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观后感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一: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上,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夺冠。其实,这场比赛中其他选手都很强,女博士陈更更是已经担任过几期擂主。不过,由于比赛题型并不局限于记忆类的填空选择,而是从历史、社会、生活等层面同时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攻擂者自身知识范围的局限,就成为追逐赛中的致命短板。最终稳定发挥的武亦姝成为最终攻擂者,而在第二轮与百人团的飞花令对决,以及第三轮的擂主决战中,对手的失误也将这个小才女送上了冠军的宝座。
武亦姝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在读高中生,她的诗词储备量大,让她一战成名的那次飞花令主题字是“月”字,武亦姝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了。飞花令有时间限制,非常考验参与者的诗词积累和心态。而武亦姝不仅没慌,还微笑着迅速脱口而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句诗里包含四个“月”字。在决赛中,她又是9道题无失误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以“酒”为题的飞花令里,她连说三句酒字诗,而并没有要求对手也同样对擂三句,即便如此,最后还是获胜。
赢了《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顿时成为“网红”,不少观众大赞其“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诗词大会的主要原因就是场上的选手都很淡然,心中有诗、爱诗,不为名利。”
还有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有的网友则替夺得亚军的彭敏可惜,“他已经是《中国成语大会》和《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冠军,差一点就能赢大满贯了。真是遗憾”。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二:近来,一档关于诗词的节目大火,我的朋友圈每天都会见到不少消息。但正当寒假,作为一个苦逼的小老师,每日忙于用阅读题和作文折磨学生,并没什么时间凑趣。
但是,最近几天,经常有人问我,小紫啊,你怎么看待诗词大会啊,诗词大会里夺魁的武姑娘你怎么看啊,你为什么不参加诗词大会啊……被问得多了,觉得还是有必要简单聊一些。
首先,一定要搞明白,诗词大会的性质。这是一档电视节目,并且是出现在官媒中央电视台一套的电视节目。这两个属性就导致了其具有很多特征:
第一,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没有关注一个官方文件的颁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所谓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经被官方以文件形式确立,并将很快体现在教育、文艺、宣传等各个方面。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激烈反对自己的文化开始,到最近这个重要的拐点,历史完成了毅种循环。过年回老家,在当地做党政工作的舅舅饭桌上聊天,他那里得到的一些信息表明,这个事儿来头绝不在小,大有做成我党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第三套成型的理论的驾势。说到这里,无论这个转变好还是不好,针对这道题,看出来节目呈现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的背景,就够了。
第二,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尤其是肩负了某种使命的节目,收视率是一个很硬的指标。那么想要收视率高,节目需要做成什么样子呢?你想啊,诗词作为很深广的一个话题,所能探讨的位面是很多的,若想做出文化深度,无论鉴赏也好,创作也好,都无疑是更好的方式。但是,鉴赏需要充沛的知识支撑(旧诗的创作规律,艺术手法,发展过程,时代背景等),而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连古体近体都分辨不清的,看得一脸懵逼,节目就黄了;再说创作,创作就更难了,能不能写是一个坎儿,写得好、一般、差又是几道鸿沟,观众连看都懒得看,除了猎奇一样地赞叹几句哇居然会写诗,参与不进去,用评比的方式,也很难公允,所以节目更黄了。
综上,这档节目的目标受众,并不是对旧诗浸淫已久的这帮人,而是广大对于诗词或传统文化心有爱好,但是其实并没有什么相关知识的人群。故而,背诗虽然被诟病为隔靴搔痒,考得其实是记忆力而不是对诗的理解鉴赏,却是节目组所主动选择的最优解,背诵还不够,节目组定的题库也非常聪明,比高中生的背诵量难一点儿,所谓“飞花令”,找个语文老师看看,无非也是古诗词默写中的同主题横向延伸。这么一来,观众参与度非常高,我这么废,居然能会背一半,看来我还挺厉害。
事,就这样成了。
对于这样的节目,你是目标受众,自然会看得爽,每天乐此不疲;而万一您不是目标受众,肯定怎么看怎么膈应,挑出一堆不满意的地方。要我说,干嘛非得跟自己较劲,看不进去还非得逼着自己看,为何不去读几本适合自己水平的书?
最后,有人邀我评价冠军武姑娘的水准。我只能说只看了几个片段,我很难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16岁的年龄,肯定有其出色的地方,背诵量也不小。但是,“如何四()为天子”这一句,填个“时”,可以很容易分辨出,除了背诵之外,缺乏基础的格律知识,不然这里怎么也该蒙个仄声字啊。所以,一条腿长,一条腿跛,就算不论创作,在诗词这个领域,其知识结构也是我辈司空见惯的那款不均衡。同年龄段的,我见过不少水准更均衡的少年。
故而,厉害是厉害过大部分目标受众,但是造神却大可不必,挺好一小姑娘,这不替人招黑么,真替你们捉鸡。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第4个“大会”。
“最早根据现代人提笔忘字的现象,为了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设计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来我们想,既然汉字可以成功,那么一个词语、一首诗词呢?”阚兆江说。
《中国诗词大会》原本是频道总监阚兆江一开始最担心的一个“大会”。因为诗词和人人都要写的字,常跟日常生活的成语不同,自古为文人雅士所爱,容易曲高和寡。
“诗词有一定的难度,与普通公众还是有一段距离,不是每个人都能写。作为一个大众节目,不能太有距离感。”阚兆江说。
但《中国诗词大会》现在却成了最火的一个“大会”。有网友说,终于有了一款可以和爸爸一起看的综艺节目。针对这个现象,点评嘉宾康震的解释和阚兆江所见略同。
康震对《新华每日电讯》说:“归根结底是中国人爱诗词的心从来没有消亡过。热爱诗词的群众基础从来没有消亡过,而是一直存在着,不但是存在着而且是一直兴旺发达着。节目只不过是借助中央电视台激活了藏在人们心中的热爱诗词的心。”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

最近看了一档自我感觉非常好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这档节目中我了解到了,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参加比赛的选手和点评者都是博学者。听他们答题,谅解,如沐春风。
提起李白,大家都赞不绝口,他很多诗词,人们都脍炙绝口。当然人们也会想起杜甫,因为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李白有很多粉丝,但是李白最大的粉丝就是杜甫了。杜甫当时才华比不上李白,他敬仰李白。有二十多首诗都与李白有关。其中,“官丐满精华,斯人独憔悴”。就是杜甫描写了,李白被流放的孤独。而且,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老杜”,是因为他多写穷愁苦闷。“老病有孤舟”正是杜甫的写照。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理解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是人生美好愿望的寄托。但是,它的本意却是反映了人生的变故和迷离。
“此曲只应天上有”我的理解是,赞美这首曲子的精美和绝妙。有时听到美妙的歌声还会用它赞美。实则,这是讽谏。这首诗是杜甫所写,送给当时的一个姓花的官员花敬定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能得几回闻?”锦官城武将花敬定平叛有功,曾放纵部下大肆掠夺东蜀。他本人更是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歌舞升平,奢侈淫靡。而杜甫赠送的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是什么样子的官爵,就应听什么样的音乐。委婉的批评花敬定越位了,听了不该听的雅乐。听完专家点评,我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中国诗词真是博大精深。而我才疏学浅,乱用诗词,实属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大不敬。日后要多多学习古诗词,学好古诗词,为发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

诗词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上的结晶,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最近,我看了一期cctv的《中国诗词大会》。主要是以用诗词答题比拼的方式来享受这场诗词狂欢的,比赛没有像其它比赛那样严肃,更多的是以轻松的心态来品味诗词。
看完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只答对了几道题而已。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引起了我对诗词的兴趣。以前背诗,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现在才觉得诗词是那么地源远流长,原来我们有的情绪、对事物的看法,诗词里也有。中国的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给了人无尽的想象。或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或是“会当凌绝顶”的远大抱负,或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
在当今生活节奏那么快的时代下,也许不必跑到深山老林里养心静气,简简单单地读一首诗或词,就能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小天地。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宁愿抱着手机看着电脑,也不愿抽出几分钟来品味一首诗词。除了平时在语文课上背的十几首外,基本上学生没有接触到诗词多少了。你读诗,诗就会回报给你个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我对诗词有了改观,慢慢地体会到了诗词的美。希望有更多人也能爱上诗词,享受诗词带来的快乐。

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 文案: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数不清的成语,各式各样的字词和从古至今人们都喜爱的诗、词,都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我国为了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诗词大会等。这次,我就观看了诗词大会。
周五晚8点,诗词大会准时开始了,我拿着本子,准备跟着选手们一起答题。我跃跃欲试,看我能答对几道题。
这次参赛的选手有单计环、吴空、李四维、顾世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四维。
李四维非常厉害,他能背一万首诗,自己还创建了一个诗社,非常牛。他答的是4号题,对于他来说,简直轻松到不行。我却答出不了多少,总是“摔跤”,跟不上他的节奏。最终,他以答对8题就一百八十多高分夺得了和上期擂主李子琳挑战的机会。
激动的擂主争夺赛开始了,首先是根据图来猜出诗句。第一题开始,图慢慢地显现了出来,是一个人,举着一杯酒在月亮底下……我正想了《月下独酌》。却紧张到蒙了,忘了是其中的哪一诗句。李四维却从容按下抢答键,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来,慢了半拍。
但是了李四维在第三题失误了。原本答案是“自称臣是酒中仙”,李四维却说:“自言臣是酒中仙”,一字之差,将分数拱手让给了李子琳。
李子琳收到了“意外礼物”后,愈战愈勇,连续答对3题,反超李四维。李四维也不甘落后,最后反超,夺擂成功!
看完了这个节目,我感慨万千,在几十道题中,我只答对了十七道。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