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

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

爱莲说+陋室铭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但都是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赏析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
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
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琅琅上口,有押韵,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对莲的喜爱)为线索;两个陪衬,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爱菊花,爱牡丹,爱莲花,指代三种人菊花:隐居避世的人;莲花:指品德高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丹:指追求富贵高傲之人。
《陋室铭》
作者: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知识扩展: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

《陋室铭爱莲说》译文-字词解释(含习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惟:同介词“以”,起强调原因的作用。德馨(xīn):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指奏乐的声音
乱耳:使听力紊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听力紊乱,没有繁忙的公务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多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古今异义:(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
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助词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古今异义:(宜乎众矣)宜: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2015?荷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2015?内蒙古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3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7.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儿童相见不相识D.相形见绌
8.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居庙堂之高B.时人莫之许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苔痕上阶绿台阶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道歉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10.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分)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
丝竹:奏乐的声音(1分)案牍:官府的公文(1分)
12.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
B.《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
D.《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2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

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文名遐迩。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白居易称其为“诗豪”。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他毫无怨言。刘禹锡是个文人,于是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
2、周敦颐,宋代哲学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为官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平生酷爱莲花,晚年时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取名爱莲池,全部种植荷花。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周敦颐还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hào)两兄弟(程门立雪—杨时和游酢(zuò)拜会程颐),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3、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4、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二、背诵课文:
(一)《陋室铭》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写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5、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6、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7、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或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8、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爱莲说》
1、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高度(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表现作者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三、句读停顿: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字词解释:
1、一词多义:
①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助词,的)
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一说助词,的;一说,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古今异义:
①可以调素琴:调,弹奏(古);调动,调整(今)。
3、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出名。
②有龙则灵:灵,形容词作动词,变得灵异,成为灵异的。
③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长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形容词作动词,扰乱,使……乱。
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⑤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节。
五、翻译课文: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六、内容理解:
(一)《陋室铭》
1、文章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2、“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点拨: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3、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的用意何在?
点拨: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陋室的总特征: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点拨:不矛盾。“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二)《爱莲说》
1、本文所用的修辞方法有:排比、设问、比喻、对比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2、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3、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本文还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托的是莲花的形象,言的是君子之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里有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
点拨:“淤泥”、“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茎(主干);“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气;“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赏者的感受来说的。
5、莲花是什么形象的化身?——君子
6、文中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有哪些?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庄重高雅,自尊自爱
7、“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点拨: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点拨: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点拨: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0、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的慨叹?
点拨: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七、课外拓展:
1、莲花的美丽别称:荷,芙蓉,芙蕖,菡萏(hàndàn)。
2、古诗中的莲花:
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代乐府民歌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
点拨:①梅花,它顶风冒雪,一身傲骨。②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③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谈)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如:“孟母三迁,择邻而处,为孟子潜心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如:苏武流落番邦,牧羊十九年,也没有投降匈奴,背叛祖国。又如:钱学森是在美国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可他并没有被美国的花花世界所沾染。相反,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最困难的时刻,他毅然放弃自己在美国已取得的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5、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由刘禹锡的节操和情趣,我们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语句来概括这两个人的高尚品德,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八、试题演练: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得以重用,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3、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无丝竹之乱耳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①斯是陋室②何陋之有
C、①可以调素琴②素湍绿潭
D、①草色入帘青②色愈恭,礼愈至
4、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①苔痕上阶绿②惟长堤一痕
C、①无案牍之劳形②罔不因势象形
D、①阅金经②苏、黄共阅一手卷
5、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
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6、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BC),咏莲的有(DE),咏牡丹的有(A)。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爱莲说陋室铭作文 爱莲说陋室铭是几年级的文案:

本文是关于,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重点文言文《陋室铭》原文及译文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爱莲说陋室铭》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爱莲说陋室铭》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陋室铭》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爱莲说陋室铭》