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

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怡情(yí)藻饰(zǎo)狡黠(xiá)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ài)味同嚼蜡(jiáo)吹毛求疵(cī)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着色。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狡黠:聪明而狡猾。
诘难:诘问,为难。
滞碍:不通畅。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3.学习《谈读书》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4.学习《不求甚解》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
(3)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名词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②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一味地咬文嚼字,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③对比论证。将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构成正反对比。
小组合作探究:《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①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②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
不同点:①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从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②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③两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精练华美;《不求甚解》的语言严谨质朴。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不可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

(无题)
善假于物,用外物之优势,取他人之长项,以成己之功,就己之事。善假物者,必有反省分析之慧眼,以别优劣,卓越超群之胸襟以服他人,然后得以博采众长,合外物之力,非凡之业。汉祖刘邦,政不如萧何,兵不如韩信,谋不如张良,而拥天下者非后三者,因刘邦具慧眼,有胸襟,能假于三者之长。若刘邦无此慧眼,则难赏英豪,人才无用武之地;若刘邦无此胸襟,不予其以信任,不听其之劝谏,则车前马后,众叛亲离,霸业安成?楚霸项羽,身有万夫莫当之勇,坐拥诸侯百万之师,而败于刘邦者,因其不假于物。虽有范增,旷世奇才,而无慧眼以识之,反以狭隘气量以待之,使之弃己而去。一己之力,难敌众人之功,终自刎乌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实任重道远。然君子生非异于常。故欲成大业,必善假于物。君子若能假舆马,非利足而可致远;君子若能假舟楫,非能水而可绝江河。
古有张良,以礼待人,得 太公兵法 ,刻苦研读,终成大器。无 太公兵法 以学,五桥上老人相助,张良只是没落贵族罢了。然而他善假于物,勤奋好学,终参与楚汉之争,扭转战局,屡建奇功。
想那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如此之奇智, 定非生而如此。若非借 太公兵法 之力,何能至此?
历史的大海中,有属于他的美丽浪花;时间的沙滩上,有属于他的骄傲足迹。君子善假于物,然后才能修身养性,成就功名。
为人如此,治国亦然。唐太宗择贤人能臣以相辅,选才子学者以教民。得贤才相助,如虎添翼。贞观之治,由此开端,举国一片安乐繁荣。若无他人相助,太宗虽贤,然非圣人,孰能无过。旦以一人之力,处全国之事,必殚精竭虑,而国运未必昌隆。故君子善假外力,然后可有社会和谐,国家安定。
以外物而相己
自然之道,不过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择生存之强者,汰弱不禁风者。牵牛以高强为基,顺应而上。三年五载之后,绿荫满墙,花开壁上,引得无数路人啧啧称奇,仰望而叹。高墙之下,无名小花星星点点,却成了牵牛的陪衬、路人歇脚之地。牵牛花开,引得称赞;野花点点,却不曾为人欣赏。何以至此?原来是牵牛善以墙而相己,补自身弱小之不足,依墙而上,立在了百花之上,鹤立鸡群。
利用外物而补不足,是自然生存之道。为人亦是如此。王安石游褒禅山,尽心尽力仍不至,非己之过;或以火把而相己,尽心尽力,终达洞内,得以赏自然至奇。前者可谓勇,后者可谓智。以外物而相己之士,可谓智勇者。君子生非异而善假于物,以外物补不足,以外物而相己,成功之道,已在其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纸鸢轻盈,借清风之力,翱翔于蓝天,海上船舶,采风浪之势,驰骋于大海;秦皇汉武,得贤良相助,创千秋霸业。借助外力,事端出的弥补,是弱项的强化,如双翼下的疾风,双足下的道路。
纵观古今,人类的发展,文明的兴起,国家的建立,无一不借助外力。从石器时代,随之到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人类的工具不断革新,对工具的利用不断加强;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改进,更加完善了人类社会体系。自然之力,团结之力乃至信仰之力,都成为人类飞速发展的催化剂,让人类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物蜕变而出。成为地球的主人,而这也正是人类的智慧所在。
纵观古今,人类的发展,文明的兴起,国家的建立,无一不借助外力。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人类凭借不断更新的工具,从蛮荒走向了文明,再从文明走向了兴盛。人类,万物之灵,体格强健不如虎豹,展翅遨游不如鹰隼。然借助器具,借助科学,却可以让虎豹称臣,鹰隼屈身。借助器具,借助科学,人类上得九天揽日月,下得深海探骊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力而行,助我登巅。
智者善假于物
人非圣贤,无生之英才,唯善假于物,能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善假,非照搬照抄,盲目套用,而是因外界之力,助自我之势;因身外之忧,长身内之气。
外界之力在于知识、技能,身外之忧在于环境、天机。善学于古籍者,则通今昔,明是非,挟智慧以遨游,抱知识而长终;善借以时机者,则克天运,长己力,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遥想当年诸葛孔明,借天机,草船借箭,战强敌,助皇叔,成霸业,孔明自有聪颖天资,但纵有天资,不知借于天时,孰胜孰负,不得而知。孔明融外物与智慧于一为身,才得以以弱胜强,作战如是,学习如是,为人亦如是。个人之力终浅薄,如(??)宝囊,唯饰以范文字画,才能大放异彩。
海纳百川,自成一家
学者遇不解之惑,或提笔演算,或作图推导,或闭幕冥思,或目不转睛。然一人之力故不能成。若久不解却仍苦想,长不明却还欲求,不是坚持,而是固执。
遇难题,求助于外,此为上策。
与友共议。若友知其然,可问其因果,询其思路,自查漏洞,反观不足。若友亦未知,可共论问题,交换看法,互补缺陷。新思路出于思维碰撞,新方法源于旧式更替。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亦不如简洁之论。不只问题本身,亦于友学本领,拓眼界。
与友议可集百家之长,博万卷亦然。
书简无数,凝诸子百家之精髓,聚千古文人之丰绩。借前车之鉴,为今世之用。一代理学大家朱熹,博览儒家经典无数。上至文,下至理,无一不晓。虽通儒学,然亦知其不足。于是朱熹借道,佛二家学说,与儒学融合,去糟粕,取精华,终成理学集大成者,引领入学新时代。
由此观之,学者不宜固步自封,拘于独想。与友论,阅万卷,方能集百家之长,成一人之力。海纳百川,自成一家,借物于人,学者必行。
太极哲学
中国有太极,缓而柔,柔而克刚。外力来时,以扭转之势,借力使力,以柔胜强。中国传统思想中,就得有一套太极哲学。
太极哲学之中一重要核心为“借”。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即为借。借,可以是借对手之力,就如三国之中,孔明独领数舟,入敌营,借草箭,满载而归。借,以巧妙之势,化威胁为己用,化为难为安稳。借,可以是借前人之智,就如中国文人善于引用化用,将名家之句借入自家之文,让前人智慧在异处散发光辉。借,以婉转之态,化他者为己者。借,可以借自然力,核变危害令人悚然,而借为核电却用处显赫;三峡激流令人困扰,而借为水电却举国受益。借,顺自然之道,而得自然之力。
借力使力,化外来为己用,顺天道而酬勤。这,就是中国的太极哲学。

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

诗人曾经告诉我们“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时代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与台湾同胞心心相印,心手相牵。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通过优美如画,碧波晶莹的日月潭,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台湾—这个令人心仪神往的土地;我们还常常哼起这样一首维美熟悉的童谣“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暖暖的澎湖湾”伴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我是大陆子民中的一粒沙,正如我的兄弟姐妹,我们对台湾的情感,跨越了台湾海峡,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尽管我们相隔海峡两岸。
在中学的课堂里,历史书本告诉我们: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台湾的人民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好儿女。在地壳运动中,你与母亲被残忍分开。但是,无论你身在何处,你也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我们身体里流淌着同样的血。
正如我们曾经在语文课本中读到的那样“那日潭和月潭多么美丽啊!大陆好比日潭,台湾好比月潭,日潭和月潭永远相连,大陆和台湾永不分离!”大陆和台湾,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有着同一个姓,那就是“中华”。
“患难见真情。”虽然现在你与母亲还未“母子相认”,但我坚信,我们的心,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四川发生级大地震时,我看到你积极伸出的援助之手。我相信,这不只是你们的爱心,而更应
该是兄弟连心的情谊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空间的限制,虽然让我们远隔海峡两岸,不能轻易相见,互通往来。但我相信,我们的心灵是想通的。而我也坚信,我们很快就能有团聚的那一天。我也真心地祝愿,你能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心心相印,心手相牵。
论理想
理想如闹钟,敲碎我们虚幻的黄金梦。
你我都怀揣理想,却不知你想如肥皂一般,洗净我们的自私心,让我们划清与小人的界线。
理想是一种获得,也是一份牺牲,但是获得远比于牺牲。
理想如同星辰一样,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然而它却能让我们像航海家一样,借着星辰的光芒坚持不懈的前进,指引者我们奋进。只有有了它,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更直接的奔向成功的彼岸。再者,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带着他的将会都是逆风。让他们成为海上的漂泊者。
理想不是一只细碗,破碎了不能再补。而她是一朵花,即使凋谢了,仍然可以重新绽放绚丽的光彩。有他教会了我们坚强,如我们的精神支柱,让我们以满腔热情的驶向他。跌倒再爬起来仍可以挺立。因为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加入我们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他,那么胜利者必将属于希望,所以,即使我们能力有所不及。理想或破碎,但我们人必须记住:“天生我材必有用”之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大学犹如地狱般,西走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份自信,腐蚀到我们的那份纯真,捏碎着我们理想,但是,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当环境依然我们感到不满时,我们就必须的有所改变。
我们必须得重拾理想,坚持不懈的一直走下去,一直奋斗。古语说的好“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即使这破烂不堪的大学生活让我们喘不过起来,但只要我们坚定
目标,锁定理想,不管遇到什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即使困难再大,甚至牺牲性命,皆不畏惧。
生又何欢,死有何惧,坚定理想,死亦无憾

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作文 《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文案:

文学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高中语文的文学常识,欢迎查看!
年龄称谓:
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9.而立:男子三十岁。(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
11.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花甲:六十岁。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十岁。
15.鲐背之年:九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A、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扬(y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四)、唐代文学
1、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
①韩愈。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二、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现代文学(1919-1949)
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双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曹禺的《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还写《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
此外还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三、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当代文学(1949-2005)
1、当代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
杨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路遥、柯云路、张杭杭、王安忆、贾平凹等。
2、当代诗歌散文戏剧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柯岩的《周总理,我在哪里?》
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吴伯萧的《北极星》
杨朔的《茶花赋》
秦牧的《花城》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碧野的《阳光灿烂照天山》
舒婷的《橡树》
四、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一)史前神话
1、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古希伯莱神话:《圣经》(新旧约翰全书)
3、亚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
(二)、希腊罗马时代
1、散文
《理想国》(柏拉图)《诗学》(亚里士多德)
2、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3、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写的。
(《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北京版)
1.·鲁迅----《范爱农》《自嘲》《祝福》《铸剑》《忆韦素园君》《北京通信》《忽然想到(六)》《<呐喊>自序》《赠邬其山》《无题》《题三义塔》《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长篇小说:《故乡》;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等18部。
2.·朱自清----《荷塘月色》《谈<史记><汉书>》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曾在清华大学任教。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代表作品:《背影》《春》《荷塘月色》《背影》。著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
3.·夏衍----《包身工》
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5.·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莫泊桑[法],欧·亨利[美]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小公务员之死》《凡卡》《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6.·海明威----《斗鲨》
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创始人。代表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等。
7·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沁园春·长沙》《念奴娇·昆仑》《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节选)》《共产党的工作作风》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代表作品:《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等诗词,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著作。
8 · 徐志摩----《再别康桥》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新月派 代表诗人 。 现代 诗人 散文家 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春痕》; 散文集《轮盘 》。
12·老舍----《断魂枪》《茶馆(节选)》《想北平》《过年》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享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贫血集》等;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
18·巴尔扎克----《守财奴》
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代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19·萧红----《一条铁路的完成》《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是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有代表作《呼兰河传》。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0·莫泊桑----《项链》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项链》等。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部编版语文课文13《短文两篇》知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