表》,他的坚持与恒心成就了蜀汉。
虽然蜀汉输了,但诸葛亮胜利了,他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静享“诚”之甜蜜 ——读《三国演义》,明做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