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读后感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

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学写读后感
临川二中 邝胜孙
(2019年3月6日)
【教学目标】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培养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语段阅读,理解“读后感”
1.小练习:阅读下面一段话,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 背影 )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所谈的感受,就是读后感。不过是比较简短的,口头表达的而已,如果形成书面文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就是比较规范的读后感了。
2.归纳:读后感,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二、细读作品,寻找“感”点
1.“读”是“感”的基础
“读后感”,顾名思义,先“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精心研读,反复揣摩,把原文或原著读懂读通,读深读透,准确理解内容,赏析特色,获得深刻而丰富的感悟,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2.“感想”的角度
感想的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对某部分内容的理解,对作品中某个话题引发的联想,对某个细节和某些语言的感悟,对文章写作特色的领会等都可以。
3. 如何选择写作角度
①“感”点很多,但写读后感只能选一点,只能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某一点去写。
例如读朱自清的 背影 后的感想:
母爱般细腻的父爱 不懂事的儿子
善于反思的儿子 父亲说的话不漂亮吗
“我”的三次流泪 迟到的“懂事”等。
问题:你认为哪个“感”点最能打动人呢?
②选择有新意的“感”点
有时,我们对作品某一点有了很深的感受,准备动笔时,才发现已经有很多读者早就对此发表过诸多看法,这也是写读后感经常面临的尴尬。因此,选择“感”点,除了考虑自己的感受要深外,还要考虑其是否有新意。
例如读 三国演义 “失街亭”这一章的读后感。
【“失街亭”故事链接】诸葛亮北伐,因街亭是军事要地,派马谡镇守。马谡号称自幼熟读兵书,熟知兵法的精妙,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将人马驻扎在山上,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司马懿带兵来攻时,将马谡困在山上,断其水道,并放火烧山,令马谡军队不战自乱,因此丢失了街亭。失掉街亭后,诸葛亮挥泪斩掉了马谡。
“感”点1:从司马懿的角度谈“骄兵必败”的道理。
“感”点2:从诸葛亮的角度谈赏罚分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
“感”点3:从“知人善任”的角度,反思反思“失街亭”中作为领导者诸葛亮的责任和教训,由此生发开去谈干部任用制度改革。
三、掌握方法,写成文章
1.确定一个题目。
可以写 读〈XXX〉有感 或 〈XXX〉读后感
为了增强效果,常采用正副标题配合的办法,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感受凝练成正标题,以 读〈XXX〉有感 为复标题。
例如:写 城南旧事 读后感,拟题 那些逝去的和永恒的——读〈城南旧事〉有感 , 灰色 彩色——读〈城南旧事〉有感 。
2.明确写作步骤
【引】适当引述。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某同学写 昆虫记 的读后感,开头对原文作了这样的引述:
“假日里,我读了一本书叫 昆虫记 。书中详细描述了很多昆虫的动作、习惯等。这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书中,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里既有直接引述也有间接引述,让我们清楚地看出作者的“感”是从“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而来。
注意:写读后感重在写“感”,习作时要克服大量抄写原文或复述原文的毛病。
【议】就自己引述的内容谈感受。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感受力求深入。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例如:有人写海明威 老人与海 的读后感,在简单概述这部小说内容后,随即掷地有声地写道:“对于许多读者来说, 老人与海 中的老人象征着‘压力下仍保持优雅’的美国‘硬汉’。 在我看来。海明威在小说中反应的是人对爱的终极诉求。”非常明晰的亮出阅读后的感受(也是自己的观点):小说中反映的是人对爱的终极诉求。
【联】联想拓展。自己的感受,如何获得其他读者的认同和共鸣,这就需要作者通过联想和生发去印证。
联系什么?
1. 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
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的感受,让你联想到了阅读过的其他哪些作品?同一个问题,其他作品的观点如何?和其他作品相比,这一部有何特色?
2.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
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作品反映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联系要具体,恰当,要有针对性,突出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感,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结】给文章写一个结束段。深化主题,总结全文。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3.格式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引、议、联、结的顺序写作,也可以边引边议。
四、怎样写观后感
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的写法相同,知识引述内容有点不同,引述可以概述电影内容,也可以直接引用电影中人物的原话。
五、范文学习
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
——读 傅雷家书 有感
偶然机会阅读到一本名著导读中 傅雷家书 的选文,我被作家傅雷那情深意切的语
言深深地打动了。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
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这哪里像是对异国他乡长久不能见面的儿子说话,倒更像是对一个近在身前的儿子掏出一颗心来,那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一份如山的父爱。我爱不释手地读完了节选的这封书信。
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认识这位伟大的父亲——他是如何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出一段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
我很快找来 傅雷家书 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随着越来越深入地阅读,“良师益友”和“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词句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蹦出来。记得傅聪在克拉可夫举行的两场音乐会结束后,面对听众热情的拥抱与高度的赞誉,不禁心潮澎湃,在信中写道:“能够使人家对我最爱的祖国产生这种景仰之情,我真觉得幸福。”仅仅是简单地抒发感情,却引发了傅雷深切的思考:“赤子孤单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对孩子苦心孤诣的教导态度,也正如傅雷对待其他工作一般,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与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的。“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永远能够与普通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是对中国音乐演奏事业的诠释,是对浓烈的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真理的阐明。
读着那一封封书信,读着那一句句睿智理性的问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如电影镜头般在我的眼前闪现。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一直用书信的方式和儿子交流,谈生活,谈音乐,谈交友,谈爱情,谈做人……
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这种陪伴,直至傅雷离开这个世界。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至少在傅聪心中,至少在喜爱他的读者心中,他从未离开。那一封封书信给我的震撼如同海上涨起的潮水——汹涌澎湃,经久不息。
这也让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母亲,当儿子遭遇不幸时,当儿子的命运被紧紧地摁在黑暗中时,她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不能说出的痛苦,总是陪伴在儿子的身后,以静默的方式,以最大的努力陪伴儿子走出人生的低谷。史铁生终成著名作家,其实,他的每一处车辙里,都有他母亲的脚印,他的每一次眺望,都有一个身影,身影的背后写着“陪伴”。
这又让我想到了 父亲的油菜花 这篇小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面对即将失学的儿子,目不识丁的老父亲只能用灌入自己思想的油菜花在儿子激荡的脑海中沉淀,一直激励和陪伴着儿子的一生。刹那间,我脑海中浮现了瘦弱却又坚强的父亲,他无声的陪伴,丝丝缕缕,如阳光如雨露,不曾远离。
然而,在人类杜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渐渐隐身,以至于缺失。如此,许多孩子在健康成长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我想说只有陪伴才能洞察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人生成长轨迹的偏差啊。
愿天下的父母儿女们,都来读一读 傅雷家书 吧,让陪伴的温情,在两代人之间明亮起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明亮起来。 (作者谢心亘)
六、作业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或谋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

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

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 学写读后感课堂实录文案: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部编本指导:学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