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记叙文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

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

初三语文复习与整理
记叙文部分
记叙文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方法:
一、标题巧推测
1、中心词为名词:
●内容上的推测: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②喻指含义的思考→情感主旨方向
●形式上的推测:构成线索,贯穿全文。
●例子:08年《年轻的国旗》、07年《老海棠树》、05年《我的老师》、04年《最完美的礼物》、06年《孩子和书》、杨浦期末《作文课》
2、中心词为动词:
l●内容上的推测:①主体情节,矛盾的主要方向;②思考动作的发出者;③动作的情感方向。
l●形式上的推测:①动作行为过程为脉络②动作细节的呼应
l例子:01年《山村传圣火》、02年《亲近自己的双腿》、03年《成全一棵树》
二、一事抓矛盾——适用于叙事性,一件事为主体的文章
l1、圈出时间地点和人物(身份、年龄、处境的交待)。推测矛盾方向。
l2、确定矛盾是发生在人物之间,或人物与事物、环境之间。(或人物内心之间)
l3、划出故事起因、高潮中人物心理动力的词句。
l4、根据故事起落分段,确定主要矛盾、主要人物。
l5、明确主要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或体现的生活哲理。
三、多事加比较
l——适用于叙事性,多件事多情境的文章
l1、确定每一事件的矛盾,人物精神品质。
l2、比较几个事件情境的共同点—---主旨主要方向。
l3、比较几个事件情境的不同点—---主旨次要方向。
l4、思考不同事件情境各自的代表性,是否构成递进——主旨怎样深化。
四、理线推喻指
l——适用于散文,有线索多件事多情境文
l1、确定线索,按线索梳理分段。
l2、思考不同事件情境各自的代表性,喻指何意。
l3、是否构成递进——喻指怎样深化。
l4、注意双线推进类的文章:明暗线交织处是故事的高潮,两线相映衬对比,往往暗线是主旨的主要方向。
l举例:07年《老海棠树》
五、前后引点深(可与作文相联系)
l文章开头——引题的方式
l1、议论:由大到小,由远及近,落在题意
l2、叙述:时、地、人→交待人物处境身份→和题目什么关系(可能什么矛盾)
l3、景物:①交待时、地等环境;为后文主体情节作铺垫②渲染气氛;③人物心情
l4、倒叙:①突出的是高潮还是结局;②思考怎会引起的;③和题目什么关系,带着问题读下去。
l文章结尾——点题、深题
l★深化主题的几种思维方向:
l时间上:短暂的一时的→人生的,永恒的
l空间上:此地的一地的→世界的,到处的
l人物上:个人的一人的→人群的,社会的
l他人叙事人的→真实地,现实的
l喻指上:实体的具体的→概括的,精神的
l★结尾的几种方式:
l1、议论: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点深题意
l2、情节:①“多年后”模式——成长人生
②自己行动感受模式(自己议论)
③再次行动模式()
l3、景物——言有尽,意无穷①揭示象征喻指;②渲染气氛,加强抒情。
六、情意挖情意
l教育成长类①师生、长幼双方②教育理念《作文课》③特殊的教育方式:身教、善意的谎言……05年《我的老师》、04年《最完美的礼物》、06年《孩子和书》、02年《亲近自己的双腿》、03年《成全一棵树》
l人生境界类……A卷《华美的人生32度》《坚守一块冰》《矮子》
亲情友情类07年《老海棠树》《后娘让他别再回家》《床底藏着65声笑》
童年故乡类……《记忆中的冰棍》《失去了的书桌》
l善意关爱类06年《孩子和书》《人间情分》
l爱国奉献类08年《年轻的国旗》《雪山上的红盖头》长宁《旗手》
l社会问题类……08杨《作文课》黄浦《刮鱼鳞的小姑娘》
l自然和谐类……《静悄悄的昆仑山》《黄羊泉》
l文化传承类……08青浦《钢叉飞闪》
l人性正义类……08浦东《母亲》
l托物言志类……C卷《眉豆》
审题口诀:
1、看全部抓住干2、复句关系分一分3、指代出现搬一搬4、核心修饰语挖潜
5、线前线后看标点6、后题围绕前题转7、并列层次对应添
例1:徐汇区:《还他一片鸟的天空》18在文末的省略号处给文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5分)
答:(1)成才了(2)点明深化主旨
○审题“结合全文”考虑在结尾段对文章的总结点明作用以及与开头的呼应
常见题型
一、基本题型
1、修辞的作用:
比喻:用浅显、熟知的事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喻体的相似点
拟人:用人的行动(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写出……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获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A.增强语势,层层推进,利于抒情B.突出强调C.从各个侧面
夸张:A.突出强调B.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设问:A.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B.引出下文C.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A.突出强调B.加强表达语气,体现较强的语体色彩
对比:A.突出不同点B.加深读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例1:05年中考题《我的老师》14.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与划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A.注意是从第二段中找
B.先判断原句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寻找相类似的句子
例2:2008年第17题,第⑦段的画线句“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例3:品味“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例4:请品味“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这个造句好在。
2、句式:陈述、疑问、感叹、祈使
例1:《旗手》第段以感叹句,赞叹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河山而前仆后继(勇于牺牲)。
○:勿与修辞的概念混淆。句中有“啊!”一词,是感叹句的标志。
例2《还他一片鸟的天空》16.请你也用“不是……也不是……而是……”造一个恰当的句子
答:那不是一束鲜花也不是一份礼物而是一颗赤诚的心。
○例子的结构呈递进式故仿写时也要注意层进原则
例3:《青木瓜之味》16.在第四段横线上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B)
A.即使……也B.虽……却C.因为……所以D.只要……就
______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______让我感到它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
○判断原句是转折复句,况且有“只是”这个暗示词故能将关联词语确定下来
3、辨析同义词:
词义的轻重所指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搭配和使用习惯
寻找反义词:
同一词性结合语言环境去判断
4、复句: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5、标点:
句号
问号:整个句子有疑问,需要他人的回答注:选择疑问用逗号
感叹号
逗号:句子内部的停顿,小层次
顿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并列关系第一重复句关系
冒号:上文对下文的解释下文对上文的总结注:一冒到底
引号:强调引用特殊含义
破折号: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话题转换
省略号:省略内容说话断断续续列举省略
书名号
例1:07年中考:《老海棠树》品读第六段划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该题考察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语气即从标点入手,分析人物心理
a.句号,用的是陈述句的语气联系前一句“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可知“我”此时有些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
b.感叹号,属于感叹语气,情感比前一声强烈,写出“我”给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的心理
c.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无奈的语气写出了“我”的哀求
d.标点的变化就是语气的变化,就是内心情感的变化
例2:《故乡》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1)“啊!润土哥,——你来了?……”
答:表现了“我”见到久别重逢的闰土时的欣喜、惊异、悲凉、疑虑、感慨等百感交集的矛盾心理和欲言又止的复杂神情
○这里运用了五种标点符号,生动地强调了不同标点所代表的人物心理,所有的标点汇聚于此更能体现出此时“我”心中的复杂情绪
(2)“老爷!……”
答:表现了闰土那既高兴又自觉卑微的心理,诗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薄膜
○这里的省略号既表示声音的延长,可以突出闰土的话对于“我”的感受之强烈,又能表示内容省略,突出此时场面的尴尬,而“我们”之间产生了隔阂
例3:《拔掉那颗蛀牙》3.\/(2)“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牙,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含义:褒词贬用,突出仇恨根深蒂固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为了将褒词贬用更加有力的突出了这颗蛀牙对于“我”成长的不利,由于只带的是“仇恨”所以也能够按时你想到特殊含义
6、句子含义
A.一般含义:明确关键词的含义串成新的句意指向中心
例1:.特别热衷于谈“情”说“爱”的意思是:特别喜欢谈论关于情感与爱的话题
分析此句含义时重点在与对于谈“情”说“爱”这个词的理解,注意“情”与“爱”都是加引号的,因此不是其本身的意思,应该根据文章分析含义(普陀区)
例2:.第17段“松山巍巍,残阳似血,军旗猎猎,雄关如铁”赞扬了战士们:保卫祖国山河的英勇无畏,流血牺牲,前赴后继
此句所答的是战士们的品质,需要联系句子的含义。注意文中是四小句,要分开来分别分析其中含义。松山巍巍对应英勇无畏。残阳似血对应流血牺牲。军旗猎猎与雄关如铁对应前赴后继。(长宁区)
例3:(阅—110)如何理解“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
把朴实,节俭,勤劳传承下去,不会丢你的脸
这句中的关键词在于“扫把”,文中围绕扫把展开矛盾,说明扫把中蕴含着老爹的精神品质。根据文中情节与父子的对比中可得出“扫把”中给予的是朴实,节俭,勤劳的传统美德。(阅—110)
例4:.(阅—99)“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土豆汤里了”说说其中的味道
与儿子在一起的甜蜜,将要与儿子分别的不舍与痛惜,儿子对父母的关心与孝心
首先要注意题目的问法,“说说其中的味道”实际上是含义类题。这里还要注意多人物的角,要从儿子与父母两方面说
例5:(阅—92).第七段“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为使学生保持探究精神而不远千里去探究,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尊敬
注意句中的词本身有矛盾,这里就需要结合情节矛盾,对“令人尊敬”与“痛苦”分别进行解释
例6:(走——闸北)文章最后一句“这,这怎么可能呢?”中“这”指
1父亲怎么可能没有按照我说的做
2我的经验怎么可能都失灵了
3这些人怎么可能都不是骗子
这句话在文章结尾处,考虑含义时应该结合全文。还要注意此处是多人物思路,说含义时按照不同人物分
例7:(月考卷)结尾处“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含义:即是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他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将是生生不息的
这句话在结尾,此处有深化中心的作用,而从关键词“种子”中可得出这里的含义是指生命的延续与生生不息
例8:(虹口区)对第10段“久违的豪情”理解正确的是:指的是对生活的勇气
此处的含义要结合文中“我”的身份,年龄与处境理解“豪情”
例9:.文章最后写到“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就此,用80字谈谈你的感受。
我们只有去关心别人,才能让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热爱
注意题型,小作文中出现有含义的句子,观点要围绕此句的含义。分析句中的关键词是“就看”,结合文章,得出是围绕让人热爱生活的问题。
例10:静安区《对绿色我们永远向往》18.写出结尾段“由这次说话激发的无数新的想法和对绿色的向往还不时涌现出来,像一口清泉。”的含义》(4分)
老先生的话不断激励着我爱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为比喻词考虑本喻体的相似点“清泉”—鼓励“不时涌现”—不断、永远。
B.特殊含义:由实到虚多人物多侧面
例1:《青木瓜之味》18.从全文看,标题的含义是:木瓜那清香的味道,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善良、真诚,对人的热情,以及互相的信任。
△多重含义
○由实到虚有木瓜到精神
精神:多人物女子:热情、真诚、善良
我(反面):信任
例2:(存志卷)读完全文,如何理解标题《把笑脸带回家》的含义?
1父亲总是带着那坚强的笑脸回家
2父亲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把自信乐观带给家人
先判断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父亲的,所以此处的标题含义应该是由实到虚的思路。浅层次是父亲带着笑脸回家,深层次是父亲掩饰内心痛苦,将乐观带给家人。
例3:(闵行区)阅读全文,谈谈对“第二次考试”标题含义
1陈伊林的声乐复试失败了
2陈伊林以他的认真负责,乐于助人通过了第二次考试
此处此处文中虽然苏林教授出现的篇幅比较多,但是主体是为了表现陈伊林的品质,所以不是多人物的思路,而是按照由实到虚的思路
例4:(测试E)“坚守一块冰”的标题含义
1老是坚守着教育事业
2孩子们坚守着美好生活会到来的信念
此处“坚守一块冰”看似由实到虚,但文中是由“孩子”,“老师”,“全国人民”三部分体现主旨,所以此处是多人物的思路,需要分组说
例6:“我看到了一条河”标题含义
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得到了父母的爱
此处应该根据文中情节,由实到虚得出“得到挑战的机会”与“得到父母的爱”
内容—中心
7、作用类题:形式:结构、手法、语言(修辞)
例1:《美丽的百合花》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体现了阿纯对钱的珍惜,为后文阿纯用工钱买来百合花布送给妻子做铺垫,呼应上文她不原收钱
△句子作用
○审题——结构作用——对上文及下文——关键词:用百合花布、送给妻子
例2:《呼唤》第5段加短语“从砖缝隙中拿出票子”读来令人感动,请说说理由。(4分)
写出120元藏得隐蔽,梦兴如此节俭却把钱慷慨借给“我”,突出梦兴对我的关爱。
○从句字本身出发——人物的品质、思情
例3:《三袋米》24、“一瘸一拐”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的用意是强调母亲走路的艰难,病痛的严重,暗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反复1)强调2)词语本意(走路困难)3)背景(母亲病重)4)中心主旨(母爱)
例4:2007年的第18题: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
例5:P6“老刘要到儿子那里。。。”16.划线句“儿子还说了很多注意事项,吧老刘的脑瓜子都塞满了,以至于老刘都将记不清儿子到底说了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表现儿子对社会的不信任,也为下文老刘没有按照儿子说的做埋下伏笔。
○内容:儿子对社会的看法
形式:为情节买下伏笔
例6:P40《米老师的育人方法》17.细读划线句,找出关键词,说说在句中的作用。
1)“米老师的身子微微的颤动了一下,停住了脚步。”
关键词:微微作用:暗示米老师意识到有人恶作剧却没有做出很大反应,表现出她的宽容和高超的教育方法。
2)“米老师就穿着那件打了叉的衬衣轻盈地行走在学生们中间。”
关键词:轻盈作用:表现出米老师假装不知情的样子,并不责怪何晓明,体现她的宽容和高超的教育方法。
○形式的要考虑的不多,要注意从句子本身的意思再上升到老师的精神品质。
例7:P53《冬日暖阳》15.“加热后的红薯糖,宛如柔软的琥珀”用比喻的手法,起作用是:生动形象的表现力红薯糖的莹润有光泽。
○本体喻体的相似点,把液态的糖比作琥珀,不能说是诱人也不能说柔软,应该是晶莹剔透。
例8:19.11段“那一年,我九岁。”独立成段,作用是既写出了买糖老人给予“我”温暖使我记忆犹新又写出我将温暖积攒在心底。
○题干特殊“既写。。。又写”两者应递进从记忆到人生影响。
例9:P59《矮子》16.“像老藤”比喻蛇,作用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蛇的粗大缠得紧,衬托矮子的勇敢。
○老藤——缠得紧,指向主要人物矮子的勇敢。
例10:P67《那个明亮的天空》第2段的“小心翼翼”的表达作用是?
表现母亲在探问儿子时的谨慎,担心伤害儿子的小心,突出她对儿子的精心呵护和善解人意。
○审题“表达作用”——着重于内容。
例11:、《阅读书》P35,《我家最富的时刻》
“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首尾两次出现,用意是什么?
答:开头:为父母举动埋伏笔,说明这是个重视精神修养的家庭;结尾:总结这对后代的影响大,点明中心。
○句子在首尾出现,着重考虑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12、《阅读书》P74,《轻轻掩门的一声轻响》\/3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答:内容:作者成年后终于懂得父亲的心意,体会到在细节中表现爱;
结构:呼应文题,与开头照应,又深化中心,突出在父亲教育下我成了一个懂得在细节中关爱他人的人。
○隐含着父亲的教育。
例13、《阅读书》P85.《六个馒头》\/1
文章题目“六个馒头”极其平常,你认为这样的标题是否适合本文?为什么?
答:合适。全文是以女孩带的馒头作为主线展开的,馒头凝聚友谊,突出中心。
○标题的作用要着重于线索,还要考虑馒头所代表的情感。
例14、《阅读书》P93,《小扇轻摇的时光》\/4
文中有关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删由冬英这一任务的死来表现的“物是人非”的情境,这使“我”生发出要珍惜与母亲相伴时光的思想感情,所以不能删除。
○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影响情节的发展,在此也对人物思想的变化有影响。
例15、《阅读书》P99,《喝得很慢的土豆汤》\/2
文中多次出现土豆汤“喝得很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1)突出美好的亲情,表现了亲人之间的爱。
(2)照应文题,推动情节的发展,构成线索。
○圈划题干、线索作用。
例16、《阅读书》P110,《父子》\/5
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请选摘其中一处说说它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答:细节:“攥着扫把的那只粗黑大手微微地抖动着。”
作用:通过描写老爹的手的抖动,反映了他情绪的波动,突出了她在儿子不愿接扫把时的生气,表现了他朴实无华的品质。
例17、《阅读书》P116《田野上的白发》\/5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说说“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写出母亲因年老及常年辛苦而满头白发,突出母亲的吃苦耐劳精神,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以“白发”为线索,是结构脉络清晰。
○注意文章是以“我”的口吻写的,强调“我”对母亲的感情。
例18、《阅读书》P120,《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3
第⑿段划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动作、神态。表现马斯特的震惊,不希望沙尼克替他牺牲。
○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复杂心理。
例19、《阅读书》P121,《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5
选文第⒃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内容:表达他对沙尼克的怀念,表达对为人类美好事物而牺牲的赞美,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结构:呼应标题,照应前文“合奏”“留下”两情节。
○两个情节间的呼应,注意时代背景。
例20、《阅读书》P125,《三好生》\/3
第③段划线句子属于场面描写,它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答:为“我”因出神而受捉弄做铺垫。
例21、《阅读书》P130,《美丽的百合花》\/2
文中划直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答:呼应上文(珍惜学生),为后文用钱买百合花送给妻子埋下伏笔。
○题干中表明应着重于“结构”上的作用。
结尾段的作用(含义):与开头相呼应
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例1:05年中考题《我的老师》18.将第10段与下面一段文字进行比较。你认为那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经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是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本段:感情倾向不好;表达太过直白
原文:感情细腻真挚;表达了作者良好的祝愿;含蓄而动人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
8、词语的含义
判断词语的词典义
扣紧词干中的含义
指向中心(带出中心的意思)
例1:《美丽的百合花》4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富有意蕴,请分别指出“天空灰暗”、“阳光”、“百合花的美丽”在文中的含义。

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

第六单元
山水诗文
第26课
三峡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uē
曦xī
襄xiāng陵
湍tuān
漱shù
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夏水襄陵。
襄:上。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实在。
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用原文填空。
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第27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tuí
鳞lín
藻zǎo
荇xìng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晓雾将歇。
歇:消散。
夕日欲颓。
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用原文填空。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的美,自古以来都喜欢谈论。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点拨:重点理解“康乐”“与”等词语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念”“为”等词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像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织纵横,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点拨:这是个比喻句,要弄清本体和喻体。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点拨:重点理解“但”“闲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答谢中书书》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人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
第28课
观潮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艨艟méngchōng
乘骑jì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lí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方其远出海门。
方:当……时。出:发,起。
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弄旗标枪。
弄:舞动。
标:树立、举。
随波而逝。
逝:去,往。
吞天沃日。
沃:用水淋洗。
虽席地不容闲。
容:许,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人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周围涌起,人与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租用看棚的人,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观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
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更定。
定:完了,结束。
余拿一小船。
拿:撑,划。
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及下船。
及:等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用原文填空。
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的皮衣,守在火炉边,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点拨:重点理解“拿”“毳衣”等词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寒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与云朵、山峰、湖水、上下都一片白色。
点拨:重点理解“雾凇”“沆砀”“一白”等词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焉得”“更”等词语。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明末清初人。
第30课
诗四首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
荷hè锄
候骑jì
都dū护
燕yān然
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带月荷锄归
荷:扛着。
但使愿无违
但:只。
江人大荒流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仍怜故乡水
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默写《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东晋(朝代)著名诗人陶渊明。
2.《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朝代)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唐朝,(朝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南宋(朝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这首诗选自《剑南诗稿》。

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

一、找思路的方法。四方面:感悟、感受、感恩、反思。
二、说“什么什么”的后面或前面,要跟上说话人的神态、动作等。就会生动形象。
例1:突然,小女孩向马路中央走去,又转过身来,向奶奶喊道:“奶奶,你快过来啊!”老奶奶见了大声疾呼:快,快回来,路上的车太多了。”
2、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学生作文常出现这样的短句——“他笑了”,如果学生能在后面再加“嘴角微扬,酒窝浅浅地挂在脸上”,不需多,只要加几句小细节,作文就会显得更为生动。
三、动词的锤炼。在词义相近的词语中选择最贴切的一个,善于运用形象鲜明的动词,把静态写成动态,把一般写得传神。例1、 “我在春天寻找你美丽的踪影。
“我点击整个春天,寻找你美丽的踪影。”
例2、“锅底下窜着蓝色的火苗。”
“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
四、妙用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
例:早晨,阳光照着我的卧室,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树上鸣叫。早晨,明媚的阳光柔柔地照着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翩翩地扇动着翅膀,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
五、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我从小跟着妈妈长大,我从妈妈那里学到了许多知
识。”
“小时侯,我不识字,妈妈就是图书馆,我读着妈妈。”
六、排比:“ 命运是什么?
命运就是西楚霸王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
命运就是屈原一心报国、屡遭排挤而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慷慨悲壮的交响。”
七、借用流行歌曲词,让作文增添亮点
用于标题:出奇制胜,先声夺人 。引用相近或相关的歌名或歌词做标题 ,给人亲切动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例如:将 雨天里发生的一件事 改为 情深深,雨蒙蒙
八、结尾方法:
例: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中还在回想刚才救小女孩的场景。这是一个惊险的场景,更应是一个美的场景。因为这个瞬间暴发出举动,包含了自已中心无私的大爱和万分的勇敢,那一夜我睡得特别香,醒来时心里还是美滋滋事的。(2012年上海中考优秀作文——心理美滋滋的)。
例(孙铭阳):在和妈妈回家的路上,炎热的天气也没有隔断我回忆蚂蚁搬糖豆的情景,我不断地思索:“ 蚂蚁,它虽然是微小的生命,但也蕴含着一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九、生动形象起来的方法
不要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使文章细腻、动人。
十、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
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标题。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十一、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倒叙法、环境法、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比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梳理作文 梳理是什么意思文案: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见日俄战争地图》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梳理》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梳理》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梳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