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素材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

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作者: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冬季,夜长昼短,光阴轮回,岁序逼人,沦落天涯,在霜雪方歇的寒冬夜。五更时分,鼓角声声悲壮,雨后玉宇无尘,倒映在三峡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战乱消息传来,立即引起千家痛哭,哭声传彻四野。有好几个地方,渔人,樵夫们唱起了民歌。诸葛亮、公孙述,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交游、亲朋间的慰藉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
【注解】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评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译文】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作者:未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牵牛星啊相隔得那样遥远,银河那边洁白的织女盼你。她摆动着细长柔软的手儿,梭儿札札不停地穿过布机。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整日整夜她织不成一段布,相思眼泪如雨珠点点滴滴。银河流水清清亮亮可以见底,织女牛郎就相隔这点点距离。可正是那清亮的一水之隔,彼此相望不语聚不到一起。
【注释】
[1]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天河,即银河。……
[3]纤纤擢(zhuò)素手,札札弄机杼(zhù):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擢,引、伸出。札札,模拟织布声。杼,梭。
[4]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织不出布来。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5]泣涕零如雨:哭得泪如雨下。零,落。
[6]相去复几许:相隔又有多远呢?意思是相隔并不远,可是不能会面。
[7]盈盈一水间,脉脉(mò)不得语: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盈盈,清澈的样子。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赏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
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
《古诗十九首》被明朝的陆士雍称为“《风》余”“诗母”(《古诗镜·总论》),它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历代批评家的高度肯定,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实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中则称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其“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那么,我们学习《迢迢牵牛星》,就要慢慢咀嚼、细细体味,把握其意蕴之所在,读出其感人至深的地方,进而明白前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不是虚妄。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而《迢迢牵牛星》是其典型的代表,它写天上无情的双星,却似人间绸缪的夫妇,景、物、人、情转换交融,令人生出无尽的遐想和感叹,可谓黯然销魂而又黯然神伤。《迢迢牵牛星》的作者,显然从乐府民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接受了《诗经》《楚辞》的熏陶,文学总是一脉相承而不断向前的。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课文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翻译为“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这并不是最好的。显然它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牵牛星何尝不“皎皎”,织女星又何尝不“迢迢”?既如此,那我是否就可以把它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呢?结论是不可以。诗词文约意广,全在读者的联想想象,迢迢是距离遥远的意思,用“迢迢”写牵牛星,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皎皎写星光之亮,用“皎皎”写织女星,让人想到女性之美。在辽远而清幽的苍穹之上,有这样两颗遥遥相望而情牵你我的星星,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而动人的传说早就给它罩上了凄美的色彩,何况由织女星化身而来的美丽的姑娘是这样的愁肠百结。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四句用动作神态写哀怨。“纤纤”从音韵上给出了一个缠绵悱恻的基调,“纤纤素手”是一种动人的美,但现在美在遭受折磨,牵动着我们的心。“札札弄机杼”之“札札”,是重复的劳动亦或是心烦意乱躁动不安?或许都有吧。终日劳作却终“不成章”,如果真如教参上所说“织女织成布,才能同牛郎相会”,我们又怎能不黯然神伤呢?伟大的西绪弗斯以他男性的刚强和无比的信念战胜绝望,日复一日地推石上山永无休止,给我们留下了惊心动魄的震撼之美。我们的主人公只是一个纤弱的女性,却以她的眼泪印证了她的不屈——纵然难以排除阻隔,但爱情之火不熄,思念之心不止。所以虽是哀怨,也有了一种刚强之美,虽是哽咽不能语,也自是一种倔强和坚持。这几句诗化用《诗经?大东》“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而来,自有其化工之妙。而较之《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则其情感有了更深层的发展,毕竟《卷耳》所描绘所吟唱的只是一个女子因思念情人而心猿意马的场景,那种感情是美好甜蜜而轻松愉快的,而此处却能引发人更深沉的喟叹,为永远无法突破的困境,为困境中的坚持,为爱情的美好,为情路的艰辛。
诗歌最后四句则承接上文,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也暗示了苦痛的根源。河汉清浅,相隔不远却不可逾越,遂成文学、哲学上永恒的悲剧意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初读不觉有多少沉重的分量,再品却不觉悲从中来,进而悲不自胜。盈盈一水,是望穿秋水的凝视,是眼泪的汇聚,还是瘦了的清癯的容颜?不管怎样,都让我们看见了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女子形象。而这只是哀怨的第一个层面。进而细想,不止爱情,人生的各个层面,不都有着这样难以逾越的忧伤吗?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常常可见、可感却永远无法触及、无法抓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为这个美丽的思妇感动,我们更感到了自我生命的悲伤。但诗中表现出来的哀怨,我们所体会到的生命的悲伤却又并不让我们颓废、悲观、消极,它又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她的眼泪、她的愁容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人生、生命、命运、爱情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从而我们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悲伤亦只不过是对自我意志的磨砺。正是在这一个层面上,诗歌的价值有了再一次的提升。
《迢迢牵牛星》一韵到底,十句诗中有六句用了叠字且都用在句首,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而其所引起的让人对爱情、对生命、对宇宙的思考则更让我动容和感佩。明代钟惺《古诗归》里曾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此言不虚也。

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

闺塾《牡丹亭》作者:汤显祖
(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过,我且把《毛诗》潜玩一遍。(念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者,好也;逑者,求也。(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待我敲三声云板。(敲云板介)春香,请小姐上书。(旦引贴捧书上)
(陈最良上,道白)吟诗的空闲涂改前人的咏春句,吃饭后在想着晌午茶;蚂蚁上案头沿着砚水爬,蜜蜂穿过窗眼吸吮瓶中花。我名叫陈最良,在杜老爷家中教书,给杜小姐家传授《毛诗》。特别受到老夫人热情的照顾和接待。今天已经吃过早饭,我暂且把《毛诗》再欣赏一遍。(做念的样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的意思是爱好;逑的意思是求。(做看的样子,道白)都到这时候了,还没看见女学生进书房,这娇惯得真厉害。等我来敲三声云板。(做敲云板的样子,道白)春香,请小姐来上课。(杜丽娘带着丫头春香捧着书上)
【商调引子】【绕池游】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
【商调引子】【绕池游】(杜丽娘唱)淡淡地化妆手才罢,慢慢地走到书房下,这儿窗明几净好幽雅。(春香接唱)昔代贤文把人拘禁杀,这时节,就好像教鹦哥学唤茶。
(见介)(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旦)以后不敢了。(贴)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末)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旦)温习了,则待讲解。(末)你念来。(旦念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末)听讲:“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末)
(三人做见面的样子)(杜丽娘道白)向先生请安。(春香道白)先生少责怪!(陈最良道白)作为女子,鸡刚刚叫,就都洗漱梳头,向父母请安;日出之后,各人做自己的事情。现在你的事情是读书,必须要早早起床!(杜丽娘道白)以后不敢了。(春香道白)知道了。今天晚上不睡觉,三更时候,请先生上课。(陈最良道白)你念给我听。(杜丽娘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窃窕淑女,君子好逑。(陈最良道白)听我讲:“关关雎鸠”,“雎鸠”是种鸟;“关关”,是鸟叫声。(春香道白)怎样的声音?(陈最良装出鸠的鸣声。春香学鸠叫声闹着玩。)(陈最良道白)这鸟喜欢幽静,呆在河中的洲上。(春香道白),对了。不是昨天是前天,不是今年是去年,我们府衙里关着一只斑鸠鸟,被小姐放走了,一飞飞到了姓何的知州家。(陈最良道白)胡说!这两句是《诗经》里的兴。(春香道白)兴个什么东西?(陈最良道白)兴的意思是起。引起那下文。“窈窕淑女”,是说柔顺娴静的女子;有这般君子,好好的来求她。(春香道白)为什么好好的来求她?(陈最良道白)多嘴!(杜丽娘道白)师傅,依照注文来解释书上的话,我自己会,只要师傅把《诗经》中的大意给我讲解
【仙吕过曲】【掉角儿】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仙吕过曲】【掉角儿】论起六经,《诗经》华美如花,讲究闺门内规范教化。有史实证据,姜嫄生小娃;女子不嫉妒,后妃要贤明通达。还有一些篇章咏晨鸡之鸣、感伤燕子的飞离、还有《江有汜》《汉广》篇,歌颂女子的美德,洗净脂粉,宣传风俗教化,要女子讲究和睦,以德持家。(杜丽娘道白)经文有这么许多。(陈最良道白)《诗经》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没有别的话,只有两个字是“无邪”,都教给你们啦。
(末)书讲了。春香取文房四宝来模字。(贴下,取上)红、笔、墨、砚在此。(末)这什么墨?(旦)丫头错拿了,这是螺子黛,画眉的。(末)这甚么笔?(旦笑介)这便是画眉细笔。(末)俺从不曾见,拿去,拿去!这是甚么纸?(旦)薛涛笺。(末)拿去,拿去。只拿那蔡伦造的来。这是什么砚?是一个是两个?(旦)鸳鸯砚。(末)许多眼?(旦)泪眼。(末)哭甚么子,一发换了来。(贴背介)好个标老儿!待换去。(下,换上)这可好?(末看介)着!(旦)学生自会临书,春香还劳把笔。(末)看你临!(旦写字介)(末看惊介)我从不曾见这样好字!这什么格?(旦)是卫夫人传下“美女簪花”之格。(贴)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旦)还早哩!(贴)先生,学生领出恭牌。(下)(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旦)学生待绣对鞋儿上寿,请个样儿。(末)生受了!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屦”罢了。(旦)还不见春香来?(末)要唤他么?(末叫三度介)(贴上)害淋的!(旦作恼介)劣丫头,那里来?(贴笑介)溺尿去来。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末)哎也!不攻书,花园去,待俺取荆条来。(贴)荆条要做甚么?
(陈最良道白)课文讲完了,春香去拿纸笔墨砚来让小姐临摹字。(春香下,拿着纸笔墨砚上场,道白)纸、笔、墨、砚在这里。(陈最良道白)这是什么墨?(杜丽娘道白)丫头拿错了,这是螺子黛,画眉用的。(陈最良道白)这是什么笔?(杜丽娘微笑的样子,道白)这是画眉的细笔。(陈最良道白)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笔和墨,拿走,拿走!这是什么纸?(杜丽娘道白)这是女子写字的薛涛笺。(陈最良道白)拿走,拿走!只要把那蔡伦造的纸拿来。这是什么砚?是一个还是两个?(杜丽娘道白)这是鸳鸯砚。(陈最良道白)怎么这么多眼?(杜丽娘道白)这叫泪眼。(陈最良道白)哭什么呀,一齐拿去换。(春香做背着台上演员、面向观众的动作,道白)这真是个土老头!等我去换。(春香下场,换了纸、笔、墨、砚上场,道白)这些东西可以吗?(陈最良做看的样子,道白)行!(杜丽娘道白)我自己会临摹,春香给我拿着笔。(陈最良道白)我看你临贴!(杜丽娘写字的样子)(陈最良做出吃惊的样子,道白)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写得这么好的字!这是什么字体?(杜丽娘道白)这是卫夫人传下来的“美女簪花”体。(春香道白)等我来写几个“奴婢学夫人”体的字。(杜丽娘道白)你要写字还早哩!(春香道白)先生,我要请假出去一会儿。(春香下)(杜丽娘道白)请问师母今年多大年纪?(陈最良道白)眼下正好六十岁。(杜丽娘道白)我给师母绣上一双鞋,给师母祝寿,请给个鞋样。(陈最良道白)谢谢了!依照《孟子》书上“不知足而为屦”的话,你就随意做算了。(杜丽娘道白)还没有见春香来?(陈最良)要叫她吗?(陈最良做叫了三遍的样子)(春香上,道白)该死的!(杜丽娘做生气的样子,道白)坏丫头,到哪里去了?(春香笑的样子,道白)撒尿去了。原来还有座大花园,花红柳绿,真好玩啊!(陈最良道白)哎呀!不读书,去花园玩,等我拿鞭子来。(春香道白)要鞭子做什么?
【前腔】女郎行,那里应文科判衙?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起介)(末)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知道么?(贴)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末)悬梁刺股呢?(贴)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华。(内叫卖花介)(贴)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末)又引逗小姐哩!待俺当真打一下。(末做打介)(贴闪介)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諕煞。
【前腔】(春香唱)女孩儿家,哪里要应考作官,写判词,坐府衙?只不过要认得几个字,拿起笔来会写几个字。(做起身的样子)(陈最良道白)古人读书,有人用纱袋袋萤火虫当灯就光读书,有人在月光下读书,知道吗?(春香唱)要映着月光读书,月光会把眼看花。要袋装萤火虫,为什么要活活折磨它。(陈最良道白)还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呢?(春香唱)好像你,头悬着了梁,损害头发,锥刺伤了股,增添疮疤,有什么光彩可以夸。(内有人在做叫卖花状)(春香道白)小姐,(春香唱)你听一声声有人叫卖花,给读书声来打岔。(陈最良道白)又在引逗小姐!等我来真的打一下。(陈最良做打的样子)(春香做躲的动作)(春香唱)让你打,打得我叫哇哇,同样是学生,你把我这认错的人打煞。
(贴抢荆条投地介)(旦)死丫头,唐突了师父,快跪下!(贴跪介。旦)师父,看他初犯,容学生责认一遭儿。
(春香抢下陈最良鞭子丢在地下)(杜丽娘道白)死丫头,你冒犯了师傅,快快跪下!(春香做跪下的动作。杜丽娘道白)师傅,看她是初次,让我来责备她。
【前腔】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贴)则瞧罢!(旦)还嘴!这招风嘴把香头来绰疤,招花眼把绣针儿签瞎。(贴)瞎了中甚用?(旦)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云”,陪“子曰”,没的争差。(贴)争差些罢。(旦挦贴发介)则问你几丝儿头发?几条背花?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
【前腔】手下许把秋千索儿拿!脚不许把花园路上踏!(春香唱)你瞧着罢!(杜丽娘道白)还还嘴!(杜十娘唱)这招风嘴,用香头儿烧上几个疤,这招花眼,用绣花针来戳瞎。(春香道白)眼睛瞎了还有什么用?(杜丽娘唱)只要你守砚台,陪伴书桌,跟我一齐读子曰、诗云,不再出差错。(春香道白)出些错呢。(杜丽娘扯着春香的头发,唱)只问你几多根头发?就在你身上打出多少条背花。恐怕你害怕夫人堂上责罚人的家法。
(贴)再不敢了。(旦)可知道!(末)也罢,松这一遭儿。起来。(贴起介)(末)
(春香道白)再也不敢了。(杜丽娘道白)可知道了!(陈最良道白)那就算了,饶过她这一回。起来。(春香做起来的动作)(陈最良唱)
【尾声】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你们工课完了,方可回衙。咱和公相陪话去!(合)怎幸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绛纱。(末下)
【尾声】女弟子和男弟子不一样,她们不求做官声名大,但也要和男学生一样教法。(陈最良道白)你们功课答完了,才可以回府衙。我去同老爷说话。(合唱)怎样辜负我一派好风光,窗明几净,又蒙上了新绛纱。(陈最良下)
(贴作背后指末骂介)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旦作扯介)死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打不得你?俺且问你那花园在那里?(贴做不说、旦做笑问介)(贴指介)兀那不是!(旦)可有甚么景致?(贴)景致么,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旦)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
(春香做在背后指着陈最良骂的动作,道白)蠢老牛,痴老狗!一点趣味都不懂。(杜丽娘扯春香的样子,道白)死丫头!一天做了你的老师,终身就是你的父亲。他不能打你?我先问你花园在哪里?(春香不说。杜丽娘笑着问。)(春香指着说)那不是!(杜丽娘道白)那儿有什么景致?(春香道白)那儿的影致嘛,有六七座亭台,一两架秋千;亭周围绕着曲水可供聚会流觞,面对着太湖石砌成的山。还有名花异草,实实在在很华丽。(杜丽娘道白)原来还有一个这么好的地方,先回府衙去。
(集唐)(旦)也曾飞絮谢家庭
(集唐)(杜丽娘念)我曾用飞絮咏雪在谢家庭,
(贴)欲化西园蝶未成。
(春香念)想在西园化碟,梦未成。
(旦)无限春愁莫相问,
(杜丽娘念)无限春愁不要问,
(合)绿阴终借暂时行。
(合念)借着绿阴快快行。

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 阁夜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

一、文言句式典型句子翻译
(一)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译文: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
译文:
4.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
译文:
5.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 )
译文: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
译文:
(二)被动句
7.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
译文:
8.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
译文:
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
译文:
1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译文: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1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1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
译文:
1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
译文:
(三)省略句
15.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
译文:
1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
译文:
17.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18.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赤壁之战 )
译文:
19.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
译文:
(四)倒装句
20.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魏公子列传 )
译文:
21.渺渺兮予怀。( 赤壁赋 )
译文:
22.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 石钟山记 )
译文:
2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
译文:
24.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25.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
译文:
26.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
译文:
27.沛公安在?( 鸿门宴 )
译文:
28.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郞文 )
译文:
2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
译文:
3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
译文:
3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
译文:
3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
译文:
3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鸿门宴 )
译文:
34.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五)固定结构
35.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 )
译文:
3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 )
译文:
37.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魏公子列传 )
译文:
38.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
译文:
39.不效,则治臣之罪。( 出师表 )
译文:
40.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 孔雀东南飞 )
译文:
4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 序)
译文:
4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
译文:
43.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
译文:
4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
译文:
4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梁惠王下 )
译文:
4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逍遥游 )
译文:
4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译文:
48.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 )
译文:
49.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 )
译文:
50.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
译文:
二、语段综合练习
请翻译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注意句式的准确翻译。
1.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
(选自袁宏道 拙效传 )
(1)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译文:
(2)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
译文:
2.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选自郑板桥 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
(1)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
译文:
(2)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
译文:
3.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选自 后汉书·卓茂传 )
(1)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
译文:
(2)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
译文:
(3)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译文:
4.李遵勖,字公武,少学骑射,驰冰雪间,马逸,坠崖下,众以为死,遵勖徐起,亡恙也。天圣间,章献太后屏左右问曰:“人有何言?”遵勖不答。太后固问之,遵勖曰:“臣无他闻,但人言天子既冠,太后宜以时还政。”(选自 宋史·李遵勖传 )
(1)少学骑射,驰冰雪间,马逸,坠崖下,众以为死。
译文:
(2)臣无他闻,但人言天子既冠,太后宜以时还政。
译文:
5.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
(选自 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
(1)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
译文:
(2)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
译文:
6.郭文,字文举,少爱山水,辞家游名山。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选自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 )
(1)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
译文:
(2)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
译文:
答案解析
一、
1.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用“……者,……也”表判断)
2.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用“……,……也”表判断。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3.(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用“……者,……”表判断)
4.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无判断词,靠语意表述判断)
5.这是我的罪过啊。(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此类词语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
6.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文言中用“是”表判断的方式不大常见)
7.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8.吴巨是普通人,偏安在远地,将要被人吞并。(“……为……所”表被动)
9.自己也死于别人之手,被天下人所嘲笑。(“……为……”表被动)
10.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将要被他们俘虏了。(“……为所……”表被动)
11.我担心被大王您欺辱对不起赵王。(“……见……于”表被动)
12.想(把和氏璧)给秦王,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见……”表被动)
13.我不能拿全吴国的土地,数十万民众被被人控制。(“……于……”表被动)
14.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是为兵势所逼迫啊。(没有被动词,靠语意表被动)
15.(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主语往往承前省略)
16.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省略了谓语、主语)
17.(赵王)认为蔺相如的功劳大,授予(他)上卿的职位。(动词“拜”的宾语“之”省略)
18.孙权把(曹操的书信)给群臣看,(群臣)没有不受到震动改变脸色的。(“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19.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战”省略了介词“于”,在文言文中介词“于”经常省略)
20.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主语后置,“公子能急人之困”作“在”的主语,但是后置了;宾语前置,“安”是疑问代词,作“在”的宾语,正常语序为“在安”)
21.我的内心空旷而惆怅。(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
22.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不欺余”。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23.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来了什么(东西)?”(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
24.您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呢?(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
25.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疑问句中代词“谁”作宾语要前置)
26.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疑问句中代词“奚”作宾语要前置)
27.沛公在哪儿呢?(疑问句中代词“安”作宾语要前置)
28.只有依靠兄嫂。(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依”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兄嫂”)
29.不懂得句读,不理解疑惑。(宾语“句读”“惑”用“之”复指要前置)
30.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定语后置,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
31.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可是比蓼蓝的颜色(更)深。(介宾短语“于蓝”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取”的后边。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成为状语后置)
3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正常语序应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33.我带了一双白璧,打算献给项王。 定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
34.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求可使报秦者人”)
35.哪能让玉一般清白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安……乎(哉、也),可翻译为:怎么…呢?
36.如果真的能做到见了合乎(自己)欲念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以警戒自己。(诚……则……,可翻译为:怎么……呢?)
37.况且公子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 独……邪(欤、与、耶、哉、乎),常表反问,可翻译为:难道……吗?
38.成名反复思考,这恐怕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得无……乎(耶、也),表推测,可翻译为:恐怕(大概)……吧?该不是……吧?
39.如果不成功,就对下臣论罪惩治。 不(否)……则……,可翻译为:如果不……就……
40.(你)为什么竟如此愚拙!这女子不讲礼节。(何乃,可翻译为:为什么竟。)
41.到了对天发誓,剪下头发,眼泪沾湿了衣襟(的局面),多么的衰败啊!(何其,可翻译为:为什么这么,多么。)
42.现在人家正像刀和砧板,我们就像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何……为(焉、也),可翻译为:……干什么呢?为什么……呢?
43.(自杀)的想法竟然就这样决定了。(乃尔,可翻译为: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44.天空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其……其……乎(邪、也),可翻译为:是……还是……呢?
45.大王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庶几,可翻译为:大概,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46.再说水汇积不深,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且夫,可翻译为:再说,而且。)
47.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孰与,可翻译为:比……怎样)
48.不是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吗?(无乃……乎(哉、尔、也),可翻译为:恐怕……吧。)
49.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之谓,可翻译为:叫作,才算;就是,说的就是。)
50.不久就以苏州百姓暴乱之名向朝廷请示,查究处死了五个人。(既而,可翻译为:随后,接着,不久)
二、
1.(1)天下在趋利避害方面最狡猾的是兔子。
(2)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
2.(1)他们写文章,一定不能够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铭刻在人心灵深处,为世人所传诵。
(2)难道不是富贵足以使人愚笨,贫贱足以使人树立志向疏通智慧吗?
3.(1)曾经有告发卓茂属下亭长接受了他赠送的米肉的人。
(2)是亭长跟你索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他办而送给他的?抑或是平时你认为他对你有恩而送给他的?
(3)你真是个糊涂人哪。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尊敬的道理。
4.(1)(李遵勖)少年时学骑射,在冰雪上驰骋,马脱缰而跑,他掉到崖下,众人以为他死了。
(2)臣没听到别的,只听人说天子已经成人,太后应该及时还政给天子。
5.(1)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为当时的人所称赞。
(2)等到上奏时,太子问道:“写在账簿上的文书在哪里?”元恺说:“接受刘荣的指示,没有写在账簿上。”
6.(1)洛阳陷落后,挑着担子进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无人烟的地方,把木头斜靠在大树上,上面盖上草垫子,就住在那里面。
(2)(有一次)有一头猛兽在他的小屋旁边咬死了一只大麋鹿,郭文告诉了别人,他们把它拿去卖了,分了一些钱给郭文。


结语:《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语文古文翻译大全阁夜素材精品》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