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

唯物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题目中情景一般是处理环境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般用于某种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航天精神)
(3)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客观实际是联系、变化发展、具体的,多方面的(全面的),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1、物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认识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实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3)社会实践提高人类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的具体性原理。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典型高考题
(2016海南单科卷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分)
答案: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它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重的情况,认清该事情的本质,积极推动“机器换人”。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中该市政府采用“机器换人”,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2016上海卷34)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
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他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渐淡出。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淘汰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在全面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辩证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现状,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以此开启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涉及实践主体——匠人。
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仅仅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还是无法开启。
因而,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的观点
(2012年海南单科,25)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8分)
答案:(2)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4分)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4分)
(2016天津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材料三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分)
【答案】(12分)①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又一次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打开百度文库APP阅读全文取消确定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

【观点】
1、探索的终点是真理。
2、探索需要毅力、恒心和吃苦的精神。
3、探索要有明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
4、怀疑是探索的源泉,不满足是探索的动力。
5、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是永恒的。
【名言】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屈原
2、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波兰]哥白尼
3、向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美]李政道
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法]左拉
【经典素材】
1、探索成功之路(姚明在NBA)
姚明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竞争激烈的NBA中成长,他不仅为中国篮球队员的成长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还成为了中国篮球的骄傲。相比于姚明而言,三大中锋中另外一位在NBA打拼的中国球员巴特尔近期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在被魔术队无情抛弃之后,大巴一边与伤病做着顽强的斗争,一边苦苦等待着联盟中某支球队的召唤。这位曾经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铁面汉子还在无尽的等待中,探索着自己的成功之路。
2、探索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居里夫人的故事)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激起了她童年时就具有的探险家的好奇心和勇气。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研究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
这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
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镭”。
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但是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1906年,彼埃尔。居里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居里夫人极为哀痛,但这并没有动摇她献身科学的意志。她决心把与丈夫共同开拓的科学事业进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

因为敢于探索,才成就了乔布斯的一番伟业,让“苹果”成为时代的领跑者。因为勇于探索,才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成为亿万中国人的骄傲。在六七十年代饥饿如荒,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是他解决了亿万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就是袁隆平。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却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他曾说过:“我不是在去田间的路上,就在田间工作。
”田地成为袁隆平天然的办公场所。为了培育出杂交水稻,他废寝忘食,一日三餐经常在露天的田地间解决,与杂草相伴,这样的日子他苦苦过了十年。十年中,探索是他生活的动力,是他前行的路灯。终于他摸索出了结果,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种敢于探索,不断尝试的精神让我们倍感骄傲。曾经有一位这样的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起初,她是一个蚕妇,蚕吐丝是她最高兴的事。可有一天蚕全死了,她便把蚕的丝织成了线;丝用光了,她便把线织成了布;可布卖不出好价线,她便学习把布做成旗袍。开始时,她的手被扎得起泡,布也被整得乱七八糟。可是她不断尝试,借助一点点力量去改变形式,绣出五颜六色的底纹,再加上她别出心裁的设计,整件旗袍显得天衣无缝,十分美丽。
终于她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找到了亮点,她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商人,而是当年被人唾弃的那个。当别人问起她这番伟业时,她总会说:“要想成功,需要你不断探索,只要你敢试,你就能行!”是的,只要我们敢尝试,就一定能行。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站立吗?从一个躺着的小孩到成功的站立,相信那是我们最伟大的尝试,那一瞬间是多么美!敢于探索,让沙漠变成绿洲!敢于探索,让心灵放飞梦想!敢于探索,让生命因此舞动!做一个敢于探索的人,铸就辉煌人生!。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 文案: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希望在写《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