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

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

诚信的故事范文1
那天,小明的橡皮擦没有带,就向小红借。小明说:“小红,你能借给我橡皮擦吗?明天我就还给你!”
“可以,你拿去用吧!”小红爽快地说。
第二天,小明没有把小红的橡皮擦还给她。又对小林说:“小林,你能借给我铅笔刨吗?明天我就还给你!”
“可以,你拿去用吧!”小明就把小林的铅笔刨拿走了。
第三天,小明还是没有把小红的橡皮擦和小林的铅笔刨还给他们。又向小刚借铅笔说:“小刚,你能借我一支铅笔吗?明天我就还给你!”
“不可以!”小刚很坚决地回答。
“为什么呀?”小明很惊讶。
“因为你借了东西总是不及时还给人家,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如果你不改正这个坏毛病,我们永远都不会和你做朋友!”
小明害羞地低下了头。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多么的重要啊!愿大家都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诚信的故事范文2
每个人都应该讲信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没有立足之地。
这是一个发生在今年暑假的故事,暑假我在老家,从一个平凡的老爷爷身上学会了诚信应该是怎样的。一天早晨,我们正坐在大门口,一个老爷爷来卖香,只见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白衬衫,背驼驼的,红红的眼睛好像总有流不完的泪,手里挽着一个大提筐,奶奶向他买了7把香,他说一元一把,应该是7元钱,奶奶奶给他10元钱,他找不开,奶奶也没有零钱,就说:“算了吧,今天你就不用找了,反正我们都认识,你下次再找给我吧。”老爷爷说:“那我到下一个村子回来找你吧。”奶奶说:“也行。”他就挽着那个大提筐走了。快到中午的时候,那老爷爷又来了,送给奶奶3元钱,他说他到下一个村子后又走了好几个村子,弯了很多路,香都要卖完了,也快到家了,才想起还有三元钱没给奶奶,就又走到奶奶家来。奶奶说:“你这老头子,不就这几块钱吗?你下次来时再给不就行了吗?”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说:“不,我已说好到下一村子后还钱给你的,我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这句话,深深地印入我脑海中,此时我看他,腰还是弯弯的,但走起路来一步一个脚印,是那么的踏实。也让我想起别一件事来,也是今年暑假,当我们要去北京在无锡火车站买票时,一个自称是旅行社的青年来卖票,他衣着时尚,讲起话来很牛气,他把票卖给我们,少找一元五角钱,我爸爸说少找了钱,他不耐烦地说:“哎呀,不就一元五角吗,就这么一点,你还跟我计较。”就走了,我当时想,那就这么一点,你怎么也不找呢?
原来,诚信就在我们身边。
诚信的故事范文3
春天,森林里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童话王国206号大街上,却发生了一件发人深思的事。
这天,狡猾的狐狸家里的油没有了,它听说鸡妹妹家里的油非常多,便嬉皮笑脸的来到鸡妹妹的家。到了门口,它故作亲切的对鸡妹妹说:“亲爱的鸡妹妹,我家油没了,请您借我一瓶吧!”
鸡妹妹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人不讲信用,前年借我的半瓶油还没还,今年还想捞便宜,没门!”
狐狸听了,胸有成竹地说:“鸡妹妹,你放心,现在你借我一瓶油,以后我还你两瓶。若是我说话不算数,你到森林法庭上告我去!”
鸡妹妹听了,觉得有便宜可占,左思右想了一会,便答应了狐狸的请求。它让狐狸写个借条,作为凭证。狐狸照做了,于是,鸡妹妹就给了狐狸一整瓶油。
过了一个星期,狐狸真的来还油了。鸡妹妹很是激动,心中还抱怨到:别人都说狐狸不仅狡猾而且向来都是不讲信用的,他好像并不是这样嘛!鸡妹妹便高高兴兴地请狐狸进了门,但当她看到狐狸手里拿的是两个眼药水一样大小瓶子装着的油时,嘴都快气歪了。“你,你……你不是说借一瓶还两瓶的吗?现在怎么……”鸡妹妹就嚎啕大哭了起来。狐狸却笑嘻嘻地说:“是呀!可我并没说用多大的瓶子装呀!”说完他便得意洋洋地走了。
鸡妹妹上了当,坐在门前大哭起来。正巧聪明善良的小白兔经过这里,看见鸡妹妹哭得那么伤心,急忙上前问明原因,鸡妹妹连忙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听后忿忿不平地说:”别哭,别哭,我去把你的油要回来。”
小白兔快步来到狐狸家,喊道:“狐狸大哥,我家的油用完了,你能借瓶油给我吗?还时我会还两瓶的!”狐狸暗想:你也想用这种把戏哄我,我才不会那么傻呢!于是,狐狸就对小白兔说:“油,可以借给你,但还的时侯瓶子要和借给你的一样大小才行!”“行,行,行。”小白兔也写了张保证书给狐狸,便把借来的油给了鸡妹妹。
没过几天小白兔提了两个和借油时一样大的油瓶来到狐狸家。狐狸一见就乐坏了。可他接过油瓶一看就傻了眼,只见瓶里只装了一丁点的油。气得直骂小白兔不讲信用,再也不和他交朋友了。“我说借一瓶还两瓶,但没说还多少呀!”小白兔笑着说。
通过这次教训,狐狸终于懂得了诚信的可贵。如果一个人失去诚信,他肯定会失去朋友,失去信任。那是多么可怕呀!于是,狐狸拿了两瓶油来到鸡妹妹家道歉,鸡妹妹原谅了他。从此,两人成了相互信任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诚信的故事范文4
从前,有一个国家,叫做“诚信王国”,诚信王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说谎话就会没牙齿。所以,全国人民都不敢说谎话。可是,诚信王国里有一个王子,他叫做开心王子。因为开心王子很爱说谎话,所以,从他会说话开始,就没有牙。
一天,开心王子发现邻国的甜丝丝公主在招驸马,他便套了一副假牙去参加,到了那个国家,开心王子对国王说:“我是来应招驸马的。”国王就问:“贵国的国土有多大?”“有三个地球那么大!”国王又问:“贵国的资源多吗?”“多!非常多!本国的一棵树上可以同时结出苹果、梨子、香蕉、西瓜、桔子,等等多种果实。”甜丝丝公主对开心王子很有好感,再加上有这么多丰富的资源,便决定嫁给他。
可是,到了诚信王国后,甜丝丝公主发现这里的情况跟开心王子说的完全不同,她就非常伤心的问开心王子:“王子,你到底喜欢我吗?”“喜欢!”这是开心王子出身以来第一次说的真话,这时,他的嘴巴里长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原来,只要说出一句真话,便可以长出牙齿。甜丝丝公主和开心王子都很高兴,后来王子宣布:诚信王国里的每一个人都要说真话,违者立刻关进牢房。果然,诚信王国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敢再说谎话了,甜丝丝公主和开心王子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小就应该抱有一颗诚实的心去面对社会,面对家人,做到诚实守信,它是人们最美丽的外套。
诚信的故事范文5
一天“诚信”和“虚伪”被字典派出来,化妆成人的模样,到世上走走,看看谁更有用。
他们俩向前走,看到一个老板正在指挥一队工人运货,忽然,有一个货箱掉下来,哗啦啦的响了,大概装着什么玻璃制品吧,老板走上前,呵斥了工人几声,叫工人把货箱搬到车上,继续装货。“诚信”急了,大步走过去,大声对老板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坑顾客吗?”“管你什么事?你算什么东西?”老板火了。这时“虚伪”忙迎上去,满脸笑容的说:“老板,别生气!不要理他”,“还挺会说话”老板说道,脸色也好了许多。“老板,我们是来找工作的。”“虚伪“转头狠狠的盯了“诚信”一眼,示意他别出声。
“嗯你留下来当我的’助手吧,至于他呢,就自己去找工作吧”老板对“虚伪”说。“好好好,谢谢老板!””虚伪”说。“虚伪”乐得不得了,神奇的看着“诚信”。“我才不想在这里干呢”,“诚信”说着头也不回的走了。
“诚信”走了好久,也没找到一份工作。他总是指责老板对顾客的不真诚,虽然顾客很感激他,但也帮不上他什么忙。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虚伪”凭着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已经做了副董事长了。而“诚信”终于在有一次指责老板的时候被一位质检科长看中了,当上了质检员。
诚信的故事范文6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但是现在的诚信在一些人的眼里,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出而反而更是家常便饭。他们也许理解,但他们做不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是真君子。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诚信的典故比比皆是,我个人认为诚信的代言人便是关羽,关公,名羽,字长云,河东郡解梁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数千年来都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敬仰,是诚信的典范。
徐州兵败后,关羽和曹操约法三章,暂住曹营。曹操敬重关羽便想笼络他,送金银财宝给他,关羽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乱喝;给关羽大宅,关羽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在外间;派多名美女去侍奉他,但他叫美女去服侍嫂子。之后又故意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与关羽同居一室,但我关二哥仍然是一脸淡定,拿着蜡烛自己一个人到门外,专心致志的读着《春秋》读个通宵,没有丝毫疲倦的样子。曹操想用美色来诋毁关羽,来要挟他逼他就范,但曹操他错了。
关羽用他的诚信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狼来了”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过了吧?因为那小孩接二连三的骗村民,导致狼真正来的时候,没有人来帮他赶走狼,因此他的羊被狼吃掉了,
诚信是立人之本,不可言而无信。
诚信的故事范文7
诚信是什么?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是无穷无尽的财富;爷爷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记载着五千年的历史;我说,诚信是要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在雄鸡下成长的中华儿女都具备了这种本色。做为一个中国人的我,为了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强,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让全人类立足于诚信,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如果我们没有了诚信,好似一个垃圾在天空中四处游荡,无处安身,人见人厌。只有以诚来为人处事,才能在社会上昂首挺胸,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才能在社会上有所发展。
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人只有真心待人、处事,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才能取的别人的信任。闻名中外的圣人_孔子,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虽然他知识渊博,拥有三千弟子,但是依然诚实守信,不论地位高低,处处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始终虚心向他请教。还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_列宁,他从小活泼好动,八岁那年的一次,他在姑妈家做客,和表哥们一起玩耍时,小列宁不小心打破一只花瓶,当时谁也没看见。后来姑妈发现了,问是谁打破了花瓶,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说:“没有”,小列宁怕说了会被姑妈责骂,所以也跟着说:“不……是……我!”后来,小列宁回家一直闷闷不乐,妈妈问明原由后,给列宁讲了好多诚信的故事,受启发的小列宁哭了起来,痛苦地说:“我欺骗了姑妈,姑妈家里的那只花瓶是我不小心给打碎的……”听了孩子的诉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姑妈写信告诉她那只花瓶是你打碎的,并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会原谅你的”。小列宁听了妈妈的话,立刻给姑妈写信,几天后收到了姑妈称赞小列宁知错就改就是一个诚实孩子的回信,小列宁把信给妈妈高兴地说:“做诚实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谴责”。
在我们这个时代,考试作弊的人数不胜数,这不仅是学习态度的问题,更是思想品德问题。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测验,是老师对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考试,不要急于求成,摘下虚伪的面具。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诺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诚实守信”是我的人生格言,更是中华人民的格言。
诚信的故事范文8
一天下午,爸爸陪我去上英语辅导课。在路过一家书店时,我想进去看看。当时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爸爸就同意了我的提议。书店是刚开业的,里面的人很多。我挤进人群,抽出一本名叫《天蓝色的彼岸》的书,随手翻了几页,很快被书中的情景打动了……正当我捧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时,爸爸催我赶紧上路。我让爸爸帮我买下这本书,可是排队的人太多了,如果买了书,上课就会迟到。爸爸安慰我说:“下次给你买,现在先去上课吧。”我嘴上虽然是答应了,但心里还是不太情愿。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思念着那本书。我心想,爸爸天天这么忙,肯定不会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没有看到爸爸,心里纳闷,爸爸去哪里了呀?“啪—啪—”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紧接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功夫,窗外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点争先恐后扑向大地,瞬间整个城市被包围在雨水之中。天哪!爸爸还没带雨具呢!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眼看着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我心里已经担心到了极点。终于,熟悉的钥匙声在门外响起,我马上走出屋子,发现爸爸已经站在了门口,他浑身湿漉漉的。可能因为天冷吧,爸爸双臂紧紧地抱在胸前,任雨水顺着头发、衣服滴到地板上,样子十分狼狈。看到爸爸的样子,我心里一阵酸,有种想哭的冲动。这时,爸爸冲我张嘴笑了,并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个袋子递到我手中。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爸爸是担心被雨水淋湿袋子,因为袋子里面装着的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本书!
我接过潮乎乎的袋子,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望着窗外的雨,每一滴都像是父亲用诚信带来的爱,滴在心里,铭记心头。
过了一会儿,雨停了。但是,爸爸对我的爱,却没有停止。
诚信的故事范文9
在一次国会选举期间,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经常被一个记者如影随形地跟踪。因为此人效力的报纸与麦金利政见相左,他经常发表一些于其不利的报道。麦金利对这个人感到很是恼火,可内心倒是禁不住暗暗“钦佩”其攻击自己的那种执著劲儿。
一天,麦金利坐着马车去附近一个小镇演讲。天气异常阴冷,没走多远,麦金利就听见后面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正患感冒且衣着单薄的记者,坐着简陋的马车尾随而至。麦金利吩咐车夫停下,下车走到记者跟前,说:“年轻人,从你的座位上下来。”记者走下车,心想这个政敌报仇的时机到了。“拿着,”麦金利脱下自己的大衣递给记者,“这件大衣你穿上,坐进我的马车里去。”“可是,麦金利先生,”记者颇感意外地说,“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谁。这次竞选我一直对你紧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发表演说,我就会在报上骂你,我今天过来就是要尽我所能将你置于死地的。”“我知道,”麦金利微笑着说,“不管怎么说,你穿上这件衣服,先坐进那辆车里暖和暖和,等会儿你好打个漂亮仗。”结果,从那以后,这个记者再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诋毁麦金利的文章。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友善的心,因为它能真正使人体会到尊重和温暖。心灵高贵的人能对他人萌生怜悯和同情,因为友善会使对方的敌意渐渐消释,没有人会拒绝友善所带来的温暖。所以,当你试图打开对方的心扉
时,友善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友善的温暖、感情的温馨,却又常常用无端的猜疑将满腔的好感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背后。其实,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爱,那么必定会赢得共鸣,使你从中感受到温馨,并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真诚之心、毫无友善之举,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馈呢?正如手中的一杯茶,今天你用它温暖了别人,将来,对方也一定会将一杯热茶送到你的手中。
诚信的故事范文10
诚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吧。是啊,或许你常常挂在嘴边,可是你做到了吗?
要做到诚信并不难,但又很难。诚是诚实,信则是信用,只有讲信用而且诚实的人,灵魂才是美好的。《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大家一定听过,故事里的那个牧童,两次骗了人们,当狼真的来到时,没有人去救他。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没有做到“诚”。诚实,会换来别人的信任,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可是,小小的谎言就会损失信任和帮助。
宋庆龄就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有一次,宋庆龄和同学约好下午六点到老师家里拜访,回到家后,宋庆龄吃完晚饭,爸爸就说:“你叔今天过生邀请全家人过去。”宋庆龄听后很高兴,但一想到和同学的约定马上就拒绝了,早早地来到约定地点等待同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天空下起了雨,她仍旧站在那里等待,可是仍不见那位同学的身影,宋庆龄回到家浑身湿透了,看见爸妈早已从叔叔那里回来了。第二天,宋庆龄照样到学校上课,也没有因为那天晚上的事和那位同学闹矛盾。毛主席曾说过:“朋友交往要重信义。”是啊,信用是友谊之间的桥梁,只要你诚实,就会换来信用。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艘货轮在浩瀚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大西洋。他大喊救命,可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船越来越远,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孩子力气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他想: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终于,船长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诚信,是个美好的东西。很容易得到它,只要你做到“诚”和“信”,真心对待别人。
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心里,做个诚实的人。

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工人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他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厌恶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许多人都认为欺骗、说谎话是一种有利的行为,以为欺骗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所以许多声誉好的商店,也往往要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登载各种欺骗顾客的广告。有些人甚至以为,在商业活动中,欺骗的手段与资本一样必需。
他们不明白,在他们多得到一分金钱的同时却损失了诚实的品格。他们的钱袋中或许有所增益,但最终他们会损失更大!
而且,世间不知有多少人会在日后觉悟到,欺骗的行为是靠不住的,是要失败的!所以从实现愿望这一点考虑,诚实也是一种的策略!翻阅商业历史,你可以看出,50年以前的大商店,在今日依然存在的几乎是寥若晨星。
那些大商店,当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争相刊登各种欺人的广告,做各种欺人的宣传,真是盛极一时,然而它们的寿命同样不能持久,因为它们缺少诚实的后盾。它们终究是不可靠的,一时的欺骗虽能得逞,但不久便会原形毕露。到最后它们就要受到冷落、衰退,直至失败。
天下没有一种广告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得到他人的青睐。
欺诈者是堕落的人!这样的人因为不诚实,不能够与人相处长久,更不能达成自己幸福和成功的愿望。
有些青年人,为了取得一些蝇头小利,把自己的人格和名誉,像在跑马场中赌马一样地肆意挥霍,这岂不是一种可悲?
诚实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尽管诚实的人有时会被人嘲笑,但最终会像斧头掉进河里的农夫那样得到奖赏。
待人应以诚信为本。不虚美,不隐恶,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宋朝丞相张知白向朝廷推荐年轻的晏殊。朝廷召晏殊来到宫殿,正逢真宗皇帝殿试,就命令晏殊参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在10天前已作过,请皇上另出别的试题。”他的诚实博得了真宗的喜爱。之后,晏殊担任了馆职。有一天,太子东宫缺官,内廷批示授晏殊担任。主事官不知道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对他说:“近来听说馆阁里的巨僚,没有一个不宴乐玩赏的,只有晏殊与兄弟埋头读书,如此谨慎持重,正可以担任东宫官。
”晏殊接受了任命,皇上又当面向他说明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听了后,说:“臣下不是不喜欢宴乐和游玩,只不过是因为贫穷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钱,也想去玩的。”皇上对他的诚实备加赞赏。宋仁宗时,他终于做了宰相。
虽然有些实话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或误会,但终究会被人理解,博得对方的信任。
诚实是待人处世的绝妙法宝。虽然对人诚实,你可能付出一定代价,但日后你得到的,将远比付出的多得多。
人生箴言:
诚实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是每个人都应当坚守的伟大情操。就算是向人诚实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严厉惩罚,你也应该这样做,因为做人理应如此。

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

《古代诚信故事》
古代诚信故事(一):
诚实守信小张良
张良,汉代人,从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约定的好孩子。
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上散步。有位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并且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老,就到桥下取回鞋子,递给他。
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
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
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时,张良看老人送的那本书,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黄石兵书》。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认真学习,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他还时刻遵守老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我,立志永远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任自我,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果真,张良之后帮忙汉高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将领。
古代诚信故事(二):
魏文侯的诚信故事
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不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必须去山林打猎练兵。
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不见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对众大臣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效外去打猎练兵,那里已经有人在等到我了!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有上前去劝阻。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但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立刻去。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我去。那个人眨着眼睛仿佛没有听懂似的,魏文侯说:昨日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说完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到管林人的住处去了。众大臣在背后都说魏文侯太傻,随便叫一个随从去就能够了,何必自我亲自去呢?
我觉得魏文侯一点也不傻,正因为他处处诚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赖,国家才得以强盛,一个古代君王做事都如此诚实守信,而在我们当今社会却有一些人做事不负职责,违背职业道德。
古代诚信故事(三):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古代诚信故事(四):
尾生抱柱的由来
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之后,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古代诚信故事(五):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古代诚信故事(六):
孟母教子
孟子的母亲教子有方,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纠正孟子的坏习惯,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守信、勤俭好学的好习惯。之后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哲学家,由于他品德和学问都很好,被人们称为亚圣。他的塑像在孔庙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孔子。
古代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人的坏品德一旦养成,就会像决堤的大河,一发不可收拾。而道义之心仿佛是一盏灯光培育成像日月那样的光芒。
古代诚信故事(七):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古代诚信故事(八):
宋江看瓜
北宋时期的宋江,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宋江为人诚实正直,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一年,宋江的父亲种了几亩瓜田。中午,父亲回家吃饭,宋江就一个人在瓜园里看瓜。这时一个要饭的老爷爷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从宋家的瓜地旁边过。祖孙两人都穿得很破烂,身上还背着破碗破口袋。小孩子又累又饿,见到西瓜,哭闹着要吃西瓜,老爷爷怎样哄都不行。宋江见小孩子可怜,就把老爷爷叫来,想送一个西瓜给老爷爷。但是他老远远地看到父亲正朝瓜地走来,怕父亲不一样意,伸到瓜蒂上的手又缩了回来。小孩看到宋江把手又缩了回
来,就哭得更厉害了,声音干涩嘶哑,显然是很久没喝过水了。宋江听到小孩的哭声,心一下子又软了下来,心想,我得赶快想一个又让小孩吃到瓜又不让父亲生气的方法。但是越着急越想不出来,急得宋江直跺脚。这一跺脚,父亲给他看反瓜的赏钱发出了当啷当啷的响声。宋江听到响声,眼前立刻一亮,主意来了。宋江来到祖孙俩面前,大声说:小孩儿要吃瓜?什么?白给?那可不行,种瓜但是有本钱的,你们身上要是有钱的话,我便宜给你一个。喔!只有十文钱,看这小孩子可怜,我就卖给你一个小的吧!你等着,
我去摘。
宋江的话都是说给父亲听的。其实老头儿一文钱也没有,他两眼望着宋江,越听越糊涂,张了张嘴还想和宋江说些什么。但是宋江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跑去摘了一个又大又熟的西瓜,小声对老爷爷说:西瓜送给你了,赶快走吧!老爷爷哪里肯走,拉着小孙子就跪下来,给宋江磕了好几个头,嘴里还不停说谢谢。宋江这下可急了,赶紧把他扶起来,推他走了。父亲走地来问:你在演什么戏呀?宋江心谎,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卖了个西瓜。说完,指了指身上的那串钱。父亲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把西瓜白送别人了呢!宋江一下子脸红了,说:爸,我和你撒了
谎,我是把西瓜白送给那位老爷爷。父亲轻轻地拍了拍宋江的肩,
说:你真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其实我已经明白了,只是试一试你

诚信的故事作文 诚信的故事简短20字文案:

古代诚信故事
古代诚信故事(一):
诚实守信小张良
张良,汉代人,从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约定的好孩子。
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上散步。有位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并且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老,就到桥下取回鞋子,递给他。
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由整理]
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
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时,张良看老人送的那本书,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黄石兵书》。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认真学习,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他还时刻遵守老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我,立志永远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任自我,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果真,张良之后帮忙汉高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将领。
古代诚信故事(二):
魏文侯的诚信故事
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不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必须去山林打猎练兵。
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不见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对众大臣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效外去打猎练兵,那里已经有人在等到我了!”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有上前去劝阻。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但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立刻去。”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我去。”那个人眨着眼睛仿佛没有听懂似的,魏文侯说:“昨日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说完大步跨出门外,顶着大雨到管林人的住处去了。众大臣在背后都说魏文侯太傻,随便叫一个随从去就能够了,何必自我亲自去呢?
我觉得魏文侯一点也不傻,正因为他处处诚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赖,国家才得以强盛,一个古代君王做事都如此诚实守信,而在我们当今社会却有一些人做事不负职责,违背职业道德。
古代诚信故事(三):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古代诚信故事(四):
“尾生抱柱”的由来
“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之后,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古代诚信故事(五):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古代诚信故事(六):
孟母教子
孟子的母亲教子有方,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纠正孟子的坏习惯,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守信、勤俭好学的好习惯。之后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哲学家,由于他品德和学问都很好,被人们称为“亚圣”。他的塑像在孔庙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孔子。
古代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人的坏品德一旦养成,就会像决堤的大河,一发不可收拾。而道义之心仿佛是一盏灯光培育成像日月那样的光芒。
古代诚信故事(七):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古代诚信故事(八):
宋江看瓜
北宋时期的宋江,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宋江为人诚实正直,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一年,宋江的父亲种了几亩瓜田。中午,父亲回家吃饭,宋江就一个人在瓜园里看瓜。这时一个要饭的老爷爷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从宋家的瓜地旁边过。祖孙两人都穿得很破烂,身上还背着破碗破口袋。小孩子又累又饿,见到西瓜,哭闹着要吃西瓜,老爷爷怎样哄都不行。宋江见小孩子可怜,就把老爷爷叫来,想送一个西瓜给老爷爷。但是他老远远地看到父亲正朝瓜地走来,怕父亲不一样意,伸到瓜蒂上的手又缩了回来。小孩看到宋江把手又缩了回
来,就哭得更厉害了,声音干涩嘶哑,显然是很久没喝过水了。宋江听到小孩的哭声,心一下子又软了下来,心想,我得赶快想一个又让小孩吃到瓜又不让父亲生气的方法。但是越着急越想不出来,急得宋江直跺脚。这一跺脚,父亲给他看反瓜的“赏钱”发出了“当啷当啷”的响声。宋江听到响声,眼前立刻一亮,主意来了。宋江来到祖孙俩面前,大声说:“小孩儿要吃瓜?什么?白给?那可不行,种瓜但是有本钱的,你们身上要是有钱的话,我便宜给你一个。喔!只有十文钱,看这小孩子可怜,我就卖给你一个小的吧!你等着,
我去摘。”
宋江的话都是说给父亲听的。其实老头儿一文钱也没有,他两眼望着宋江,越听越糊涂,张了张嘴还想和宋江说些什么。但是宋江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跑去摘了一个又大又熟的西瓜,小声对老爷爷说:“西瓜送给你了,赶快走吧!”老爷爷哪里肯走,拉着小孙子就跪下来,给宋江磕了好几个头,嘴里还不停说“谢谢”。宋江这下可急了,赶紧把他扶起来,推他走了。父亲走地来问:“你在演什么戏呀?”宋江心谎,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卖了个西瓜。”说完,指了指身上的那串钱。”父亲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把西瓜白送别人了呢!”宋江一下子脸红了,说:“爸,我和你撒了
谎,我是把西瓜白送给那位老爷爷。”父亲轻轻地拍了拍宋江的肩,
说:“你真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其实我已经明白了,只是试一试你
诚不诚实。”
古代诚信故事(九):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十分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之后,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我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古代诚信故事(十):
利用弱者的弱点是无耻
有一个小商人说:“有商品交易中,如果我比对方明白得更多,那么我就能够利用对方的无知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不能算是不诚实。因为除了我自我之外,没有人责备我。”
另外一个很出色的商人听了之后,说:“我不一样意你的观点,利用弱者的弱点是最无耻的事情,就像嘲笑一个盲人是瞎子一样无耻。一个真正诚实的人永远也不会这么做。”
古代诚信故事(十一):
令尊大人
明朝时期,浙江余姚城里有一个酸秀才,整天自以为学问很高,经常欺骗一些不识字的人,把戏弄别人当做趣事。
有一天,酸秀才又在街上游荡,看见一个卖炭的老汉,就走上前去问老汉:“令尊大人近来好吗?”在当时,令尊是尊称,就是“您父亲”的意思。”
老汉听了,憨厚地笑笑,然后说:“公子,你别笑话俺,俺家世世代代都是卖炭的,没读过书,我不明白令尊大人是什么意思。”
酸秀才听了老汉的话,明白老汉是真的不懂,心里一阵高兴,想戏弄老汉一回,于是就说:“令尊大人你都不懂,就是儿子的意思呀!”
老汉连忙点点头,说:“令尊就是儿子,我明白了,我家令尊最近很好,个个身强力壮。”
酸秀才一阵窃笑,又问:“那你家有几位令尊呀?”
老汉忙说:“三个儿子,不,是三个令尊。”然后又很憨厚地笑笑。
酸秀才听了,装出一副很羡慕的样貌说:“啊,三位令尊,你真是好福气呀!”
说完之后,酸秀才哈哈大笑,甩甩袖子就想走。
一向站在一旁的读书人韩应龙把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很气愤,于是就想教训一下这个撒谎作弄人的秀才。韩应龙上前挡住酸秀才的去路,很恭敬地问他:“恕我冒味,请问你家有几位令尊?”
酸秀才咬文嚼字地说:“吾家令尊去年已作古,无也。”酸秀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父亲去年已经死了。
韩应龙故意装作很惊奇的样貌,说:“真是不幸啊,不知你家令尊死时有没有留下后人。”
酸秀才没法回秀,就很无奈的摇遥头。老汉看见酸秀才摇头,就很同情的对他说:“你儿子死的时候没留下后人,那你家不是断子绝孙了吗?我儿子多,不如我把小三送到你家当令尊吧。你要愿意的话,我这就回家和孩他娘商量商量,把小三送给读书人当令尊,孩他娘肯定愿意。你好好教他读书,说不定将来会有出息呢!那可就好喽!”
酸秀才明白遇上了明白人,但是又不敢说出真相,气得浑身发抖。韩应龙趁机说:“人家老汉好心好意给你找个令尊,你要还是不要,倒是说句话呀,别站着不吭声啊!”
酸秀才憋了半天,说了一句“多管闲事”,然后垂头丧气地走了。
韩应经对站在一旁的老汉说:“老人家,他在骗你,令尊实际上是父亲的意思,问你有几个令尊,实际上是问你有几个父亲。”
老汉听取,望着酸秀才的背影直骂混蛋。这个韩应龙,就是明朝嘉靖十三年的状元。
古代诚信故事(十二):
韩信千金报饭恩,是践诺也是守信
韩信(?一前196),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汉初诸侯王。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拜为大将。汉朝建立前,被封为齐王;汉朝建立后,改封为楚王,后降为淮阴侯。
韩信从小喜读兵书,有满腹的学识,一心想着能披挂上阵,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当个将军。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却没有人赏识他的才气,很不得志。
那时候,韩信很穷,日子过得很清苦。为了糊口,他经常到江边去钓鱼,碰上好运气,倒也能换些钱勉强度日。但是钓鱼也很不容易,每当钓不到鱼时,他就要饿肚子了。
有一天,韩信又到江边去钓鱼,眼看着已经过晌午了,但是连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韩信又饿又累,没有什么办法,就在那里望着手中的鱼竿发呆。
江边有一位以洗衣为生的老大娘,看到韩信一个人在那里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就十分关心地走过来问:“年轻人,你怎样了?有什么心事吗?”
韩信抬起头,见是一位慈祥的老大娘在问话,就如实告诉她说:“老大娘,我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想钓几条鱼换点钱买吃的,但到此刻连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可让我吃什么呀?”
老大娘听了,不由得心生同情,于是就说:“年轻人,如果你不嫌弃,就到我家先吃些东西填填肚子吧!”只要有吃的,韩信当然不会嫌弃,于是就收了鱼竿跟大娘去了。
韩信和老大娘一路走一路说着话。老大娘从韩信的话中了解了韩信的家世和抱负,从心里喜欢这个虽然生活困苦但却有理想的年轻人。这以后,老大娘经常送些饭菜给韩信吃。韩信十分感激。
一天,老大娘又给韩信送来了一些饭菜,韩信很激动,就对老大娘说:“大娘,您对我真好,等我以后做了大事,必须要好好地报答您老人家!”
老大娘听了这话却生气了。她说:“你以为我是为了让你报恩才帮你的吗?错了!我看你是个堂堂大丈夫却不能养活自我,因为同情你才帮你的!”
韩信听了老大娘的话,默默地吃着饭,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不久,韩信就拜别了老大娘,离开了家乡,出外闯荡去了。
很多年过去了,韩信成了刘邦军中的名将,帮忙刘邦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封他为楚王,有了很高的声望。但是,他心里一向惦记着当年接济过他的那位老大娘。
韩信让人打听到了老大娘,不但经常派人给老大娘送去各种物品,好让老大娘不再过那劳碌贫困的生活,而且还特意回家乡看望老大娘,并给老大娘送了一千两黄金。
老大娘说:“你不要拿这些钱给我,一来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天了,要这么多钱没有什么用了;二来我也没有为你做过什么大不了的事,哪能要你这么多的钱呢?”
韩信恳切地说:“当年我饿肚子的时候,您给我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对我来讲这帮忙是很可贵的,更何况您那时是在自我生活也很困难的状况下帮忙我的。此刻我有潜力了,理应报答您老人家!而且当年我也说过,等我以后做了大事,必须要好好报答您的!”
他还说:“我明白,您当年不是为了要我报答才帮忙我的。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感到您是真心对我好。所以,我就更应当好好地感谢您、报答您!”
济困、报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信在困顿时得到过那位老大娘的接济,并声称要好好地报答她老人家,这属常理。韩信帮忙刘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后,报答那位老大娘,这是践诺,这是守信。
古代诚信故事(十三):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
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齐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回到。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
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回到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古代诚信故事(十四):
查道吃枣留钱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样办呢?仆人推荐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样能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样能偷吃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十分招人喜爱。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更觉得饥饿难耐,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
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就应给钱。”
古代诚信故事(十五):
唐太宗的诚信之道
历代以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此在人前炫耀,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依样画葫芦用诡计蒙蔽首脑。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真正能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人选只有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在即位之初,李世民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贪官污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我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不但没发怒,反而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便欣然理解了这句逆耳的忠言。
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大臣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没有法律效力,除李世民外,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止自我的无限权力),李世民解释说:“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却先失去诚信。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有关诚信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议论文
诚信的故事
诚信考试承诺书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诚信的故事》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诚信的故事》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诚信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诚信的故事》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